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1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日前,我市印发《“十三五”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分解方案》,方案为今后全市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 方案指出,要深入开展民族文化研究力度,加强对世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的研究,提炼其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各族群众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扶持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搜集、保管、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工作,逐步实现少数民族古籍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工作,引导、培养乡土文化传承人,增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方案要求,要加强民族特色民居保护与建设力度,立足全市少数民族特色村镇的自然生态、民风民俗、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现状,依托环梵净山风情村镇圈,乌江、锦江沿线村镇发展带;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等世居少数民族风情村镇发展片区的空间格局,按照“保护一批、改造一批”的要求,重点抢救修复一批具有民族特点的特色民居,确保传统民居整体保护率达50%以上。 方案强调,要积极创新特色村镇发展模式,按照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创新特色村镇发展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民族村寨,提升吸引力。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俗浓郁的村落,采取修复打造的办法,建造一批提高型民族特色村镇;在重点旅游景区,对缺乏民族特色的建筑,适当采取外观“穿衣带帽”、内部空间“自我完善”等方式进行改造,充分体现外部民族元素、内部空间现代,实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改造一批民族特色村镇;在移民搬迁、美丽乡村建设中,规划、设计、建设一批提升型民族风情村落,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具有民族建筑元素的建筑群,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演艺、民族产品展示、民族餐饮业、民宿(民族客栈)服务业,助推乡村旅游,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申逸恺)

杏鑫测速登陆_想邂逅翠翠吗?从松桃这个地方,一脚踏进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br>

一条河,一只船,一座桥,边城茶峒的乡土柔情,别有一番滋味。   拉拉渡吱呀低吟,一只乌篷船在河道上缓缓来回。渡船的主人是位70来岁老人,话不多,自顾着专心拉渡来往客人,像极了沈从文书中人物。   就在国庆期间,许多慕名前来湖南省边城镇的游客络绎不绝。殊不知,从贵州这个地方,一脚就能踏进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这个地方便是松桃自治县迓驾镇石头村。     这里是中国十大“鸡鸣三省”标志地之一,是两省一市(湖南省、贵州省、重庆市)交界处。在这里,还能触摸重庆洪安古镇的历史印记。 石头村,位于迓驾镇东北端,也是松桃苗族自治县的东北大门把关口,与重庆市秀山县洪安镇接壤,和湖南湘西土家族自治州花垣县边城镇隔清水江而望。   跨江连接洪安和边城的洪茶大桥,静卧清水江之上。桥的一头是重庆,一块“川湘黔边城”碑刻十分醒目。另一头,就是湖南“边城楼”。桥的两头,“三省一锅餐馆”屡见不鲜。   桥下河岸边即是石头村入村口处,一座只有三面围栏、将亭心构架呈现三角之状的亭子立于河畔。亭中一个硕大的石头修葺的脚印,引来一波又一波游客争先踏足拍照留念。来自吉首的游客李先生很是兴奋:“一脚跨三省,太赞!”     “这个亭子就是‘鸡鸣三省亭’,亭子东北部是湖南,东面是贵州,西面是重庆。亭子中心,就是三省分界点。”迓驾镇退休老干部周德顺向记者介绍。 亭边,一面刻着“一脚跨三省”、一面刻着“三省闻鸡鸣”的大石碑,向世人展示着此地的神秘之处。   站在三省亭,脚踏三省地。眼下往来的船只,仿佛把人引入上个世纪商贾云集的水运繁荣之境。 水运发达的年代,这里曾是黔东北最繁荣的货运码头。贵州、重庆的木料、药材、茶叶、土产,湖南的食盐、布匹、煤油、糖,经过数十天跋山涉水,聚集此地。每逢赶集日,数千人云集,好生热闹。故迓驾镇,历史上素有松桃“小香港”之美誉。   如今,石头村边的水运码头早已被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取代。作为鸡鸣三省标志地的迓驾镇,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省内外游客,这里的旅游价值日益倍增。“来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不仅带动了迓驾的商贸经济发展,也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是一个相辅相成效应。”周德顺说。 石头村还有个“奇妙”现象,石头三组30余户180多贵州人,住的是湖南边城土地,管辖却归重庆洪安。如今,在边区地带,这种三省在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交叉管理、融合发展的现象并不少见。昔日经济式微后的矛盾多发区,现在正和谐共生、重展新颜。(赵勇军 吴采丽)

