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住宅建筑,基本统一,大都是近水而居,架竹为房,也就是说,住的都是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于栏式竹楼,也叫“高脚干栏建筑”,俗称“傣族竹楼”。
傣族竹楼的特点
竹楼一般高约八九公尺,占地面积约50 – 9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下层拴牛马或放置农具,上层是主人的居室,包括卧室、会客厅室及煮饭的厨房。较为古老的竹楼全都以竹子和茅草做建筑材料,即柱子、横梁、围墙,全都用竹子,屋顶以茅草编成排覆盖。
傣族高脚干栏式的住宅建筑,是热带丛林地区的产物,适应于热带雨林、江河纵横、气候炎热的自然环境,有防潮、防震、防洪的综合功能,到了近代,大多数高脚干栏式建筑,都已改为木瓦结构。
傣族的佛塔建筑
傣族地区,佛塔林立,金光闪闪,与青山翠竹相映生辉,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族景色。傣族的塔庄勐
傣语译音,“勐”指地方或坝子,“庄”是“尖顶”或“最高点”,“塔庄勐”,意即景洪坝子最高八个点之——包含有最神圣、最重要或社会地位最高之意。坐落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县原宣慰街召片领宫殿背后的曼勒山上。建塔年代不详。传说是释迦牟尼死后,佛的弟子“帕雅阿索”派“阿腊憨打”于佛历二百四十四年(公元前300年)主持修建的。又相传,塔下有一地宫,宫内有一宝盒,盒内装着释迦牟尼佛的头盖骨灰,因而更为神圣,名传四方,在东南亚佛教徒中也颇有影响。此塔高约10余米,砖石结构,塔基正方形,高0.5米,塔身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呈须弥座式环状体加折叠,上部由10瓣覆钟置于下半部须弥座的顶端,塔刹呈“串”字形,一节比一节小,以宝瓶饰塔顶。此塔建筑设计独特,塔形雄伟美观,被民众列为景洪地区“九塔十二城”中的“九塔之首”,不仅是佛教徒的朝佛圣地,同时也是西双版纳地区的一大景观。
傣族的塔糯
傣语称谓译音。傣语的“糯”即汉语的“笋”,“塔糯”意即“笋塔”。这是根据塔的外部形状而得的名。坐落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曼飞龙寨后山上。塔糯建于傣历五百六十六年(公元1204年)塔为砖石结构,外涂白色涂料,底层贴金。中心母塔高13米,周围子塔高9米,组成节节高的竹笋形状,故得名“笋塔”(傣语即“塔糯”)。
建塔的起因,相传是释迦牟尼巡游世界时,曾经过此山,站在山顶上嘹望勐龙坝子,因而留下佛的脚印。为此,傣族善男信女集资建造了此塔,以供后人朝拜,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傣族的金狮塔
坐落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姐勒寨。砖石结构,外涂石灰涂料、贴金。以建筑规模而言,跟西双版纳笋塔一样,也属于群塔建筑,但二者风格各异。金狮塔的中心主塔更为高大,分两段,下段呈折叠“亚”字形,上段呈圆形,依比例逐渐缩小,直至顶端。子塔的数量较多,并分两个层次。小塔、中塔有序地紧紧环绕着大塔,即主塔,诸塔相映生辉,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群体。无论从造型设计或施工技术等方面看,都称得上是傣族佛塔建筑之珍品。据有关文物部门的专家推测,此塔可能建于傣历六百九十八年(公元1336年)前后。
树包塔、塔包树
这是傣族最独特的佛塔建筑。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勐卧大佛寺前的“树包塔、塔包树”最为壮观、最具有代表性。从佛塔建筑的规模与组合而言,此属双塔建筑,一左一右,两塔之间,相距约六七十米,平行屹立在佛寺大殿之前,十分壮观。双塔均为砖石结构,实心。左塔之顶植一菩提树,树根向外生长,树干向下低垂,树根和枝叶将大部塔身团团围住,因而称之为“树包塔”;右塔之顶同样植一菩提树,但树的根须全部插入塔心,一丝也不外露,高大的树干从塔尖而起,直插蓝天,故称之为“塔包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