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30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在新疆少数民族的婚俗中,塔塔尔的婚俗别具一格,十分有趣。他们的婚俗是先把新郎“嫁”出去,然后再“娶”回来。 为了把新郎“嫁”出去,所以他们的婚札在女方家举行,男方在婚礼的前几天,要把新娘的结婚服和生活用的炊具、食品及自己的“嫁妆”送到女方家。等到新婚之夜,新郎就正式“嫁”过去了。“出嫁”的仪式也颇为有趣,这天,身着新婚服的新郎在伴郎及亲朋好友的陪同下,坐上马车,青年人拉手风琴,兴致勃勃地唱起流行的“几尔”,有的吹口哨,有的呼喊,一路歌声琴声不断,呐喊助兴声连天,以此来增添欢乐气氛。歌中唱道: 森林里多么欢闹 是百灵鸟在纵情歌唱。 膏年人拉起手风琴, 歌唱自己的爱情生活。 眉毛黑呀,眼睛黑, 眉毛眼睛不分离。 热恋的情人成眷属, 甜甜蜜蜜不分离。 歌声、琴声、口哨声和欢呼声伴送着送亲人的队伍来到女方家。女方家的人和客人们要出来迎接,为青年夫妇祝福。女方家这天要宰羊煮肉,准备丰富的筵席招待来宾,青年人唱歌跳舞进行庆贺。在这天的婚礼仪式上,新娘和新郎要当众饮一杯糖水,以此象征他们的婚后生活会象糖水一样的甜蜜,并白头偕老。 婚礼结束后,客人们纷纷离去,新郎却不把妻子领到自己的家里,自己反而定居在新娘家。新郎在女方家居住的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最少要住一二个月,长的住一年左右,有的甚至要等到生过一个孩子后,再把妻子娶回自己家中。塔塔尔族对女婿是十分热情的,如同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在女方家居住期间,岳父、岳母要拿出最好吃的东西招待女婿,使女婿感到生活在女方家好象生活在自己家里一样温暖。

满族的婚俗,也是经历了血缘群婚、氏族外婚、对偶婚、一夫多妻婚,最终实行一夫一妻婚这样一个变迁过程。 从优生习俗角度来看满族的婚俗,在入关以前,就严格禁止氏族内婚,实行氏族外婚制,这对民族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禁止近亲结婚,还经历了一段历史过程。 例如在后金时期,建州女真王皋是凡察的后代,可是王皋的儿子却娶景祖觉昌安的孙女礼敦之女为妻,实际是努尔哈赤的嫡堂妹妹。努尔哈赤的母亲也是王皋之女。这显然是近亲结婚,而且也没有行辈观念。《清史稿》本传中载:“始妻以族妹,后以和硕公主降焉。”多尔衮和豪格是叔侄,却同娶桑阿尔泰之女;清孝瑞后和孝庄后是姑侄辈,先后嫁皇太极为妻,这种现象,在入关以后,由于受到汉族婚俗文化的影响,才明令改变。 关于满族优生习俗的形成,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早期满族的婚俗有包办婚,即指满族官员的婚姻要由首领决定,即由所管的贝勒决定。而一般的旗户的婚姻由所属的牛录章京,即后来的佐领或穆昆达决定。这种包办婚即形成了“指婚”,“指婚”实际上就是“拴婚”,这是早期的家长、奴隶制的历史遗留。 这种“指婚”导致早婚,满族习俗崇尚早婚。女孩12岁即结婚,其婚俗还崇尚娶大媳妇。早婚的情况是少男娶长女,结婚多在10岁以内,超过则以为晚,十三四岁的男孩,必须娶十七八岁以上的女孩为媳妇。拴婚、早婚,事实上是不利于优生的。 还应注意的一个现象是早期满族为保持民族血统,不许和外族婚配,特别是满汉不通婚。但是满族入关以后,处于汉族的汪洋大海中,民族的融合势不可挡,统治者首先就带头和汉族通婚,这就打破了“旗民不交产,满汉不通婚”的状态。这一决策,对优生习俗的形成大有益处。 姑表亲,俗谓“亲上加亲”,两姨亲也认为“姨做婆,不受气,日子越过越火”,在黑龙江地区,这种近亲婚姻曾经历了相当一段历史时期。 人类在种的繁衍的漫长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思索,不仅明白了“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而且也认识到近亲结婚会给自身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居住在黑龙江的兄弟民族优生习俗的形成,正是经历厂长期的认识过程,同姓婚、近亲婚终于成了历史的陈迹。

