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官人是侗族的传统民间节日,该活动在每年的正月初举行,是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一种活动,是侗族文化中特有的一种民间习俗。 抬官人的简介 正月初三,侗寨有一个奇特的新春团拜节俗活动–“抬官人”。 “抬官人”活动主要目的是娱乐,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其次是增进寨与寨之间的团结,加深男女青年之间相互了解,建立感情。
日期 : 2020 › 07 › 14 › 6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侗族斗牛节侗族人最喜爱的一种节日,每个村寨都有专供比赛的“牛王”,“牛王”体格硕大而 健壮,浑身滚瓜流油,犄角粗壮尖利,象张开的钢杈。斗牛节是在每年的每年农历二月与八月的亥日举行,是侗族文化丰富多彩的主要表现。 侗族斗牛节的简介 侗族斗牛节是多在春秋之季进行。虽然同是两牛相斗,但南北侗乡礼仪各异,这些不同的仪式都留下了古代征战的遗迹。 南部地区每年农历二月、三月或八、九月逢“亥”那天为斗牛节。在这之前,后生们吹笙到外寨邀战。准备参战的牛王圈前,人们鸣锣吹笙放炮,生食鱼食祭祀通宵达旦。亥日的斗牛场上人山人海;牛王营地里,旌旗环绕、戒备森严。有若古代将军布阵。 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楼附近,干净通风, 称为“牛宫”。牛王有专人割草担水拌料伺候,还要经 常供给蜂蜜、猪油、米酒等食物。“牛王”体格硕大而 健壮,浑身滚瓜流油,犄角粗壮尖利,象张开的钢杈。
侗族的四道传统名菜是指红肉、牛瘪、烧鱼和冻鱼。这四道菜从古代流传下来,至今仍作为侗家人过节、办喜事和招待客人所要准备的佳肴,其味道鲜美,具有一定的侗族民族文化内涵。 侗族的四道传统名菜,即是红肉、牛瘪、烧鱼和冻鱼。 红肉 侗族的四道传统名菜红肉为首,是因为侗族人招待客人必吃“泡汤”,而泡汤中最主要的材料就是红肉。 七十二寨侗族群众过节、办喜事杀猪时,要请客人来吃饭,这一餐称为吃“泡汤”。吃“泡汤”要炒一道特殊的菜。主人割下几斤猪肉和猪肚子、大肠、小肠、心、肝、肺等各种内脏的一部份,用水煮,再切,然后用辣椒炒,配上生姜、大蒜等香料,最后倒入猪潮血(破猪肚时舀起肚内未凝固的血)煮沸。煮好的这道菜带红色,象征吉祥如意,所以称为红肉。客人来吃“泡汤”,猪肉和各种内脏都吃到,表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 牛瘪 牛瘪是指牛肚或小肠内尚未消化完的草汁,用于煮菜作料时,要经过过滤,兑上点胆汁。用辣椒炒牛肉,配上花椒、生姜、大蒜、橘皮、香芹、山赖、棰油籽、荷香、马尾等香料,待牛肉炒熟,煮出味道后,最后倒入牛瘪,稍煮一下,这道菜也就称为牛瘪。这道菜吃起来清凉可口,大开肠胃,食欲大增。侗家人说:牛吃百草,百草入药,人吃了牛瘪,可防病治病。确实这里的侗族群众个个身体强壮、健康。用同样的方法,亦可将山羊制成羊瘪,羊瘪又别有一番风味。 烧鱼 烧鱼是侗族人庆祝丰收的一种菜肴。这道菜既有鱼味,又有野菜味,可口宜人。 吃“烧鱼”,七十二寨侗族叫“计坝机”,一般是在坡上去吃,也有在家里吃。到坡上去吃别有一番情趣。他们一边折禾一边捉鱼,把捉来的又肥又大的鲤鱼,用木姜树木棒插入鱼的口中,手拿木棒一端,将鱼伸入稻草火中慢慢烤熟,这样木姜香味渗入鱼肉内。然后趁热拿到锅里或盆中与配料、香料和一点凉水拌匀。参入的配料、香料有火烧过的半青半红的辣椒、西红柿和盐巴、昧精、生姜米、大蒜米、花椒粉以及用手揉搓软化并切好的韭菜、蔓蒌(侗语,一种野生的毛毛菜)、鱼蓼、折耳根叶、野芹菜、滇兵菜(一种野菜,又称亮广菜或火烧菜)、广菜等。这道菜既有鱼味,又有野菜味,可口宜人。烧鱼、酒饭摆在田边,先是掌家人和掌家人的亲家站在一起念上吉祥话语,敬上天地、祖先和各路神仙,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禾谷满仓,吃不完,有结余。这一礼仪完毕后,才宣布大家可以吃饭。
