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苗族一些地区,若婚后三年未见生育者,即请巫师主办“讨命”仪式。具体过程是: 家人杀一头四五十斤重的小猪(经济条件好者,则杀一头水牯牛),以邀请儿孙满堂、有男有女的乡邻亲戚来参加。 参加者每人送主人家一元二角钱(或一角二分钱),意占十二生肖。仪式相当隆重。巫师用茅草扎一个如真人般高大的茅草人,身上套着花大绸长衫,作为告央(苗语主管送命之神)。告央面前摆一用木板、树棍、茅草等扎成的供桌,上供糯米饭、鱼、肉、酒。 参加仪式者在主人家大吃大喝,猜拳行令,说吉利语,至晚方散。傍晚,巫师脱去茅草人身上的衣服,将其和供桌一道送到保寨树或风水树下,捆于树干上,讨命仪式即告结束。 妇女怀孕后,家人便把芭茅、荆棘、破网捆成一束,挂在门楣上。与芭茅、荆棘、破网挂在一起的还有旧耙或铧口等铁器,苗语称为“嘎牛洛丢”,即避邪物,以此保护未出生的小生命。 孕妇临盆时,产妇房中的地板上置有稻草、旧衣、破布等,产妇仰躺于上,由本寨接生婆负责接生。婆婆、妯娌及本寨中年以上妇女均在旁守候。这时,男性概不得入内,以防婴儿害羞不出来。 婴儿下地时,接生婆先辨认性别,大声通报,并用一锋利竹片割断脐带,把婴儿包裹在事先准备好的旧衣服里。 婴儿的胞衣(胎盘),用其父母的一只旧布鞋装好,由父亲亲自动手,埋于住房的中柱底下。 妇女生育后,就是坐月子,不下地干活,也不煮饭,只在室内哺乳婴儿或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直至满月。产妇生产后的第一顿饭,先由丈夫喂几口,以期产妇月子期间平安。 对产妇的调养,是用一小鼎罐煮饭,他们认为这种饭没滤米汤,有营养。菜肴主要是鸡、蛋、猪肉。有的鼓励产妇喝酒,不善饮者,以甜酒代。产妇在坐月子期间,不能串门,不能脚踏他地。白天可在自家庭院出入,晚上一律不让出门,以免撞鬼。
日期 : 2020 › 07 › 23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苗族婴儿的满月怎么过呢? 婴儿满月,是大喜日子。产妇家要杀大肥猪,准备大量的酒,为婴儿举办“满月酒”。来客中,首先是舅家(产妇娘家)。他们接到婴儿满月的音讯后,即准备大量的礼品:舅爷送两挑米,一两只母鸡(若舅父家境较好,就根据产妇家有几位大爷叔伯,送几只母鸡)和五十个蛋;舅妈送两套童装。 此外,还有产妇未出嫁时,娘家已为其准备的若干背带、童衣、童帽等物,这时一并由一个或几个小伙子挑着,在外婆和舅妈的率领下,喜气洋洋地前往产妇家。产妇家看客人来到,即邀请本寨父老妯娌作陪。被邀请的女性均备有礼物,或三尺布,或一张帕子,用花带捆成一束,交给主人家。客人坐定后,产妇将婴儿抱给外婆观看、亲昵,之后再传给同来的舅妈们。 尔后,大家吃酒吃肉直到晚上。妇女们天黑后聚在堂屋或厢房楼上跳踩鼓舞,若无悬鼓可击,舞者们以足蹬楼板,发出响声足以与鼓声相比。跳累了,大家便站着吟唱酒歌,内容均为赞美和祝福之词。 第二天仍喝酒,喝酒歌。看见姑爹(婴儿父亲)走过,舅妈们禁不住戏谑一番,引起大家嬉笑,增加喜悦气氛。 第三天是高潮。舅妈们中午趁着酒兴,一边以语言戏谑姑爹,一边还动手动脚,弄得姑爹有时下不了台。