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神话反映了壮族远古先民对自然界的认识、先民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先民的社会生活。壮族远古神话有姝洛甲、布洛陀、布伯和伏依兄妹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姝洛甲。壮族关于姝洛甲的神话,反映了壮族先民“盖天说”的原始宇宙观和对人类起源的探索。 在天地混沌未开之前,有一团气急转成蛋样,屎壳郎推它,螟蛉子在上面钻洞,蛋爆成三片,一片往上飞成了天,一片往下掉成了水,一片在中间就是地;大地上长出一朵美丽的花,花中长出一个女人就是姝洛甲。勤劳的屎壳郎造地造得大,懒惰的螟蛉子造天造得比地小,天盖不拢地。姝洛甲将大地抓起,凸起之处成了山岭,凹进去的成了江河,天地才合拢严实。姝洛甲站在两山之间,风吹尿急,尿湿地泥,抓泥造人,采杨桃和辣椒撒向人群,抢到杨桃的变成女人,抢到辣椒的变成男人。如今壮族有新生婴儿诞生,亲朋好友不直接问生男生女,而问孩子带辣椒把的还是杨桃果的,即源于此神话。 传说是和人物、史事、山水、土特产、风俗等有密切联系的故事。壮族传说与壮族历史人物、壮乡山水风物、壮族民俗风习等有密切联系,反映了壮族民众的历史观和爱憎感情,是壮族的口传历史。壮族民间有关于侬智高、韦银豹、萧朝贵等壮族历史人物传说,也有神性英雄莫一大王的传说,还有歌仙刘三姐的传说,风光名胜大明山的传说,三月三歌节的传说等。 历史人物传说中的人物事件,起初可能确有其人其事,但在流传中逐渐增加了文艺虚构成分,附会了许多新的情节,反映了各族人民的情感、理想、愿望、美学情趣与民族文化心态。如在依智高反宋的传说中,有猴王给依智高送弓箭的情节,是以神化的情节与艺术技巧来赞颂英雄。再如歌仙刘三姐的传说,也文采风流,韵味醇浓。 山水传说是对名山佳水的解释性传说,往往带有幻想、神奇色彩,赞美名胜美景,寄托了人民的情怀和期望。如桂中名山大明山的传说。一位穷苦老奶奶在山上救了一条将要冻死的小虫并带回家去喂养,小虫长大后成了一条小龙。寨王要来抢小龙,小龙喷气吹走了寨王的兵丁,寨王把老奶奶赶出了山寨,老奶奶不幸受冻挨饿死去,小龙悲愤之下搬起大石把寨王压在下面成了大明山,并把老奶奶安葬在山顶,造了龙殿,守护在老奶奶身边,吐出山泉水灌溉山下百万亩良田. 风习传说是解释风习由来的故事,富于解释性、历史性和传奇性。有的瑰丽诡奇,有的朴实。如壮族三月三歌节的来由,传说是由于烧炭孤儿罗达偶仙女授歌,学成归来传歌壮乡,回到人间正是三月初三,后来壮族人民把农历三月三定为歌节。 壮族民问故事以机智人物故事为代表。通过主人公的特殊方式向地主、土司、官府进行斗争,维护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和人身尊严,反映了壮族古代社会的某些生活侧面。壮族机智人物有卜火、特堆、特土、公颇、老登等,这些人物的身上,都闪烁着智慧的灵光。如《特堆的故事》讲特堆到财主家打工,财主叫他挑礼品上县城讨好县太爷,并要求他行为举止斯文一些。特堆问什么才叫斯文,财主叫特堆跟着学他的样子。财主在石桥上滑了一跤,特堆也学着跌以–跤,礼品全摔到河里去了。特堆惩罚以财主,也维护了自身的尊严,使财主有火无处发。
日期 : 2020 › 05 › 31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同样也是很多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会过的一种节日。那么傣族就是这些过端午节的少数民族之一。随着时代的进展,端午节已经慢慢失去了原来过节时浓烈的气氛,一般都只是在外买点粽子回来吃。然而傣族人民在过端午节的时候跟汉人还是有着一些区别的。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下傣族人民是如何过端午节的吧。 傣族的“粽包节” 农历的五月初五,傣族人民称端午节为“粽包节”,这一天是云南红河元阳县乌河湾河坝的傣族同胞,欢度一年一度“粽包节”的日子。