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傩戏”是流传于江口地区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江口傩文化主要分两种:一是傩戏,二是傩技。而傩戏在江口傩文化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是江口傩文化的主要表现内容。江口“傩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延伸,其文化特征深受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影响;江口“傩戏”外来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结合体,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江口“傩戏”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融入了道、释、儒等文化元素,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江口“傩戏”渊源久远,是荆楚古文化的边缘留存,是远古时代劳动人民与自然作斗争、追求美好自由生活的文化结晶,是我国戏剧发展的“活化石”。
日期 : 2020 › 08 › 25 › 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肉莲花”是一种流传于沿河土家族地区的民间舞蹈,是土家族先民古代巴人军事乐舞遗风的延续和演变,是土家族传统文化与土家族人民性格特征的集中表现,其历史渊源源远流长。 “肉莲花”舞蹈分大板和小板两种形式,大板即手掌拍打四肢、下腹、发出响亮的声音。小板即拇指与中指相拧、发出清脆的声音。 “肉莲花”舞蹈对应全身十八处要穴的长期拍打,能起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益寿的效果。具有较好的健身保健功能。是推广具有民族特色全民健身运动的好项目。
上元沙洲节始于宋代,传说是天官赐福降生的日子,年复一年,世代相传。有历代流传颂扬沙洲的诗词歌赋两百余首,其中《思南府续志》所载“白鹭洲赋(并序)”、“白鹭洲赋”(以二水分白鹭洲为韵)为代表作,有神奇优美的民间传说故事,有五彩奇石观赏与收藏。 思南上元沙洲节保留了黔东北乌江流域地区,特别是以乌江中下游文化教育中心思南及周边的以民间信仰为特点的传统民间文化,传承着各种传统表演艺术形式,是研究黔东北乌江流域地区民众世界观和生活情况的重要根据,在民俗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思南人民根深蒂固的精神纽带。 思唐镇正月十五游鹭洲的习俗,从宋代前开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往今采,每逢正月十五,人们都身着盛装,扶老携幼,乘船登沙洲游览,洲上设有各种游玩项目,有小摊、照相留影、有骑马、玩具和小吃等,游毕离洲,恋恋不舍,或摄影,或赋诗,或顺手拣几个奇形异色的纹石,以作纪念。 每年正月十五日,无论阴晴雨雪,县城(郊)之人均扶老携幼,乘船过渡,相约洲上。鹭洲上的鹅卵石,有武陵山系特点,圆润光洁,色彩丰富,可供把玩。形成一种节日民俗文化。此地古时多陕西迁谪之人,因此疑为唐时长安踏青旧俗。
思南乌江船工号子,类属民间音乐。顾名思义,它是乌江沿岸的土著人和外来定居族世代相传的弄船号子。思南乌江船工号子,粗犷高亢、悠远跌宕,体现了乌江船工冒着严寒酷暑,斗险滩,顶恶浪,为了生活与大自然抗争的剽悍形象。思南乌江船工号子,它又委婉巡回,词意饶有风趣,体现了乌江船工对生活充满乐观的精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明显的艺术特色。 思南乌江船工号子,起源于劳动,是一种伴随着劳动歌唱的民间歌曲,起着号令船工进入劳动状态、示船工在劳动过程中某种景况的信号和调节劳动气氛娱乐解困等作用。
“二月二”即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 是苗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内容包括:小孩子食红鸡蛋、“走亲”、“搭桥”、“送纺车、送红雨伞”等过程。表现了苗族人民婚姻习俗中对出嫁的女儿在生育、生产、生活方面的关爱。 二月二“走亲”,即送姑娘或接新媳妇,苗家出嫁的女儿当天不在男方家住。婚后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才由新郎的母亲邀一妇女为伴前往迎接新媳妇,或者由女方的哥弟邀约五六个亲戚准备鸡鸭肉糖果等礼品,主动将姑娘送到男方家去,住7—9天后返回,等到怀孕后才长期居住夫家,方为正式成家。表达苗族人民的婚俗生育观念。 “搭桥”是苗族“二月二”这天,对已婚的夫妇,婚后三、五年不会生孩子,要请本族老摩公,准备鸡、肉、酒、黄糯米饭等供品,到村头搭一座石桥,并举行祭祀活动。