而主人家的妯娌们在祖母的率领下,开始手涂猪油拌锅烟或酒拌品红,往外婆和舅妈们脸上画。外婆是攻击的主要对象。舅妈们躲藏推挡,喜笑颜开。或者以外婆为首,也反过来报复亲家母和妯娌们。他们称这些举动为“画花猫”,认为脸越画得花,小孩子越长得乖。 画花猫后,产妇家开始送客。时间视舅家距离而定,远者早走,近者晚走。但在临走之前,主人家要把本寨妇女赠送的布、帕子、花带全部交给舅爷,由他带回寨后自行分发。此外,主人家还要送客人每人一碗糯米饭,以供路上食用。
布依族在求子方面,旧时有搭花桥之俗。具体做法: 由舅家送来一对整齐的竹子做桥杆,巫师用红绿纸剪成一些花朵和人的形象,贴在桥杆上面,再用红线、红蛋、红布等物祭之。有的是在三岔路口或水沟上,用石板搭过路桥。在贵州的望漠、贞丰、镇宁、紫云等布依族地区均有此俗。 一旦妇女怀孕生孩子以后,布依族即为婴儿举行诞生礼,时间多在妇女生孩子后第三天,他们称之为“更三罕”,相当于汉族的“打三朝”。这天早晨,四方亲戚女友带着礼物前来祝贺,礼物有布、衣服、小帽、小鞋、包片、米、糯米面、母鸡、鸡蛋等。娘家要送背扇(方形片状,用布做成,里衬硬垫,面绣花纹,左右结带,专供背小孩用)、尿片、小被窝、小衣服、帽、鞋等。还请布瘴来叫魂、卜卦、驱鬼。是男孩,供桌上放一本书、一支笔;是女孩,则放一把剪刀、一块布。若算命先生认为孩子命不好,得找保爷。保爷有两种: 一是与婴儿天干地支命数相合的人。找这种保爷,需先请人去说合,对方答应后,即约定吉日,备办礼物,届时背起孩子同一些女友亲戚一道去拜认。这天也像办喜事一样,杀鸡宰猪,请亲友吃席。保爷当着众人面给孩子写八字、赐名字(有的随保爷姓取名字),然后让童男童女二人用方盘盛上.接回家来,放在神龛上。从此两家亲如手足,往来无间,当地称为“打干亲家”。 二是石神、树神。拜这种保爷,只需用酒供奉,把鸡血洒在神石、神树周围,把鸡毛贴在神树、神石上面或把一小块红布钉在上面,让孩子跪拜叩头即可回家。以后凡遇重大节日,大人和孩子都要去供奉一番。
水族孕前求子。当新娘成为家庭主妇后,即在其居室前设地母娘娘神位。地母娘娘乃水族送子女神,置其神位可保家庭子孙繁衍和儿童起居饮食平安。 过去,许多水族妇女每日早晚饭前都要在地母娘娘神位前供上饭菜各一碗。遇腊月子午吉日更加隆重:事前,她们以竹叶糯米包成粽粑若干,煮熟。是日早晨,将神前桌位洗净,以酒杯三个或五个横排于桌的外方。地上置一簸箕,内置糯谷穗一束,谷穗上附捆女衣裙各一,上挂有手镯一对,项圈一根。簸箕旁边,置火一碗,火中撒以米糠,使起烟熏上,以代香纸,名日“暖娘桌”。祭拜地母娘娘,一般不需在神位上写名字,只在供奉时剪下长约一尺、宽约一寸的纸条,用竹篾夹之,插于神桌的靠壁上。此纸永久留存,以后逐年增加。也有些久婚不育妇女,除每年隆重供奉外,还于正月间择日举行暖桥求子仪式。 举行时,先请女巫来过阴,过阴中女巫说:“下界官人(鬼之尊称)非不欲送子给你家,只是来到你家必经之路有某河某湾隔住(或路过远),苦无桥(或石凳)可渡(或休息),无法前来,你家在某河某沟(或某路旁)修造桥梁(或石凳),子女来时有渡(或休息)处,便能来你家。”不育夫妇求子心切,于是择吉日于指定地点,督工修造桥梁(或石凳)。既成,以稻草铺于桥上,并用纸竹篾插于桥之四周,然后将所备肉食摆好,约亲友共食于桥上,吃剩之粽叶、蛋壳留在桥旁,以示桥神已领受。