杏鑫咨询304724_没听说过“土王戊”节吧?去到玉屏,你就了解了
<br>

  10月21日,是玉屏侗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铁家溪村的传统“土王戊”节,侗族群众开展斗画眉活动,吸引众多周边群众和游客前来参加游玩。   斗画眉是当地侗家人最热闹的传统活动之一。斗画眉时,周围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雀迷们纷纷手提雀笼接踵而至。斗画眉的规则是胜则继续,败则淘汰,最后一只斗的次数最多、时间最长、屡胜不败的画眉为第一名。(胡攀学)

杏鑫登录_石阡木偶戏走进校园,非遗之花在孩子心间绽放
<br>

编者按: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中国青年网开展了“多彩非遗 相伴成长”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宣传活动并推举出十大优秀案例。今天中国青年网带大家走进“贵州省石阡县石阡木偶戏进校园实践案例”。    石阡县花桥镇小学的学生在大课间进行木偶戏表演。    “非惟儿童竟嗤笑,更被傀儡旁揶揄。方坐皋比开讲肆,忽看傀儡至优场。”南宋词人刘克庄描绘的木偶戏表演盛况如今已难得一见,但在贵州省石阡县花桥镇,孩子们手持木偶杖头,伴随着《木偶戏》音乐,在大课间表演木偶戏成为校园一景。    “扮相俊美穆桂英,谁是木偶谁是人?一颦一笑一挥鞭,真亦假来假乱真。”孩子们左手执木偶头上棒,控制木偶五官以及点头、回首、弯腰、转身等动作,右手执系在木偶两手的木杆,配合头部操纵其四肢动作。一个个衣冠整齐、服饰鲜艳的木偶在学生们手中翻滚扑打,腾云驾雾。    石阡木偶戏历经百年沧桑,有过万人空巷的高潮,也有过无人问津的低谷。随着非遗进校园工作的开展,石阡木偶戏在孩子们的演绎中重新焕发出生机。    木偶戏遇上校园,是古老艺术和年轻思维的完美邂逅    木偶戏,起于汉,兴于唐宋,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石阡木偶戏属于杖头木偶,其远祖可追溯到汉魏时的“刻木人像”的“傀儡”,是宋元时期杖头傀儡在贵州民间的唯一遗存。据口传资料,大约在200年前,木偶戏从湖南辰溪流传到石阡县,在花桥镇扎根演变,至今已有八代传人。2006年木偶戏(石阡木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石阡木偶戏国家级传承人付正华带领徒弟搭建舞台。    石阡木偶戏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它适应“自给自足”的文化生态环境,具有浓厚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与审美趣味逐渐改变,石阡木偶戏渐渐失去了生存的文化土壤和空间,出现“ 无人表演” 和“ 不看表演”等窘境。    为保护传承石阡木偶戏,石阡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提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保护原则,出台《石阡县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引导石阡木偶戏走进学校,开始了校园推广普及之路。    石阡县民族中学木偶戏传承班的黑板报。    石阡县民族中学是石阡木偶戏走进的第一所学校。从2006起,学校就把石阡木偶戏作为特色教育改革内容和素质教育重要举措列入专门课程。目前,学校在高二年级开设有两个木偶戏传承班,并将每周一节的木偶戏课程纳入传承班正常教学计划。    在石阡县花桥镇小学,学校把木偶戏引入兴趣活动课、大课间操,通过木偶戏展示、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与木偶戏亲密接触。    多措并举,普及路径不断扩宽    石阡木偶戏国家级传承人付正华在民族中学授课后留念。    引名师,组建专业师资团队。石阡木偶戏多在家族之间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将木偶戏引进校园,如何才能教给孩子原汁原味的木偶戏?在县文化馆的协调下,2006年,民族中学邀请到石阡木偶戏泰洪班第七代传人付家三兄弟坐班授课。学校从音乐、美术、计算机学科中抽调10名教师组成学习小组,跟随付家师傅学习唱腔、戏文、表演。两年后,学校老师将石阡木偶戏的曲目、戏词、表演牢记于心,民族中学组建了一支素质过硬的木偶戏传承队伍。学校教师刘超和孙洪祥就是在那时开始学习木偶戏,并分别成长为石阡木偶戏省级传承人、市级传承人。    晚自习后,孙洪祥在给木偶戏兴趣社团同学上课。    教材+课堂+社团,多维开展木偶戏普及工作。民族中学系统性地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同时专门成立木偶戏教研组,负责收集流传在民间的剧目,编撰成册作为学校木偶戏课程的教学用书。    