这一天十一点以后,参加粽包的元阳傣族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未婚的小伙子们手拿粽包,欢欢喜喜朝老丙大龙潭大芒果树下的草场聚集。 粽包是用粽叶、竹叶或苞茅草叶把掺拌着花生、腊肉、紫米(有的还放一段半指长的木姜细枝条)、糯米,用这些叶子把米包裹成三角形或圆柱形、雀鸟形,然后用水煮熟食用,粽包味美清香、爽口,非常好吃。 傣族的“对歌节” 每年五月端午这天,红河两岸的傣族男女青年,都要汇集于马街乡乌湾村的那丙大龙潭过“对歌节”。对歌这天,各村男女青年盛装而来,开展男女之间和村与村之间的对歌比赛,从太阳出山一直到日落西山。老人小孩带着干粮来听唱。对歌节是男女青年交朋友,找对象的极好机会。 有的男青年吹起叶子伴奏,歌声此起彼伏,悦耳动听。歌唱完后,小伙子们开始丢粽包给自己看中的姑娘,姑娘们则报之以喜悦的笑脸,拣着粽包。于是,红河州元阳县一对对男女青年手拉着手,分散在草场四周,互相倾诉衷情。这时,老年人和小孩们便拍着手巴掌,“叱喝,叱喝”地欢喊着,直闹到夕阳下山。
塔吉克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属于欧罗巴人种印度帕米尔类型。“塔吉克”是民族自称,意为“王冠”。塔吉克族的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若干世纪分布在帕米尔高原东部的操伊朗语的诸民族。中国塔吉克族(高原塔吉克人)和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塔吉克族(平原塔吉克人)不是一个民族,二者在语言、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上都有很大差异。那么,你可知在我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中的塔吉克族是怎样的吗?随小编去塔吉克族文化看看吧! 塔吉克族先民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受到熏陶。并发展自己。公元2~3世纪,在塔什库尔干一带出现了蝎盘陀国,竭盘陀人是中国塔吉克族的远祖。在3~4世纪,他们已经得到发展,灌溉农业,过半农半牧生活。蝎盘陀国有12座城堡和10多所寺院。以来自于南亚次大陆地区的小乘佛教为国教。 17世纪中叶,清朝统一全国,对塔什库尔干,沿用元朝的名称“色勒库尔”,建置色勒库尔回庄,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清代的建置,大大加强了塔吉克族地区同南疆维吾尔族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密切联系。 塔吉克族男子大都在白色衬衣外穿一件青色或蓝色无领对襟长大衣,腰系一根腰带,右侧挂一把小刀。脚蹬野公羊皮长筒靴。头戴黑羊羔皮作里,黑平绒作面的圆形卷边高统帽。身跨骏马,往来奔驰于草原、雪山间和白云下,显得十分威武、潇洒。 塔吉克妇女的装束鲜艳夺目,更具魅力。她们大多喜欢穿镶有花边的红色或花色连衣裙,外套黑绒背心,下穿长裤,脚蹬红色软底长统靴。为抵御高原上的大风与寒冷,头上总戴一顶圆筒形绣花棉帽。帽的后部较长,可遮住双耳和后颈。 服饰以帽子最具特色,男子一般戴黑绒,圆高统帽;女子戴圆顶绣花棉帽,帽的后半部垂有后帘。出门时。帽外加披方形大头巾,多为白色,新嫁娘用红色,小姑娘也有用黄色的。男女都穿红色长统尖头软底皮靴。 塔吉克族日食三餐,主要食品有肉、面、奶。农区和牧区的塔吉克族,在食物结构上略有不同。农区以面食为主,牧区以肉食为主。喜欢将面和奶或米和奶一起制成主食。如显尔克鲁齐(奶粥,将洗净的大米加牛奶煮成的粥),或西尔太里提(奶面片,用牛奶和面,然后擀成薄片,再用牛奶煮熟)牛奶煮烤饼均离不开牛奶。