蒙古族源于蒙兀室韦。他们过的是游牧生活,西迁至蒙古高原以后,衣着已不同于原室韦人,已开始穿布衣,穿戴开始讲究起来了。蒙古人不仅穿皮服,而且穿布服和丝服。 蒙古族经辽及金,进而统一全国。建立元代后,衣冠服饰由比较朴素而日趋华丽,其服饰制度也渐渐成型。元代的服装是以长袍为主,由于受到汉族的影响,男人公服多从汉俗,面料用罗,大袖、盘领、右衽、下长至足,其等级是以颜色和纹样加以区别。元代特殊的服饰习俗是穿“质孙”,凡朝廷举行大宴,皇帝和臣僚都穿“质孙”,这是一种用特殊的织金织物“纳石失”织成的服装,又称“一色衣”。“质孙”的形式丰富,纹饰多种多样,皇帝的“质孙”就有26种之多,百官的“质孙”也有20多种。皇帝和百官各有其制,平日的常服,不分贵贱,都穿窄袖袍服,也有在袍服之外,再罩一件短袖衫的,这多是仆役侍从的打扮。 蒙古族妇女的打扮,也是以袍服为主,其样式多用左衽,袖口较为紧窄。在袍服里面穿套裤,这种套裤多没有裤腰,也没有裤裆,只有两只裤腿,穿时用带系在腰际。蒙古族不分男女,都喜欢穿皮靴。 这一时期蒙古族的冠帽习俗也很特殊,男子喜欢戴一种藤篾做的瓦楞帽,也有戴棕帽及大笠帽的。瓦楞帽其制有方圆两种,在帽子的顶部,一般都装有饰物,显贵富豪多用珠宝。蒙古贵族妇女的冠饰是顾姑冠,又称为“故姑”、“姑姑”、“固姑”、“罟罟”。顾姑冠是一种用桦木制成的长冠,高两尺许,外表用皂褐箍之,富贵者则包以红绢,上用四五尺长的柳条或用铁制的柳枝状,外包青毡,并用翠花、彩帛及野鸡毛饰之。戴顾姑冠的贵妇,身上必穿大袍,这种袍服两袖宽阔,下长曳地,以致在行走时,不得不由奴婢随后托起。蒙古族普通妇女的冠饰是戴皮帽。 由于蒙古族源于蒙兀室韦,室韦人的发式习俗是索发背发,实际都是辫发,但蒙古人的辫发是和女真有别的。从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喜用龙凤纹饰看,蒙古族明显地受到了汉族的影响,从其喜穿的辫线袄之类的民族服饰以及所戴的四方瓦楞帽、顾姑冠上,我们便能清晰地看到蒙古民族特有的服饰文化的传承了。

杏鑫平台登录_达斡尔族的风俗习惯–亲属称谓

达斡尔族的家族亲属称谓习俗很有特色,他们严格区分血亲和姻亲,按辈分都有专用的称呼。对父亲的直系血亲的称谓中,晚辈的称谓十分完备,如儿子称库克,孙子称奥木勒,曾孙称道木勒,玄孙称少木勒,都有专用的称谓。对先辈的称谓,称父亲为阿查,其余的是借用汉语称谓,祖父称爷爷,曾祖父称老爷爷,高祖称太爷。由此可见兄弟民族称谓文化的相互渗透和交融。 达斡尔族很重视亲属称谓类别的区分,如:父系堂亲称为乌耶勒,姑表亲称为塔一热,姨表亲称为布勒,同辈姻亲如连襟间互称巴扎力,妯娌间互称华雅丽,男性亲家称华达,女性亲家称霍都格。 父系血亲因辈分不同,也有专用的称谓,例如:从兄弟姨妹称图姑申乌耶勒,再从兄弟姨妹称乌耶勒,三从兄弟姨妹称哈牙勒,四从兄弟姨妹称哈音奇。从本人和亲兄弟姊妹算起,至此正好为五代。 姑表亲称为图如申塔一热,姨表亲称为图如申布勒。在姑表亲中,又有本末之分,对母亲和祖母的娘家,称为霍卓日塔一热,是祖宗表亲或根本表亲的意思。对出嫁女子所生子女称为胡朱日塔一热,是末端表亲的意思,达斡尔人是以母方表亲为上的,俗谓“娘家的狗都是舅亲”。这是母系氏族时代称谓习俗的残留,所以至今仍重视舅权。

