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1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鑫平台登录_白族栽秧会风俗是怎么来的

白族传统的栽秧会,是在春耕栽插时节为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其形式古朴,气氛活跃,劳动娱乐融为一体,成为大理独特的一道风景。 栽秧会也是白族村社的临时劳动互助组织,一般是几十户人家自愿结合起来,以换工形式进行集体栽秧。大家通过协商,推选一位德高望重的劳动能手作为“秧倌”——在整个栽秧过程中,秧倌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由他来安排几十户人家的栽秧先后顺序,掌握进度和检查栽插质量,等等。 栽秧会的第一天叫“开秧门”。这一天,村民在秧倌的牛角号令下,抬着秧旗,挑着秧苗,吹吹打打出发了。每个栽秧会都有各具特色的“秧旗”。一般来说,秧旗有三丈多高,顶端设置了用彩绸扎就的四方升、斗,以象征“五谷丰登”。旗杆上还饰有彩带、雉尾、铜铃和彩绸绣球,旗杆中部斜挂一面用犬牙形白布镶边的三角大旗,旗上绣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类祈丰的吉词。 从开秧门这天起,秧旗竖在哪里,大伙就在哪里栽秧。竖旗之后,人们还在田头摆上祝愿丰收的糖果、米酒,众人齐声吟唱祈祝丰收的曲调,然后每人都喝口米酒,分食糖果,当饶有风趣的“开秧门”仪式结束后,众人便在牛角号令和鼓乐声中下田栽秧了。 在栽秧期间,人们始终在鼓、钹、芒锣和唢呐的伴奏下插秧。高亢、激昂的唢呐曲调,多为《栽秧调》、《大摆队伍》、《蜜蜂过江》、《龙上天》等传统乐曲,其音乐节奏时快时慢,或紧或松,借以指挥劳动和调节速度。当乐队吹奏《催秧调》时,大伙必须合着其急速的节奏,低头猛插,任何人都不准说话、抬头和随意走动,违者将受到秧倌的处罚。 白族农事大忙季节唱调子的风俗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古时候专司调子的歌仙,见人间栽秧太劳累了。为了减轻大家的辛劳,他特意背了三升调子到处撒播。他撒到哪里,哪里调子就多。想不到他飞到大理地区时病死了,剩下的一升多调子,全部落到苍山洱海一带。于是,大理白族的调子就特别多,并且形成了越忙越唱调子的习惯。 在栽秧会完成的第二天,村里依例举行“关秧门”仪式,以尽情庆贺欢乐,因而人称“田家乐”。 “关秧门”这天,村民杀猪宰羊,聚会村里的本主庙前。大家祭过本主神之后,便在庙前置酒烹肉,聚餐欢饮。这时,人们轮着给秧倌和喷呐手敬酒。一些善谚者,还用泥巴把栽秧会的指挥者抹成了大花脸,以表示对劳苦功高者由衷的感谢。 餐毕,人们抬着秧旗,簇拥骑在马上的秧倌,在村里巡行。秧倌的后面是化装成渔人、樵夫、耕者和读书郎等人物,以及手舞霸王鞭的舞者。其中,最有趣的是秧倌。他或被抹成大花脸,或让他身穿长袍马褂,戴上一副墨镜,头戴斗笠,笠上再安上一把秧苗……村众一见他这副滑稽相,无不笑得前俯后仰,乐不可支。

