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白族的主食以玉米、荞麦、马铃薯为主,蔬菜品种较少,且种植数量有限。居住在坝区的白族以大米、小麦为主粮,其烹调技法受汉族菜影响较深,烹调技术较高,常用的烹调方法有凉拌、煮、炒、蒸、炖等。口味嗜酸、冷、辣、甜、微麻,喜食“剁生”(生猪肉),善于腌制火腿、香肠、腊肉等肉类及咸菜。白族妇女多会制作蜜饯、雕梅、炖梅。 白族的饮食花样较多,地方名小吃有凉米线、喜洲粑粑等,风味食品以乳扇、雕梅、下关沱茶等最为有名。 乳扇 乳扇是一种呈扇形的乳制品,分乳白色、乳黄色两种,具有营养价值高、醇香可口等特点,是当地白族群众招待客人的上等菜。乳扇主产于洱源县邓川民间。制作方法是,先将鲜牛奶煮沸,再按三分之一的比例加入食用酸,待乳汁凝结成块,取出拉制为扇形薄片,晾干即可。这种乳扇可生食,又可油煎入席,且便于保存、携带。 雕梅 大理盛产梅子,雕梅是用优质盐梅加工而成的,主产于洱源县。其制作方法是:将成熟的新鲜梅子用石灰水浸泡半天,然后捞出阴干放置三五天,再用小刀将果肉雕刻成曲线花纹并取出果核,压扁成菊花状,用红糖、蜂蜜、白酒等配料装入瓶中密封,一个月后可食用。 下关沱茶 下关沱茶是下关茶厂生产的优质茶,选用滇南茶区生产的优质毛茶和普洱散茶,经加工压成“砣”形。沱茶经久耐泡,色泽清澈,气味清香。 “三道茶” “三道茶”是白族的传统饮品,也是白族敬客最具有特色的一种礼仪。“三道茶”有两种,一种是烤茶,一种是接待贵宾的茶。烤茶一般用来招待常来常往的客人,其制作方法是:将茶叶放入砂罐中,然后将砂罐置放在炭火上烤,至茶叶变黄,往罐中倒沸水即可。烤茶一般敬三次,每次只敬半杯。有“头饮香,二饮味,三饮渴”之说,故称为“三道茶”。接待贵宾的“三道茶”中的第一道茶是苦茶,即烤茶;第二道茶是甜茶,茶内加红糖、乳扇丝、核桃仁片、橘皮、芝麻等;第三道茶是回味茶,茶内加松子仁、蜂蜜、姜汁、花椒等,再加适量烤茶而成。三道茶寓意人生历程“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
日期 : 2020 › 06 › 30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彝族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据彝族太阳历的说法,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太阳在运行轨道上最正的一天,正午时太阳照射到人身上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把这天当作喜庆的日子。 由于彝族人认为火炬可以驱鬼除邪,故点燃火把后要照遍房屋的每个角落,有的甚至整个村寨的火把队要挨户走一遍,然后还要欢聚于村头寨边、田野山坡耍火把,举办篝火晚会。身着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围于篝火堆旁,尽情歌舞,彻夜不眠。节日之夜的彝家山寨,到处都是火的世界,歌舞的海洋。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射箭等活动热闹非凡。“火把节”也是青年男女播种爱苗、传达情意的好时机。 关于“火把节”的由来,民间传说源于彝族百姓用火驱赶天王派到人间糟蹋庄稼的害虫的历史;有的传说是为了纪念古代先民以火攻战胜魔王的斗争;大理一带传说源于南诏皮逻阁火烧松明楼事件等等。实际上,作为一个祈丰年的节日,它的起源主要还是因为早期彝族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屈服、依赖以及对火的崇拜而产生的对“田公地母”的祭祀。今天的“火把节”,宗教祭祀性的内容已逐渐减少,娱乐性功能越来越强。
藏族很早就有灵魂观念,即认为人类自身是双重构造,人死后肉体即与灵魂分开,而灵魂是永不灭的。 藏族人的信仰是:人死后的灵魂,可因生前的善恶或升天为菩萨,或重新投生为人,或转生为牛、羊、猪、狗,甚至成为饿鬼,堕入地狱。此生的恶就会得“来世”的恶果,此生的善就会得“来世”的善果,因此藏族特别注重此生的行善。 佛教的十善业中的第一条就是“不杀生”,同时还提倡“放生”,要求人们要以慈悲心肠行放生,这样做即可得长命之业果。西藏的雪顿节(意为喝酸奶子的宴会)最初就是源于戒杀生的纯宗教活动。按照西藏佛教的律制规定,每年从藏历六月开始为僧人们的夏坐体沐期。在此期间,全藏格鲁派大小寺院的僧人只能在寺院里守持戒律,积德行善,不准外出活动,以免踏死小虫,犯杀生之戒。到夏坐休沐期满后,僧人们纷纷走出寺院,自由活动。 此时,世俗百姓们等侯在寺院门前,把酸奶子施舍给僧人,表示慰劳。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后来渐渐演化,到了五世达赖时,不但喝酸奶子,而且还演出藏戏、歌舞等节目。此后,相沿下来,形成群众性的娱乐活动。虽然渊源于宗教,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演变为藏族的民间节日。