孙洪祥在木偶戏课堂授课。   孙洪祥作为民族中学木偶戏传承班的班主任,每周会在木偶戏课堂教授石阡木偶戏历史起源、唱词等知识。在唱腔教学方面,学校也会有音乐老师辅助教学。除了传承班,学校还专门成立了木偶戏社团,孙洪祥介绍:“班里对木偶戏感兴趣的同学会加入学校的木偶戏兴趣社团,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学校的一些晚会和运动会都会进行木偶戏节目表演展示。”通过传承班授课结合社团表演展示的方式,民族中学有条不紊地推进木偶戏进校园的工作。    在民族中学的木偶戏排练室,墙上挂着生、旦、净、丑形色各异的木偶。其中武旦形象光彩照人,或明盔亮甲,长髯挂面,背插“飞虎旗”,气度不凡。孙洪祥说:“杖头木偶戏擅长表演历史剧、武打戏,木偶动作潇洒利落,格斗动作精湛,这样的表演学生们喜欢学,观众也爱看。”    课题研究+公益讲座,挖深度,拓广度。孙洪祥从2018年开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在高中校园传承》的课题研究,学校组织一批对木偶戏传承感兴趣的教师团队参与其中,旨在找到更多更好路径推进木偶戏在高中校园的传承与普及。    同时,为扩宽木偶戏普及广度,孙洪祥会定期带着学生到周边中小学校开展公益讲座并进行表演。在给石阡县龙硐小学学生做讲座时,孙洪祥从石阡木偶戏起源讲起,结合木偶的人物形象,深入浅出地讲述石阡木偶戏的演变过程。孙洪祥说:“这些小学生对色彩艳丽、形态各异的木偶很感兴趣,都专心致志地听讲。我带着同学们进行木偶戏表演时,他们更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看。”    花桥小学学生课间表演石阡木偶戏。    融入课间操,创新木偶戏展演方式。木偶戏版课间操,你见过吗?在花桥小学,木偶兴趣班的28名学生手持色彩亮丽的木偶站在队伍当中,随着音乐旋律或弯腰低头或弓步翻转,一个个木偶在孩子们手中仿佛被激活。在探访时,花桥小学校长杨芳胜介绍:“从2017年开始,学校将木偶戏引进校园,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申请专项资金制作木偶。从4至6年级中挑选对木偶戏感兴趣的同学组建木偶戏兴趣班,聘请石阡木偶戏传承人来学校教授学生木偶戏的操作手法。”在杨芳胜带领下,花桥小学彭可禹、张元超、蒋华三位老师加入到木偶戏的教学研究中来,积极探索石阡木偶戏校园普及新路径。    花桥小学大课间文化是学校的一项亮点工程,大课间操分为:爱国篇、践行篇、传承篇和感恩篇,其中传承篇内容就是石阡木偶戏操练展示。杨芳胜说:“我们通过日常的教学授课让学生掌握木偶戏的操作,并将展演的舞台搬到大课间上,这样既能普及、推广优秀民族文化,又能陶冶师生们的情操。”    花桥小学六年级学生封莎莎进行木偶戏动作讲解。    六年级学生封莎莎对木偶戏非常感兴趣,她说:“表演木偶戏,要手、心、眼配合到位,这样才能把手上的木偶操作得活灵活现。把木偶戏融入到大课间里,同学们都感觉到很有意思、很好玩,都愿意认真地学。”    普及中求创新、谋传承    在把木偶戏引入校园的过程中,学校面临木偶太重学生舞不动、木偶成本高以及不适合群体表演等问题,改良木偶,创新木偶戏动作、剧目等成为木偶戏老师们的共同选择。    花桥小学教师彭可禹说:“木偶的头、身、手杖三部分全部由实木制作。一个木偶包括‘头子’、杖头、戏服、装饰,总重量也要7、8斤,瘦弱一点的学生根本舞不动。”民族中学孙洪祥则担心木偶“太贵”。他说:“每一个木偶的‘头子’、戏服、仗头都是特制的,极为精致考究。模子要实木制作,戏服要选用丝绸,戏服上的图案要采用刺绣工艺。”他担心日常排练会导致木偶磨损破旧,增加成本。    孙洪祥指导学生操作木偶。    怎样给传统木偶减重?如何既保障木偶教学又不至于损坏木偶?这些都指向一个办法:改良木偶。孙洪祥将实木杖头变成泡沫模具,给泡沫木偶戴上打印制作的“面具”,戏服用更廉价的布料代替,这样一个简便、低成本的木偶就制作完成。孙洪祥说:“我们平常练习就用这种简易木偶,在一些重要表演时刻才会用上传统的木偶。”    传统木偶戏往往是台上几个角色互动,不适合群体表演展示。彭可禹计划进一步改良木偶戏动作,将木偶戏与花桥小学大课间操充分融合,既保留木偶戏的美感又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孙洪祥将目光聚焦在木偶戏剧目创新上。他说:“一些传统木偶戏剧目已经不符合当下审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取传统木偶戏精华,创新一批反映学生生活的新剧目。”    石阡木偶戏穿越千年缓缓而来,在校园中绽放出别样风采,传播普及之路越走越宽。石阡县文化馆副馆长饶莉表示,进校园只是石阡木偶戏普及传承的第一步,接下来会加快数字化记录的脚步,把老一辈传承人的表演风采通过影像方式记录,同时加快“非遗+旅游”步伐,让每一位来石阡的游客喝着石阡苔茶,欣赏石阡木偶戏。    (作者:“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宣传活动项目组)

