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5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鑫测试路线_广西侗族风俗习惯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差别,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围大头帕。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地互有差别,有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者;有衣长齐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者;有着大襟衣、大裤管、柬腰带、包头帕、挽头髻者;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腿、髻插银椎者;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龙凤花卉、长裙过膝,梳盘发者;也有着汉装者。一般都喜欢戴银饰。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住”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 侗族少女   ”月也”,是这一村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三江县富禄等地侗族群众常于夏历3月3日或2月2日汇集于广坪上,用一特制火包冲一铁环腾空而起,降落时,让大家抢夺,获得者受重奖,叫做”抢花炮”。  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姑舅表婚较为流行,姨表兄妹和辈分不同的不能通婚。女子婚后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习俗。解放前,侗族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封建家长制的父系小家庭。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子,妇女禁触铜鼓;男人或长辈在楼下,不准上楼。侗族姑娘在婚后才能享受父母和自己积累的”私房”以及分得少量的”姑娘田”、”姑娘地”。男子继承家业,无继承人的可招赘养子。  丧葬一般同汉族,行土葬。个别地区还有停葬习俗,人死入殡后将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都死亡以后,才一同择日安葬。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2861.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杏鑫新闻304724_侗族婚礼

“踩脚后跟”是贵州东南一带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种活动。侗族小伙子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他就会在赶场的时候,悄悄地跟在对方身后,故意踩一下对方的脚后跟。对方被踩了,回过头来觉得这个小伙子自己中意,便会跟着对方走,一直走出场外,两人悄悄细谈。如果自己不中意,就假装不知道,不去理睬。踩的人发现对方不跟出来,也就作罢,再进场另觅对象。  在我国侗族部分地区有“夜娶”、“夜嫁”的习惯。娶亲一般都是深夜。男家三十多人的迎亲队伍,除吹鼓手外,每人举着一个松明火把,穿山过坳,越溪串案,火红一片,活象一条翻腾跳跃的火龙;再加上唢呐锣鼓的敲打和吹奏,在这寂静的偏乡僻寨,越发显得欢快和火热。 夜行十余里,迎亲队伍到达新娘的团寨里,但团门紧闭(每个团有一张大门)原来这里不可轻易进门,设有道道“歌卡”。迎亲队伍每经一道“歌卡”,都要对歌。一盘一对应答如流,方许进去,进了团门,是否接出新娘,还要费力气突破最后一关,因为新娘屋里对歌手云集,即兴盘问。什么古往今来,天文地理,时事政策,随意编成,脱口而出,这就需要迎亲的男家歌手随机应变,很快地巧妙地对答出来,方可发亲。这确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盘问对答毕,女家宣布发亲。新娘头戴侗帕,颈挂项圈,身着大襟花边盛装,由女伴陪同,右手举着桐油纸伞(据闻可避邪),在鼓手热烈欢快的吹奏下上路。如果在途中遇到另外一支迎亲队伍,新朗和新娘必须交换腰带,互相“换喜”。 当迎亲队伍来到男家的门前,即鸣放鞭炮,新娘暂停门外片刻,以等待“进门仪式”。一位五十开外的老人,负责举行迎亲仪式。  这套为时十来分钟的仪式完毕,新娘才在鞭炮声中进入洞房,稍事歇息便吃“半夜饭”。饭后便开始对歌。新娘和一群女伴在房里,新郎和一群男伴在门外,互相对唱,一直唱到次日凌晨。有意思的是,新娘新郎成亲,并不“坐家”(夫妻同居)。次日,新娘吃罢丰盛的“百盘宴”(来参加婚礼的人不带其他贺礼,各带一盘最有侗乡特色的腌鱼、腌鸭、腌肉之类的东西,便由女伴陪同回娘家。以后新郎去女家做客,一旦女方有了身孕,新娘才一边挑着稻草(男耕)一边挑着纺车(女织)来到男家定居。从这时候起,才算是真正的夫妇。  侗族一对新人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2856.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杏鑫平台注册登录_侗族斗牛节