杏鑫注册网站_鄂伦春族的习俗之亲属称谓

鄂伦春族的家族亲属称谓习俗有很严格的要求,要按辈分互相称谓,小辈见到长辈,如不按辈分称谓,就被视为无礼貌,不懂教养。称谓可分为血亲和姻亲两类,父亲称阿玛,母亲称额尼阿,祖父、伯祖父、叔祖父、外伯祖父、外叔伯父都称雅业,祖母、伯祖母、叔祖母、祖姑母、外伯祖母、外叔祖母都称太帖。曾祖父称乌他气,曾祖母称乌他赫。哥哥称阿哈,姐姐称额赫,弟弟称讷昏,妹妹称乌娜吉讷昏。儿子称乌特,女儿称乌娜吉。孙子称乌木路,孙女称乌木路乌娜吉。伯父称额格德阿玛,父母亲的姐姐都称额尼阿赫,叔父称尼奇昏阿玛或额奇哈,姑姑称奶聂。 在姻亲范围,对岳父、岳母、公公、婆婆、丈夫的伯父母、叔父母或妻子的伯父、伯母、叔父、叔母都在称谓前面加上卡达马以示区别,如称岳父为卡达玛阿玛,称岳母为卡达玛额尼亚。称外祖父为高饶雅亚,称外祖母为高绕太帖。称舅舅为那楚,称舅母姨母为那楚汗。 伯兄弟姐妹之间的称谓与亲兄弟姐妹之间的称谓相阿,表兄弟姐妹间相互称谓时,要在前面加上他日阿,如称表哥为他口阿阿哈,称表姐为他日阿额赫。称侄子为居,侄女称居乌娜吉。 外甥叫吉额,外甥女称吉额乌娜吉。女婿称库热阿罕,儿媳妇称库黑音,丈夫称额提坎,妻子称阿提日坝或阿细。