藏族的婚姻习俗,西藏民主改革前,由于社会制度的关系,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禁止通婚。领主只能和领主通婚,平民只能与平民嫁娶。在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下,铁匠、屠夫、猎人、乞丐被视为三等九级中的最下等人,他们的婚姻也只能“门当户对”,其他阶层的人是绝对禁止与之联姻的。其次,藏族也禁止近亲结婚,严禁父系血统和母系血统之间的恋爱和婚配,违背者,要受到舆论的遣责。 藏族女孩一般在15岁之前,梳一个辫子,不围“帮典”(即围裙),不戴“巴珠”(戴在头上的装饰品),以表示未成年,此时是不能向女孩说爱或向家长提亲的。15岁以后,即可梳成二条辫子,可以围“帮典”,戴“巴珠”,以表成年,可以向她求爱说亲了。但是,藏族习惯上忌讳父亲当着闺女的面,谈闺女的婚事;忌讳母亲当着儿子的面,谈儿子的婚事。兄弟不能当着姐妹的面,谈论姐姐或妹妹的婚事;姐妹也不能当着兄弟的面,谈论哥哥或弟弟的婚事。对于子女的婚事,一般可在父母之间、父子之间或母女之间进行商量。 结婚迎亲时,如果路上遇到背水或背柴禾的人,认为是最吉利的事,应下马向过路者敬献哈达。若要碰到抬病人、倒垃圾或背空筐子的人,则认为不吉利。结婚后,要请僧人念经消灾。
解放以前,由于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所决定,藏族的婚姻制度较为复杂,概括起来有三种: 1.一夫一妻制。这是藏族婚姻制度中的主要形式。藏族家庭人口少,几乎都是单一的小家庭,没有几代满堂嫡庶聚居,妯娌共处的大家庭。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在藏族家庭中多数是给长子娶妻或给幼女招赘,以作为家庭财产的直接继承人。其他子女或娶妻,或出嫁,或出家为僧,一般皆另立门户,这就自然形成了一夫一妻制。 2.一妻多夫制。这种形式最普遍的是兄弟共妻,多数是同胞兄弟共妻。在这种家庭中一般以女性为中心,主妇独占一间房子,各夫轮流与她同居。习惯次序为先长后幼。何人要与主妇同居,即将自己的鞋或鞋带放在屋外,以为信号,另夫自行退避,很少为此而发生不和。藏族认为,同是一个父母所生之兄弟,应生在一起,长在一起,永不分离,乃是幸事。这就为兄弟共妻提供了传统的思想基础。在这种一妻多夫制的家庭中所生下的子女,不管生父是谁,一律称长兄为“爸啦”(爸爸),称其他兄弟为“阿库”(叔叔),所有这些子女的地位及其在家庭中的权利都是平等的。 3.一夫多妻制。这种形式主要在贵族、土司等上层家庭中流行,类似汉族地区的地主、资本家的三妻四妾,所不同的是藏族不分妻和妾,每个妻子的地位完全平等。此外,在平民中也存在一夫多妻制的形式,不过大都是姐妹招赘一个男人进门,大家共有。在这种姐妹共夫的多妻室家庭中,一般以长者为主,长者所生子女称父为爸爸,其余所生的子女称父为叔叔,但是社会及其家庭并不歧视这些子女,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 过去西藏的婚姻父母包办,儿子只有惟命是从,孝敬父母的义务。娶媳妇或赘女婿,子女都无权过问。旧俗婚姻有不少不平等的地方。其一,贵贱不能联姻,讲门当户对。挑对象时往往首先考虑其地位和财富,贵族内部可以通婚,禁止和穷人通婚。然后才考虑对方的人品和长相等。其二,男女双方的属相如有克相,就不能结婚,所谓克相,是指十二属相中从某相起,其第七相与之相克,如子午践踏相克、戊辰声音相克、丑未项架相克、亥巳翻拱相克、酉卯食物相克、寅申技能相克等等。为了避免相克,在订亲之前,先求取对方的属相,将属相带到算命人处,请他卜算相合有缘或相克无缘。若是相克,即便男女双方情投意合,也不能结婚。其三,西藏旧俗认为屠夫、铁匠、乞丐是最低贱者,一般人家不会与之联姻。 一妻多夫是为了避免财产分散、劳力缺少,多流行于农村。藏族禁止近亲结婚,严禁父系亲属结婚,母系亲属四代以后可以结婚。