“斗牛节”是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侗家喜欢斗牛,村村寨寨都饲养着善斗的“水牛王”。“斗牛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二月或八月里逢“亥”的日子里举行。 节前,各自约好对手,作好斗牛的准备。节日这天清晨,铁炮三响,“牛王”在锣鼓和芦笙的乐器声中进入斗牛场。这时一支支队伍,手持金瓜、月斧,举着各种旗帜,前呼后拥,绕场三周,算是“入场式”,也叫“踩场”。接着,各队牵着自己的“牛王”,举着火把,严阵以待。铁炮一响,他们便将火把往前一抛,参斗的两头牛从两端四蹄腾空,冲了上去斗作一团,难解难分。气氛紧张热烈十分壮观。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2695.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杏鑫平台首页_侗族风俗百家宴

本文来自红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斗牛比赛黔东南 赞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逆流的鱼 管理员 0 0 生成分享图片 扫码分享到微信 通道都垒侗寨九月九民俗 « 上一篇 2019年1月29日 am11:25 侗族风俗百家宴 下一篇 » 2019年1月29日 am11:27 相关推荐 湖南怀化通道发现100多“再生人”轮回转世震惊全国 七十二寨侗族坐夜歌 侗族风俗节日一览表 侗族腌鱼:一千多年历史的佳肴,舌尖上美味

杏鑫平台登录_在江南水街体验侗寨风情

江南水街开街暨侗寨“民族联烟”仪式实录。 很有民族特色的江南水街(位于南宁市五一东路,市二医院斜对面)今天开街了,江南水街联合广西三江侗寨举办大型民俗婚礼,平时很难看到的民族文化如侗族多耶、芦笙踩堂、侗族大歌、侗戏等将精彩呈现,具有侗家特色的侗布、刺绣、侗酸、油茶等侗乡特产也将展现在大家面前,大家可以边品尝油茶边观看侗家人的绝活。闲逛在江南水街,古老侗寨的民俗场景将一一展现。这是江南水街组织方到遥远的三江那个小寨子,将那里的村民们集体打包邀请过来的,以展现最原汁原味的民俗。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多耶是侗家人民在祭祀先祖和庆贺民族喜庆节日时的集体歌舞,手拉手围成圆圈边唱边舞,大家没有尊卑贵贱之分,也没有语言隔阂,其乐融融。 阿牛哥与摄友们去得比较早,活动还没有开始,先观摩一下侗寨的传统风俗表演 民族剪纸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2660.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杏鑫主管304724_侗族节日之“吃冬节”

