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耀注册登录网_黔西北彝族的风俗特点

黔西北包括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市,是贵州彝族的聚居区,也分布着苗族、回族、布依族等。黔西北地处乌蒙山脉地带,地貌复杂多样。

这里的彝族居民以玉米为主食,副食有马铃薯、荞、麦等。另有喜欢吃罐罐茶和炒面的习惯。服装喜爱青、蓝色,青年男子着对襟短衣、长裤,系大折布腰带;中老年男子喜头包青、白布帕,穿右衽长衫,系青布带,下穿宽裤管灯笼裤。妇女喜头包青丝帕,穿长袍。威宁自治县马街等地的女装,别具特色,常着斜襟齐腰短衣,下系青、蓝、乳白三色相间的三间长裙,头包有四根绣花飘带的盘状头帕。

彝族婚姻的缔结,大致要经过请“扶菊”(说亲)、“啊曲祖”(定亲)、“肘贺”(送财礼)、迎娶四个阶段。彝族历史上通行火葬,骨灰用陶坛装好放入岩洞或埋在地里,坟堆呈小圆土包,称为“向天坟”。

彝族信仰万物有灵,尤其崇拜祖先灵魂,仪式活动由“毕摩”主持。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主要有年节、祭山节、赛马节、火把节等。

彝族有自己的历法——十月太阳历。贵州彝族漆器,久负盛名。在工艺上,有“嵌漆”、“描饰”、“罩明”、“质色”、“金漆”和著名的“大方隐花”。产品有捧盒、茶船、孔雀开屏等共二百多种。

在威宁等地彝族中,流行一种原始面具戏——撮泰吉,意为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又称为“变人戏”。只有一个剧目,反映彝族先民的生产、繁衍、迁徙的历史,剧情简单拙朴。一般在正月“扫火星”的民俗活动中演出,旨在扫除人畜祸祟,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