白族民居建筑风格独特,最典型的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坊”是一栋三开间二层的房屋。“三坊一照壁”是由三坊房屋和与正房面对的一面围墙即照壁围成的院落。其优点是,正房坐西向东,东升的太阳由白色的照壁反射进正房,有利于改善室内光线不足的问题,照壁还能给生活增添更多的情趣。“四合五天井”由四坊房屋组成,正中为庭院,与汉族的四合院相似,所不同的是,四坊相互交接处的角落各有一个小院,总计一个四合院内共有大小五个院子,故称作“四合五天井”。 白族房屋一般坐西向东,以适应南北走向的点苍山地形和常年的西风。楼层前墙一般为一排镂空木雕条窗,其装饰图案有吉花瑞兽,梅兰竹菊或宝笔经卷等。外墙画黑白彩绘,上题诗绘画,富有儒家文化和唐宋诗词的幽深意境。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又称叶榆城。南距下关13公里,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城楼雄伟,风光秀美,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据文献记载,该城“规模壮阔”,方圆12里,城墙高2丈5尺,厚2丈。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城的四角还有角楼,城墙的外墙为砖,上列矩碟,下环城沟。明朝以来五百多年间,这里曾经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有8条巷,路面由青石板铺砌而成。城内街道两旁青瓦屋面,民居、商店、作坊相连,一派古朴风貌。城内白族民居一般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大理喜洲民居 大理喜洲民居是白族民居的典范。喜洲民居建筑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进二院”、“一进三院”、“一进四院”等多种样式。“三坊一照壁”,是喜洲白族民居最普遍的一种样式,正房地面比两侧的耳房要高,体现了长幼有序的礼制。照壁既可挡风,又可反光,有利于改善居室的光线,也有吉利的寓意。照壁上多饰以彩绘或大理石。 贺新房仪式 贺新房仪式是白族人家建新房举行的一种仪式,又称上大梁仪式。仪式当天为黄道吉日,主人家邀请村中德高望众的老人和亲戚参加。仪式在正午时开始,先在新房柱子上贴表示吉利的对联,在横梁上也贴表示吉利的条幅,在新房中央的方桌上放谷子、剪刀、尺子等,表示新房建好后能使主人连年丰收,有用不完的金银、布匹。方桌前放着染成红色并系有红绸的正梁,亲友们对其进行跪拜。然后,鸣放鞭炮,由大木匠手提一只大红公鸡祭大梁,之后将大梁升上房顶,接着举行抛包子、硬币仪式。
白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南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白族的风俗习惯有何特点。 白族的待客风俗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多谢你)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 白族民居特点 白族民居建筑风格独特,最典型的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坊”是一栋三开间二层的房屋。“三坊一照壁”是由三坊房屋和与正房面对的一面围墙即照壁围成的院落。其优点是,正房坐西向东,东升的太阳由白色的照壁反射进正房,有利于改善室内光线不足的问题,照壁还能给生活增添更多的情趣。“四合五天井”由四坊房屋组成,正中为庭院,与汉族的四合院相似,所不同的是,四坊相互交接处的角落各有一个小院,总计一个四合院内共有大小五个院子,故称作“四合五天井”。 白族庭院都种花草 白族爱养花,庭院都种有花草,幽雅多姿、古朴玲珑。白族民居建筑的另外一个特色是大门装饰,大门分有厦门楼和无厦大门两种。有厦门楼多为斗拱重叠,檐角飞翘,并以精美的木雕彩绘装饰,门楼两侧多镶嵌大理石,既华丽,又不失雅致。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在喝酒方面,白族很文雅,通常是各自随意。受到白族人热情款待,要说“谢谢”表示你的感谢之情。 尊敬长辈是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起床后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给老人;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动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说脏话,不跷二郎腿。