杏鑫登录_讲故事、跳花灯、说小品、吃连心饭,思南这个村好不热闹
<br>

    12月7日,思南县合朋溪镇鱼塘村举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牢记嘱托践初心·感恩奋进担使命”暨乡风文明推进脱贫攻坚干群连心活动。 活动采取政策宣讲、脱贫攻坚成效讲述、群众说变化谈感恩、脱贫宣誓、看文艺演出、文明表彰、吃连心饭等形式依次进行。 在宣讲中,把脱贫攻坚政策和实施落实情况向广大群众说明白,进一步提高政策知晓率和透明度。特别是一些政策变化、时间要求跟群众交底,引导群众依靠不依赖、借力不省力,让群众认清形势,了解脱贫攻坚进程。积极主动参与脱贫攻坚,为实现精彩出列贡献自己的力量。 谈到脱贫攻坚成效时,从群众生活点滴、水电路讯等方面,从群众的切身感受出发,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文艺演出中,有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有趣故事,有群众演绎的地方传统文化,有群众自己的 “歌王”、有久赋胜名的思南花灯,一个个节目时时牵动广大群众的神经,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宣誓时,男女老少举起右手,庄严宣誓,铮铮誓言,响砌大地,直冲九宵。 “今天,我更加了解了脱贫攻坚政策,也知道了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易”该村新房子组群众罗永信说,“我一定带好头,让群众认可和参与脱贫攻坚,顺利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活动中,该村公益法律顾问、县检察院派驻该村干部、思南县公安局合朋溪派出所警察分别开展法制宣讲和防火防盗防诈骗知识宣传。 据合朋溪镇政协联络组主任、该村脱贫攻坚工作队队长介绍,举办这次活动就是为了搭建干群集中交流平台,进一步凝聚人心力量,在全村形成“一见就笑、一说就有、一问就好、一答就清”的脱贫攻坚氛围。(吴勇华)

