20世纪80年代,思南的一个重大文化发现,使她成为中外戏剧界和文化界瞩目的焦点。这个吸引世界眼球的重大文化发现,就是傩堂戏。
傩堂戏,其实是一种内容庞杂的综合性原生态文化事象。也许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傩活动”,在“傩活动”中,不仅包括人们常说的傩堂戏,更包括演出戏曲的直接动因,即冲傩还愿的民间祭祀仪式,以及傩技和傩舞。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因为其中戏剧因素不断增强,“傩”才被大众化地称为“傩堂戏。”
傩堂戏传入的准确年代,历史没有明确记载。但根据地方史志资料推知,最迟在明朝中期,傩活动就已经十分盛行。流传至今,思南傩堂戏现有土老师数十人,以文家店镇的刘胜扬为代表。
就其形式与性质而言,傩堂戏是一种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戏剧。它有着驱鬼逐疫、酬神纳吉等强烈的功利目的,既酬神又娱人。不少傩堂戏都是围绕冲傩还愿的巫教祭祀活动进行的,祭中夹戏,祭中有舞,戏在祭中。它滥觞于远古傩仪、脱胎于傩舞,演变为戏剧雏形。
面具是傩堂戏最引人注目的显著特色之一。大多用柳木和白杨木制作。传说柳木辟邪。新刻制面具必须举行开光仪式,使其附有神性才能使用。面具类型大体可分为正神、凶神、世俗人物、丑角四类。
在傩堂戏演出中,通常还会展示一些傩技。傩技是土老师们为了体现无边法力、增加傩坛神秘感,而展示的一种人体极限运动,它的功利动机是双向的,一方面向神鬼显示人的力量,另一方面又向观众炫示傩坛的神威。
思南傩堂戏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是我国古代戏剧的一块活化石,在宗教上,又保留着民间信仰中的原始宗教痕迹,体现了中国古代漫长的封建小农经济社会的文化精神。
责任编辑:匡奇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