一些山区的白族,家庭成员各有比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长辈坐左上方,女性长辈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辈坐下方和左方。白族在对人的称谓前喜欢加个“阿”字表示亲切和尊敬。 白族的禁忌 白族人家的门槛也忌讳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妇女从上面跨过;家庭内忌讳戴着孝帕的人进入,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来不洁;进入白族的“本主”庙,必须虔诚、肃穆,禁止大声“喧哗”;禁止触摸“本主”神像。
白族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地区。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白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三月街 又名“祭观音街”,每年农历三月十日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古城西苍山中和峰下举行。“三月街”最早为佛教讲经庙会,后来演变成物资交流会。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节日期间,商贸活动十分活跃,还伴有赛马和歌舞等娱乐括动。 绕山林 “绕山林”又称“绕三灵”、“绕桑林”、“逛桑林”、“祈雨会”,是白族的传统盛大节日之一,于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举行。有观点认为该节日起源于原始社会男女之间的社交活动,后来逐渐加入了“本主”崇拜、佛教信仰、祈雨等内容,最终发展成为以歌舞游乐、男女社交、拜“本主”、拜佛念经、做生意、祈雨等为内容的节日。 节日期间,身穿盛装的人们以村为单位编成队列,在领队的带领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沿着点苍山之麓边歌边前进。第一天,绕佛都崇圣寺,顺苍山脚绕到喜洲镇庆洞村的神都“本主”庙,祭“本主”,通宵歌舞。第二天,绕洱海边仙都金龟寺,当晚在“本主”庙内祈求风调雨顺,然后在庙旁空地上通宵对歌跳舞。第三天,绕到马久邑“本主”庙前祭祀后各自散去。 剑川“石宝山歌会” “石宝山歌会”是白族人民的对歌盛会,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七至八月初一在剑川县石宝山举行。节日期间,剑川、云龙、兰坪、鹤庆、丽江等县的白族青年数万人,不约而同地会集到石宝山的石钟寺、宝相寺、海云居、金顶寺的满山遍野里,围成大大小小的圈子,对唱白族情歌,满山遍野都成了歌舞的海洋。对歌一般沿用传统曲调,歌词多是借题发挥,即兴创作。据说歌会是为了纪念传说中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歌手,此外,白族借此节日的机会结识新友,甚至寻觅情侣。正如有的歌手描绘的那样:“石宝山上对歌声,歌如灵泉不断根;歌如满山树叶子,声声结心音。” “本主节” “本主”崇拜,在白族地区极为普遍。“本主”是村社的保护神,大理一带,几乎每个白族村寨供奉“本主”。“本主节”无统一节期,主要以“本主”的诞辰、忌日或其他纪念性日期为祭祀日期,并由此发展衍化为地区性节日。由于大理地区“本主”众多(主要者即有一百多种),“本主节”也名目繁杂,日期不一。“本主节”的主要内容是迎送本主,诵经唱文,焚香磕头、歌舞、游乐、竞技等活动。 除此以外,白族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过“火把节”(又称“星回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农历七月十五日过“祭祖节”。逢年过节白族有许多礼仪禁忌。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准动刀、挑水、泼水、扫地。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场。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来,否则来年挣钱不顺,粮食不丰。借了别人家的东西,也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
