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30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鑫注册网站_布依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哪些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祭老人房、“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 祭老人房 布依族村寨的老人房是建在寨里最高处的寨神房。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兔日全寨要祭祀老人房,祈求全寨人畜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杞时,由最先在本寨定居的两户人家的长者,或者推举寨中德高望重年岁最大的男人扮做寨神。节日期间要打扫老人房和寨子,每家派一名代表参加,在老人房内进行祭祀。祭祀时,有许多的禁忌,如女子不准进老人房;妻子怀孕的男子也不得参加祭祀;不准大声讲话;禁止外人进寨等等。违反者罚其买猪、买鸡重新祭祀。 有的地方在农历二月二日祭龙,即祭祀村寨保护神和共同的氏族祖先。在村寨附近的树林中由村寨中辈分最高的男姓长者任主持人,请道公诵经祈祷,用猪、鸡和各种熟菜果品进行献祭。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是布依族人民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布依族祭社神、山神、扫墓、祭祖及举行社交活动的节日。各地的具体活动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除祭社神、山神外,有的地方侧重扫墓;有的地方侧重祭祖;有的地方侧重唱歌、摔跤等娱乐活动。罗平多依河两岸布依族过“三月三”时,最热闹的地方是三江口,节期3到5天。节日前,村村寨寨忙着杀猪、杀鸡、编蛋、装彩鸡蛋,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制作红、黄、蓝、紫、黑的五色花饭,寓意生活多姿多彩、幸福美满。节日这天,全村到每年约定的河畔或龙树下进行祭祀。三江口人山人海,对歌、赛竹筏、打水枪、吹叶子、泼圣水,各种活动热闹非凡,是青年男女结交恋人、对歌定情的好机会。“三月三”这个节日,含有迎接新的耕种季节来临和祈求丰收的意味。 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牛王节”,也称“牧童节”或“开秧节”,是与农耕活动有关的节日。此时正是农忙栽插季节的开始,首先要让耕牛吃好,休息好,节日这天要祭“牛王”和慰劳耕牛,把彩色糯米饭、酒肉等抬到耕牛面前去祭祀,并用青草包糯米饭喂牛,让牛休息一天。此外,有的地方还举行祭祖或娱乐活动。 六月六 “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有过“小年”之称。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过节的日期也不统一,有的地区农历六月初六过节,有的在六月十六日或六月二十六日过节。节日来临,各村寨都要打扫卫生,宴请亲朋。杀鸡宰猪后,用白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地里以示对田神的祭祀。家长带着孩子到田里传授生产知识和技艺;村寨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要率领青壮年举行传统的祭盘古、扫寨赶“鬼”的活动;要召开全寨大会,由寨中长老宣布村规民约。此外节日期间也少不了“丢花包”等各种娱乐活动。

杏鑫测试路线_布依族建筑的主要特点

布依族的建筑形式较完整地保留了百越民族干栏式建筑的风格,与傣家竹楼很相似,所不同的是用木头作为主结构,竹子仅做篱笆围墙或铺地板作晒台。 布依族的吊脚楼 居住在半山的村寨,房屋依山而建,形成半干栏式建筑风格的“吊脚楼”,使建在斜度较大的山坡地上的屋子能够保持较为宽敞的楼面。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石墙砖瓦为主的建筑形式日渐普遍,并改变着传统的干栏式建筑风格,多改盖为穿栋式瓦房、片石墙瓦房或砖混平顶房。 布依族的片石墙瓦房 片石墙瓦房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流行于布依族地区的一种建筑形式。布依族充分利用所居住地区丰富的石材资源打制20 – 30公分厚的石片,垒砌成一楼一底的片石墙瓦房,并由此形成造型美观、风格独特的布依族“石头寨”。 布依族建造房屋的讲究 布依族建造房屋有很多讲究。首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不仅要背靠青山,而且要面朝碧峰。起房造屋要选吉日,竖房架的吉日要祭祀鲁班师傅,上粱时要举行歌舞祭礼和宴请,最后是接祖宗牌位和灶神(炭火)到新居。 云南布依族居住地区多为喀斯特丘陵地貌,山川起伏,河流纵横,风光秀丽,水力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布依水乡”或“水乡布依”的美称。云南有名的“罗平多依河一鲁布革”风景区即是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布依族风情融为一体的著名旅游地。布依族村寨多依山傍水,竹木掩映,一般二三十户自成村落,同村寨的人家大多有血缘亲属关系。房屋依山建筑,层叠而上,不论干栏、竹木、土石或砖瓦式结构,都错落有致,别具一格。