桥上稻草皆焚于桥旁,名之日“暖桥”。 收拾完毕,主人或家属将插于桥头之纸竹篾按红蓝白色(红蓝色代表男孩;白色代表女孩)各取一份或数份带回家中。扳取时,口呼“孩儿,回家去啊”,深信儿童灵魂已附于竹篾上带回家中。 妇女怀孕后,家人即请鬼师来祭神念咒定胎、保胎。所谓定胎,即要求生男或生女。保胎’,则要求胎儿发育要正常,不流产。供祭仪式在地母娘娘供桌边进行。是时,家人在供桌边设一祭坛,插上纸竹篾。杀鸡一只,加以酒肉和糯米饭为供,由鬼师在坛前念诵咒语。祭毕,撤走祭坛,将纸竹篾捆在一根木棍上,钉于地母娘娘供桌边,表示胎已定,胎儿健康发育,安全出世。
水族吃定亲酒的仪式极为隆重。来参加仪式的有女方的舅、姑、姨父母及表亲。他们除了带鸡、酒等物外,有的送箱子,有的送被面,有的送棉絮,有的送布料等。仪式前,女方家把男方送来的肥猪宰杀,煮熟,以猪头祭于桌上,所有礼金、银饰一并展出。供桌列为首席,其他宴席列为副席。围坐首席的主要是男女双方的证婚人,他们身份最高,而且能言善饮。仪式从念理辞《诘俄伢》开始,内容多是互相感激和对这门亲事的赞美。念完,双方举杯。首席上男女双方代表四人端的是四大碗媒子酒。 饮前,女方一代表用四言八句向男方提出要求,意即:姑娘到夫家受虐待,要靠你调解。对方立即表示承担责任。男方代表用同一语调提出要求:新娘出阁后,若不坐夫家,靠你劝说。对方也答应承担责任。于是四人站起,将媒子酒一饮而尽。 这时,未婚的新娘走出来,持壶向男方证婚人添酒,表示已正式认可这门亲事,并向证婚人致谢,希望今后多关照。证婚人欣然接酒,并将事先备好的红包(内装几个银元或几元钞票)送给新人,以褒其贤淑。 次日,女方近亲又联合办席请客。有些地方还兴在男方客人临走时举行取八字仪式,即在供桌上摆出四碗酒,其中一碗底下藏着新娘的生辰八字。男方媒人去取八字时,提一碗,就得喝完碗中的酒,一直提到藏有八字的碗为止。
侗族结亲礼仪分南北两大方言区。其中北部方言区的迎送亲礼仪比较复杂。天柱县岩寨一带侗族迎亲时,男方要派八至十二个关亲郎(都是青年小伙子)和族中一个姑娘(十五六岁未婚者)去女家接新娘。 这姑娘称“买欠”,意为接亲的姑娘,她手提一盏缠上红纸的风雨灯,点燃以后不让熄灭,直到婚事结束为止。接亲的男青年称“辣嫂”,意为接嫂嫂的男子。辣嫂负责挑去资助女家的礼物(猪肉、大米和盐巴等),回来时负责抬嫁妆。 这一行人在天黑时分进入女方家门口,燃放鞭炮,吹奏唢呐。这时,女方只将买欠和礼品迎入,辣嫂一律拒之门外,门上用两根长凳拦着,要他们唱《拦门歌》,唱对了,才把他们迎进堂屋。晚上,女方寨上的姑娘来与年轻辣嫂们嬉闹,直闹个通宵。 次日清晨,新娘盛装出门,由一两个女伴和两名本房兄弟陪同到新郎家去。女伴侗语叫“买板”,陪去的兄弟称“房客”。一路上,买欠在前头提灯引路,新娘手中拿一把红伞,无论天晴还是下雨,都打开,用以避邪。 相比之下,侗族南部方言区的迎亲仪式就比较简单,从江县的高增寨迎亲时,由一个接亲婆提一只灯笼,背着新娘的铺盖,就把新娘接来了。黎平县的东郎一带侗族结亲稍微复杂一点。当接亲婆到女方家时,女方的房族姊妹及其女伴每人拿出一筒糯米和一小碗茶油到女方家,泡米打粑,煮油茶吃,表示对接亲婆的欢迎和对出嫁姑娘的欢送。 此外,来参加吃油茶的姑娘,每人还从家中带来一包糯米饭、一包腌鱼或一包腌肉,交给接亲婆。吃过油茶,出嫁姑娘收拾几套新衣裙装进花口袋,接亲婆把所有的礼包挑上,便引新娘前往新郎家。
