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5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馫1980_裕固族的饮食习俗与主要禁忌

在过去,由于生活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等因素,裕固族人很少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如今这种状况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根本改变。但是,相对而言,肉食在裕固人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有很大比例。手抓羊肉是裕固族人最喜爱的食物之一。 此外,还有烤全羊、羊肚烤全羊(羊肉剁碎后装入羊肚内,然后埋入火堆烤制而成),都被裕固人认为是“地道”的本民族的特色食品,至今仍然十分流行,深受各地裕固人的喜爱。但是,由于历史文化与民族传统等方面的原因,裕固族人的饮食还有许多不同与其他民族的习俗与禁忌。比如: 裕固族人在饮食方面不吃大雁、地鹋的肉,不吃驴、马、骡肉及鱼肉。从佛教上讲,吃了尖嘴、圆蹄动物肉,死后灵魂不能升天。现在裕固族人不食驴、马及鸟类肉已成为他们严格遵守的惯例。 旧时,裕固族请神职人员敬点格尔罕(天神)时,牵一只绵羊,神职人员用刀破开羊肚子,掏出羊心,然后砍下羊头并与羊心一起献给天神,表示对神灵的崇敬之意。 裕固族每当举行重大的庆典活动,家里人要给前来祝贺的客人献羊背子以图吉利。他们把羊背子分成12份子,每份子都有一个特殊的名称,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将羊背子分好煮熟,然后分装在12个袋子里,按照客人的身份先献给活佛、部落头目、辈分大的老者或主要亲戚,剩下的9份子由其他客人分别拿走。 据说献羊背子是裕固族先民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为献神、敬祖先逐渐形成的信仰仪式。认为这样可使献羊背子的主人功德圆满。

东乡族称家族组织为“家伍”,家伍中又以血缘的亲疏关系分为“亲家伍”(小家族)和“幅个家伍”(大家族)。亲家伍是由一个祖父的后代所组成的单个家庭构成。幅个家伍是由一个曾祖父或者血缘关系更远一点的单个家庭构成。 历史上,东乡族社会是以父系血缘连结起来的氏族组成。在其人口少的情况下,常居住在一个村庄。随着本家族人数增多,家族不断分支,便另辟新村或迁徙他乡,为了保持家族联系,常在姓之前冠以老庄(老根子)的名称。 东乡族称家庭为gie,即东乡语房子的意思。东乡族实行一夫一妻制,1949年10月以前个别富裕户也有一夫两妻的。家庭通常由夫妻、儿女组成,但三四代同堂的也不乏其例。东乡族原来实行早婚,男15岁左右,女13岁左右便结婚,儿女结婚五六年以后,便另打庄窠(院)与父母分居。 儿子要分居时,父母要给儿子划分土地财产牲畜,最小的儿子一直留在父母身边,并为父母养老送终。父母亡故时的殡葬费用均由儿子们共同负担。幼子的继承权比其他儿子优厚一点,父母或者祖父母居住的老庄窠或是上房归幼子继承,这已成为东乡人不成文的规定,历来遵行不悖。 祖父则倚重长孙,在财产分配方面,长孙的地位几乎与儿子们一样,可分得与儿子们一样的一份财产。 东乡族对离异持慎重态度,尽管按过去的传统,只要丈夫向妻子连说三声“我不要你了”,就算离异了。可说这话时得有证人,且言者承认自己出于本愿并不反悔,才能算数,妻子离异临走时,要带走陪嫁的东西及个人用品和“哈卡毕尼”(即订婚时的聘金)。实际生活中,东乡族中男女随便离异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离异的男女双方都可再婚,丧偶者亦可再婚,寡妇也可以改嫁,亦可转房。寡妇转房,一般限于同辈兄弟、堂兄弟之间,但一定要征得寡妇本人的同意。寡妇改嫁,婆婆一般不能干涉。在旧社会曾出现过抢寡妇的现象。若寡妇被别村的男人看上了,先得给寡妇所在村的长老送礼疏通关系,然后夜间来抢。寡妇改嫁时,一般幼儿不让带走,由丈夫本家抚养成人。寡妇再婚后可带婴儿去抚养,直到成婚年龄送回本家。

