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1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毕摩”是彝族各种宗教祭祀活动的主持者,源于父系氏族时代的祭司和酋长。根据彝族经书记载和民间传说,“毕摩”的祖神是上天派遣下来的,彝族视其所带来的经书为天书,非常的敬重。彝族宗教亦有称“毕摩教”的,“毕摩教”有经书、固定的仪式和特定的祭祀场合(非寺庙)。 “毕摩”都是男性,多为父子相承,也有学习而成的。“毕摩”的传承遵循传男不传女、以“毕摩”世家家传为主、以非“毕摩”世家家传为补充的原则。“毕摩”熟知彝文,通晓历史典故和占卜、治病、祛灾、开路祭祖等,身兼巫、医、史、文、法等多种职能,是彝族先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和传承者,是彝族中的知识分子。“毕摩”的主要功能是安灵、送灵和招魂、镶灾、驱鬼、治病、合婚、占卜,解决纠纷时进行神明裁判等。“毕摩”在彝族的历史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彝族氏族部落时代的酋长,到政教合一时代的“鬼主”,到专司文化教育的“祭司”,其地位经历几多升降变化。他们是彝族文化的传人,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传承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其所代表的“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尼”(巫师)专事跳神、禳鬼、占卜、治病等活动,不懂彝文,所行法事没有“毕摩”的重要,收入和社会地位也比“毕摩”的低。

杏鑫注册开户_彝族婚礼风俗与讲究

虽然彝族的青年男女社交和恋爱是自由的,但婚姻大多数要受家庭的干预,婚姻缔结的历程包括提亲、合婚、定亲、接亲、回门等传统礼仪。 在接亲的过程中不同支系保留了许多传统的礼仪习惯,各具特色。如凉山、楚雄、红河一带,姑娘出嫁时与女伴伤心痛哭,同唱伤感的《哭嫁歌》,以示对父母、同伴的依恋;小凉山彝族男家要选派未婚小伙子去女家接亲,头一天晚上,小伙子是在女方村寨里的姑娘们向其展开的猛烈的水战中度过。晨曦来临,“抢亲”开始了!一群小伙子上前“争抢”姑娘们护拥着的新娘。小伙子们抢到新娘背着便跑,越过一二里山路才放下徒步缓行。 彝良诺苏人接亲时女家的人有权用棍子击打接亲者,晚上女方的青年可以抹黑接亲人的脸。有的支系新娘新郎在新婚之夜要“打斗”,第二天新郎身上的伤痕越多表示婚事越美满,新娘越贤惠,否则会被认为新娘无教养而受到嘲笑。 大部分彝区有“喝喜酒”(也称为“结亲酒”)的习俗。凡娶亲嫁女,在庭院里或者场坝上,用树枝叶搭起一个大棚,俗称“青棚”。棚内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青松毛(松针),象征吉祥,主要供客人饮酒、吸烟、闲坐、吃饭。 当然也有一些支系的婚礼比较简单。如彝族支系拉乌人结婚是既简便又节约的,男女情投意合,两人相约一起到山上各砍一背篓好柴双双背到女家,女方父母就知道小伙子是自己的女婿了。 一两天后,双双又到男家落宿,男家的父母也知道这姑娘足自己的儿媳。彝族支系阿细的男女青年的恋爱和婚姻都是自由的,小伙子找到了称心满意的姑娘,一不要送礼,二不需请客,只要在约定的日子,到两个寨子的中间把心爱的姑娘领回家来。到了晚上,闻讯的小伙子们便来闹洞房,新郎拿出烟、茶来招待。大家欢乐地唱唱歌,说说笑,闹到深夜,婚礼便结束了。第二天早晨,新郎便领着新娘来认父母,下午,跟着新娘回娘家,去认岳父母。