米饭与包谷饭仡佬族食物,以大米、包谷为主,过去稻谷加工用碓舂或水碾去皮成米,现通电处多用打米机去壳。米以锅煮半熟滤去米汤放于木甑蒸熟为饭。包谷先磨为筒,放簸箕内洒水拌匀,入甑蒸熟为饭。田少地多处,终年吃包谷饭,惟逢年过节、妇女坐月或有贵宾至,方吃一两顿大米饭。用大米与包谷混合蒸食,俗称“金银饭”(米白如银色,包谷黄如金色)。 蔬菜随季节出产而食用。平时多用水煮熟,蘸辣椒素食,很少用油炒。 酸菜常以豆类或洋芋混煮,称为“酸菜豆汤”,或“酸菜洋芋汤”,以之佐食包谷干饭,成为山区农村普遍配套饭菜。包谷饭粉碎,以汤菜佐食,免其干燥呛着食管,包谷质坚韧辅用酸汤还可帮助消化。 豆腐每当节庆或来客时,仡佬族人家便用黄豆做成豆腐或炒成菜,农村往往以豆腐当肉待客。 肉类及副食品鸡、鸭、鱼、肉等,是在节庆或贵宾来时作为佳肴上桌。猪、鸡、牛、羊等须宰活的为食,病死的均不食用。 仡佬族农家自制的副食品有:豆豉、豆腐(白豆腐、豆腐干、霉豆腐、油酥碎豆块等)、酸辣椒、各种泡菜、麦酱、胡豆酱等。善于拿蔬菜干藏和腌藏,满足蔬菜淡季生活需要,如子见豆、干南瓜片、萝卜、干菌、干辣椒、阴辣椒、大头菜、盐菜等。
水族好客,“有朋自远方来”自然是全家乃至全寨的欢乐,就是陌生人上门,也会受到盛情款待。此时,酒便是待客不可或缺之物。 水族待客很有讲究,男客到,男主人陪客,妇女下厨;若是女客来家,男主人就得当伙头军。人们有着“酒重于肉,烟重于菜”的习惯。人们就餐,不论平时,还是宴请宾客,也不分寒暑季节,都是围坐在火锅旁的弯桌上就餐,即使招待客人也是如此。将丰盛的各种肉食、蔬菜分生、熟及作料各放于火锅的围桌上。 宴席开始,陪客者按传统的烹饪技艺,将猪、鸡、鱼、肉、蔬菜、作料等分别放入火锅内,边煮边吃。讲究一些的人家,除火锅外还会搞点简单的炒菜,炸两盘花生、黄豆之类,特别是送上炕鱼、鱼包韭菜之类,就是最丰盛的酒宴。不过,一般水族家庭的烹饪水平都很有限,客人也并不看重炒菜,即使主人盛情炒了点菜,很快也会被倒入火锅之中。 席间主客相间围坐,主人敬客人的第一杯酒,名日“门杯酒”,三巡过后,开始饮交杯酒,又名“团团酒”,即主客围桌而站,右手端酒杯,送给右邻的人,又用左手接住左邻人递过来的酒杯,互相拉成一个圈,主人带头喊一声“秀”(即干的意思),众人也齐声喊“秀”,同时将酒干杯。 有鱼塘的人家,当即提来大活鱼,切成块状,下进火锅,名日“席间进活鱼”,为酒席助兴,再饮交杯酒。这样反复三五次,主妇或姑娘又来向客人唱酒歌,敬酒,直到客人醉酒告退,主人才领受“客人不醉不罢休”的欣慰。 水族通常以小猪肉招待贵客,猪、鸡肉或鲜鱼招待一般客人。杀鸡待客,以鸡头敬客,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待女客时,所杀的牲畜均需要留一只膀腿让客人连同糯米饭或粽粑一起带走,以示好客和宾主之间友谊长存。人们常说,初次到水家做客者,十人有九人醉酒,皆因水族好客之故。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也是侗族文化的标志。