生活在甘肃迭部的藏族,男子不喜欢戴帽,多以毛巾绕头。身着长衫,多以麻织品为主,腰扎红腰带,右臂外露。足穿牛皮底长靴,黑色长裤,裤筒较窄。 但也有例外,比如在腊子口一带的藏族男子穿大裤,短袄,缠腿。妇女戴圆筒平顶高帽,身穿大襟长袍,里穿贴身衬衣,有时长袍外套一件肥大坎肩,扎一条漂亮腰带。未婚女子梳2条辫,已婚妇女梳3条辫,盘头、垂吊均可。有时并不严格,盘梳小辫、多辫,任其喜好。 据民族学专家王一清介绍:迭部藏族,除益哇乡扎尕那一带有穿着牧区服饰外,其余各地着装比较简单,色调稳重凝练。 像旺藏、多儿一带藏族男子不戴帽,仅以白毛巾或同样布幅的白布,顺长折叠成宽15厘米的长条,一边紧挨额际缠绕一周,正好呈圆柱体,上面开口。女子头戴夹层软胎平顶“圆筒高帽”,帽檐依次缀以红、黄、蓝诸色布条,布条至衔接处折而向上延伸达于顶端,帽顶用白布封口,微凹。 他们身着交领的自织白色麻布长衫,右臂外伸,腰系红腰带,上别坎刀,衫长及于膝下。足登高勒“骆蹄”(即单层牛皮包底的靴子),下着窄裤筒黑色长裤,膝下部分装入靴筒。 在这里,妇女们身穿半高领、右衽大襟的长袍,类似蒙古族袍服,黑色居多。领、襟部分先用花布绲边,并镶缀黄花暗花锦缎,再用十字氆氇以及各色布条竖直饰以10-15厘米的宽边,线条粗犷,色彩对比强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藏族牧民过着“逐水草而牧”的生活。其民居多为随时可搬动的各种帐篷。做帐篷的材料用牛毛纺线织成。随着农业生产在一些海拔较低,气候湿润温暖地区的发展,一些地区的牧民便逐渐定居下来,开始了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这个定居点既作为整个部落的农业生产基地,也作为四季牧场中的“冬窝子”。 大约在明末清初,出现了“马康”民居形式。所谓的“马康”,是一种半地穴形如碉堡式的土木结构平顶建筑,典型的马康面阔四间,9.3米,进深二间,6.6米。内部是土木结构,以木柱支撑。 马康内由两部分组成,左侧用木板隔有面宽一间,进深二间的马厩,其余右侧部分,则为宽敞的主人居室。室内右上角为一占地面宽二间,进深一间的大“连锅炕”,即:锅灶和暖炕相连接,中间和锅灶毗连部分用50厘米高的木制平台隔开。做饭煮茶,烟火穿炕而过,既可炊事又能达到暖炕的目的。居室内四壁、天棚、地面皆用木板镶装。四面板壁中还镶装了盛装粮食的躲柜,装衣服杂物的橱柜及碗架等。在高堂板壁之上镶装神龛。 马康四周不开窗,只在前面厚墙左侧开有一个宽约1米,高约2米的小门。居室内开有两个直通屋脊的天窗,供通烟,透气,采光之用。林区或临近林区的马康,有“外不见木,内不见土”之说。 随着社会的变化,藏民对马康进行了改造。他们紧贴马康续建了土木结构的二层平顶楼房及楼下前院畜圈。典型的二层平顶楼房,每层高度一般在2.4米左右,这个高度恰好与马康高度相等,楼房面宽也与马康面宽相同。 修建时,楼房紧贴马康,即马康的前墙用作楼房后墙,楼房与马康相互连接。续建二层平顶楼房比较简陋。楼上住人,楼底及楼底前院所修的平房做畜圈。楼上由堂屋、厢房若干间组成。家人分居各室。楼房前檐门面一般有木板装成,并在上面装置了方形花格小窗棂。靠边的堂屋向外突出一间,与之紧连的一间,修有占地两间的大“连锅炕”。堂屋天棚、地面、四壁镶装有木板,后板壁上也镶装了供佛的佛龛及碗柜,其余房间一般不镶装木板。一家人的活动,夏季多在楼房,冬季仍住马康。