杏鑫测速登录地址_达斡尔族的饮食有什么特色

在旧时过着游牧生活时,达斡尔族的饮食是以食肉为主。定居以后,才开始蓄养家畜,种植五谷,这样,在饮食习俗中才渐渐地有了食谷的习俗。 达斡尔族的肉食。达斡尔人过游牧生活时,是以牛羊肉为主食,同时也吃猎获来的狍子、野猪、野兔、野鸡、飞龙、鹿、罕达犴肉。吃法有熟吃和生吃两种。熟食有煮、烤等方法,喜欢吃大块煮肉,煮肉时尤嗜多放入大量山花椒等调料。每逢除夕过节,喜吃手把肉,把带骨头的肉在锅中煮熟,盛在盆中放在炕桌上,家人团团围住,每人拿起一块用手扒或用刀割着吃,吃时还要蘸韭菜花末或白菜末、咸菜末,味道颇为鲜美。生食即生吃野兽的肝、胃,认为这样能补养身子。达斡尔人很重情谊,杀猪宰羊时都要邀请亲戚、朋友、近邻一起来吃肉,畅叙亲情。 达斡尔族的谷食。达斡尔人的谷食以稷子米、养麦、燕麦为主,后来义有了小米、包米。稷子米的吃法有两种,即熟稷子米和生稷子米。熟稷子米是把带皮的稷放在锅里煮熟,取出后放在“鄂尔古”(火炕)上烘干,然后碾成米,这就成了“敖苏木”(熟稷子米)。米的颜色为红黄,可做干饭,也可以做稀粥,也可以炒成炒米,拌酸牛奶吃。生稷子米达斡尔语称“两哲莫”,制法是把稷子放在火炕上烘干后碾成米,米的颜色黄白,可以做成拉力(黏饭)。吃法是把饭盛在碗中,在中间扒出鸡蛋大的一个小坑,放入黄油和糖,吃起来香甜可口。也可以把生稷子米磨成面,做面饼吃,或做油炸饼吃。 荞麦的做法很多,可以把荞麦去皮做饭叫“阿拉莫巴达”,也可以做粥。把荞麦炒熟磨成面,叫“哈鄂”,上山打猎时或采集野菜时,用哈鄂拌酸牛奶吃,酸牛奶要用桦皮桶盛装。荞麦面还可以做面条,达斡尔语叫“达勒巴达”,这是招待客人的美味。“达勒”是牛肩胛骨之意,在牛肩胛骨上钻成小孔,把荞麦面团放在上面挤压,从孔中挤落下了细软的面条,这就成了达勒巴达。后来,聪明的达斡尔人又制造了一种木制的达勒,即把一个木制圆筒镶在木架上,圆筒底部钻若干小孔,把一个和圆筒相配的活塞固定在手压木柄上,做荞麦面条时,把荞麦面团放入圆筒,用手轻轻一压,面条便落入锅中了。 达斡尔人还喜欢吃一种削面,做法是把荞麦面团做成一尺长的圆形面柱,然后用刀削成薄片,煮熟后用肉汤泡着吃或用酸牛奶拌着吃。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杯形饼汤,把荞麦面团挤压成圆杯形的薄片,放到肉汤或荣汤中煮熟,达斡尔人称这为“绰毛乌土莫”,吃起来别有民族风味。 燕麦也是达斡尔人的主食之一。做法是先把燕麦在锅中煮熟,然后放在炕上烘干,磨成米,用此做的饭叫“夸林波巴达”,即燕麦饭。燕麦米泡鲜奶或酸奶,也香甜可口,因携带方便、耐饿,所以是出外射猎的方便食品。

杏鑫主管304724_锡伯族的饮食文化有何特点

锡伯族的饮食习俗是以谷食为主,肉食为辅。在面食中,发面饼最有民族特色,吃起来香软可口。还喜欢吃荞麦面。冬天喜欢喝“五他”,即油茶。他们腌制的咸菜也很有特色,每当秋季,常用韭菜、青椒、芹菜、包心菜、胡萝卜制成“哈特混索吉”,这种咸菜吃起来极为可口。锡伯人还喜欢用面酱做调料。 锡伯人喜欢吃野味,每当猎获野猪、野鸡、野兔、黄羊等,便要制成美味佳肴。吃肉的方法是吃大盘肉,吃肉时每人一把小刀,用以割肉,食盐放在碟中,吃时自行蘸取。吃肉时不能把骨头打碎。如果要把刀递给对方,要把刀尖对自己,刀把对对方。锡伯人就餐也有分食制的习俗,席位以西为尊,父子不能同席,公公和儿媳不能同席,也不能同坐。吃饭时,不准拍打桌子,不准乱放碗筷,筷子不能搭在碗上。 锡伯族的饮食文化中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即不论谁家宰杀牛、羊、猪,族中人都可以去割肉拿回家中吃,不记账,也不必给钱。 现代锡伯族人开的饭店一般都有“锡伯大饼”,很受欢迎,在一些地方甚至是“限量”销售。如果不是去得早或提前预定,很难买到。在察县,记者就无缘品尝,只能通过图片和他人介绍来了解这一美食。 除了“锡伯大饼”,全羊席是锡伯族最具特色的肉类菜肴。全羊席的锡伯语为“莫尔雪克”,意为“盛在碗里的菜肴”。2009年,全羊席作为传统技艺类被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主要用料为羊的心、肝、肺、大肠、舌、血等,共12道菜,做法考究,风味独特。如有尊贵客人来访,锡伯族杀羊做成丰盛的全羊席来款待。