提起种植水稻,我们不得不提到壮族了,因为他们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由于壮族擅长种植水稻,故有的地方干脆把他们称为“水户”,壮族的水田比附近汉族地区耕作的更为先进精细,一般实行一犁一耙,有的地区甚至两犁三耙,形成了独特的稻作文化。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在壮族的宗教信仰中,对“竜”的图腾崇拜,根源于壮族的农耕稻作文化。因为“竜”中流出的清泉,是稻作的首要条件。“竜树”的萌发、荣、枯,传递着上天春、夏、秋、冬季节变化的物候信息,是安排水稻耕耘种植的时间表。 “竜”不仅能祛病免灾,保人健康长寿,而且是壮家儿女的幸福源泉。因而,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或三月初三都要祭竜。对“竜”的崇拜,反映着壮族人民朴素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观。壮族善种糯谷。 在他们的饮食文化中,尤以糯米食品最具特色。他们用红、黄、蓝、紫、绿、黑等天然植物色素加工的七彩糯米饭,不仅色彩斑斓,引人注目,而且香糯有加,十分可口。它是壮家人节日的必备品,主要用来祭神。 在壮族的文学艺术中,存在着大量生动具体反映农耕稻作的生活内容。在其神话体诗歌《古歌》和故事体诗歌《谷子来源》等作品中,既叙述了谷种的来源,劈山造田的辛劳,洪水干旱给农作物带来的危害,又表达了他们战胜困难,夺取丰收的坚定信念和取得胜利后的欢欣。诗句感情奔放,激昂动人。 壮族历史悠久的农耕稻作文化,已经成为壮族人民根深蒂固的生存理念。它产生的巨大凝聚力,促使着壮族人民团结奋斗,生生不息,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优良传统文化中大放异彩。
在怒族社会中,最受尊崇的是女性,于是便有了仙女节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仙女节在怒族人民的心里占据很重要的位子,每逢节日都要进行祭拜,届时,以各村寨为单位选择有钟乳石的山洞为仙女洞,人们纷纷带上祭祀用品前去祭祀,整个节庆活动包括祭祀仙女洞并迎接圣水、歌舞求福、体育竞技等。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怒族的仙女节吧。 怒族仙女节的起源,一种说法是源于原始崇拜,另一说法是怒族早期母系氏族尊崇女性的一种遗俗。怒族信奉仙女,以祈求安泰。 相传人们凭吊的这位仙女,是吉木得村一位名叫阿茸的美丽姑娘。她发明了飞跨怒江的竹篾溜索,不辞艰辛劈开了高黎贡山,还在高黎贡山上为人们引出了甘甜的泉水,使常年干旱、荒芜的怒家山寨得到了浇灌,使两岸的岩石变成了沃土,荒山变成了绿野。阿茸姑娘的名字传遍了怒江两岸,人们都称她为仙女,并且十分崇拜她。 阿茸的美貌让可恶的头人起了坏心,头人想霸占阿茸。阿茸只好躲进深山,藏到高黎贡山的山洞里。头人不死心,追到山洞口,要阿茸姑娘出来嫁给他。阿茸姑娘没有答应他。就在农历三月十五日这一天,头人放火将阿茸姑娘烧死在山洞里。 农历三月十五日时值阳春三月,怒江两岸鲜花怒放,怒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聪明能干坚强的姑娘,便将这一天定为鲜花节,在每年的这一天拜祭她,逐渐形成仙女节习俗。 怒族是中国人口较少且跨国境线而居的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文化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冲击,仙女节的传承曾一度中断,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得以恢复。怒族仙女节的社会基础相当广泛,体现出原始宗教尤其是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的意识及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对于怒族传统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价值。