杏鑫测试路线_勤劳纯朴的苗家啊婆!
<br>

位于贵州省铜仁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一个古村落新桥村,勤劳纯朴的苗家阿婆一道亮丽的风景。进村随处看到苗家阿婆背竹篓、纺线、织传统苗家服饰等。     村寨里的木屋,至今还原汁原味的保留着古老的民族建筑风格。 这就是松桃新桥村活生生现实版的苗家阿婆形象。 阿婆大都身着藏青色的服饰,讲究些的在衣服上绣些花花边,头上缠着高高头饰(苗家阿婆用两丈布包的头饰) 一有空闲,就忙着穿针引线忙编织,朴实、勤劳、善良的阿婆。 那纯朴的民风、勤劳的本色也深深印在我们心中。现实版苗家人朴质的民风。(唐亚玲 杨灯昌 )

杏鑫主管304724_“新四大年俗”出炉 集五福、云拜年、抢红包、全家游入选
<br>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大街小巷挂上福字时,年就要到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走亲戚”“穿新衣”“吃大餐”已成常规项的今天,科技与传统年俗结合催生的新年俗、新体验让“年味”更浓了。 1月22日,中国新经济研究院发布《中国新年俗发展趋势报告》,集五福、云拜年、抢红包、全家游被票选为21世纪“新四大年俗”。与之相对的是,舞狮、放鞭炮、杀猪、手写春联等年俗逐步淡出我们的生活。专家表示,年俗形式变化的背后,是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无论新旧年俗,都体现了人们美好愿望、祝福的寄托。 集五福带动福文化向全球传递 “你的五福集齐了吗?”这可能是最近人们见面时最高频的问候语了。每年都有数亿人参与集五福,并带动福文化向全球传递。5年来,“福”字被扫了超过100亿次。春节前夕,百度“福”字搜索指数骤增百倍。 在《中国青年报》发起的“你参与最多的新年俗”问卷调查中,集五福以超过80%的票数遥遥领先。“父亲写福字,母亲贴福字,我来‘扫’福字,家里年味儿更浓。”来自北京的小吴说。 春晚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是陪伴无数人成长的年俗之一。调研数据显示,90后竟然是春晚的忠实粉丝,超过60%的90后选择“必看”,而“边看春晚边集五福”成为很多90后的新习惯。 云拜年成海外游子首选方式 网购的兴起,让“云拜年”迅速流行起来。《报告》显示,网购年货不仅方便快捷、品种多样,更能够让远在海外、外省市的亲友分享祝福。 数据显示,中国人2019年网购10万亿元,天猫年货节已卖出全国3.8亿斤的农产品。过去的“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变成了现在“人未到心意达”。 此外,视频拜年也成为海外游子与亲人沟通的首选方式。 飞猪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期间外出旅行的整体人次比2018年增长了19%。其中,境外游增长达28%,全球各地海岛游增长超90%。调研数据也显示,春节计划老中青三代同游的占比超过30%。如果外出不便,那就看个电影吧。淘票票数据显示,全家一起观影(一次购买3张以上电影票)人数较去年增长20%。 电子红包给父母表孝心 过年发红包是传统年俗之一,长辈以此表达对晚辈的祝福,子女表达对父母的孝心。电子红包省去了反复存取款的麻烦,成为不少年轻人表达心意的首选。发红包金额不限,弱化了金额本身,更突出了“压岁”的美好祝福。 男女老少都能参与新年俗 据悉,此次一同入选十大最受欢迎年俗的还有看春晚、年夜饭、贴春联、走亲戚、穿新衣、看灯光秀。还有网友戏称,“相亲”也成为单身青年的“春节新年俗”。 中国新经济研究院专家、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锋表示,科技的发展对春节的影响确实挺大,他小时候给长辈拜年都需要敲门磕头拿糖果,后来是寄信、发明信片,再后来是打电话、发短信,之后用支付宝红包直接转账,以后说不定直接VR拜年了。这背后是通信从2G到5G的跨越,科技在飞速发展。“从这点来说,年俗形式变化体现了社会进步 。”科技感、国际化也将是中国新年俗的发展趋势。 浙江省民俗专家顾佳希也认同,新年俗的出现并不代表着对传统年俗的否定,都是对美好愿望、团聚祝福的传承。新年俗是新技术与传统年俗内涵融合的产物。“数字时代已经到了,我们在跟上时代发展的同时,也不能丢弃传统。”顾佳希表示,让男女老少都能参与到新年俗中,才能不断扩大年俗文化传承的范围,让“年味”历久弥新。(记者 程婕)

