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54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鑫主管304724_碧江区龙灯钹
<br>

龙灯钹是铜仁市民族民间节庆音乐的代表,产生于明末清初,是铜仁市民间春节活动——玩龙灯的伴奏音乐。铜仁民间最流行也是最热闹的娱乐活动就是正月玩龙灯。铜仁玩龙灯十分讲究,不仅场面热闹,内容丰富,而且要配以各种乐器烘托气氛。龙灯钹就是其中的主要乐器,与龙灯相呼应,形成了有形有声、声形相融、尽善尽美、妙不可言的节庆氛围,2007年被列为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灯钹形成以来,经过4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礼俗活动特征、有源于对铜仁地方花灯、山歌节律的广泛吸收的多源性特征和龙灯钹对生产、生活中的客观事物采用拟声、状形、达意、传情、描事等手法构成的多种表现形式而形成的摹拟性特征以及特有的简约美和质朴美而构成的调式、板式的简朴性特征。 龙灯钹在铜仁市民间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铜仁民间音乐的缩影。它是铜仁市的优秀民间音乐文化的遗存。

杏鑫注册网站_一世姻缘六月六 千古佳话在苗乡
<br>

——铜仁松桃举办苗族“六月六”情人节活动 7月13日,农历六月初六,是中国苗族传统的情人节。这天,在铜仁松桃长兴堡镇九龙街上,处处人头攒动,彩旗招展,锣鼓声、唢呐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凡。由铜仁市松桃自治县长兴堡镇党委、镇政府主办的“中国苗族情人节•长兴九龙‘六月六’”大型庆典活动在这里举行。       苗族青年们正在展现荡秋千技艺   秋千上的恋人 相传二千年前,天宫有九个仙女下凡来到人间,在一个叫大枯树的地方,被苗家小伙和姑娘的优美情歌对唱所吸引,在苗族老阿妈的翻译和传授下,苗歌对唱让她们深深陶醉。当她们对老阿妈说出自己的身世后,老阿妈被吓晕了。老阿妈的突然晕倒让刚从天宫下来的仙女感到十分无助。这时,一个英俊帅气的苗家后生路过,并帮助救醒老阿妈。在目睹人世间人与人之间真诚、真情帮助的过程中,仙女们被苗族老阿妈和苗族后生的行为所感动,当天宫降下天书对他们私下人间进行警告后,年轻貌美的仙女们决然选择继续留在人间照顾因她们而遭遇不测的苗族老阿妈。在照顾老阿妈的过程中,仙女们通过情歌对唱的方式与苗家后生们相互产生了爱情。在她们彼此为各自的爱情到来高歌欢呼时,因触犯天规,被玉皇大帝贬为九条白龙,而与其对歌的九个小伙则被贬成九头模样丑陋的犀牛。后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因歌而爱的忠贞爱情,便把大枯树改为九龙,把九个苗族小伙生活的村子改为九牛塘,在他们相爱的地方栽了一片枫木树,供仙女和小伙们在对歌时遮阴纳凉,久后,枫树长大了,仙女也变成了白鹤,繁衍自己的后代。人们于是在每年“六月六”举办祭祀活动。       苗族姑娘、小伙“掐指传情”寻找情人   祭祀活动当天,七里八村群众都会不约而同聚集在这里,他们把家里的上好土特产、纯银手饰、家里好吃的东西都拿到这里进行交易,而身着苗族盛装的苗家小伙和姑娘们则三五成群,结伴对歌,互诉衷肠,表达彼此心中的爱慕,成年人则扶着老人带着孩子自由自在地购物和交换物品。从此,“六月六”便成了苗族的情人节,而长兴九龙,便是这种节日的发祥地。     苗家接亲活动    当天在活动现场,秋千技艺、苗家联姻习俗、歌手进入对歌亭、苗家拦路酒、迎宾唢呐、接亲轿等极具民族特色的习俗,吸引了众多宾客和游人,纷纷拿起相机,拍下了这一热闹的盛况。     特警威严执勤   文艺汇演活动上,相声《牵手九龙边边场》,搏得现场热烈的掌声。歌舞《苗家花鼓打起来》、舞蹈《请到九龙来》、独唱《又见桃花红》、对唱《情人节上挨拢来》,把活动推向了高潮。(田牛强 李铭亨 )