杏鑫登录网站_白族的传统节日绕三灵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的“绕三灵”,又称“绕山林”,是大理白族一年一度的民间狂欢节。“三灵”,指的是白族民间信仰中的三位与建立古国有关的神话人物,即被奉为本民族主神的“建国皇帝”,而供奉三种的庙宇,白族称之为本主庙。“绕三灵”是白族民间对古代祖先创业功绩的追念。 节日第一天,来自各个村寨的几十支狂欢队伍,都先到大理城东门外的本主庙集中。每支队伍前面有两位上了年纪的男人作领队。他俩头缠白布帕,身穿白布对襟衣,外罩黑领褂,下身穿彩绸长裤,脚登系有绒花的绣花鞋。他俩同时手持一挂有红彩绸和葫芦的柳枝,一人右手扶柳枝,左手拿着佛尘。另一个左手扶柳枝,右手甩着一条毛巾。他俩边唱边舞,唱词幽默,动作诙谐。 按照传统习惯,这一支支狂欢的人流,第一天先逛到被称为“神都”的五台峰下庆洞庄的本主庙圣源寺。大家在这里朝拜苍山神以后,便围聚在林间空地,烧起篝火,野炊聚餐。餐毕,众人又围绕领队手中的柳枝,歌舞欢游。待夜幕降临后,他们方在林间露宿过夜。 他们朝拜的第一灵是苍山神。相传,古代大理是一片汪洋泽国,白族先民注在苍山林莽里,尚处游猎阶段。每当狩猎归来,他们认为这是苍山神的恩赐。于是大家烧起簧火,烧烤兽肉,待祭过苍山神以后,大家便边吃肉边唱歌跳舞,绕着山林尽情玩乐。这就是“绕三灵”又称“绕山林”的由来。 另一种说法是,洱海水向东退去,苍山下出现了一片陆地,白族先民便搬到平坝居住了。这时,被封为“建国皇帝”的西天护法神住在庆洞庄,他教民围垦造田,种桑栽柳,纺纱织布。每逢四月采桑时,村民便和建国皇帝一起,边采桑边唱歌跳舞,从此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绕桑林”盛会。 第二天,狂欢的人们从“神都”启程,像一条长蛇阵似的向南朝洱海边的河涘城行进,朝拜这里的本主神段赤诚。杀蟒英雄死后,他被这里的村民奉为护村本主神。当晚,狂欢的人们在这里通宵对歌、欢舞。并向本主神祈雨。于是,有人又称“绕三灵”为“祈雨会”。 第三天是“绕三灵”的高潮。人们拜别段赤诚后,继续沿着洱海边前进,来到大理城郊的三塔附近的马久邑本主庙,朝拜这里的本主建国皇帝的公主和她的丈夫“保安景帝”。大家在这里尽情歌舞之后,于当天下午尽兴而归。于是,热闹了三天的“绕三灵”结束了。 从 “绕三灵”由来的传说推测,这一民间歌舞狂欢活动,既与白族的本主神崇拜有关,也与白族先民的稻作生产关系密切。因为栽秧事关一年的农业丰歉,在生产力和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面对水灾旱魃的威胁而又无能为力,便产生了向神灵祈求风调雨顺,祝愿五谷丰登的民俗节日活动。再说,“绕三灵”这种歌舞狂欢,也是在紧张繁忙的栽秧之前一种有益身心和村社团结的游春娱乐活动。

杏鑫娱乐怎么样304724_我国白族服饰资料介绍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 在大理平坝地区,男子的服饰多为头缠白色头巾,上身穿白色对襟衣,外套一件黑色领褂,下身穿蓝色或白色的长裤。他们出门时,还常常肩挂绣花挎色,既可装东西,又是一种装饰。 已婚妇女的服饰与姑娘差不多,只是颜色素淡一些。她们将盘缠的发辫改梳挽髻,再用丝网罩住,绾以簪子,包以蓝色的扎染头帕。上身穿蓝色布褂,外套黑色灯芯绒领褂,下身为黑色或蓝色布裤。 白族妇女还喜用一些首饰、佩物美化自己。每逢赶街,串亲访友,节日喜庆,她们常头插冠针、簪子,耳戴耳环,胸佩串珠,右衽结纽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飘带,手上戴纽丝银镯、戒指。 不过,各地白族妇女的服饰也有所差异,各具特色。例如,生活在邓川、洱源一带的白族姑娘,她们喜欢戴“凤凰帽”。这是用两瓣鱼尾形的帽帮缝合成凤凰一般的帽身,帽后沿有2寸来长的上翘帽尾,帽前沿正中有一颗红光闪闪、用白银镶边的帽花,帽花周围饰满白银和绿玉饰物。帽子上方带还插着一朵五彩丛花,谁见了都会赞美不已。 相传,洱源罗坪山有座彩凤峰,是凤凰居住的地方。