中国的俄罗斯族最早是从现金的俄罗斯地区迁移到中国境内的,“俄罗斯”这一词最早源于欧洲地区斯拉夫人东部地区一个叫做“罗斯”的部落,其祖先最早是居住在欧洲东部地区,到了公元600多年的时候便成为了“罗斯”之称,到了公元1000左右的时候,罗斯大公奥列格控制了以基辅为中心向外周边多数部落,到了13世纪的时候,基辅地区的罗斯人被蒙古给吞并了,归元朝管理。 据说,元朝还曾征用金帐汗国境内的1万多人的罗斯军队来到大都成为扈卫亲军,而且还赐予土地给罗斯人耕种。而这便是中国古代次一次记载俄罗斯族人大批进入中国地区的记载。在中国的史书中称俄罗斯族人为色目人。从14世纪开始,俄罗斯族人就已经脱离了原来的罗斯各族。到了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时候,以莫斯科为中心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中国的俄罗斯族人还有一批是早在18世纪的时候,从沙皇统治的俄国地区迁徙而来的,而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无法忍受沙皇的暴力统治,在当时有大批的俄罗斯族人迁徙带了中国境内。尤其是在19世纪末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更多的俄罗斯族人从西伯利亚地区涌入到了中国的新疆,内蒙和黑龙江地区,而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逃避战乱。 在那个时候,他们被称之为“归化族”,他们所居住的聚集地则被称之为“归化村”。在新中国成立了以后才将他们改名成为了俄罗斯族,被正式确认为了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同样享受着平等的权利。在我国的俄罗斯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依然保持了他们最原始的习俗,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有很多地方跟俄罗斯人非常的相似。由于俄罗斯族前夕到中国的时间不是很长,他们当中还有很多亲戚都还居住在前苏联的境内。 在中国的俄罗斯族人里,他们一直保持着一个民族文化,那就是极强的擅歌擅舞能力。他们经常会举行一些各种的家庭宴会,晚会。他们会在盛会中跳着俄罗斯舞、交谊舞、天鹅湖舞、乌克兰无、俄罗斯集体舞、踢踏舞、马车舞、头巾舞等各种舞蹈,样式是多的数不过来,每一个都是具有非常明显的俄罗斯族民族文化。这些舞蹈中,有的舞姿非常的优美,有的舞姿则刚强有力,而且参与的人也比较多,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火把节是彝族传统节日。关于火把节的来历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年庄稼长势很好,眼看丰收在望,谁知突然飞来许多害虫,伤害庄稼,彝族先民看见了虫灾后使用了许多种方法都不能消灭,就人人举起火把,到田间地头去烧害虫,最后消灭了害虫,夺得了丰收。从此,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人们都举着火把,到田间地头去烧害虫。长此以往,演变成了节日。 一说是在很久以前,彝族的一位首领战败被俘,在六月二十四这天晚上才被救出,大家都打着火把去迎接他。为纪念这位首领被救,人们每年这天都打着火把,久之就成了节日。盘县彝族的传说是:在很早以前,一个勇敢的彝家青年,打败了天神派到人间作祟的邪神,并点燃火把烧死了邪神带到人间的各种害虫。为纪念这位彝家青年,便兴起了火把节。 一说是很久以前,外地彝、汉官家互争地位,彝族因势力单薄而失败,逃往贵州黔西北深山老林中开荒辟野,耕耘播种。谁知种的庄稼又遭到虫害及野猪、野羊践踏。彝族人民点火把驱赶虫兽,直到六月二十四才把害虫烧尽,野兽赶光,保护了庄稼。以后到了这一天,人们便要点着火把在田地里穿行,渐渐地演变成了火把节。 