杏鑫内部304724_布依族服饰特点介绍

布依族服饰很有特点。布依族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衣服,服饰面料多为自织自染的土布,有白土布,也有色织布。男子服装形式简洁,质朴大方,多包头巾,上穿藏青色对襟长袖短衣或长衫,布纽扣,下穿长裤,过去多用土布缝制,现在改用工业布料。现在除少数年长者外,大多数都改穿汉式服装了。 布依族的妇女服饰 具有民族特色的是妇女服饰,主要由包头、上衣、裤子组成。中青年女子喜欢留长发,挽于头顶用黑布缠紧,外用白色或淡花色毛巾包头,少女头上饰有绣花片或戴绣花帽;上身内穿深蓝色的立领右衽长袖衬衫,袖口镶有白色或绿色的边饰,外穿右衽通肩宽管中袖衣,在领口、襟边、袖子中段饰有与衣身布料、颜色不同的自制布料,增加了衣服的层次和色彩。纽扣为银铃形扣或布质扣,精致美观;下身穿黑色长裤,中老年妇女的裤管要更宽一些。 布依族的首饰 喜欢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饰物,身挎彩布拼接并有刺绣的挎包。布依族包头的白色代表干净、真诚和吉利,衣裤的蓝色代表风调雨顺、茂盛与平安。 布依族是我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云南、四川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云南布依族人口有5.46万余人,主要聚居在曲靖市的罗平县、富源县,罗平县布依族人口占据了云南全省该族人口的70%,主要集中在其南部、东南部的南盘江、八大河、块择河、多依河、黄泥河流域的八大河布依族乡等几个乡镇。

杏鑫注册网站_贵州布依族的源流与分布

我国贵州布依族源于古”百越”,秦汉以前称”濮越”或”濮夷”,东汉六朝称”僚”,唐宋称”蕃蛮”,元、明、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八蕃”、”仲家”、”侬家”、”布笼”、”笼人”、”土人”、”夷族”等。 布依族是我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区,云南、四川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 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由古代百越人中的“骆越”及后来的“僚人”逐步发展形成,自称有“布依”、“布越”、“布饶”、“布曼”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共同自称,统一用“布依”作为民族名称。 布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无方言差异,只有土语的区别。现在云南布依族男女老幼均通用壮话、汉话,只有在日常用语中,还保留少量布依语的词汇。布依族历史上没有文字,民间保存的宗教祭祀用书是用汉字作记录符号所记录的经典。1956年,国家为布依族创制了以拉丁字母拼写方法为基础的布依文,但在云南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 布依族是一个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的农耕民族,主食大米,以玉米,荞麦、小红米、红薯等杂粮为辅。 布依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宗或同姓严禁通婚,异姓亲戚中不同辈分也不能通婚,有些地区还有几个姓氏之间也不能通婚,据说很早以前是同宗同姓,所以不能结亲。历史上有“姑舅表婚”和兄终弟及的转房制习俗。近代盛行包办婚姻及早婚等习俗,多数地区在8至15岁即举行婚礼,婚礼完毕,新娘即同送亲人回娘家居住,称为“不落夫家”。 布依族的传统民间工艺品有蜡染制品、刺绣、竹编工艺品等。 布依族的蜡染工艺品主要有挂包、围腰等,其水纹和花纹排列和谐完整、层次分明,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布依族的刺绣品有妇女的衣服、围腰、鞋面、枕套、门帘、荷包等,其中具有特色的是小孩穿戴的“虎头帽”、“狮头帽”、“虎头鞋”等。刺绣的花样有蝴蝶花、十字花、粉团花、蟠桃花、水纹花等,形状逼真,色彩艳丽。 布依族的竹编工艺品很有特点,以背箩、竹席、斗笠为主,大多是实用的生活、生产工具。