杏馫注册登录网_旧时彝族的婚礼习俗很特色

由于彝族分布区域、支系及社会经济的不同,其婚俗的地域性表现突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彝族的婚姻制度虽然基本是一夫一妻制,但从原始的群婚遗俗、同族内婚到严格的家支外婚、等级内婚、姨表不婚、姑舅表优先婚、转房制、封建式婚姻等多种形态依然存在,充分反映了彝族社会历史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同族内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小凉山彝族的贵族等级制中所实行的在彝族内部通婚,严禁与外族通婚的习俗。 等级内婚、家支外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凉山彝族家支组织的规则,即只准在各自的等级内通婚,禁止不同等级之间通婚,同一家支内禁止通婚。 姨表不婚是小凉山彝族视据母系计算的姨表兄妹为同胞兄妹而严禁通婚、恋爱的一种婚俗。 姑舅表优先婚是彝族盛行的一种婚俗,即姑舅表兄弟姐妹有优先婚配的权利,但各地区情况又有所不同。 小凉山彝族的习惯法规定:姑妈家的女儿生来就是舅舅家的儿媳妇,舅舅家同意才能另嫁,而且所得聘礼要送一份给舅舅家,否则舅舅家有权利来抢婚或终止这一婚姻关系。石林等地的撒尼人中通婚范围为单线姑舅表婚,仅限于姑妈家之子娶舅舅家之女。 转房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彝族中盛行的一种婚俗,指死去丈夫的妇女要转嫁给丈夫家中的其他男人为妻,转房的原则是先同胞兄弟,即“兄终弟及”,先平辈,后其他亲属,主要是按血统的远近顺推。特殊情况下,可转至长辈或晚辈,如侄媳可转给叔父,后母可转给前妻之子等,但必须以没有近亲血缘为先决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云南彝族中也存在某些原始社会特点的婚俗。如永胜县自称“他鲁”的彝族,其婚俗中保留的原始社会特点最为突出,其“尼查玛”婚是以母系为主招夫而男子不过门只到女家偶居为特点的一种古老婚俗遗迹。

杏鑫娱乐登录地址_彝族的饮食风俗与特色

根据居住区域的不同,彝族的饮食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坝区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小麦、红薯等;山区以玉米为主,兼种洋芋(马铃薯)、燕麦等作物;高寒山区以荞麦、洋芋(马铃薯)为主食。 在所有粑粑中,以荞麦面做的粑粑最富有特色,有消食、化积、止汗、消炎的功效,并可以久存不变质,蜂蜜蘸荞粑粑是彝族有名的食品。猪、羊、牛等肉类主要是做成“坨坨肉”(连骨带肉剁成拳头大小炖煮至八成熟,撒上作料用手抓食,肉质鲜嫩)、牛汤锅、羊汤锅,或烤羊、烤小猪等。 酒是彝胞表示礼节、遵守信义、联络感情不可缺少的饮料。彝族谚语说:“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可见彝家斟酒待客就如同汉族捧茶待客一样普遍。彝族谚语还说:“饮酒不用菜”,“有酒便是宴,无酒杀猪打羊不成席。”彝族人日常生活要饮酒,迎宾待客要饮酒,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要饮酒,磋商大事、调解纠纷要饮酒,酒几乎无处不在。 “三道酒”是彝族接待贵客的最高礼节。第一道酒为拦门酒,即在门口迎接客人,由盛装的彝家姑娘捧上一杯美酒;第二道酒为祝福酒,即在酒宴上向远方高贵的客人敬上双杯美酒,同时还要献上祝酒歌。第三道酒为留客酒,即客人要离开主人家时,主人送客到门口时请客人喝下离别时的最后一杯酒。敬酒时长号、唢呐同时吹奏“留客调”,男女青年欢歌起舞,主人手捧酒杯,唱起送客人的酒歌。 “转转酒”、“竿竿酒”是彝族比较独特的饮酒方式之一。人们围成一个圆圈,用一个杯或一个壶、一个碗,从左至右轮着喝。每人喝完后用左手横擦杯或碗的边沿为礼,然后递给身边的人。有时甚至直接用酒瓶周转轮喝,这种饮酒方式即为“转转酒”。 彝族的酒一般以高粱、玉米、荞麦为原料,拌以酒曲酿于坛中。酒熟撤去坛口封泥,加入冷开水,插人竹管,边吸边饮,故名“竿竿酒”。 茶也是彝族的主要饮料,多喜欢烤茶。