杏鑫娱乐登录地址_新时代 新生活 新年画
<br>

一带一路(年画)廖开明、张为民、陆连江、丰爱东、何小宝绘 春节贴年画是中国古老的习俗,其历史已逾千年,深受大众喜爱,传承至今依然鲜活。年画成为过年时不可或缺的吉祥物,有“不贴年画,没年味”之说。年画渲染了“年”这个特定节日祥和团圆的气氛,表达了人们庆丰收、过新年的喜悦之情,也寄寓了人们祈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是辞旧迎新的报春花。新时代的年画,在继承传统年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表现新生活、关注新动向,散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追求“满”“全”的审美意识 无论是传统年画,还是新年画,都具有喜庆吉祥的内涵特点。百姓爱年画,因它充盈美好的希冀。如年画画诀说:“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这应和了广大民众审美心理需求,佳作因此经久不衰。如娃娃抱大鱼的《莲年有余》图,非常惹人爱,更有象外之意——“鱼”的谐音“余”字,是人们对富裕的祈求。 年画在题材、立意、表现上都是民间特有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主导下的心迹物化。表现题材相当广泛,像一部反映民间生活的百科全书,生产劳动、民俗民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时事新闻、福寿安康、花鸟鱼虫、四时风景等都充盈了人们美好的愿望。表现形式上,构图求满、造型求全、设色求艳、意境求美。画中的人物、景物、动物等都要完整无缺呈现。画山有脚有巅,画水有流有源,就是画一片叶子也要完美,决不画虫蛀或天灾所致的残叶,画中没有“残缺美”。年画这种视“满”“全”为美的审美意识,源于农民的生活。在农家生活中,屋内陈设要满当;田园种植要苗齐苗壮,不要缺苗断垄;家庭养殖要鸡鸭成群,肥猪满圈;家庭成员要儿孙满堂,合家欢乐,美满幸福。这种求“满”“全”的审美意识,乐观积极向上,对世界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愿望。 年画的色彩运用了先辈艺人口传心授的丰富画诀,如“软靠硬,色不楞”“文相软,武相硬”“黑靠紫,臭狗屎”“红靠黄亮晃晃”等。由于画以墨线造型,色与色之间有黑色相隔,即使纯度较高的相邻两色因中间有“说和色”(黑、白、灰、金、银为说和色),也不致出现不调和感。 造型变形装饰是年画的另一显著特征。有人说,没有装饰就没有年画。从画面布局、赋色、线描,到人物、景物、服饰道具等,无不在变形装饰上匠心妙用。这同其他民间美术的形式规律造型法则相一致。运用象征寓意手法、通过谐音象形比拟等,表现更为丰富的文化意涵。比如鱼谐音余,蝙蝠谐音福,石榴、葡萄等象形寓意多子,用松柏象征长寿,用鸳鸯寓意爱情忠贞等。这些基于长期民俗生活中形成的俗信、禁忌等的共识认同,在年画里得到确切生动地表达。 湘西苗族老艺人(年画)周令钊、陈若菊绘 中国美术馆藏 新年画聚焦时代生活 年画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形式。它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时代生活推动了新年画的问世。