彩凤峰下住着姐妹两人,她们靠砍柴过日。一天,她俩上山迷路,来到深山里。这时,只见从各地飞来的百鸟在此聚会,并簇拥着一只金凤凰来到姐妹俩面前。金凤凰见姐妹俩美丽善良。就把自己的一顶金风凰帽送给姐姐,把银凤凰帽送给妹妹。她俩戴上凤凰帽,更加美丽迷人了。 一天,国王到彩凤峰打猎,见头戴金凤凰帽的姑娘美如天仙,便下令卫士把她抢进王宫,逼她做皇后。无路可走的姐姐只得含恨自杀了。妹妹听此噩耗,决心为姐姐报仇。她戴上银光闪烁的凤凰帽来都城。国王见她比姐姐更漂亮,便把她骗进王宫,要她当皇后。在王宫的盛大婚典上,妹妹向国王敬交杯酒时,悄悄把毒药放进酒里。妹妹终于为姐姐报了仇。 为纪念这对坚贞不屈的姑娘,从此凤凰帽便在洱源白族姐妹中流传下来了。

白族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饮食文化,既显示了白族雅而不俗的饮食文化气氛,也衬托出白族勤俭持家、热情好客的文明礼貌风格。在白族饮食习俗中,下列几种较具民族特色。 •生皮• 生皮是白族特有的菜肴。这是将整只猪或羊置于稻草火上烘烤。待烤至半生半熟时,去毛再烤,直至皮肉呈金黄色时为止。吃时将肉切成肉丝或肉片,佐以姜、葱、蒜、炖梅、辣椒、芫荽等调料,又香又鲜,为款待贵客的民族佳肴。 •猪肝胙• 猪肝胙的制法大略如下:将新鲜猪肝、猪肚、猪大肠和排骨等洗净,入锅煮成半熟,捞起来晾凉后,把猪肝、猪肠、猪肚切块,将排骨剁成小节块。然后,再按10%的比例放入盐巴,12%的比例配辣椒粉,以及150—200克的花椒粉、50—100克的小茴香粉和烈性酒1斤,调匀拌和后,装入陶罐,压紧,封严,置于通风阴凉之处。经三四个月以后,可开罐食用了。 •海水煮海鱼• 洱海边的渔民煮鱼时,特别是烹煮当地称为“油鱼”等肥美鱼儿时,一般都不用油煎。他们舀来洱海之水,待锅内水沸时,放入鲜鱼,再搁上浓重的辣椒粉和花椒粉,其味鲜美麻辣,俗称“海水煮海鱼”。 •炖梅• 大理地区产梅,尤以洱海东岸,绵延百里的半山半坝地区到处是梅树林。梅有苦梅、盐梅两种。用苦梅制作的炖梅,是白族人民喜欢的调味品。炖梅是将苦梅放入沙罐,加上盐和花椒,盖严后,置于火塘正中,周围堆上稻壳,点燃后,用微火连着炖上一至两天。这时,黑色的炖梅味道酸香异常,老百姓常用作吃生皮的调料,或加上红糖做成炖梅汤。炖梅耐贮,能放上一二年而不坏。 •雕梅• 产于洱源县的雕梅,制作时先用石灰水将盐梅浸泡。取出晾干后,用小刀在梅肉上雕刻连续曲折的花纹,并小心挤出梅核,使其中空若缕,压扁后其状似一朵朵盛开的菊花。这时,放入酒中浸泡,再用红糖浸渍。几个月后开瓶取出,雕梅色泽金黄,清香四溢,是洱源县出产的上乘果品。 •乳扇• 洱源邓川坝,土地肥沃,水草丰美,这里的农家素有饲养乳牛的传统。当地出产的乳扇,为远近驰名的特产。制乳扇时,先将鲜牛奶发酵成酸奶水,再放入锅内加热至60℃—70℃,随即倾入鲜牛奶,并用竹筷轻轻搅动,使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渐渐凝结成絮状,再用竹筷摊成薄片,晾在竹架上风干而成。

白族的恋爱和婚姻很有特点,他们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姑娘、小伙子们通过赶街和栽秧、捕鱼、打柴等劳动,以及诸如三月街、绕三灵、渔潭会、耍海会、石宝山歌会等民族节日和盛会,他们相识、恋爱。 白族青年的恋爱活动饶有情趣。例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之夜,剑川县剑湖周围村寨的未婚青年,每人划着一只小渔船到剑湖聚会。他们唱着高亢优美的情歌,把船划向湖心。