杏鑫平台注册登录_玉屏箫笛
<br>

玉屏是著名的中国箫笛之乡,是驰名中外的箫笛产地,玉屏箫笛始创于明万历年间,在中国乐器中独树一帜,是中国民族乐器中之珍品,其音韵清越,雕刻精美,造型制作和音色别具一格,在中国民族乐器中独树一帜、堪称一绝。曾多次进贡宫廷,深受垂青,是“贵州三宝”之一。1913年和1915年分别获得英国伦敦博览会银奖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对玉屏箫笛和箫笛厂给予关切。1990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箫笛之乡”称号。 玉屏箫笛始创于明代末期万历年间,称“平箫”,后称玉屏箫。玉屏箫是中国著名乐器之一。1913年在英国伦敦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获银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被誉为“贵州三宝”之一。玉屏笛据传是郑家子孙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本地水竹做成笛子,音色远胜南北各地所产的竹笛,称“玉笛”,将箫与笛配对,称“平箫玉笛”。解放后在国内多次获奖,产品远销日本、美国等地。玉屏箫笛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将玉屏箫笛作为礼品赠送给来访的外宾;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帮同志曾亲临玉屏箫笛视察;1988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85岁寿辰时,其女邓楠同志用玉屏箫笛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小平同志;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任贵州省委书记期间,曾亲临玉屏箫笛视察生产生活情况。历届贵州省委、政府主要领导更是多次亲临玉屏箫笛视察。 玉屏箫笛名扬海外,在中国乐器中独树一帜。早在公元一世纪玉屏所在地——平溪,就有箫笛流传。近代玉屏箫笛制作的艺人最有名的为郑氏,现在是箫笛制作的主要厂家。箫笛厂有一陈列馆,是箫笛历史的缩影,也是玉屏县的文化珍品。其生产工艺独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产品是一种极具收藏价值的高档旅游商品。2005年玉屏箫笛被国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1990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箫笛之乡”称号,2005年玉屏箫笛被国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杏鑫测试路线_铜仁赛龙舟
<br>

铜仁赛龙舟具有悠久的历史。据《铜仁府志》记载,早在元朝时期,铜仁就有渔人轻舟蓑笠,“于浩淼江天之上,烟雨苍茫之时,扬竿击水,往复争先。”至明清时期,赛龙舟逐渐成为铜仁城乡大众喜闻乐见并踊跃参与的体育活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锦江流域各村寨、城镇各街道纷纷组织龙舟队齐聚铜仁,敲锣打鼓、欢天喜地举行龙舟比赛,铜仁赛龙舟有着迥异于其他地区赛龙舟的独特寓意。自古锦江多水患,灾害连年。为了驱灾避邪,民众便在洪水频发的端午节举行祭祀活动,划着精心制作的七彩龙船游弋江上,祈求风调雨顺,民生安康。同时向水里扔下上百只鸭子供奉水龙王,愿其不再遗害扰民。于是就有了“一棹沧江上,铜岩日夜浮。亭台凝蜃气,金鼓下龙舟。画船分双翼,朱旗居上游。” 由于铜仁赛龙舟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广泛的群众基础,2009年,铜仁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称号,并于2011年6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杏鑫咨询304724_石阡仡佬族毛龙节
<br>

“仡佬毛龙”是石阡仡佬族世代流传下来的民间信仰的表现形式。石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境内现有汉、仡佬、侗、苗、土家等13个民族,仡佬族为境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古代各族人民和睦相处,表现出特有的开放心理。“仡佬毛龙”正是植根于这样一种文化生态环境之中。 龙神崇拜是“仡佬毛龙”的核心。毛龙形如蛇,尾似鱼。毛龙龙体的编扎十分讲究,首先以粗长的竹篾数片扎紧为龙脊,再用竹篾缠以剪成鞭炮形的有色纸,俗称“火草杆”,将火草杆两端扎在龙脊上,形成一个个环行圈。整条毛龙要用四、五百根火草杆扎成,看上去满身是毛,因而得名。 关于“仡佬毛龙”的起源及源流无明确历史记载。有学者推论,毛龙源起于古代仡佬的“竹王”崇拜和生殖崇拜。据《石阡县志》记载:“(龙)灯从唐代起”,仡佬族民间亦流传有“唐魏征梦斩金骨县长老龙之子”的故事。根据民国《石阡县志》记载:清末至解放前夕,“仡佬毛龙”盛行于全县各民族村寨。 “仡佬毛龙”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多样性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主要体现在:(1)是仡佬族民族信仰的显现标志。(2)是研究古代仡佬族文化交流的又一例证。(3)对仡佬族语言、工艺、歌舞等方面研究具有启发性意义。(4)对“仡佬毛龙”民间的传承研究,有助于我国当代少数民族社会教育方式的研究。(5)其蕴含的丰富的图腾崇拜以及宗教崇拜是研究仡佬族民间宗教构成心理的又一重要路径。2005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杏馫1980_石阡说春
<br>

