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铜仁市西边五县农村群众而言,说春”这种传统习俗一定不会陌生,这是传递吉祥与希望的声音,也是我们记忆深处与农耕文化保持同一节奏与步调的最生动的声音。
从广义地域文化特性上看,石阡“说春”应属于铜仁西边县域共同的传统。这样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说唱形式得益于千百年来,农人对这片土地的敬重,对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的感恩。说春即就是报春,主要在“立春”时节前后进行,其目的在于劝农行耕,祝福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人们对说春的人也十分尊重,一般都称之为“春官”。
说春源于商代武丁时期的迎四方神之习俗,现在宗教色彩已全部消失,成为一种比较单一的节令说唱习俗,历史长达三四千年之久。春官均是有一定文化的农民,能行吟即兴顺口溜,也穿插一些继承下来的正规春词。春词中有这么一句为人熟知的“唐朝差我送春人,特来贵府开财门”,可见说春之俗早从唐代就已开始,而有关“说春”之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立春》,此后,旧《明史安然传》,乾隆《府志》,《石阡府志》等均有相关记载。
春官都有一身固定的行头,手托木雕春牛,春牛上有麻线 、历贴(俗称春牛典)香纸,身上还背着装粮食的褡裢口 袋。他们用一种既通俗又简单的五声音乐曲调,似吟似唱地为主人家道福添喜,即使再穷的人家只要春官进门,那 都是要用粮食或钱打点的。春官其唱腔固定,反复进行,七十二行,行行有歌。
若主人出来取烟 、端茶,马上就要说《烟春》 、茶春》。当然还包括婚丧嫁娶 、历史典故 、揭露丑恶 、劝善等方方面面。有些幽默的春官在主人家馈赠粮食时还会自嘲地唱“这个春官就不讲礼,牵起口袋就接百米,二回我要是再来说,你们管赶忙把门来锁”等,会把主人家说得眉开眼笑。为此,说春这种节令说唱活动山区农民非常喜欢。
说春实为农耕时代民间曲艺中的说唱艺术,经过数千年来的民间流传,对我国曲艺表演艺术的起源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作为一种悠久的文化遗产,其历史价值无可比拟。说春歌谣完全来自民间口头文学之顺口溜,又是极为重要的民间文学作品,包含民间习俗 、生产劳动 、人民生活等内容,具有重要的民俗研究价值,是比较古老的群众文化活动标本。2011年6月,石阡“说春”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这种逐渐消失的古老文化形式传承迎来福音。
责任编辑: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