杏鑫测速登录地址_彝族服饰介绍 彝族服装服饰有何特点

彝族服装服饰很有特点,金沙江边的小凉山地区彝族男子还保留着古代遗风,他们在头顶脑门前蓄一绺长发,彝语称为“子尔”,汉语称“天菩萨”,象征男性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川、滇大小凉山的彝族男子喜爱用青布或蓝布包裹头部,并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以表示英勇威武的气概,俗称“英雄结”。大小凉山气候寒冷,当地彝族喜用羊毛毯——披毡护身,俗称“擦尔瓦”。彝族人的擦尔瓦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抵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堪称凉山彝族服饰的象征。 其他地区和支系的彝族男子头上缠着青、蓝布的包头,上身穿青、蓝、黑布料的对襟短衣,衣服短至腹部,袖子细窄,衣襟上钉着两排布疙瘩纽扣,在右胸和下面的两个口袋上绣有两朵色泽艳丽的花,或在衣襟边上打着一道花边。裤子则肥大而短,有的只达小腿部。 彝族女子服饰最丰富多彩,由于支系繁多,各地服饰差异很大,服饰区别近百种,琳琅满目,各具特色。 彝族的服装 彝族妇女除保有传统的穿羊皮褂和披毡的习俗外,在服装方面的款式可归纳为大襟衣、贯头衣、对襟衣三种。 大襟衣(右衽衣)是彝族妇女中穿着广泛的服饰,有长、短装之分。长装一般至膝下,可达小腿,主要流行于石林、宜良、峨山、新平、墨江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县份;短装长及膝,主要流行于楚雄、大理等地。喜欢在大襟右衽上衣的衣袖、盘肩、下摆等处镶边或绣花,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头饰和围腰更为讲究,上面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 贯头衣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方领无袖,前短后长,色彩鲜艳,饰有少许几何花纹,流行于寻甸、禄劝、武定交界的山区。妇女平时穿青色对襟无扣上衣,白色细褶裙,裹毡围腰,贯头衣作为节日的盛装披在外面。另一种是用蜡染布做的有袖贯头衣,主要流行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县份。衣为方领,宽大,全衣饰满镶补、绣花、蜡染等各种花纹图案,色彩斑斓,古朴华贵,造型奇特,只限于传统节日由威信高的女性长者穿着。 对襟衣即无扣的对襟衣、斜襟衣或坎肩。以贯头衣为盛装的妇女,其常装多为对襟衣或斜襟衣,流行于麻栗坡、大姚、元谋、石屏、开远、峨山等地。 石屏县龙武、哨冲一带“花腰彝”妇女的服饰结构复杂,精美艳丽。 小凉山彝族妇女百褶裙的裙身多由三截色彩不同的裙幅拼接而成,色彩对比强烈,艳丽生辉。