“说春”是石阡侗族人民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活动。主要活跃在“立春”时节前后,其目的在于劝农行耕,祝福风调雨顺,丰衣足食。 春词中有这么一句“唐朝差我送春人,特来贵府开财门”,可见说春之俗早从唐代就已开始,而有关“说春”之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立春》,此后,旧《明史安然传》,乾隆《府志》,《石阡府(县)志》均有相关记载。2011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杏鑫内部304724_德江傩堂戏
<br>

傩戏(德江傩堂戏)是一种佩戴面具表演的宗教祭祀戏剧,也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德江傩堂戏又称“傩戏”和“傩坛戏”,土家人叫“杠神”。它源于古时的傩仪,是古傩的一种。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的礼仪祀典,宋代前后开始衍变为酬神还愿的傩堂戏。德江傩堂戏从内容上划分“酬神”和“娱人”两部分。“酬神”是围绕举行诺事活动者的意愿进行“冲傩还愿”,“娱人”则是傩戏和傩技表演。 德江傩堂戏具有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多学科学术研究价值,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内容和形式上它都具有原生态性,它与宗教仪式密不可分,在本质上也就是宗教祭祀的戏剧化和通俗化。它保存着戏剧最古老的传统,并清晰地表现出戏剧演变的历史脉络。它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是我国古代戏剧的一块“活化石”,其本身就是一部傩堂戏的发展史和传承史。2008年,德江傩堂戏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杏鑫登录_江口傩戏
<br>

  江口“傩戏”是流传于江口地区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江口傩文化主要分两种:一是傩戏,二是傩技。而傩戏在江口傩文化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是江口傩文化的主要表现内容。江口“傩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延伸,其文化特征深受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影响;江口“傩戏”外来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结合体,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江口“傩戏”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融入了道、释、儒等文化元素,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江口“傩戏”渊源久远,是荆楚古文化的边缘留存,是远古时代劳动人民与自然作斗争、追求美好自由生活的文化结晶,是我国戏剧发展的“活化石”。

杏鑫测速代理_沿河莲花十八响
<br>

  “肉莲花”是一种流传于沿河土家族地区的民间舞蹈,是土家族先民古代巴人军事乐舞遗风的延续和演变,是土家族传统文化与土家族人民性格特征的集中表现,其历史渊源源远流长。 “肉莲花”舞蹈分大板和小板两种形式,大板即手掌拍打四肢、下腹、发出响亮的声音。小板即拇指与中指相拧、发出清脆的声音。 “肉莲花”舞蹈对应全身十八处要穴的长期拍打,能起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益寿的效果。具有较好的健身保健功能。是推广具有民族特色全民健身运动的好项目。

杏鑫测速代理_思南上元沙洲节
<br>

上元沙洲节始于宋代,传说是天官赐福降生的日子,年复一年,世代相传。有历代流传颂扬沙洲的诗词歌赋两百余首,其中《思南府续志》所载“白鹭洲赋(并序)”、“白鹭洲赋”(以二水分白鹭洲为韵)为代表作,有神奇优美的民间传说故事,有五彩奇石观赏与收藏。 思南上元沙洲节保留了黔东北乌江流域地区,特别是以乌江中下游文化教育中心思南及周边的以民间信仰为特点的传统民间文化,传承着各种传统表演艺术形式,是研究黔东北乌江流域地区民众世界观和生活情况的重要根据,在民俗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思南人民根深蒂固的精神纽带。 思唐镇正月十五游鹭洲的习俗,从宋代前开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往今采,每逢正月十五,人们都身着盛装,扶老携幼,乘船登沙洲游览,洲上设有各种游玩项目,有小摊、照相留影、有骑马、玩具和小吃等,游毕离洲,恋恋不舍,或摄影,或赋诗,或顺手拣几个奇形异色的纹石,以作纪念。 每年正月十五日,无论阴晴雨雪,县城(郊)之人均扶老携幼,乘船过渡,相约洲上。鹭洲上的鹅卵石,有武陵山系特点,圆润光洁,色彩丰富,可供把玩。形成一种节日民俗文化。此地古时多陕西迁谪之人,因此疑为唐时长安踏青旧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