侗族的传统文化大多与鼓楼有关,其建筑工艺也有相当高的价值,所以有时候侗族文化又被称为鼓楼文化。 侗族鼓楼系由原始社会时期氏族部落的公房(dangekah或dan.gcwabx)发展演变而来的。就目前情况看,鼓楼主要分布于侗族的南部方言区,如黎平、从江、榕江等地。但从文献里可知,北部方言区(即天柱、剑河、三穗等地)也曾有过鼓楼。天柱县邦寨的龙氏族谱《四体堂谱》中有这样的记载:“邦村在天柱南三十里,宋之前为蛮酋所居。寨中建高楼,楼上置大鼓,以集临近,置大梆,以召村众,故名日鼓村,亦日梆村。今书邦以省耳。洪武时始归王化。” 鼓楼一般建在寨子中心或寨门附近。有的一寨一座,有的每个房族各建一座,因而一个寨子有好几座,比如贵州黎平的肇兴就有五座之多。鼓楼因为楼的上层悬有一个大皮鼓而得名。 从外在的形态上来看,鼓楼处于侗族村落的中心。在很多侗族村寨,木楼住宅环绕着鼓楼,或形成统一面向鼓楼的格局。有的村寨因一时无力建造新鼓楼,也得先建一座木房,悬上长木鼓以作替代。另外若有村寨因遭受火灾等原因,鼓楼被毁坏,一般也要在鼓楼地基上搭起一个简易的鼓楼,然后才能各自修建私人住宅,从这里也可看出鼓楼在侗族村落中的重要地位。在过去,集会议事、断案、制定乡规民约、对唱大歌等大小活动均在这里举行。它是侗寨的政治文化中心。侗族还有集体交往(村寨之间)的习俗,也是依赖鼓楼而得以实现。古时,若遇到兵匪来扰,鼓楼即擂响报警鼓点,寨里的男丁们便拿起武器立即到鼓楼待命抗敌。鼓楼也是寨民们休息娱乐和社交的场所。平时,人们劳动之余,都喜欢聚到这里,叙家常、讲故事、弹琵琶、唱古歌。逢年过节,当有外寨客人来访时,全寨老少就聚集到鼓楼和鼓楼前的平地上,接送客人,对唱大歌,比赛芦笙,跳踩堂舞和玩龙舞狮等。 鼓楼体现了侗族工匠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整个建筑为木结构,采用穿榫衔接。底部是实际使用部分,一般呈方形,少数呈六面形。鼓楼上部为装饰性楼层,飞阁重檐,层层而上,气势雄伟,巍峨壮观。远远看去,如伞如松,为寨子平添了一道迷人的风景。重檐层数均取单数,有三、五、七、九乃至十五层不等。建于清代的从江高千鼓楼高十五层,是侗族地区最高的鼓楼。重檐有四面倒水、六面倒水和八面倒水三种形式。每层都有飞檐,如展翅欲飞的大鸟。屋顶有庑殿式和攒尖顶两种:庑殿式基本上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组成;攒尖顶犹如伞形,有四角、八角等多种形式。顶盖与楼身的连接处,饰有花格棂窗或鳞形斗拱。顶端覆以葫芦形宝顶,直刺苍穹。
丰富多彩的贵州民族节日,大致可分为季节性、纪念性和祭祀性三大类,各类节日从不同角度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贵州各族人民绚丽的传统文化。 许多节日集会是与农业生产的节气紧密联系的。例如:紫云布依族正月三十过了年节,宣布春节活动结束,备耕活动开始;黎平龙额一带侗族、苗族在阴历二月过春社节,集会买卖农具,筹备春耕春播;镇远报京一带的侗族和苗族,三月初三过种树节,节后青年男女必须全力投入春耕,停止一切有碍生产的聚会;有的地方过了三月三,谷种下地后,禁吹芦笙,并将芦笙的所有音孔用棉花塞紧,不使漏气,待谷子抽穗才能启封,其用意是不要耽误生产。 