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要贴多长时间 三伏贴对于体质偏虚偏寒的患者效果明显,对于其他体质则效果不明显,没有病症也不用贴敷。一般来说,成人的贴敷时间为1-4小时,小儿1个小时左右。此外个人体质不同,如贴药后无任何不适反应的,可适当延长贴药时间至四小时。如贴药后自觉局部痒、刺痛的,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一般小孩及皮肤较嫩薄的患者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 三伏贴要贴几个小时 单次贴敷时间不宜过长,成人一般不超过6小时,12~18岁4~5小时,8~12岁3~4小时,3~8岁2~3小时。每个人贴敷所用的药不同,具体时间长短应遵从医师的建议。贴敷后局部会有轻度瘙痒、灼热感,多为药物正常反应,如果没有发红肿胀,可以继续应用。如果局部起泡、破溃,应立即揭下药膏,用碘伏或依沙丫啶等局部消毒,无菌包扎,每日换药1~2次,直至愈合。
日期 : 2022 › 05 › 124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民间关于入伏下雨的的谚语有很多,其中,通过入伏是否下雨,来判断后续天气的谚语也有不少,“头伏有雨,伏伏有雨”(也有说“入伏有雨,伏伏有雨”)这句谚语。 入伏下雨预示什么 头伏下雨,伏伏下雨的意思是,如果在头伏有雨,那么中伏和末伏时,雨量频繁,雨量充沛,就是多雨的一年。反之,如果在头伏的时候太阳高照,就没有下雨的迹象,等到了中伏和末伏,就不会下雨了,就是一年干旱,农民要提前准备干旱。 如果头伏里有雨水,在三伏天里雨水会很多。如果头伏没有雨水,夏天就会干旱。所以农民可以从天气预报中预测整个三伏天的天气变化。如果在头伏天气期间没有降雨,这意味着今年是干旱的一年,所以在年中和年底将会有很少或没有降雨。相反,降雨在头伏这10天期间频繁,所以它将在中后期更频繁。
因为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从初伏到中伏的时间为10天,末伏也是10天;中伏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而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三伏天的日期计算方法 初伏(头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起到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前一天。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作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二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定为中伏开始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如果是夏至后第五个庚日,则中伏为10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如果是夏至后第六个庚日,则中伏为20天。 末伏(终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三伏贴的作用与功效 通经活络、调理气血 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增强抗病能力的效果。 调整人体阴阳平衡 三伏天到来之际,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是温煦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人体之阳气可充分得天阳之助,能最大限度地祛除体内沉疴,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病情减轻、少发病甚至不发病。 缓解宝宝疾病 三伏贴能够有效帮助缓解宝宝疾病,对于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慢性鼻炎、反复感冒和支气管哮喘以及慢性腹泻、慢性胃炎、四肢不温、畏寒、遗尿等症状或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养生防病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阳气最盛、气温最高的阶段。此时贴几贴三伏贴可,可以帮助疏松人体腠理、促进经络气血流通,是养生防病有效方法。 贴三伏贴后的禁忌 感染性疾病不能贴 如果患者患有感染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就不能使用三伏贴,否则会加重患者病情。 敏感体质不能贴 部分幼儿的皮肤娇嫩,容易出现过敏现象,主要出现所以这类患儿不能贴三伏贴。 其它患者 如果患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症状严重、咳血、肺结核、发烧、皮肤严重过敏、2岁以下儿童这六大类患者都不适合贴三伏贴。 要保持连续性 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的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一些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医院尝试的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后,也就放弃了继续治疗,使得疾病迁延难愈。 注意消毒 在贴三伏贴之前,应该将贴敷部位用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出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膏按照医嘱贴在相应的穴位上,并用5厘米×5厘米的脱敏胶布固定。 注意三伏贴时间 在贴三伏贴过程中,大家要注意时间。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3-6小时,而儿童的贴药时间为2-4小时,具体的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一般来说,6岁以下的孩子贴药时间为2-4小时。 随时观察 家长在贴敷过程中,一定要随时观察孩子皮肤情况,如出现异常,要马上取下。 不吃寒凉 贴敷期间不要让孩子吃寒凉、辛辣、海鲜等食物,避免影响三伏贴的治疗效果。 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 贴时最好选择宽松、颜色深、透气性好的衣物,这样能够更方便敷贴三伏贴。 避免受凉 贴敷当天,尽量别让孩子吃风扇、空调,更加不能吃冷饮,否则影响治疗效果,加重症状。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中医传统的“冬病夏治”疗法,在头伏当日开始,把膏药贴在人体特定穴位上,以防治一些冬季易发的疾病。其原理是通过贴敷阳性、热性的辛辣药物,刺激穴位经络,激发阳气,协调脏腑,调整人体状态。 哪些病状可以选择三伏贴治疗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 2、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以及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等。 3、骨关节疾病:风寒湿引起的关节痛及各种颈、肩、腰、腿痛。 4、妇科:下焦虚寒、宫寒引起的痛经等。 5、小儿疾病:消化不良、厌食、体虚易感、遗尿。 6、亚健康调理:免疫力低下、虚劳。 贴敷时需要注意什么 1、有些人认为三伏贴贴敷时间越长越好,甚至24小时不撤换,这个观念其实是错误的。建议成人每次贴敷时间为4至8小时,儿童为1至3小时,具体时间长短因人而异。特殊情况,应遵循医生建议。 2、建议不要随便在网上购买三伏贴自己在家贴敷,避免因药效差或无法找准穴位等造成不良反应。 贴敷后如何护理 1、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忌发物,如羊肉、海鲜等。 2、不可贪凉,少吃冷饮,空调温度不宜太低,避免电风扇直吹。 3、衣着尽量保持宽松舒适,以免摩擦贴敷部位。 4、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如果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反应,要及时就医。