藏族有很多礼仪,不能一一列举,其中有几个最常见的说明如下: 1.敬酒献茶。青稞酒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青稞酿制的一种不经过蒸馏,度数为十五至二十度的水酒,此酒类似内地的黄酒,呈淡黄色。过年庆典时,到藏族朋友家拜访,便给客人敬酒喝。请人喝青稞酒,是西藏农区的一般习俗。藏族不分男女老幼大多都会喝青稞酒。因为西藏农牧区的少年,从婴儿起,父母就给他喂用青稞酒拌合的糌粑糊糊。给客人倒酒时,客人必须先喝三小口,再一满杯喝干,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否则主人就不高兴,认为客人不懂礼貌,或认为瞧不起他。喝茶则是平常的礼节,但客人不能自行举杯碗喝,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凡客人进门坐定,就有人给其倒茶,此时客人不能先行端茶喝,要等主人家端到你面前时再喝,这样才算懂得礼仪。 2.鞠躬。过去遇见长官、头人和长者,要脱帽、弯腰四十五度,帽子拿在手上低放近地。对德高望重者也行合掌过头,点头哈腰之礼;对于一般人或平辈,只行鞠躬礼,帽子置于胸,头略低。 3.磕头。磕头一般分三种,即磕长头、磕短头和磕响头。 (1)去寺庙朝佛时就行磕头礼。如朝觐佛、菩萨像、佛塔、佛经、活佛时磕长头。磕长头的姿势,一般都是五体投地。两手合十,高举过头,自顶、到额、至胸拱揖三次,再匍伏在地,双手伸长,平放在地,划地为号,随之起立,重复如上,循环不止,此乃磕长头。很多虔诚的佛教徒,为朝觐拉萨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佛祖金身像,不远万里一直磕长头到拉萨大昭寺,如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的藏族信男善女,三步一拜,一磕几年,其中许多死在路途之中,也毫无怨言,却认为夙愿已成。大昭寺大门前的光滑大石都是磕长头的人磨擦的。大昭寺门前每天都有磕长头者。每逢佛教节日更是达到高潮。 (2)磕短头或称跪拜礼。额头、两手和双脚弯曲着地,两手合十,屈体俯首的敬礼姿势。 (3)磕响头。一般都在寺院里行此礼,不论男女老少,先合掌连拱三揖,然后屈身行至佛像足下,用头轻轻一顶。不论磕何种头,都表示诚心忏悔之意。

西藏高原的羊毛,有毛质粗硬、弹性强的优点,很适合生产地毯。地毯在西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江孜是西藏出地毯最早最有名的地方。江孜地毯不仅具有编织精密、经久耐用、质地优良的优点,而且在图案和色彩的布局上富有藏族传统的特点,倍受中外客商的欢迎。 江孜地毯也称江孜卡垫。其实地毯与卡垫是有差别的,卡垫一般指铺在厚座上的毛织毯子,地毯顾名思义,是铺于地板上的毛线品。一般说,面积大于二平方米的称地毯,小于二平方米的称卡垫。 江孜地毯最早是从岗巴县嘎西地方传过来的,后来从江孜传遍西藏各地。 江孜地毯的原料,除了毛线外,还有棉纱。以棉纱为经线,毛线为纬线。染料不仅用国产的酸性染料,还用野生植物的汁、矿石、色土等,配成36种不同颜色,江孜地毯色彩鲜艳而牢固,不论冲洗搓打,都不褪色。 江孜地毯的图案,最初以古老的寺庙壁画为主,还有二龙戏珠、花草鸟兽、山水风景等,近年来,江孜地毯在花色品种方面,有了更大的发展,可编织出大型的布达拉官、珠穆朗玛峰、万里长城、南京长江大桥等宏伟雄壮的祖国江河风光图案,受到了客商的喜爱和好评。