布依族以大米、包谷为主食。田坝地区多吃大米饭,而山区田少土多,多吃包谷饭和大米包谷二合饭。一日四餐,午饭、晚饭比较讲究,早饭比较简单。平时在厨房或火塘间就餐,如有宾客,则在堂屋中八仙桌上就餐,以示尊敬。日常炒菜、做饭都十分讲究卫生,有很多规矩,小孩大人各自遵守。即使粗茶淡饭,都要做得干干净净、新鲜清爽,遇到抒婚礼或新居落成典礼酒席,还要去请专门厨师掌勺,这是历来的习惯和传统。 布依族自古以来就种水稻,以大米为主食已有数千年历史。水稻有黏、糯两类,每类各有若干品种。稻谷加工为米,古时多用碓舂,或用水碾。黏米做饭,先用清水放于锅中,把米煮成半熟,滤去米汤,再放入木甑蒸熟。这种大米饭清香松软可口,布依族人家常常蒸这种大米饭吃。也有的用鼎罐煮,不滤米汤,这种饭特别香,有营养,亦很受欢迎。糯米作法,一般都用清水泡半天,滤水后倒入木甑蒸熟。 竹简饭这是一种古老的烹饪方式。用生竹筒盛好米,放点清水,把竹筒尾部削尖插于土中,用生柴大火烧烤,不出半个时辰,竹筒饭烤熟,即可吃食。竹筒饭不仅便于携带加工,而且香味独特。 包谷饭传人布依族地区仅数百年。包谷有黏、糯两种,黏包谷加工脱粒后磨成包谷米或包谷面主要做饭吃,糯包谷主要是过节时加工成包谷粑等食品。包谷饭有数种做法,一种是干柴猛火煮鼎罐饭,煮成的包谷饭有香甜味道。第二种是二合饭,先把大米煮好滤去米汤,再把包谷面加适量清水,揉拌均匀,放于甑子里蒸出第一道,倒入簸箕中又洒适量清水,再同大米一起蒸熟即成。煮这种饭,如果工序不对,则饭难吃;若经验丰富,工序得当,则饭松软清香微甜,不仅味道可口,还可调剂家中粗粮和细粮,比较经济。 布依族的糯食加工,式样多而有特色,如五色糯米饭、糍粑、国糖粑、搭连粑、耳块粑、枕头粽等等。

黔西南州各民族的葬式主要采用土葬,丧葬程序大致有停丧、报丧、祭奠、下葬等。州内各民族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只有少数人信奉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 铜仁地区以土家族习俗为主。居住在黔东北边陲的土家族的服饰保留着较多的民族特色。最突出的是妇女在裤的膝盖处,用手工绣上各种图案,鞋口和鞋面也要绣上花卉、昆虫图案。 土家族姑娘婚期临近,即开始“哭嫁”,这是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哭嫁”时,要边哭边唱,内容有哭祖宗、哭爹娘、哭姐妹、哭哥嫂、哭百客、哭梳头、哭媒人等。 “赶年”是土家族最盛大的节日,所谓赶年,即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土家族喜在除草劳动中唱打闹歌,即在薅包谷或薅稻秧时,以锣鼓为伴奏,或打闹歌手主唱,或打闹歌手与薅草的人对唱,场面欢快而热烈。 黔东北土家族中还广为流行摆手舞,这是一种男女老幼都可参加的集体舞,时间在正月初九到十一。摆手舞一般都是在摆手堂内举行,摆手堂内设有牌楼、神树、广场、彩柱、祭品等。 思南县土家族的民间剪纸,有着独特的艺术格调,其用途或供刺绣临拓用的“花样”,或供喜庆节日贴在门上墙上或覆盖在礼品上的“礼花”,或用来贴在灯笼上作为装饰的“灯花”。剪纸内容极为丰富,有“鲤鱼跳门”、“喜鹊闹梅”、“双凤朝阳”、“二龙抢宝”、“蝴蝶戏花”等。 土家族的傩堂戏(又称“傩坛戏”),既是一种古老的宗教活动,也是一种具有多种文化因素的古老艺术活动。铜仁地区的德江、思南、沿河、印江等县,几乎村村都有傩堂戏班子。傩堂戏演出,一般都要戴面具。