时间不宜过久 在进行三伏贴治疗的时候要控制好贴敷时间,一般成年人为6-8小时左右,儿童为2-4小时左右。因为三伏贴主要成分为一些温热性药材制,其贴在皮肤上会产生一定的热透作用出现发热的情况,如果贴敷时间一久很容易出现皮肤烫伤的情况。 避免吹风受凉 在敷完三伏贴6-8小时之内,不宜吹风以及洗澡,因为此时毛孔还没完全闭合,洗澡或者吹风很容易让寒邪顺着毛孔进入体内,从而会影响三伏贴调理效果,同时还容易引起感冒。 发热、上火期间忌敷 身体有发热或者是上火症状是不宜进行三伏贴的,因为三伏贴具有温阳作用,使用后会导致身体内热增加,身体有发热情况还使用三伏贴的话就会加重身体不适,不利于身体护肤。 孕妇忌用 三伏贴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孕妇使用后会有导致早产或者是流产的风险,因此需谨慎使用。 三岁以下儿童忌用 三伏贴由温热性药材制成,使用时会有一定的热痛感,因此不建议三岁以下婴幼儿使用,由于其皮肤十分娇嫩,使用不当很容易烫伤皮肤。 清淡饮食 贴药期间应该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寒凉、刺激性的食物,少吃高油脂食物,像冷饮也要少吃或不吃。
夏天三伏天最热,在三伏天里中伏最热。 在夏季的时候最热的时候是“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大约在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少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而三伏天最热的时间是中伏,中伏一般就是十到二十天。 三伏天注意事项 1、避免长时间刮冷风。打开空调,吹电扇给窗户降温。避免长时间吹气。晚上睡觉时,应打开门窗,以防邪风。吹空调时要注意不要碰到颈椎,或大汗淋漓时进入冷气房,会引起疾病;空调温度要适当,建议在26℃左右;吹空调时,要开窗保证室内外空气的对流和通风。 2、自我活动,出汗较多,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呆在家里,不想出门。其实,祛湿祛寒,归根结底是增加自身阳气,阳气旺盛,而自然寒不侵身。三伏天要适当外出活动,出汗多,阳气长。 3、夏季运动要注意,不要剧烈运动,否则阳气会随出汗排出,气就会受伤,水分和水分的代谢就会受到影响,体内的水分就会出来,最终水分也不会被排除。特别是体弱的人,受不了热,所以可以在早晚出门。
夏至后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是第三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因为有闰月的关系,夏至到立秋之间有的年份出现4个庚日,有的年份出现5个庚日,所以,中伏的天数不确定,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中伏天数是20天。 中伏20天的年份那基本上三伏哪一伏最热这个问题就不用说了,就是中伏最热了。 有的年份中伏出现台风的天数比较多,特别是沿海省份,如果中伏只有10天出现数次台风,那么中伏就一点都不热了。 如果,一年中三伏都没有出现台风,下雨的天数也差不多,那么三伏哪一天最热,根据历史气象记录,最热通常是中伏。
三伏贴毕竟是药贴,所以不要每天都贴,三伏贴以10天间隔为最佳,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并且每伏的10天之内均可贴药,不必都挤在每伏开穴的那几天,但最好遵循时间规律,以每伏的第一天效果最佳。三伏天前十天和后十天都会增加一次三伏贴,这样可以加强效果。 三伏贴几点贴最好:上午11点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三伏天阳气最盛,三伏贴正是要借助这种阳气达到理想治疗效果,而每一天中中午的阳气醉生,所以建议大家上午早点去医院,11点左右开始贴三伏贴。 每个阶段的第一天贴最好三伏天主要分为头伏、中伏、末伏三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的第一天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所以每个阶段的第一天贴最好。根据病情情况贴最好。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旺盛阶段与每天时间点有关,例如:脾经在每天的上午9点~11点最为旺盛;胃经在上午7点30-9点30最为旺盛。所以,三伏贴的敷贴时间根据中医理论,分析病情情况后,选择不同时间贴最好。 三伏天作用 三伏贴是针对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反复感冒等。 选择在三伏天,气温最高、阳气最旺之时,在人体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通过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以鼓舞正气,增强抗病力,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的一种疗法。
实际上,中伏的时间每年都可能不一样,并不都是20天,有的年份是10天,这样一来三伏天就比较短。因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即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而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时间为10天,末伏规定也是10天,而中伏时间则有长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 中伏是不是最热 中伏最热。“伏”可称“长夏”,“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出现在每年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在三伏期间,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其中最热的是中伏。“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在三伏期间,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其中最热的是中伏。 中伏怎么避暑 1、及时喝水 三伏天里,你的身体会出汗很多,所以要及时喝水。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才喝水。相反,要不时喝水。 2、避免最热的时候出门 夏天白天很热,应避免在最热的日子外出,如有必要,最好在晚上外出,以免中暑。 3、外出要最好防护 如果你想在夏天外出,最好戴上太阳帽、遮阳伞、太阳镜,并在脸上涂上防晒霜,以避免晒伤,防止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