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测速登陆_古代的蒙古族服饰特点介绍

蒙古族源于蒙兀室韦。他们过的是游牧生活,西迁至蒙古高原以后,衣着已不同于原室韦人,已开始穿布衣,穿戴开始讲究起来了。蒙古人不仅穿皮服,而且穿布服和丝服。

蒙古族经辽及金,进而统一全国。建立元代后,衣冠服饰由比较朴素而日趋华丽,其服饰制度也渐渐成型。元代的服装是以长袍为主,由于受到汉族的影响,男人公服多从汉俗,面料用罗,大袖、盘领、右衽、下长至足,其等级是以颜色和纹样加以区别。元代特殊的服饰习俗是穿“质孙”,凡朝廷举行大宴,皇帝和臣僚都穿“质孙”,这是一种用特殊的织金织物“纳石失”织成的服装,又称“一色衣”。“质孙”的形式丰富,纹饰多种多样,皇帝的“质孙”就有26种之多,百官的“质孙”也有20多种。皇帝和百官各有其制,平日的常服,不分贵贱,都穿窄袖袍服,也有在袍服之外,再罩一件短袖衫的,这多是仆役侍从的打扮。

蒙古族妇女的打扮,也是以袍服为主,其样式多用左衽,袖口较为紧窄。在袍服里面穿套裤,这种套裤多没有裤腰,也没有裤裆,只有两只裤腿,穿时用带系在腰际。蒙古族不分男女,都喜欢穿皮靴。

这一时期蒙古族的冠帽习俗也很特殊,男子喜欢戴一种藤篾做的瓦楞帽,也有戴棕帽及大笠帽的。瓦楞帽其制有方圆两种,在帽子的顶部,一般都装有饰物,显贵富豪多用珠宝。蒙古贵族妇女的冠饰是顾姑冠,又称为“故姑”、“姑姑”、“固姑”、“罟罟”。顾姑冠是一种用桦木制成的长冠,高两尺许,外表用皂褐箍之,富贵者则包以红绢,上用四五尺长的柳条或用铁制的柳枝状,外包青毡,并用翠花、彩帛及野鸡毛饰之。戴顾姑冠的贵妇,身上必穿大袍,这种袍服两袖宽阔,下长曳地,以致在行走时,不得不由奴婢随后托起。蒙古族普通妇女的冠饰是戴皮帽。

由于蒙古族源于蒙兀室韦,室韦人的发式习俗是索发背发,实际都是辫发,但蒙古人的辫发是和女真有别的。从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喜用龙凤纹饰看,蒙古族明显地受到了汉族的影响,从其喜穿的辫线袄之类的民族服饰以及所戴的四方瓦楞帽、顾姑冠上,我们便能清晰地看到蒙古民族特有的服饰文化的传承了。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