裕固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举行成年礼时,常常举行“勒系腰”仪式。实际上,它就是一种成年礼俗。姑娘长到15或17岁时,如果没有男子来提亲,那就要在举行成人礼的同时,还要举行勒系腰婚礼。 具体仪式是:在自家帐篷旁边另外扎起一顶小白布帐篷,选择好吉日,请来亲戚、头人、喇嘛,待客人就座喝茶之后,由两个已婚妇女给姑娘梳头,戴上刺绣缀制好的“头面”,头面是用珊瑚珠、玛瑙珠、珍珠、银牌、铜环装饰穿缀而成的头饰。 先将姑娘头上的12根小辫子梳辫为3根大辫子,头面分为三长条,前面两条齐耳根辫人发辫,分左右垂在胸前,背后一条编人后脑的发辫上,垂在后背。待头面戴好,再戴上宽沿高顶有红缨穗的帽子,这时标志着姑娘已长大成人,同时也标志着从此有了社交的权利。 头面戴好之后,勒系腰仪式开始。将戴了头面姑娘的绸、缎或纱质腰带(裕固族把腰带称为系腰)系在姑姑或舅舅尚未婚娶的儿子腰间,同时将男方的腰带解下来,系在姑娘腰上。 勒系腰婚不管其姑姑家和舅舅家的男孩子年龄大小,是僧是俗,都是可以的。如果舅舅、姑姑家没有尚未婚娶的男子,则将系腰勒在已经婚娶的姑表兄弟或舅表兄弟腰上。如果姑姑、舅舅都没儿子,才可将系腰勒于第三家。 勒系腰仪式举行的当天晚上,戴了头面的姑娘,就住到小白帐篷里过夜,第二天又从白帐篷内搬回与父母同居。从此,姑娘就可与相好的男子自由交往,不受社会非议。但生下孩子,必须姓勒系腰者的家姓。

过去,甘肃地区的裕固族人称妻子为“部斯给”(posicei),其意思是“没有系腰者”,表明将自己的系腰系给了男人。 这里需要注意,裕固族人用女人“没有系腰”这一特征,作为对妻子的称呼,最能形象地说明勒系腰婚的特点。裕固族的婚姻形式中,姑表、舅表兄弟婚姻的具有优先权,即女方必须要嫁给自已的表兄表弟,只有没有表兄表弟时,才能嫁给别人,实际是母系社会的一种遗存。这种婚姻形式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早期社会的女权特征。 早年,裕固族对于勒系腰婚俗普遍信守,勒系腰婚作为裕固族传统婚姻方式中的一种得到承认。然而,随着人们思想的逐步开化,许多地区的裕固族都出现了对姑舅表婚的“背叛”,女子可以与姑舅表兄弟以外的相好男子婚居。这样,姑舅表亲优先的婚配权利,仅是一种形式而已。姑娘勒系腰后,一般有三个发展方向。 其一,姑娘长期在娘家,临时性地同不止一个男子在同居(当然,这要是在汉族人看来可是伤风败俗的)。男子在同居期间,必须帮女家干活,但不能“白头到老”,有孩子后仍然住在娘家。待孩子长大后,或与父母长期居住,共同生活,或女方向其父母提出要求,从父母处分得一部分财产,与她自己的儿女一起生活,当一辈子“老姑娘”。 其二,交往的男子中,有情投意合者可将其招赘上门,以招女婿名义同女方父母一起生活。若女方父母有人赡养,一起生活几年后以女方名义从娘家分得一些财产,分居另过。否则,则这对夫妻则有义务赡养女方的父母。 其三,如果姑娘与交往的男子感情相当亲密,男子又表示可以娶她时,征得女方父母同意,男子向被勒系腰家交一头牛或一匹马,“赎回”姑娘的系腰,男女方可正式结婚(此种婚俗主要流传在康乐草原),另成一个新的家庭。