还有一说是,从前彝家在自己的土地上开荒耕耘,收成很好。天王安天古兹知道了,就派天神下来收租税。彝家的土地是自己耕,庄稼是自己种,你天王凭什么要彝家交租税,所以彝家拒不交租。 天王闻讯大怒,就命令天马(蝗虫)下界把彝家的庄稼都吃光。霎时间,天马从空而降,啮食大地上的禾苗。但聪明机智的彝族人民,并没有被天王的残暴所慑服,他们奋起反抗,采用火烧的办法来消灭天马,终于在六月二十四这一天把天马烧绝了,取得了丰收。 于是彝家就把每年六月二十四定为火把节。每年这天都要高举火把游山庆祝,以纪念先人们的功绩。青山等地每逢这一天,相邻几个区的数千名各族人民前往祝贺,使这一传统的彝族节日更显得隆重。
广西桂西都安、大化、巴马以及东兰、平果、马山、隆安等县语言属苗语支的布努瑶,以农历五月二十六至二十九为达努节。 达努是布努瑶语,为“牢记”之意。达怒节又称祝著节、祖娘节、完九节或瑶年,是纪念创世大神密洛陀的节日。 传说,密洛陀创造了人类后越来越老了,一天,她把小儿子(传说是瑶族的祖先)叫来说:“五月二十九是我的生日,你和你的儿孙妻媳一齐来给我补粮。”小儿子说:“我生火还未落灰,拿什么来祝寿?”她说:“做一缸小米酒给大家尝新,拿三两黄麻顶牲口命,提前三天敲铜鼓闹场。”所以达努节从二十六日开始。这天人们把一缸小米酒密封在香炉旁,祭祀时在祈词中特别说明是专给密洛陀的,同时还把三两黄麻也摆在供桌上。 从这天起到三十,夫妻不能同房,家人不得争吵,孩子不能乱闹,妇女不得爬上楼阁,产妇未满42天不能出产房,小孩用三根青茅草做个草圈套在颈上。夜深人静时,主妇在家中僻静处悄悄包粽,包好煮熟供祭后,才叫家人起来吃。 此后的节日活动有:二十七日,老人斗画眉鸟作乐;二十八日黎明,家家杀猪宰羊,远近亲友互相往来,敲铜鼓、唱酒歌,共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五月二十九日是节日的高潮,这天全寨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邀来三亲六戚,挑酒带肉,背上铜鼓,爬上邻近的最高山上,摆酒宴,摆歌场,斗鸟赛马射箭赛铜鼓,青年人对唱情歌,老年人对诵笑酒词,唱密洛陀史诗等等,活动内容丰富,场面热烈。天黑后,大家尽兴而归,结束节日。
从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七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红水河流域的东兰、巴马、风山、天峨、南丹等县的壮族过蚂甥节。 壮族民间传说,蚂甥是雷婆的女儿。东林孝敬母亲,他为母亲守灵时,嫌屋外的蛙声吵人,于是烧开水将青蛙烫死。不料蛙声没有后,却发生大早。后经创世大神妹六甲、布洛陀的指点,东林在大年初一请蚂甥回村过年,并隆重安葬了青蛙后,才风调雨顺。从此传下蚂甥节。 蚂甥节的第一个内容是找青蛙,农历正月初一的早上,过蚂甥节的村寨的男子不分老幼到田野翻石、掏洞,寻找青蛙,先找到者即为雷婆的女婿,称“蚂甥郎”或“蚂甥父”。捉到青蛙后鸣地炮七声,这既是报知雷婆,也是报告其余的寻蛙人。别的人听到地炮声后,便聚拢来接青蛙圆村;由蚂甥郎将蚂甥密封于宝棺(用一节金黄色的老楠竹做成)内,端进花楼(彩色纸轿),在鼓炮声及众人的簇拥护送下,送进蚂甥亭里。 其次是孝青蛙。蚂甥送进蚂蜴亭后,晚上全村男女老少聚集亭中,老人打鼓,青年人持雨帽、簸箕、竹筒跳蚂甥舞、铜鼓舞,舞罢对唱山歌,为蚂甥守灵。接着是陪青蛙。白天,孩子们抬着蚂蜴娘花轿,挨村挨户去贺喜,唱贺年蚂甥歌。主家端来米、硬币、糍粑、肉粽及彩蛋等给青蛙送礼。太阳偏西时,游村结束,蚂甥郎将熟食品分给孩子们饱吃一顿,剩下的米也分给大家带回家(这些米,俗称百家粮)。 最后是葬青蛙。民间传说,由于蚂甥尸骨的分发有先有后,因此各地葬蚂甥的时间也不一,在正月二十五至二月初七之间。葬蚂甥是整个蚂甥节的高潮,家家蒸五色糯饭,做豆腐圆,杀鸡鸭,准备丰盛食品。而外村的人闻讯也都纷纷涌来参加。葬蚂甥的仪式大都在天黑后举行:人们吃了晚饭后,一齐聚集到蚂甥墓幡竿下,先以素食供祭,然后打开去年葬下的宝棺察看去年葬下的蚂甥尸骨的颜色,占卜年景。最后由一老人念葬蚂甥祭词,边念边安葬。下葬蚂甥后,举行盛大的蚂甥歌会。 