杏鑫注册平台官网_柯尔克孜族的饮食风俗与特点

柯尔克孜族的饮食习俗很有特点,在游牧生活阶段,是以肉类为主食,多吃狍肉、黄羊肉、牛肉、羊肉等。其吃法是“手抓肉”,即把狍子或黄羊剥皮取出内脏,整个放入锅中清煮,不加任何调料,煮熟后,从锅中取出放入大容器中,众食者团团围住,各随己意,或用刀割,或用手撕,蘸盐面或调料分食之。肉食是以煮烤为主,有时也生食狍肝或狍肉。 柯尔克孜族定居以后,渐习耕艺,饮食习俗发生变化,渐渐地以谷食为主了。平日以糜子面为主食,同时也吃稷子米下饭、炒米、荞麦面。其中用荞麦面和牛奶、狍肉做汤,拌以黄油,这是柯尔克孜人最喜欢吃的食品。荞麦面条、荞麦面片,特别是用荞麦面压制的饴恪面是柯尔克孜人用以待客的食品。 奶制食品是柯尔克孜族传统食品,柯尔克孜人说:“奶子,是祖先留传下来的祖祖辈辈、男女老幼最爱吃的东西,干的、稀的、生的、熟的、冷的、热的都可以,怎么做怎么好吃。”他们喜欢吃的奶制食品有奶皮子、奶豆腐、黄油、酸奶干子。平时饮的是鲜奶和酸奶,特别喜欢用鲜奶和酸奶拌稷子米饭吃。喜欢喝奶酒和白酒。 柯尔克孜族的菜食习俗是,在没定居前采摘山野菜吃,如柳蒿菜、黄花菜、小根菜、野韭菜、野葱等,吃法是煮食或腌吃,也晒干菜,以备冬春时吃。定居以后,渐会种菜蔬,喜种白菜、萝卜、土豆、黄瓜、倭瓜、豆角、葫芦、萝卜、辣椒、角瓜、甜瓜、西瓜,但不种葱、蒜和韭菜。菜食吃法以炒、煮为主,已会腌制和晒干菜。

杏鑫新闻304724_鄂伦春族的饮食有什么特色

鄂伦春族的饮食很具特色,《中华全国风俗志》载:“鄂伦春族之人,以射猎为业,其射猎之目的物,为野鸡、为飞龙、为沙鸡、为树鸡、为狍、为鹿、为野猪、为熊、为狐、为狼、为虎、为水獭、为豹、为灰鼠等。常猎之兽,则狍、鹿、狐、灰鼠四种也。”正因如此,鄂伦春族的饮食习俗是以食肉为主,食谷为辅。 鄂伦春族的饮食重鲜食,对兽肉的吃法主要有三种,即煮食、烤食、生食野兽肝肾等。最普遍的食法是煮,煮肉的时间不长,认为这样肉才能保持鲜嫩,带有白筋的肉认为最鲜嫩适口,而且最有营养。有时用鹿、犴、野猪肉做手把肉,煮时主张火候要恰到好处,不能使肉块变得干硬,否则就会难吃。烤的方法也很独特,是把术棍的两端削尖,把肉切成片,然后穿在上面,穿好后,再把这一木棍插在篝火旁,让火烤木棍上的肉,肉片的外表烤得金黄冒油,肉片不十分熟时,就可以吃了。烧也是一种方法,即把兽肉切成块,然后放在炭火中烧,肉烧得外面焦脆,但里面却鲜嫩可口。还有一种炖的方法,即把带骨肉剁成小块,配上野葱和柳蒿菜一起入锅炖,其味鲜美。“阿素”也是鄂伦春人喜欢吃的佳肴,做法是把剔骨的狍子肉、肺、脑煮熟,切成小块拌在一起,浇上野猪油,再放入野葱花、盐面,做成拼盘,吃起来别有风味。 鄂伦春族常生食野兽肝肾,这是鄂伦春人的特殊吃法。打到狍、犴、鹿后,喜欢用猎刀剖开猎物,生食其肝肾,喝膛中的血,认为这样对身体是大补,可以使目力敏锐。鄂伦春人喜欢用飞龙鸟、野鸡、野鸽做汤,其味道鲜美异常。 野兽打得多了,鄂伦春人有一种特殊的储藏方法,鄂伦春语谓“库呼乐”和“西鲁哈”,即制成肉干储存,以备打不到野兽时食用。其方法是把肉煮熟,然后切成小块晒干;或者是把肉切成肉条,用烟熏烤后,挂在阴凉通风处晾干。这样加工后既不腐烂,也不发霉。肉干除人吃外,有时还要用来喂马。鄂伦春人没有马料,马是射猎的好助手,鄂伦春人非常喜欢他们的马,所以用肉干喂马,在漫长的冬季,喂给马的肉干往往是几十斤。鄂伦春人还有喝熊油的习惯。在野兽中,熊肉最肥,热量最大,秋季的熊,一只就有200多公斤重,猎获以后,一般把肥肉熬成油。在数九隆冬的时候,鄂伦春人出猎前,便喝一碗热熊油,这样全身发热,打猎时猎人的手脚灵活。 鄂伦春人也有食鱼的习俗,他们不仅是射猎的能手,同时也是叉鱼的能手。鱼又是铁制的三股叉或四股叉,能叉获几斤重的大鱼。吃鱼的方法是炖,炖鱼的时候要放入野葱、野芹菜和柳蒿菜,吃起来味道鲜美异常。鱼捕多了,便把鲜鱼制成鱼干储藏起来,以备捕不到野兽时吃。