新年画是相对于传统年画而言,反映新的时代生活的年画。 抗战时期,解放区出现了表现革命内容的新年画,鼓舞了军民士气。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的倡导下,全国新年画运动蓬勃展开。许多专业画家投身新年画创作,如李可染,张仃、古元,周令钊、李琦、刘文西等。他们在继承传统年画祈福纳祥的喜庆意蕴的同时,摒弃迷信落后的内容,打破固定程式,大胆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使年画面貌焕然一新,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呈现出时代风采,受到广大民众欢迎,对日后年画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存条件的改善,农民也住进高楼大厦。在四白落地的墙面上,人们不再愿用浆糊和扣钉张贴年画。由此,具有商品属性的年画逐渐失去了市场。然而年画的审美意识是深深渗入中华民族骨髓的。董希文的革命历史经典巨作《开国大典》本是油画,作者却采用中国民间年画元素,巧用对比色,大面积的蓝天白云和高悬的大红灯笼,色彩艳而不火,庄重又喜庆,彰显着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成为家喻户晓传世经典。这有力地说明了年画这中国民间美术的特有形式,具有绵长而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人民喜爱的新年画大有作为,表现新生活,赞美新时代,新作不断涌现,呈现出新的特点。 聚焦时代主题,新年画创作与时代同频共振。例如年画《一带一路》是为庆祝2017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而作。作品以喜庆、欢腾为基调,融汇民间美术元素来表达对此次盛会的祝贺。画面中央那棵“生命树”,就是民间美术中常用来象征旺盛生命力的吉祥图式符号。把此次会议会徽置于树中,上方裹有红色绸带,写着“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寓意蓬勃向上的旺盛生命力。其间飞翔的白鸽,象征和平发展的环境。画面左边有客货列车及风电绿色能源,与近处山峦中的长城相映衬,寓意古老中华文明正焕发新的生命力;右边有繁华的海港码头、蓝色海洋上来往船只……作品艺术地表达了“一带一路”的恢弘主题,拓宽了年画创作的题材,也是年画“笔墨当随时代”的真实写照。 奶奶点福点(年画)张 苠绘 凝练生动的时代故事,让新年画引发广泛的情感共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首江南耳熟能详的童谣勾起多少海外游子的思乡情。廖开明的《摇到外婆桥》以这首童谣点题,生动描绘了海外游子归来寻根的情景,表现了对国家、民族、文化认同的家国情怀,反映出文旅融合的新气象。张苠的《奶奶点福点》以独特的视角,表现了春节农家的喜庆气氛。北方农家春节蒸面花时,要用食色(红)在热气腾腾的面花上点上红点,亦称福点,以示吉利。画面上小孙子手持鱼灯跑来,奶奶为爱孙额头点上个福点,祝他吉祥平安,幸福生长。背景门楣的吊笺,门上的肥猪拱门剪纸,门外喜鹊登梅,飘着瑞雪,营造出一派喜庆、祥和、温馨的春节情景。