随着歌声的飘荡,湖上的渔船越来越多。这时,他们各自物色自己喜爱的人儿,并以歌代言,或试探对方的心意,或抒发爱慕之情。 当爱情臻于成熟时,小伙子便请父母央求媒人去女家说亲。如果女家同意,便将姑娘的生辰八字给媒人带回,请算命先生合婚。如不冲不克,女方父母也允诺这门婚事,便把女儿的八字写在红纸柬帖给男方收执,以作婚约凭证。当然,男方托媒去女方要红帖时,依俗要送酒、茶、糖、布等,但因礼物轻,俗称“送水礼”。 订婚之后,女家便开始准备妆奁了,从铺陈帐盖到各色粗细领挂,皆应齐备。因为姑娘嫁到婆家后,忙于活计,少有挑花绣朵的工夫了。再说,婚嫁之日,新娘依例要给亲人赠送见面礼,其中光是绣花鞋,从公婆、哥嫂到弟妹、小侄以及亲友,每人一双,合计少则几十双,多则一二百双。 白族婚礼前后约需三天。第一天是俗称为“彩棚”的准备工作。亲友、邻里已组织起包括总理、管库、提调、司厨、司饭、司菜、书写、买办、男女照应、杂用等一应职事人员。于是,大家一齐动手,各司其职:搭彩棚,写喜联,杀猪,购物,备菜……婚娶大礼的各种事务,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天,男家要迎“喜神”——主宰男女婚配事宜的神明,用鸡和猪头祭祀村里的本主神,以祈喜事顺遂,保佑平安。同时,这天还要派媒人和几位陪郎带着衣物、猪肉等礼品,到女家行“割截礼”,请求明天姑娘顺当上轿出嫁。晚上,新郎还要拜“喜匾”,一切准备停当后,亲友、邻里便在天井烧起篝火,大家围火而坐,听歌手演唱当地民间流行的“吹吹腔”、“大本曲”等,通宵达旦地欢娱。 第二天是迎娶的“正喜日”。新郎拜别祖先、父母后,由哥哥(或堂哥)把一个大红绣球绸花,缚在新郎的左臂上,便接亲去了。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中,有吹打奏乐的,有燃放鞭炮的,有捧着香烟、糖果、酒等食品的,还有“参事”先生和众多伴郎,好不热闹。从前,新郎须坐着红轿去接亲,人们还得抬着花轿去接新娘,轿上还安有驱邪制妖的桃木箭和镜子。有的地方还让几位小伙子各背琴、剑、书、香炉,骑马随行。讲究的人家,还要排出举旌旗,持金瓜、钺斧的仪仗队。

纳西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同家族的人结亲。男女一般二十岁左右结婚,早婚现象较少。纳西族青年男女由于恋爱自由,因此,婚前大多数有了自己的意中人和心上人,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下关于纳西族婚俗特色吧! 农历二月初九的东山庙会是纳西族青年男女结交择偶的日子。这天,姑娘们随着母亲或婶婶去祭祀猪神时,小伙子们则手持柳条枝守侯在路旁。姑娘们回家时,依例要买些米花糖饼一类的食品。这时,小伙子便上前向自己中意的姑娘讨糖饼吃。倘得姑娘馈赠,便意味着姑娘亦有意于他了。不过,此时小伙子不便问她的姓名、住址,而应等到六月的火把节之夜。当大伙围着熊熊篝火狂欢时,这对有情人相互寻觅着——一旦找到自己日夜思念的意中人,他俩便心照不宣,彼此都用脉脉含情的眼神“说话”,交流感情,并在歌舞娱乐中显示自己的才华和品格。 当爱情臻于成熟时,男家便央求媒人上女家提亲,请人看八字,对属相。当一切验证都和合顺当时,男家备酒、茶、糖、米,第一次上门送礼。女方收下这次名叫“小酒”的礼物后,如若不满意,还可退物悔婚。而半年或一年后,一旦女家接受了男方送来的“大酒”——它包括衣服、布匹、银镯和猪肉、茶叶、糖、米,两家又喝过会亲酒后,这门亲事便不得翻悔了。此后,男家常在端午、中秋、冬至给女家送礼,农忙时节姑娘帮助男方干活等等,直至举行婚礼。 