杏鑫注册开户_哈尼族简介 哈尼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哈尼族在我国为云南特有民族,绝大部分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之间的山岳地带,其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占绝大多数,思茅地区、玉溪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也有分布。国外有少数分布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 哈尼族历史悠久,早期与彝族、纳西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唐到清代的一千三百余年中,“和泥”成为哈尼族先民最普遍的历史名称。 哈尼族有“卡多(卡惰)”、“窝尼”、“碧约(毕约)”、“白宏”、“叶车(奕车)”、“糯比”、“布孔”等自称和他称20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多数人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以“哈尼”作为统一名称。 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彝语、傈僳语、拉祜语、纳西语比较接近,分为哈(尼)雅(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三种方言,方言之间差别比较大,包括十余种土语,不能互相通话。过去哈尼族一直没有文字,直到1957年才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杏耀注册登录网_哈尼族舞蹈有哪些特点

哈尼族的民间舞蹈源远流长,异彩纷呈,通常在宗教祭祀性活动、传统的喜庆节日、婚娶佳期、农事、农闲、盖房和“串姑娘”等等场合下进行。哈尼族民间舞蹈的总体风格虽具有共性特征,但由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等原因而形成有些舞蹈个性不同,风格有异。主要舞蹈有《三弦舞》、《拍手舞》、《扇子舞》、《木雀舞》、《乐作舞》、《葫芦笙舞》等。 《扇子舞》是哈尼族舞蹈中最古老、发展较为完整和具有一定水平的代表性舞蹈,主要流行于元阳、红河、绿春、元江、新平等地。红河等地的哈尼族把“昂玛”和“神树”共同视为神灵崇拜,每年农历二月属牛或属虎日祭祀时,由妇女挥扇环歌,踏足起舞,舞姿端庄典雅、凝重古朴,动作悠缓,气态祥和,具有浓厚的祭祀特征。 《鼓舞》也是古老的祭祀性舞蹈发展而来的一种民间舞蹈,是哈尼族舞蹈中最具有震撼力的舞蹈。这种舞蹈,舞姿健美,节奏明快,动作刚猛,气氛热烈,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颇能反映哈尼族粗犷朴实的精神风貌。 哈尼族在我国为云南特有民族,绝大部分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之间的山岳地带,其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占绝大多数,思茅地区、玉溪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也有分布。国外有少数分布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

杏鑫测速登陆_佤族服饰特点有哪些

佤族服饰以黑色为基调,以自制土布为衣裤的布料。如妇女下裙,多用黑、红、蓝、紫、黄或白的彩线,混纺条纹花粗布,单幅围裹。不论男女老少,常年跣足。男子的衣着差别不大,上衣多为无领长袖,左衽有纽或银扣。裤子短而肥大,裤腰卷起来可以包东西。常剃光头或留一束长发于脑后,成年男子多缠黑色包头,少数地区也有缠白色包头的。 最古老、最具佤族本色的是佤山中心区即西盟地区佤族的服饰,较多地保留了佤族原来服饰的特点。男子用黑布或红布缠头,穿无领短衣,裤子短而宽,手戴银镯,青年男子颈带竹藤圈。穿耳,戴黑、红线穗。男女皆跣足。天冷时,男女皆披麻被单或棉毯,睡时当被,围火而寝;天热时,男女穿着皆十分简单。 过去,佤族男子喜文身,其中多数在胸脯刺牛头,手腕刺鸟,腿上刺山林,反映佤族对自然的崇拜。佤族男子外出时常背个花挂袋,佩带长刀或枪,既可自卫,也作打猎和生产工具用,一副古代壮汉勇士的形象。 佤族衣物所用棉布、麻布等,均能自纺自织。这个地区的妇女,喜留披肩长发,头戴发箍,耳坠垂耳,胸前挂着数十串自制的天然果珠或料珠;上穿无领短小坎肩,腹部裸露在外,佩带有数个篾腰箍,手臂戴有银镯,下穿开口条纹花短裙,小腿常套很多个漆过的藤篾圈或裹一块护腿布。配搭得十分自然得体,它既适应了阿佤山炎热的亚热带气候,又充分地利用自然物,弥补过去佤山纺织品的奇缺。美丽大方,个性突出,称得上是服饰艺术的杰作。