杏鑫测试路线_满族人姓氏的来源与变迁

满族称“姓”为“哈拉”。“哈拉”都是多音节的,如爱新觉罗、瓜尔佳、舒穆禄、纳兰、董鄂、伊尔根觉罗等。 不过,在习惯上,这些“哈拉”并不与名字一道在日常交往中使用。一般情况下,满族人相互之间只称名而不称姓。这种习俗历史非常久远,在满族的前身女真、勿吉、挹娄、肃慎时代就是如此。 《金史》中虽有不少姓、名连缀的记载,但那是修撰者所为,并非史实。“哈拉”的来源不一,或以地名、部落名为姓;或以动、植物等图腾名为姓;清中后期,受汉文化影响,又有以先辈名的第一音节为姓的。 “名”在满语里称作“格布”。依照习惯,长辈之名不可直呼。人们相互交往时,为表敬意,常在对方格布的第一音节后加上相应的称谓,如清光绪年间的礼部尚书怀塔布,人称怀尚书,这就十分类似今天常见的“张先生”、“王女士”的称呼。不过要记住,张先生之“张”是姓,而怀尚书之“怀”却是名的第一音节。 进入近、现代以后,满族的姓名加速与汉族同化,特别是原来不常用的、多音节的姓,大都演变成常用的、单音节的汉字姓。演变的方式,或是谐音,如“瓜尔佳”改姓“关”,“舒穆禄”改姓“舒”,“奇德哩”改姓“祁”;或是译意,如“阿克占”改姓“雷”,“巴颜”改姓“富”,“倭赫”改姓“石”,等等。这便是现在我们很难通过姓氏来辨认满族的原因。

杏鑫测速代理_哈萨克族的饮食特点

哈萨克族以牧业为主,哈萨克人善于用奶和肉制作各种食品。哈萨克族的饮食特点与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据有关资料介绍,哈萨克人对肉的做法有煮、炒、烤多种,最普遍的是手抓肉,奶制品的花样更多了,有酥油茶、奶疙瘩、奶皮子、奶酪、马奶酒等。 哈萨克族很早就放牧牛、马、羊和骆驼,几千年的牧业生产活动,使他们掌握了各种制奶技术,今天常见的奶制品主要有以下三种: 酥油茶。哈萨克人每日都离不开酥油茶。它的制作工序是,先在酸奶(发酵后的鲜奶)中加入少量甜奶,煮沸,然后将其放凉再灌进特制的皮囊内,用捣奶杆上下搅动,使奶与脂肪分离,取掉在表层的脂肪,然后将茶(以砖茶为主)煮开,加入奶子及少量酥油和盐,这就是人们所称的“酥油茶”。 奶疙瘩。将酸奶煮沸,倒进滤袋内挤去黄水,晒干成块,在两三年内不变质、变昧。在少奶的冬季,它就成为哈萨克人最好的食品。 奶皮子。把鲜奶煮沸再凉一个时辰,积于表层的奶叫“奶皮子”。另外还有奶酪,奶酪又叫“乳饼”。是将酸奶与甜奶混合,煮沸,奶子结成小块,挤去黄水,晒干食用。 马奶酒。自从哈萨克人懂得了发酵方法,便开始酿马奶酒。酿酒时先缝制一个很好的皮囊,经消毒后,把马奶倒进皮囊,放进一些陈马奶酒,每天搅动,数天后酒味自出。 哈萨克人一日三餐,除每天食用面食品、肉食品外,大量饮食的便是奶制品。在家待客,外出放牧都少不了这些奶食品。