杏鑫新闻304724_蒙古族的饮食有什么特色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是一个勤劳勇敢、有着悠久历史的兄弟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也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 炒米。蒙古语称炒米为“蒙古勒巴达”,其意为蒙古米。炒米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我国汉代时就出现了,宋末元初,蒙古人广为食用。这是一种用糜子米经蒸、炒、碾等工序加工而成,其色金黄,粒如珍珠。 炒米的吃法有多种,一是用黄油、奶皮、白糖拌着吃,吃起来味道如芝麻糖一样香甜;一是用奶茶泡着吃,炒米经奶茶一泡,又香又软,再加上一块黄油成奶油豆腐,味道格外鲜美;一是不加作料,只吃炒米,俗谓“于嚼”,越嚼越有米香味。 蒙古族俗语说:“暖穿皮子,饱吃糜子。”“糜子”即指炒米,炒米极富营养价值,食后耐饥,是蒙古族最富特色的一种习俗食品。 手把肉。是蒙古族最喜爱的传统肉食品。其做法是把肉食品不加盐和其他调味品,用原汁煮熟带骨肉。煮肉时时间不宜过长,基本煮熟即可出锅,这样的肉既鲜美香嫩,吃时又便于脱骨和抓食。吃手把肉最好用平原草场放牧的羊,因为这样的羊常吃野韭菜和野葱,其肉昧更加鲜美。 以手把肉待客进餐,形成特定的礼俗,羊肉要用一条琵琶骨配四条长肋骨待客,牛肉则以一段脊椎骨内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劝客。羊的胸脯肉,要用来招待出嫁的姑娘或回娘家的姑娘,请其享用;祭灶时,要用羯羊胸脯肉,来供灶神。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等,多是晚辈和小孩的佳肴,也是侍从等下属人员的食用品。 奶皮。蒙古语称“乌如模”,是蒙古族招待客人的主要食品,也是赠送亲友的贵重礼品。这是一种营养极为丰富的纯油质高级奶食品。其制法是把鲜奶加热后使油质浮于上层,然后把锅放置凉处,使飘浮于上层的油质凝固,取出叠放在木板上,晾干即成奶皮。制作奶皮多用绵、山羊奶做原料,主要是秋季的奶食品,在奶皮中加上糖,食用时极为香甜可口。 铁板烧。是蒙古族传统的食肉习俗。起源很早,相传“铁板烧”的发明者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他性喜射猎,有一次围猎,看见士兵们架在篝火上烧烤的野兽肉被烟火熏得焦黑,他忽然灵机一动,便取下士兵的头盔扣在火上,拔出腰刀,将猎来的羊肉削成薄片,贴在被火烧热的头盔上,山羊肉慢慢烤得焦黄,飘起阵阵肉香。从此,铁板烧在蒙古族中便传开了。 铁板烧吃法简单,非常适应在野外游牧。用三根铁棍插在地下,上面架起一块铁板,下面燃起篝火,把肉放在铁板上,待肉外焦内嫩、酥软飘香时,便可食用了。因其肉味鲜美,铁板烧这一食俗已传到日本和东南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