佤族的传统节日与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佤族古老的传统节日,都是由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中派生而来。 接新水节 佤族称“的若靠”(又名“安阿龙”),是佤族一年一度的第一个传统节日。据说是为祭祀水神“安木永”,祈求风调雨顺。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佤历一月初一至初三),全寨禁忌下地生产三天。节日的头一天,寨民们忙着砍竹子,做木权,为接新水做准备。第二天一早,每家出动一人,“魔巴”带上老鼠干巴、米和鸡蛋等祭品,到水源头做鬼,迎接“水神”回寨。做完祈祷礼仪后,寨民们修整水源,疏通渠道,架好竹槽,把山泉引到村寨门外。第三天正式接新水,天一亮,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扛着竹筒迎接水神“安木永”的到来。新水进寨后,“魔巴”念颂词,排着长队的迎水人,欢呼着,蜂拥而上抢喝新水,喜气洋洋地抬着新水回家。仪式毕,全寨人喝酒吃肉,手里抓着“神水饭”,沉浸在欢乐之中。饭后,老人们带头起舞,通宵达旦,歌舞不停。 拉木鼓节 木鼓,是佤族的象征,佤族的村寨通常要10 – 20年左右才更换一次木鼓,并举行一次隆重的拉木鼓活动。由此成为“拉木鼓节”。整个节日分祭祀、上山拉木鼓、制作新木鼓、新木鼓安放仪式四个部分,其中新木鼓的安放仪式最为隆重,人们合着鼓点,跳起粗犷的木鼓舞,再次狂欢。整个拉木鼓活动(扣除凿木鼓时间)历时六七天。 新米节 几乎所有的农业民族都有自己的“新米节”,但佤族的“新米节”似乎更富有本民族的特色。每年农历七至八月(佤历九至十月)间,各户根据自己粮食成熟的情况,选择一天好日子,这个日子,多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属相日为最佳,意思是请祖先亡灵回来和子孙后代同尝新米,保佑家人平安幸福,粮食丰收。 节日当天,主人早早起床备好酒菜,请村寨的头人或老人在家等候,自己拿着镰刀去地里割新谷。回来后把一束谷穗挂在门上,表示招谷魂进家。其余的春出新米,煮成新饭,请头人先祭谷神,再献祖先,以祈神灵、祖先保佑全家平安,粮食丰收。家祭完毕,主人才拉开房门,把自己过“新米节”的消息告诉寨子里的亲朋好友,请大家一起来过节。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欢庆通宵。 有的地区,在“新米节”这天,还有很多忌讳。如取新谷只能是男性的长者或其他男子去取,忌女人下田、下地;取好新谷后,在回家的路上,不管遇见什么人都不能讲话。据说,讲了话“谷魂”就会在路边跑掉。 春节 佤族“春节”的活动内容与汉族的“春节”基本相同,都是为了“辞旧迎新”,但活动形式和内容,仍按佤族的习惯进行。大年三十,照例家家户户洒扫房屋,把采摘的松毛(松针)铺撒在地上,泡水酒、舂粑粑、杀猪、宰牛,做好一切过年的准备。大年初一,天刚亮,寨子里放三响土炮,宣布新年到来。全寨禁忌下地生产劳动,妇女们在家整晒新衣服,洗澡;男人们进森林“追山”打猎;孩子们到泉边或小河畔洗澡、玩耍。据说初一洗澡可以清除污秽和疾病,一年到头如意平安。大年初二天刚亮,寨子里又响起了土炮声,催促人们到“坯倌”(佤语称“大伙头”)家拜年,同时也告诉寨民们,小辈向长辈拜年。按佤族习俗,全寨人从初二开始,跳《考窝》(过年舞),一般5-7天,最长11天,跳舞毕,鸣土炮三响,“春节”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