很多人都渴望有机会去旅行,但却往往没有时间。看着朋友圈里晒着异域他乡的美景美食,心里除了羡慕嫉妒,也同样暗自告诉自己早晚也要策划一个属于自己的旅行。可是,那个早晚对于大多数人真的很遥远。 春节就快来了,今年的余额已经严重不足,在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轮番责难和熊孩子们的严刑拷打之前,您是不是打算犒赏自己一次奇妙的旅程呢?位于湘、黔、桂三省交界的侗寨已经开始载歌载舞,欢度侗族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吃冬节!想提前感受侗家原汁原味、热闹有趣的年味吗?古朴的寨子已高挂大红灯笼,窗檐下挂满了酸鱼腊肉,热情好客的侗家人已备好美食美酒,只等远方的客人到来。 侗族吃冬节合拢宴 侗族是一个多节日的民族,也是一个民风古朴、热情好客的民族。每当吃冬节来了远方的客人,人们都会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宴请客人,让宾客深切感受到侗族人民的热情和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说到这,小编实在忍不已经流口水了,那就随小编一起去体验一下到侗家过吃冬节必品鉴的十二道“疯味”吧! 一、腌肉(酸肉) 腌肉是将屠宰好,经过数道工序并配上上等配料、盐、辣椒等腌好的肉品(在侗寨制作腌酸肉的材料主要包括猪肉、鸭肉、鹅肉等)放到密封性极佳的木桶及陶瓮里继续腌制,腌制时间一般半年以上,有的一到两年,经过腌制的肉类,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二、腌鱼(酸鱼) 在侗寨,最常见和盛行的一种名菜-腌鱼。经过腌制一年后的腌鱼,色呈红色,干湿适当,酸度适中,放入口中,酸、辣、香让人精神大振,食欲大增。腌鱼有几种吃法,可以生吃、油炸煎吃、火烤吃、小炒红椒吃等。但笔者认为,酸鱼尤以生吃、火烤吃为最佳。侗族特色腌鱼,营养价值极高,是待客的上乘美味佳肴。 三、腌鸭(酸鸭) 侗族人几乎每家每户都养鸭,腌鸭的做法和腌肉的做法几乎一致,即选用农家稻谷喂养的麻鸭(鸭子的生长期在半年至8个月以上的为最佳),屠宰好,经过数道工序并配上上等配料、盐、辣椒等,再将腌好的鸭肉放到密封性极佳的木桶及陶瓮里继续腌制,半年以上即可取出食用。 四、腌酸野菜(酸野菜) 环三省坡一带的侗族因大部分居住在较高的山地带,这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因而可食用的野菜也非常之多,但侗家人在腌制酸野菜时亦是非常讲究的,取材一般都以含植物纤维较多、益脾健胃的食材为佳。(如清明前后的野蕨菜、野山笋以及鱼腥草等)当然,嫩姜片、嫩姜根、萝卜、应季辣椒等也是侗家人陶瓮中常见的腌酸食材之一。 五、血红 血红是侗族最具特色的菜(贵州一带的侗族),是逢年过节嫁娶喜庆时必备的菜品之一,由煎炸过的猪肉、猪肝、猪肚等内脏加入烤过的干辣椒、鱼腥草、萝卜丝,与侗族特有的香料等多种食材混合在一起,再倒入新鲜的猪血搅拌均匀,就是一碗地道的血红了。这道菜虽令许多外来者望而却步,但却是侗族人赞不绝口的美味佳肴! 六、鸭血粑 侗家人每逢过年过节杀鸭都做鸭血粑。制作方法是用盘子盛装一层干爽糯米,将鸭血均匀地淋在米粒上,使之湿透沾连成块,待鸭血干后放入锅内煮熟,切成小块和鸭杂同炒,加配葱、蒜等佐料。 七、牛瘪、羊瘪 牛羊瘪,又名“百草汤”牛羊瘪是取现宰杀的牛羊胃中的青草榨汁过滤后,加入多种中草药熬制,取汤烹制牛羊肉或内脏等,吃起来味道略微的清苦,但十分养胃。 八、鱼生(生鱼片) 侗族人几乎家家都有自己的鱼塘,自家鱼塘养的草鱼经过2年的喂养,足足有十来斤,切成薄片做成鱼生,再配上地道的侗族当地特色调料,味道也是极佳的。 九、煎粉肠 粉肠也是侗族的特色美食,要想吃到好吃的粉肠,在屠宰前必须让猪空腹,此段肠子就会有消化液,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并不需要翻肠子出来洗净,只要将外面处理干净,即可放入锅中小火慢煎。因其含有脂肪及消化液,吃下去有些粉状的口感,而形状则像肠一样,因而得名。 十、油炸蝗虫 因侗族地区盛产水稻,在水稻花期之前,利用特殊的工具到田里捕捞,将捕捞回来的蝗虫放在竹篓里2 天,待排光粪便,下沸水锅烫死,后捞出沥水,去肢、翅、内脏后晾干,食用时,将晾干的蝗虫置入油锅里小火慢炸,待每只蝗虫都通体微微似乎透亮,变成深沉厚重的红色,就可以撒盐拌匀出锅了。 十一、竹鼠 竹鼠是侗家人待客的上等菜肴,竹鼠因体大肉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客人青睐,其做法一般为按照侗族特殊的方式爆炒及红烧,但因野生的竹鼠不易逮到,即使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若想吃到正中的野生竹鼠,也需要运气噢。 十二、土蜂蛹 在侗族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经常会见到一道备受欢迎的下酒菜,它既不是生猛海鲜,也不是奇异山珍,它就是酥香可口的土蜂蛹。蜂蛹一般为胡蜂、黄蜂、黑蜂、土蜂等野蜂的幼虫和蛹。它的吃法很多,有椒盐蜂蛹、油炸蜂蛹、香辣蜂蛹等。而侗家人做法极其简单,将乳白的蜂蛹放入热水中焯水,然后捞出沥干,紧接着把油倒入锅中加热至六七成高温,再把焯水后的蜂蛹放入油锅中,直至炸成金黄色,加配葱、蒜等佐料即可出锅。 侗族人无酸不欢,无酒不宴,侗族人民通过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等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造,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也体现出勤劳、质朴侗家儿女的智慧结晶。品最有“味”的吃冬节,过最火爆的侗族年…… 本文来自吴超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杏鑫测试路线_侗寨拦路酒,饮的是深情