杏鑫测速登录地址_印江“红棺葬”丧礼记
<br>

坐落在神奇美丽的梵净山脚下的贵州省印江县,有着丰富的民间民俗传统文化,除独特的土家族摆手舞、傩戏、团龙赶年等民俗外,还有全国唯独印江人去世后用红棺木行葬。其葬礼有一套复杂的程序,分行大三席礼、堂祭、圆祭、升棺、封棺、出殡等,后代子孙头戴冠帽,身穿白色孝衣,腰缠草绳,手持木棍不停地起伏跪拜,亲戚送礼行祭文也进行跪拜,升棺和出殡时家人和踏实亲戚要哭殇送行,总之礼数繁多,热闹非凡。全程有长号唢呐、传统锣鼓、铁炮火炮送行。     红棺葬的历史由来,相传唐朝初年,思邛(印江自治县古名)城南一曹氏贫寒人家,有独子,勤学,聪慧过人,赴京殿试,高中状元。荣获皇帝及在朝文武达官于文德殿设宴召见,席间,皇帝询曹状元之家况,状元兴致正浓,随口赋诗以答:”白日千人拱手,黑夜万盏明灯;千根柱头落脚,万马归巢盈门;天悬亮、扭转乾坤;风扫地、肩担日月;八十人挑水、七十人煮饭;三艘盐船下河,一只不返打淡。” 在朝文武大臣听闻无不暗自为之震惊,殿宴散,纷纷揽袖上奏:“曹状元文才超群,家业宏隆,千军万马,羽翼丰满,加之聪慧过人,若当朝得志,八方归心,必起异心,谋朝夺位易如反掌,岂非祸患无穷?应立斩!”皇帝正有此意,于是莫须有下旨“欺君罔上、图谋不轨”,推出午门斩之。斩了曹状元,皇上恐“曹家军”起兵,密旨兵部,令御林军点精兵六万,严阵待命迎战。 又发钦差大臣去黔之思邛察访,来到曹状元家。 曹家住山腰之上,时有云雾缭绕,该地名云半也,极目眺远,农耕锄禾。 居家茅草,破房两间,顶盖丝茅草,四壁芦苇杆。 门前檐下蚂蚁成群,熙熙攘攘往来于巢穴间搬运觅食。 正在狐疑,从柴门里走出一衣衫褴褛之老头,再瞧屋里,四壁空荡,顶漏天光。 里间灶前坐着一老太婆,正手转磨子茫然干活。 钦差所见仍觉不信,回头再问地方当差之人,带错否? 答:定是!哎,尽如此穷酸,心中甚怪! 试着与老汉攀谈起来: 钦差问:“老人家高寿?”。 老汉答:“空长八十了。” 钦差问:“老婆子高寿?”。 老汉答:“七十有余。” 钦差问:“大伯以何营生?”。 老汉答:“老太婆眼瞎,在家磨豆腐,我早晚卖豆腐,勉强糊口了。” 钦差问:“你家可有盐船?”。 老汉答:“先生笑话,哪有盐船? 不过,有三只鸭子,要是有一只不回家下蛋,可就不足换盐了,只好打淡。” 钦差听罢,沉吟半天,暗自神伤,长叹道:可惜曹状元,尔枉有满腹文章,死得好冤啊! 皇帝恍然,自知其错斩栋梁,悔恨交加! 唯恐民怨沸腾,于是特赐曹状元朱红皇棺,追以显爵,收尸予以厚葬,行皇殡之礼。 同时,钦赐其双亲父老金银若干,命地方官府常年奉养及至百年归天,仍制红棺送葬,行贵胄殡葬之礼。 礼葬过程有赶信、哭丧、堂祭、山殡(清棺、封棺、定向、下葬、掩土)、颂上天经等。 为念致远,钦赐思邛(印江)之成人去世后,均享红棺葬,以此悼念曹状元也,其殡葬之礼也自此得以续传世代。(张金荣)                                                        

杏鑫新闻304724_社饭 I 是铜仁碧江一种风味美食
<br>

每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这时用于做社饭的重要原料——鲜嫩茁壮的青蒿和野葱,正满山遍野,是制作社饭的大好时机。铜仁社饭的特点:青蒿野葱味馨香,腊肉香味浓郁,米饭油而不腻。     立春后,铜仁的大街小巷已弥漫着社饭的香味。清香可口的社饭,不但承载着民族习俗,更被铜仁人改进成了独特的风味美食。     地处国家级风景区的梵净山附近的贵州铜仁市,自古以来,方圆百里皆有在“春日”吃“社饭”的传统习俗,至今仍保持这一遗风。据《铜仁光绪府志》载:“三月清明前后数日,翦白纸挂于祖墓上,谓之挂青;若服未阕者,先于社日扫墓,以野菜和饭祀之,谓之社饭”。铜仁古代社日祭祀的习俗,发展为今天社日以社饭祭祖,内容竟无多少更改。每年的立春后五戊为春社日,家家必备春宴扫墓,或全族聚群宴,仪式隆重,场面热烈。外地亲朋好友若适逢此时来访,可参席社饭。食社饭,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当地人缅怀古人,寄希望于未来的情愫。     如今,铜仁社饭已转化为商品,颇受区内外消费者的喜欢。     来铜仁旅游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道独特的风味美食! 不在铜仁的朋友也是经常邮寄也可以吃到美味的社饭。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