杏鑫注册网站_裕固族饮食特点与饮食种类

裕固族饮食种类繁多,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涉及特色饮食22种,兹摘录数种较有特色的饮食于下: 酥油炒面茶 顾名思义就是加入酥油炒面的茶点。在不产奶的季节,茶也是不可缺少的饮料,可不放奶,裕固族把不放奶的茶称为黑茶。裕固族人从小喝茶成瘾,如果一天断了茶,就会流鼻涕,淌眼泪,头痛困倦,浑身不适如患大病。喝完早茶,即赶羊出牧。裕固族牧民根据长期生活体验,认为砖茶性热,夏天可避暑解渴,冬天可驱寒暖胃,醒脑提神。 冻饺 裕固族做冻饺要事先挑选最肥的羊肉,把腿部的软肉剔下,掺上葱,放姜粉、花椒面、食盐,剁成馅,和好面,全家动手包饺子。包好的饺子均匀地摆好放在冷房子里冻,待全部冻住后装入干净的袋子里存放。到过年时,客人上门先喝酥油奶茶,再上手抓羊肉青稞酒,后上饺子招待。不管客人多少,都吃饺子。 全羊 按照裕固族的规矩,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各部落由正副头目带领本部落三五个代表去给大头目拜年。拜年之前,部落要挑选一只大而肥的羯羊,宰杀得整爽干净,在羊肉未僵硬之前,把四条羊腿收拢成跪卧势,放在一长方形红漆木盘之中,羊头也要剥得千干净净。大头目一到,先由部落头目给大头目敬献一条哈达,后由四个人抬着木盘把全羊献给大头目,作为部落的拜年礼品。 是裕固族待客的上好食品。家里来了客人,主人从羊群里挑一只膘肥的羊宰掉。如果客人不多,就卸下四条腿做饭用,其余部分用刀按照关节部位一块块卸开,肋骨一根根分开,腰脊骨、后髅骨、羊胸、脖子都分成小块。肉下锅时,切忌热水中下肉。待锅开后用勺子撇掉血沫,下适量的姜片、花椒、食盐、辣皮。肉刚熟即可出锅,这种肉叫“开锅肉”。吃时肉脆嫩。如果过了火候肉变老,非得煮烂再吃。一般人家都备有大蒜,在吃肉时同食大蒜,肉味会更鲜美。在吃肉之前主人备盆净水让客人洗手,或送上一条湿毛巾让客人擦手。因为肉是大块的,只能用手抓着吃,故名“手抓肉”。 脂裹干 宰羊时用一净盆,内放一把食盐,接羊血。把羊肝、肺、心脏取出后,剁成肉末,加入姜粉、花椒面,放入羊血内,拌上葱、蒜、炒面。把羊护腹油,也叫蒙肚油整块取下,在面板上拉开铺平。把剁好的血肉浆用手抓在蒙肚油的上边,放成长条状用脂油卷住,多余的部分用刀切下,拿白线缠裹两头和全身,剩余的如法制做。全部卷完扎好后,摆放在笼屉上蒸,蒸熟即可。蒸熟的脂裹干变硬不会散开,再把缠裹的白线取掉,切成二三寸长的段,盛盘上桌,蘸上醋、蒜吃。脂裹干放冷后切成薄片,锅内放油煎热,味道更佳。

杏鑫平台注册登录_1949年以前裕固族的兄弟共妻现象

兄弟共妻是指在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内一个妻子为兄弟几人所共有。1949年以前,裕固族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出现了兄弟共妻的婚姻现象。这种情况是:哥哥先娶了妻子,经过一段家庭生活之后,弟弟也慢慢加入婚姻关系,造成兄弟共妻的事实。 这种习俗与裕固族在1949年前生活习惯也有极大的关系。裕固族人以帐篷为家,一顶帐篷为一个家庭单位,由于生活贫困,全家男女老少同居一炕,全家共盖一条毡衫(用羊毛制成宽大而松软的被子),睡觉时一被铺一炕,全家人钻入睡觉。所以生活的客观条件造成了这种婚姻关系。 兄弟共妻的婚俗也是由经济贫困等原因所造成。由于家庭财力所限,没有经济力量各娶一妻,存在有祸同当、有福同享之观念,共同支撑着家,但凡此情况兄弟间便互相忍让或回避。也有兄亡故后,弟纳嫂为妻;也有弟亡后由兄纳弟媳为妻者。 总之,兄弟共妻在1949年前为数不少,不受社会非议。兄弟共妻所生子女,称先加入婚姻关系的男子为“阿甲”,称后加入婚姻关系的男子为“代阿甲”,也即“小父亲”之意。 兄弟共妻,兄弟共同承担家庭一切负担,为了一家生计,往往是兄弟中常有一人外出于活,或轮换外出。 由于兄弟共妻这种婚姻形态比较复杂,所以民俗惯制也不简单,兄弟共妻的婚姻所造成的称谓很有特点,家规尤其严格,家庭财产按同时态或不同时态的婚姻家庭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