这幅图,就能联想到这么句话”有朋至远方来,不亦说乎”。黔东南苗家人很好客,很热情。 歌一曲 酒一杯   拦下的是脚步   饮尽的是深情   沉醉的是心灵   让每一个远方来客   挣脱世俗的羁绊 回归自然  在黔东南自治州的苗乡侗寨,有”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席”的规矩。家家都放有一两坛自己用糯米酿造而成的米酒,约二三十度之间。酒俗,是苗侗人民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日常有报酒(祝酒)、敬酒、拦寨酒(雷山郎德12道拦寨酒)、拦门酒、迎客酒、送客酒。红喜席,有嫁别酒、分家酒、换酒(交杯酒)、酒歌酒、订亲酒、贺儿酒。白喜席(如高龄老人过世等),有慰问酒、陪葬酒、酬劳酒、别魂酒、祭祀酒。日常席,有火堂酒、平伙酒(打平伙)。还有结盟议事时的歃血酒(血酒)、议榔酒。一般都用土碗作酒杯,逢重大节日和吉日,酒具改为牛角。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2628.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杏鑫测速登陆_古老的侗族萨岁节

萨玛节是流传于贵州省榕江县侗族地区的—种盛大的祭祀活动,规模庞大、气势恢宏、神秘古朴,带有母系氏族社会遗风。萨玛,也称萨岁,侗语“萨”即祖母,“玛”即“大”,“萨玛”就是大祖母。图为侗家萨坛。 相传早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有一位英勇善战的侗族女首领在反击外族入侵的战争中屡建奇功,人们对她无限崇拜。不幸的是在一次战斗中她陷入绝境,最终跳崖就义。侗族人景仰她的才干和气节,将她奉为能给本民族带来平安和幸福的神灵,尊称她为萨玛。为了纪念死去的萨玛,人们在村寨中间的坪坝上垒起土堆,即萨坛,作为供奉和祭祀的场所。图为侗家妇女走进萨玛祠跪拜祈福。 后来,部分侗族地区的萨坛改成了小木屋。到了清代光绪年间,榕江三宝侗乡各村寨的露天萨坛先后改建成砖砌的萨玛屋,场所显得庄重而神秘。  萨屋前一般都栽有柏树或杉树和千年艾,以示萨玛的英灵万古长存。图为侗家年长的妇女采摘千年艾,为祭祀做准备。  萨玛屋内没有神像,只有神位。神位上竖着一把半开的黑伞,黑伞下垒有一堆石头,象征侗族人在萨玛英灵的护佑下团结坚强,幸福安康。  萨玛节当天,侗家人都会杀猪宰牛祭祀萨玛。  侗家儿女整理发饰,身着盛装,准备参加萨玛节巡游。  在榕江,几乎每个侗寨都修建有圣母祠或萨玛祠,以祭祀圣母萨玛。圣母祠里常年备有香蜡纸烛,逢年遇节,随时可以祭祀萨玛。  祭祀萨玛的时间一般在春耕之前(农历正月或二月)或秋收之后(农历九月或十月)的农闲时间里,选吉日祭奠。祭萨玛的规模一般是各村祭各村的,也有邀请邻村共祭的。侗寨推选寨子里一名老妇做萨玛化身,寨老为其敬茶。  寨老对着黑伞默念祈福咒语。  侗家老妇人在萨坛前斟茶敬献萨玛。  侗家老妇在祭品上插上花饰。  祭祀完毕,由寨老、开路锣、萨玛化身以及多位侗族老妇组成的队伍在萨玛祠里“转灵”,随后走出祠堂到路上巡游。  侗家儿女将开光后的稻草芯缝在衣服上,以求辟邪保安康。  巡游中,开路锣走在队伍前面,为队伍辟邪开路。  男人们手持草标走在祭祀巡游最前方。  侗家妇女身着民族盛装。  侗家妇女在头上插上千年艾,祈福健康平安、万古长青。  寨子里的老鼓乐手加入到队伍中巡游。  侗族妇女手拉手围成圆圈跳舞,寓意团结互助。  祭祀结束,侗家妇女载歌载舞,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3039.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