祈求保佑生儿育女,人丁兴旺。苗家人相信修路架桥是修阴功积阴德,可益寿延年,可子孙繁衍,可家业兴旺。苗族中流传“修桥补路,积德无数”的谚语。表达苗族人民传宗接代的观念送纺车及红雨伞,姑娘出嫁后,如若出现小儿多病、老人年老体弱、庄稼不好、一家不和睦等现象,外家要送纺车、红纸伞等到姑娘家,表达万事大吉,人丁兴旺的愿望。 “二月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表达苗族人民祈求万事大吉传宗接代人丁兴旺传宗接代的强烈愿望。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维系着苗族同胞兄弟姐妹亲情的重要纽带。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以及思想观念的不断改变,“二月二”接送新娘、搭桥、送纺车等礼节活动逐渐简化,苗族“二月二”民族传统节日面临消逝的危险,急需传承与保护。
印江花灯出现的历史较早,在明朝就已诞生。“约在清代嘉庆年间,境内大部分村寨,花灯已相当盛行。乾隆、咸丰年间,直接脱胎于花灯歌舞的花灯剧(灯班戏),已粗具规模,印江的主要场镇与村寨,几乎都有花灯班。 每逢大年初三到十五,各地花灯班此来彼往,真个是村村弦歌盈耳,寨寨锣鼓相闻。每年秧苗返青到孕穗前的一段时间,也间有唱花灯的,称“虫蝗灯”,意在驱虫消灾,祈保丰收。其余劳动闲暇时间,或在院坝,或在堂屋,三五成群,操琴清唱。 在印江花灯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许多艺高望重的艺人应运而生,他们大多来自民间,其中有祖传的灯戏艺人,有灯戏爱好者,还有同时兼具傩堂戏、辰河戏、高台戏等表演技艺的民间艺人。例如:家住印江新寨乡,生于清朝道光十年左右的罗文昌,于咸丰初年,带领两个弟兄及全家男女老幼共20余人离乡外出,专以唱灯卖艺谋生,创建了“罗家班”,这是印江最早的、由家庭成员组成的民间职业性质的灯班。该灯班的足迹遍及印江全县,以及四邻各县边区。罗文昌可说是印江演唱矮台灯夹戏的奠基人。印江板溪镇的任发宾、曾家坳的曾焕章和岩底下的吴家成等也都是著名的花灯戏艺人。
阳戏是一种娱乐性、庆祝性、阳间的活动表演,而不是巫教的仪式表演。 它起源于明朝正德年间,宋氏家族由江西起祖。宋朝美是武将,入川讨冉土司之乱,迁入沿河,现在受传于第六代宋绍仪等人。 阳戏是伴唱、伴奏、加表演形式的组合。乐器的组成是以大锣、马锣、钹、点锣组成。表演内容有;“满门贤”“西京记”“三孝记”“摇钱记”“徐达下逍漄讨账”“蟒蛇记”“西盆接掌”“大小记”“学夫回窖”“姜氏配合庞山村”等。它多用于喜庆场合,一般是过春节的初一至十五日。表演中分生、旦、净、丑等。每个角色都要戴脸壳,穿服装。有舞台背景布置的一种戏曲表演形式。
鼟锣是万山特区黄道侗族乡侗族同胞春节期间举行的打锣比赛。 每年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黄道侗族同胞就以自然村寨为单位,自发组成队伍,到其他村寨邀人比赛。双方选好比赛场地,然后开始鼟锣。鼟锣是比双方谁的锣多、鼓多、人多,比谁的锣打得响,比谁的拍子多,比谁的体力好、耐力强。分出输赢后,主方将客方请进山寨喝“锣酒”。 鼟锣是黄道侗族同胞现存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融观赏与参与、表演与娱乐、艺术与体育竞技于一体,既是稀有的民俗活动,又是具有创造性和独特魅力的民间锣艺术表演形式。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鼟锣特殊的艺术魅力,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1996年,黄道乡被贵州文化厅命名为“万山黄道侗族鼟锣艺术之乡”,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印江印染伴随着我国纺织业的发展而兴起,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流传于印江民间的印染工艺品——蓝地印花布,宋时称“药斑布”,明清时又称“浇花布”,印江印染分为染色和印花两部分,民间称为普染和印染。印江印染图案内容丰富,一般从神话传说及民工间吉祥物象中取材创作,以名贵花草或珍禽兽配雕而成。构图形式大致有团窠式、对称式、散点式、花边式、整体式、几何纹式等十几种。图案造型独特,纹样自然、谐调、通顺、流畅、富有灵性和美感。 印江印染是工艺与技术、审美与科学的完美结合,是民众生存智慧和才智的结晶,见证着普通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反映农耕社会劳动艺术的原古情节,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工艺美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我国民间工艺园中的奇葩,是中华民族文化摇蓝中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