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玛节是流传于贵州省榕江县侗族地区的—种盛大的祭祀活动,规模庞大、气势恢宏、神秘古朴,带有母系氏族社会遗风。萨玛,也称萨岁,侗语“萨”即祖母,“玛”即“大”,“萨玛”就是大祖母。图为侗家萨坛。
相传早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有一位英勇善战的侗族女首领在反击外族入侵的战争中屡建奇功,人们对她无限崇拜。不幸的是在一次战斗中她陷入绝境,最终跳崖就义。侗族人景仰她的才干和气节,将她奉为能给本民族带来平安和幸福的神灵,尊称她为萨玛。为了纪念死去的萨玛,人们在村寨中间的坪坝上垒起土堆,即萨坛,作为供奉和祭祀的场所。图为侗家妇女走进萨玛祠跪拜祈福。
后来,部分侗族地区的萨坛改成了小木屋。到了清代光绪年间,榕江三宝侗乡各村寨的露天萨坛先后改建成砖砌的萨玛屋,场所显得庄重而神秘。
萨屋前一般都栽有柏树或杉树和千年艾,以示萨玛的英灵万古长存。图为侗家年长的妇女采摘千年艾,为祭祀做准备。
萨玛屋内没有神像,只有神位。神位上竖着一把半开的黑伞,黑伞下垒有一堆石头,象征侗族人在萨玛英灵的护佑下团结坚强,幸福安康。
萨玛节当天,侗家人都会杀猪宰牛祭祀萨玛。
侗家儿女整理发饰,身着盛装,准备参加萨玛节巡游。
在榕江,几乎每个侗寨都修建有圣母祠或萨玛祠,以祭祀圣母萨玛。圣母祠里常年备有香蜡纸烛,逢年遇节,随时可以祭祀萨玛。
祭祀萨玛的时间一般在春耕之前(农历正月或二月)或秋收之后(农历九月或十月)的农闲时间里,选吉日祭奠。祭萨玛的规模一般是各村祭各村的,也有邀请邻村共祭的。侗寨推选寨子里一名老妇做萨玛化身,寨老为其敬茶。
寨老对着黑伞默念祈福咒语。
侗家老妇人在萨坛前斟茶敬献萨玛。
侗家老妇在祭品上插上花饰。
祭祀完毕,由寨老、开路锣、萨玛化身以及多位侗族老妇组成的队伍在萨玛祠里“转灵”,随后走出祠堂到路上巡游。
侗家儿女将开光后的稻草芯缝在衣服上,以求辟邪保安康。
巡游中,开路锣走在队伍前面,为队伍辟邪开路。
男人们手持草标走在祭祀巡游最前方。
侗家妇女身着民族盛装。
侗家妇女在头上插上千年艾,祈福健康平安、万古长青。
寨子里的老鼓乐手加入到队伍中巡游。
侗族妇女手拉手围成圆圈跳舞,寓意团结互助。
祭祀结束,侗家妇女载歌载舞,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3039.html
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