婚礼当天,媒人率新郎和亲友多人,带着一顶空花轿 (或一匹马)去接新娘。途中,他们最忌与别的迎亲队相遇。倘若回避不开,双方停下时,新郎要立即脱下一只鞋扔出去,并以扔得越高越远为吉。 听说迎亲队上门来,新娘依俗须痛哭惜别。最后经众人劝慰方梳妆打扮,拜别祖先和父母,并由接亲的女伴抱入轿中。于是,由舅舅、叔叔和姐妹、侄辈相送,抬着作为陪嫁的各种箱柜、被褥衣物乃至锅碗瓢盆等一应生活用品,一路吹吹打打而行。 新郎新娘入门后,先到祖先神龛前拜祭祖先,再拜见公婆和互拜。这时,新娘还要送给公婆各一双鞋。进入洞房后,新郎也得立即穿上新娘亲手做的鞋,这叫“换脚鞋”,以示夫妻永不分离。然后,新娘、新郎来到堂屋举行“分大小”仪式,按辈份高低和亲疏为先后,一一拜谢男家的长辈和亲友。 礼毕,众人入席享用婚筵喜酒,新人双双向亲友和宾客敬酒致谢。夜晚,青年人围着篝火又唱又跳,用欢乐的喜歌、婚歌向新人祝福。 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门。未至家门,新娘必放声哭泣,以示思念父母和兄弟姐妹。新郎新娘进门,依礼应先拜祖先,再拜见父母和长辈,并向来宾一一敬酒致礼。酒席中,姑娘小伙子可与新郎开玩笑,戏谑新姐夫。

怒族是个好客的民族,不论走到哪家,你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怒族的传统美食 琵琶肉 琵琶肉是怒族农家腌制的美味肉食,其皮肉金黄润泽,醇香之味有如宣威火腿。“琵琶肉”的腋制方法是,每年十一、二月天凉风燥时,村民杀猪后,刮净猪毛,掏出内脏,剔掉骨头,便往猪的里里外外撒抹调配好的腋料。随后,用两个核桃塞上猪耳,用两根木棍塞住猪鼻,再用针线把刀口缝严实。待腌过几天后,拔出塞鼻孔的木棍,顺着鼻孔往猪腔里灌注盐水,刀口缝合处的针眼,则抹以核桃油。这样反复腋灌几次后,便把全猪挂于火塘上,用烟火慢慢熏制。 漆油茶 漆油茶所含的漆油是从漆树果实榨出来的油脂,呈腊黄色或灰褐色。其性温,味辛淡,是僳僳族、怒族特有的食用油。居住在云南怒江地区的怒族、僳族,与西藏察隅地区接壤,食俗受藏族影响;但怒江地区地处亚热带,不产牦牛和酥油,而产漆蜡。僳僳族、怒族同胞就用漆油代替酥油,制成漆油茶,又香又解渴,既富含营养又具民族特色,是他们待客的名饮料。 “斜拉”和“巩拉” 是别具风味的怒族菜肴。在怒族话中,“斜”是肉,“拉”为酒,“斜拉”乃以酒焖肉。烹制时,先将切成碎块的肉,放入热油锅中,再加上葱、姜、蒜等作料爆炒。待肉炒熟时,放入烧酒,拌好,盖严,焖煮三五分钟即可出锅装盘——此时,“千脚落地”的竹篾房里,香气四溢,不禁令人食欲大振。 由于用酒烧焖,既有酒之醇香,又鲜嫩爽口。做“斜拉”时,用猪、羊、鸡肉皆宜,但最好还是鸡肉,而爆炒的油则以酥油为佳。“巩拉”是以酒煮鸡蛋:先煎炒鸡蛋,再加酒煮一会儿即成。 咕嘟酒 怒族咕嘟酒是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的特产。怒族咕嘟酒的酿制法,其第一步与羌族的蒸蒸酒根基沟通,即将玉米粉制成酒。其特点表此刻饮用时先将坛中的酒同酒糟盛一部分到盆中,插手适量开水,再拌入些蜂蜜或糖,滤去渣,饮其汁。 漆籽油炖鸡 这是怒族、傈僳族的独特名菜。它的烹制方法是,先将鸡肉切块,下锅用漆籽油爆炒五六分钟,搁上八角、小茴香、盐等各种作料,再加进适量的烧酒,添上水,用文火炖三四个小时。用漆籽油炖出的鸡肉,味香、肉嫩、微甜,是怒族人招待贵客的传统佳肴。漆油焖鸡,有益气补血之效,因而常用于病人、产妇滋补身体。据说,若将漆油配以蜂蜜、贝母,清蒸服用,还可治疗气管炎和肺结核。