侗族吃新节,是侗族的农事节,为了庆贺丰收并希望来年丰收过的节日,大都在庄稼成熟时节过。是侗族最古老的一种传统节日。 侗族吃新节的简介 “吃新节”是侗族古老的传统节日。盛行于南北地区,各地吃新节的时间和仪式虽不尽同,但不同的形式,共同体现了侗家人虔祭祖的心理。吃新节不公是祭祖节,也存在着农事丰庆的复合内容。 北部地区,有些村寨以农历六月交小署后的第一个“卯”日为“吃新节”,有的则在七月“寅”或“卯”日举行“尝新”仪式。 侗族吃新节的由来 很早以前,侗族的祖先原住在广西梧州、浔江一带,因为那里“田在高,水在低”。当时人们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低下,加之人口发展越来越多,由于人多田地少,种出的粮食不够吃,生活非常艰辛。为了生存,侗族祖公商量决定迁徙,沿着都柳江逆水而上,先是乘船,后来徒步,翻山越岭,他们来到一个三岔河口,不知该走哪条路为好?就默默地向祖先祷告,然后向天空甩出自己的拐棍,拐棍落地后,见到 拐棍尖指着中间那条路,祖公们就从所指这条路往前走。于是,来到了黔、桂、湘三省(区)相互毗邻的地带,开荒造田,种植水稻、蔬菜瓜果,不出所料,水稻长势茂盛,一片片稻谷和蔬菜瓜豆成熟,一派丰收的景象。有了吃之后,人们喜笑颜开,都说这是祖先引来到了好地方。为了感谢祖先之恩,吃新节这天,每家每户到稻田里摘取谷穗3棵,象征当年的新谷,开田捕捉当年放养的鲜鲤鱼。并 备好祖先爱吃的糯米饭,鸡鸭肉以及蔬菜等,祈望祖先保佑当年粮食获得丰收。
侗族的传统节日非常的多,而且在各个侗族聚居地的日期还不一样,但是侗族节庆、礼仪食俗还是基本一样的,虽然有些细节不同,但是所代表的寓意和祝福是一样的,同属于侗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大歌的形成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这种独具特色的中国民族音乐像是被隐藏在山林、海洋里的一蔟蔟鲜艳的奇葩和一串串美丽的珍珠,日夜散发出迷人的清香,闪耀着熠熠的光芒。直到解放后全国进行土地改革期间,才为老一辈音乐家肖家驹、郭可诹等发现,并组织音乐工作者深入黎平县侗族山区去收集发掘、记录整理。 侗族大歌在侗语中俗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必须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 侗族大歌”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是中外民间音乐所罕见的。大歌的演唱场合是比较讲究的,除平时训练外,大歌在重大节日、集体交往或接待远方尊贵的客人时才能在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里演唱,所以侗族大歌又被称为”鼓楼大歌”。 1959年10月黎平县侗族民间合唱团组织强大阵容晋京演出,为人们带去有声有色、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在首都舞台上唱响,打破了侗族大歌长期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状态,引起强烈的反响,当时中国唱片社还为侗族大歌录制了唱片。那是侗族大歌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迈出的重要一步。 随着侗歌在国内外频频亮相,贵州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对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自然生态需要保护,人文生态也需要保护。像侗族大歌这样的珍稀“物种”,应当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得到科学有效地抢救和保护。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永远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协调发展、不断进步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居于这样一种现实状况和人文理念,黎平县提出了“抢救、保护、继承、发展侗族大歌”的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