各地的蚂甥歌会各有不同。东兰县长江乡巴英屯的蚂甥歌会有蚂甥公、蚂甥婆、蚂甥仔及算命先生、渔翁、卖药郎等的风趣表演,然后是群众自己唱歌娱乐。所唱的歌内容广泛,大部是情歌。 天峨县六排镇云榜村纳鲁屯的蚂甥歌会有蚂甥舞及各种游戏杂耍的表演。蚂甥舞是一种由六七十人至一百多人一起跳的集体舞,分三种,第一种是祭祀舞蹈,有皮鼓舞、蚂甥出世舞、长板敬蚂甥、鬼王舞、算命舞、拜寿舞、驱瘟舞等系列舞蹈。第二种是征战武舞,有蚂甥拳、蚂甥刀、蚂甥棍等系列舞蹈。第三种是劳动与日常生活舞蹈,有耙田舞、插秧舞、耘田舞、打鱼捞虾舞、纺纱织布舞、谈情舞、庆丰收舞等系列舞蹈。 这些舞蹈大都以半蹲、半脚尖点地、撩腿划弧点步跳、虚步击鼓跳等为基本舞步,采用蟹行状、蛙跳状的姿势,时而磋步侧身跨越,时而跨腿弹跳,按“之”字形路线行进,用打击乐伴奏,豪放、粗犷、热烈、欢快。舞罢,还有娱乐性很强的杂耍和游戏,如扳腰(即摔跤)、马蜂进窝、黄麂过坳、蟒蛇过棚、老虎咬猪、老虎擒羊、大水翻坝、水车车水、小鱼钻洞、搭人山(即叠罗汉)、花山神仙等等。
歌圩是广西壮族的一个重要节日,据统计,广西的86个市县,有40个市县有歌圩。歌圩有民间约定俗成的地点,上述40个县市,有歌圩点642个,主要集中在右江、左江及红水河上中游。 歌圩还有约定俗成的时间,各歌圩点不同。横县桑园歌圩在正月初二,来宾县蚂坳歌圩在正月初六,东兰县巴英歌圩在二月初二,凭祥市凭祥街歌圩在二月初三,大化县龙口歌圩在二月十六,龙州县下冻歌圩在二月十八,靖西县城歌圩在二月二十二,大化县棉山歌圩、巴马县盘阳歌圩、武鸣县城歌圩、融水县拦马坪歌圩均在三月三,凌云县那巴歌圩在三月十六,田阳县乔业歌圩在三月十七,德保县都敬歌圩在四月初二,田阳县春晓岩歌圩在七月七,大新县下雷歌圩、天等县中和歌圩在霜降日等等。 但把歌圩定在三月三的最多,据统计,在40个县市的642个歌圩点中,以三月三为歌圩的就有18个县的99个歌圩点。于是,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以农历三月三为广西壮族的歌节。 歌圩历史悠久,早在宋代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记载。但关于歌圩的形成,各地却有不同的传说。有的说是为了祝祷丰年,有的说是为了唱歌择配偶,有的说是为了纪念殉情者,有的说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姐,等等。学术界的意见也不统一,有的说源于祭神乐神,有的说源于祝捷娱乐,也有的说源于民族文化交流。 实际上,歌圩是一个综合性的节日,它寓节日性、纪念性、祭祀性、社交性、娱乐性、择偶性于一体。活动以对歌、赛歌为主,兼有抢花炮、抛绣球、斗蛋、演戏、赛篮球、放电影、物资交流等内容。有些歌圩还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举办方式。 对歌、赛歌在歌圩上,对歌赛歌的主角是未婚男女青年。每到歌节,他们便结伴参加对歌赛歌。由于壮族歌圩多为二人二声部的合唱,因此他们总是一对对地出现。在歌场上,有时一对姑娘会受到好几对后生求歌。这时,姑娘们往往会选择她们满意的一对,步他们的歌韵答歌,其余的便只有旁听的份。对歌的双方遵循初会、探情、赞美、热恋、定情、盟誓、离别、约会、相思、重逢等约定俗成的“歌路”唱歌,众人兴致勃勃地围听。 在对歌的过程中,对歌的双方有时“盘歌”:互相盘问,比知识、比智慧;有时“斗歌”:双方不饶不让,比歌才、赛诗艺。有时旁听的后生不甘心坐冷板凳,插入对歌的双方,与正在对歌的后生“抢歌”,于是歌场更热闹了。 在歌场上对歌赛歌,一般都要唱一整天,有的甚至连唱几天几夜。双方若对歌情深,离别时便互赠礼品,约定相会之期。歌场上,许多男女青年会互赠礼物。所赠的礼品,女的大多是自制的布鞋,男的为银镯、耳环、圆镜、食品等。 在南宁地区,也有赠歌折(把歌用古壮文抄在红纸上,折成折)的。据清代陆次云《峒黏纤志》记载,还有男女青年把歌写在扇子上、扁担上、头帕上互赠,称“扇歌”、“帕歌”、“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