在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凡是人死了,要根据死者的不同年龄、不同身份和不同死因而采取不同的丧葬仪式。 从前,西双版纳的领主、僧侣、平民和小孩死后,均分别采取不同的安葬仪式,葬于不同的墓地。平民与贵族不能葬于同一墓地,小孩和大人也不能葬于同一个墓地。 西双版纳丧葬方式有火葬、土葬、水葬和天葬四种,略述如下。 火葬 寺庙里的佛爷、领主、僧侣和德高望重的人死后,多用火葬。死者入棺后,由男子把尸体抬到一辆大木车上,再在车上拴好长长的粗麻绳,由很多人拉往火葬地。途中由外寨众人组成夺棺的阵势,他们把尸棺往相反的方向拉。双方来回几次争夺,直到被某一方拉走为止。 尸体焚烧之后,再将骨灰装入坛中,埋到寺庙后面的佛塔下。如今,火葬这简便经济的丧葬形式仍在沿用,而且已不限于少数重要人物,并逐渐成为普通人所采用的葬式。 土葬 土葬是西双版纳傣家人的主要丧葬方式。土葬时的程序与其他民族的土葬程序差不多,有的更简单一些,有的则较隆重。一般村寨中的长老死后,晚辈或是同辈人都非常恭敬地为他办丧事。老人死后先请佛爷念“引路经”,亲属把死者靠在竹楼的中柱上,为他净身并换上新寿衣,然后停放在一扇门板上约2~3天。停尸期间亲属及妇女们要唱“哭丧歌”。村寨里的生前好友都放下活计陆续前来吊唁。2~3日后入殓,用一块大白布将死者裹起,抬进一种两端透气的竹棺里,再由佛爷诵经,为之“超度亡灵”。 傣族每个村寨都有旧村寨所有的坟山,称“龙山”,凡本村寨的人死后,都可埋在本寨的“龙山”里。 水葬 过去在临江河居住的西双版纳人,曾有水葬习俗,无论是病死、凶死、暴死,均用水葬。届时将死者用布裹起来,扔到江河里随波逐流。后来,人们开始认识到水葬会使江河的水受到污染,对百姓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危害,于是,这种水葬习俗渐渐废弃。 天葬 从前,西双版纳还有极少数人生前嘱咐其亲属,一旦死去,要求用天葬仪式,以求灵魂升入天堂。天葬仪式一般较为简单,现在已不多见。

杏鑫测速登录地址_插花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插花节是楚雄大姚昙华山地区彝族村寨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二月初八这天举行。 按照俗规,人们在山坡上的一块草地上搭起南北两道花门,盖起花棚,并由巫师“毕摩”主持祭奠马缨花的仪式。 祭仪结束后,人们背着装满鲜花的竹篓回家去,开始了插花活动。他们先扛来梯子,把花枝插到屋檐、门楣和窗户框上,再往室内的床头、案桌、箱柜插上花儿。当地俗信认为,这天插了鲜花便能吉祥如意。于是,人们互相插花为贺:孩子向父母亲,年青人给老人的头帕插上红杜鹃,祝福健廉长寿;长者给晚辈和孩子头上插花,祝愿吉祥幸福…… 节日的高潮是当天下午在昙华山坡上举行的插花会。方圆几百里的彝族群众穿过花门,聚集在大草坪上。他们人人身穿节日盛装,特别是那些年轻姑娘们,更是衣饰华丽:她们头系花头帕,身穿绣花镶边的左袄衣,腰束花围裙,脚登绣花鞋,再手持一两束鲜花,真是花团锦簇,分外喜人。 节日中,彝族小伙子进场跳“耍花龙”,他们舞步豪迈,舞姿刚健,博得阵阵掌声。接着,一群男女青年进场。他们围成圆圈,小伙子吹起芦签,姑娘们跳起了传统的插花舞……当剧团演出歌舞剧《咪依鲁》时,女主角一登场亮相,四周观众纷纷把花束抛入场地,欢呼雷动,向咪依鲁 (彝语称马缨花为咪依鲁,也称象马缨花一样美丽的姑娘为咪依鲁)表示诚挚的祝福和敬礼。 插花节还是青年男女结交择偶的好机会。他们在对调子和跳舞中结识后,便成双成对地悄悄进入林中树下,互相插花和倾诉爱慕之情。不过,正如当地谚语说的“插花自由,爱花自愿”,如果姑娘看上了小伙子,就让他把花插在头上,并回插一朵花;倘若姑娘躲躲闪闪,不让插花,那是她还没拿定主意。这时,小伙子就该知趣 与相互祝福,把花插到头帕上不同,当姑艰回花给小伙子时,必须将花儿插到他的衣襟上。别的姑娘一看,知道他已经有了心上人,便不再追求他了。原来,插花还是彝族姑娘求爱择偶的标志呢。