黔西北包括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市,是贵州彝族的聚居区,也分布着苗族、回族、布依族等。黔西北地处乌蒙山脉地带,地貌复杂多样。 这里的彝族居民以玉米为主食,副食有马铃薯、荞、麦等。另有喜欢吃罐罐茶和炒面的习惯。服装喜爱青、蓝色,青年男子着对襟短衣、长裤,系大折布腰带;中老年男子喜头包青、白布帕,穿右衽长衫,系青布带,下穿宽裤管灯笼裤。妇女喜头包青丝帕,穿长袍。威宁自治县马街等地的女装,别具特色,常着斜襟齐腰短衣,下系青、蓝、乳白三色相间的三间长裙,头包有四根绣花飘带的盘状头帕。 彝族婚姻的缔结,大致要经过请“扶菊”(说亲)、“啊曲祖”(定亲)、“肘贺”(送财礼)、迎娶四个阶段。彝族历史上通行火葬,骨灰用陶坛装好放入岩洞或埋在地里,坟堆呈小圆土包,称为“向天坟”。 彝族信仰万物有灵,尤其崇拜祖先灵魂,仪式活动由“毕摩”主持。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主要有年节、祭山节、赛马节、火把节等。 彝族有自己的历法——十月太阳历。贵州彝族漆器,久负盛名。在工艺上,有“嵌漆”、“描饰”、“罩明”、“质色”、“金漆”和著名的“大方隐花”。产品有捧盒、茶船、孔雀开屏等共二百多种。 在威宁等地彝族中,流行一种原始面具戏——撮泰吉,意为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又称为“变人戏”。只有一个剧目,反映彝族先民的生产、繁衍、迁徙的历史,剧情简单拙朴。一般在正月“扫火星”的民俗活动中演出,旨在扫除人畜祸祟,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正月初一忌不送粪下田。传说古时,侗家有个非常勤快的人,正月初一挑粪放田,庄稼年年丰收。故正月初一清早要挑一担牛粪上田,在粪堆上插香烧纸,纪念他,以求当年粮食丰收。否则,粮食将长不好。 二月初七忌不浇犁耙。浇犁耙即表示当年春耕大忙开始了。如果忘记,必须于三月初六补浇,如此才会风调雨顺。 忌春雷。一种是第一声春雷响的那天忌下种;一种是以第一声春雷响之日为忌日,以后凡属此日不下种;或春雷后每隔12天为忌雷日,认为违忌,作物不发芽,不生长,即使棉桃开花了也要被火烧。 忌犯“煞”。每当太阳下山时,忌动土,忌动响,认为在此时挖土、打桩,乱敲打等就犯“煞”,犯到人体哪个部位,那里就病,须请鬼师化一碗“符水”喝下并擦患处方好。 祭太阳。在农历年底三十早上,日方东升,便在院子里摆一张方桌,点一盏12个捻头的灯火,摆12杯清茶及糖果等供品,燃15炷香,分插五方,焚纸鸣炮,迎接太阳。或在农历六月十九日清晨,红日未出,用一大一小两个方桌,重叠成台于高坡,上摆供品,遥望东方,念诵经文,献祭日神。 侗族的其他禁忌还有:二月、九月的丑日和未日忌下种;四月、二月的申日忌犁田;播种、插秧期间忌吹芦笙;渔猎时忌带肉食品;捕鱼时忌捕群鱼等。

在父系氏族社会中,实行的是以氏族为单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些公有制还一直保留在布依族现代经济生活中,如现在还存在着公山、公林、公共河段及牧场等,即是原始公有制的遗留。 公山、公林公山、公林在布依语中称为“波越”、“董越”。公山、公林距村寨较远,属于同姓(后有不同姓)的自然村寨管辖。只有寨内人(不分阶级、家庭)才能在其中砍伐木柴,开垦荒地或放牧,外人不得占有和享受,违者没收乃至罚款,所得尽归寨内作公务开支。 公共河段凡流经各个村寨的河流,分别为各寨占有。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各段以寨名来命名河流。这种情形,在布依族地区较为普遍。如镇宁扁担山著名的白水河,就分为达都诺、达弄宏、达波开、达波阿等。各段的水资源或水产资源,则为村寨共同开发利用。 坟田坟田,布依语称为“纳莫”。1949年以前,有的家族坟田多达80余石(每石为250斤稻谷)。每年族人聚集吃上坟酒,其费用均由坟田的收入开支。在很多地区,纳莫的地名仍然存在。与此相应的,是曾有过公坟或家族坟的存在,犹如原始公社时期的公墓。 社祠。在布依族中,三月三或六月六是祭社神、山神的时候,其中祭社神就离不开社祠。社祠由一村或邻近的几个小村建造,里面供奉社神。有的地方还有属社祠的基金。这种社祠有神庙和祠堂的综合性质,一方面用来祭神,同时又在祭神时作家族议事之所,解决族内纠纷,商议集体事宜,制定或重申榔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