这一些节日活动,不论其内容如何,事实上都起到了动员春耕的积极作用。以稻谷为主食的一些民族,在水稻发育孕穗的时候过吃新节,他们把稻苞剥开,数谷粒有多少颗,以此预测丰歉;如果谷粒不多,预示收成不好,于是,及时追肥,或补种杂粮,以免灾荒。秋收以后,五谷入仓,许多地方的少数民族开展不同的节日活动,欢庆丰收。 贵州民族节日中有很多节日集会是具有纪念性的,即是纪念重大历史事件或纪念民族英雄人物。如仁怀长岗一带苗族的踩山坪,是纪念康熙年间反清战死的八百名苗兵;安龙布依族的六月六,是纪念同治年间反封建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贵阳地区苗族的四月八是纪念传说中的民族英雄亚努;剑河高坝地区侗族的赶歌场,是纪念成同年间参加过姜映芳领导的侗族农民起义英勇牺牲的侗族英雄吴承祖。在纪念性的节日集会中,也有的是纪念那些反对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而以身殉情的青年。这些节日都有一个动人传说,这些传说,成为过去没有文字的那些少数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 在贵州节日集会中,还有许多是祭祀性的,虽然有的与宗教信仰存在着联系,但多数已失去原来的意义,仅仅留下过节的习俗。例如镇远、三穗、天柱等地侗族赶圣德山,原来是七月十五朝山拜佛活动,由于侗家喜爱唱歌,男女青年们利用赶圣德山的机会,在山上对唱山歌、交朋结友,日久天长,便形成了湘黔交界地方的万人歌场,后来庙宇倒塌,朝山活动也已废弃,但歌场却一直沿袭至今。 由于贵州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彼此和睦相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使许多民族节日具有一定程度的共性。如各民族都过春节,苗族、布依族和汉族都过七月半,苗族和彝族都跳月,侗族和苗族都过春社节、吃新节,金沙县石场地区的苗、汉两族人民共同赶苗场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贵州和睦的民族关系。 民族节日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许多节日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活化石,例如贵定、龙里、福泉一带苗族的杀鱼会(又称“杀鱼节”)再现出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共同劳动、共同享用的渔猎生活。过节这天,屠住在清水江畔的苗族男子手执鱼叉,集体下河杀鱼,并将捕获之鱼交给妇女们在野外煮熟聚餐。如果所获的鱼不足以饱食,则从家中带点食品补充,但也必须集中食用。又如台江、凯里、施秉一带苗族的吃姊妹饭和平塘、罗甸、惠水一带苗族、布依族的玩姨妈坡反映出母系氏族社会历史阶段的家庭和婚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