回族待人热情诚实,保持着讲礼貌的好传统。回族亲友相逢,以喜悦的面容相待,互道“色俩目”(即互相问好)之礼。 回族是一个非常好客而热情的民族,有着“持家从俭,待客要丰”的优良传统,重视待客礼节。当家里来了客人,主人立即起身相迎让座,献上香茶。当男主人与客人愉快交谈时,女主人则到厨房准备丰盛饭菜款待客人。就餐前,要先洗手。入席,谦让年长者人坐上席。上饭菜之前,主人首先要上盖碗茶。倒茶水时要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揭开,然后盛水加盖,双手捧递。这样做,一方面表示这盅茶不是别人喝过的余茶,另一方面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客人要起立,双手接茶盅。进餐时,上席长者先动筷子,其他人才能进食。席闯,不说污言秽语,不挑剔食物,不要向碗里吹气,也不要用筷子在碗乱搅动,要小口进食。饮水时,不连接吞咽,不能对着杯盏喘气饮吮,要一口一口地慢饮。当客人道别时,回族总是满脸笑容,并一再挽留,一直将客人送出自家大门。在回族村寨,当别人请你做客时,要答应他,不能随便谢绝。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应邀,要讲清原因,表示谢意。 回族的饮食禁忌颇多,主要有:进入清真寺忌抽烟。忌食猪肉以及凡有犬齿且猎食其他动物的猛兽,忌食自死动物,忌食动物的血液。禁止饮酒。在语言上,对食用的畜禽忌说“肥”,而说“壮”;忌说“杀”,而说“宰”;忌说“肉”,而说“菜”,如“牛菜”“羊菜”。相互之间不用禁忌物来比喻。 蕴涵于回族民居文化现象上的一些禁忌和礼仪,为我们揭示了云南回族精神世界的底蕴。在许多回族家庭中尤其是老年人居住的房间里,是绝对看不到任何有人或动物的图画、雕塑的。回族建房是绝对不看阴阳、风水的,他们至多选择一下民居的朝向:如喜好坐北朝南、背阴朝阳,喜好平坦、宽敞、干燥,忌低洼潮湿和易遭山洪水流冲刷处。民居大门一般禁忌向西开,但也不是绝对的,在某种情况下(受到地形的限制),也可以变通。回族民居内部的布局分配体现“以西为贵”,西房通常为老年人居住,西墙是老年人在家礼拜时面对的地方。当老年人做礼拜的时候,切忌旁人从正在礼拜的老人面前走过。 节日与祭祀活动中的礼仪及禁忌 回族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三大节日。 开斋节,在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新月,则再封斋1天,共为30日,第二天为开斋节。 古尔邦节,时间为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圣纪节,时间是伊斯兰教历的三月十二日。 婚丧、生育中的礼仪及禁忌 回族婚姻一般实行族内婚,少数与其他民族通婚者,原则上要求对方随回族习俗生活。斋月一般不结婚。 回族把人的去世称做“归真”,实行土葬、速葬、薄葬。土葬送葬时众亲友争抬“金匣”,不穿孝衣,不戴孝帽、黑纱,不哭丧,不鸣鞭炮,不搞吊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