白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有自然崇拜、巫教、“本主”崇拜、佛教。 自然崇拜 白族的自然崇拜十分复杂,主要有对天、地、日、月、山、水、火、树、石、龙的崇拜,以及生殖崇拜。白族还有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本主”崇拜 “本主”崇拜是白族独有的一种宗教信仰。“本主”又叫“本主神”,有主人、祖先的含义,但“本主”崇拜不同于祖先崇拜。除兰坪县的勒墨人不信“本主”外,其他所有的白族都信仰“本主”。在每个白族村庄里,都供奉着一个村社神,该神被认为是保护本村之主,故称为“本主”神。祭祀“本主”是“本主”崇拜的最重内容。祭祀主要有日常祭祀和“本主”庙会。 日常祭祀主要由个人或家庭单独祭祀。每当遇到出生、嫁娶、死亡、做生意、疾病、遇不测、取名等事情,白族人家都会前往“本主”庙祭祀,以求保佑,若心愿得到实现,还要到“本主”庙还愿,捐功德。集体祭祀的“本主”庙会一般一年举行两次,一次是春节,一次是“本主”诞辰或忌日。“本主会”以村落为单位,其他村寨的人也可以参加。庙会的程序是:请神、迎神、祭祀、娱神。 迎神是“本主”庙会中最隆重的仪式。祭祀当天早晨,人人都穿上盛装,抬着香炉,打着万民伞和各种彩旗,舞龙耍狮,敲锣打鼓来到“本主”庙。庙会组织者先放鞭炮,然后焚香、跪拜、诵经,之后将可移动的木雕“本主”像及其他神像装入彩轿或特制的大木车,鸣放礼炮三响,迎神仪仗队便开始出发,逐一游巡该“本主”管辖的村寨。一路上彩旗飘扬,歌舞不歇,沿途居民摆香案迎接,跪拜祭祀。游巡结束后,再把“本主”像抬回庙中,安放在神龛上。 白族的“本主”崇拜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道教、佛教和巫教的强烈影响,所以,从“本主”崇拜中往往会看到以上三种宗教的一些信仰元素。 佛教 白族人民普遍信仰佛教和道教。南诏时期,佛教,尤其是阿咤力教受到南诏统治者的支持,发展较快。著名的崇圣寺“千寻塔”就是南诏时期建造的,南诏时铸铜佛达11 400尊,建庙宇890间,仅宾川鸡足山就有佛教建筑360余座。在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下,大理国时期佛教更为盛行。《南诏野史》也说大理国第一代君主段思平“好佛,岁岁建寺,铸佛万尊。”故大理国有“妙香古国”之称,修行者极多,国王也多削发为僧,据统计,段氏大理国、后理国所传22世君主中,共有9位国君削发为僧。元明以后,禅宗传到大理,佛教的势力更加发展了。各大寺院都占有大量的土地和财产,寺院住持往往就是大地主兼高利贷者。直到近现代,佛教在白族中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白族服饰的主要特点是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重。白族服饰因聚居地不同而略有差异,但所体现出来的总体特征是,用色大胆,浅色为主,深色相衬,对比强烈,明快而又协调。挑绣精美,一般都有镶边花饰,装饰繁而不杂。 白族男子服饰 大理坝区的白族男子喜缠白色或蓝色包头,上身穿白色对襟上衣加黑色无袖领褂,下身着白、蓝色宽筒裤,系拖须裤带,头缠白色包头,有的还喜佩带绣有美丽图案的挂包。山区的白族男子多缠蓝色、黑色包头,穿大襟短上衣。享有“金花”美誉的大理白族妇女的服饰,色泽华美,绚丽多彩,主要有头帕、上衣、领褂、围腰、长裤几个部分。上衣多为白色或浅蓝色,外套为黑色或红色领褂,右衽结纽处挂“三须”、“九须”银饰。腰系绣花或深色短围腰,下着蓝色或白色长裤,或上下一体,色调一致,或衣、褂、裤、围腰各为一色,于多色块对比中求和谐。足穿绣花鞋,喜戴银制或玉制首饰。 白族妇女服饰 白族妇女的头饰比较华丽,往往与其上身穿着相映成趣。大理的妇女皆戴头帕,未婚者编独辫盘于顶,缠以绣花布或粉色毛巾,或辫上缠红白绒线,左侧头巾边飘着一束鲜艳雪白的缨穗,象征大理的风、花、雪、月四大景观,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他地方的白族妇女服饰都不如大理的鲜艳,上衣、围裙、裤子多为浅蓝色、蓝色或黑色。剑川未婚女子多戴小帽,洱源姑娘戴“凤凰帽”,鹤庆女孩子将头发梳成独辫盘于头顶并系上彩色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