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婚恋奇特而有趣,最有趣的是,举行过”换裙礼”的少女,方可在”玩场”中与心上人结交恋爱,以及媒人说亲和吃酒定亲、让新娘挨饿、亲朋通宵哭嫁、向迎亲者泼水、抢背新娘、洞房博斗等传统婚俗。 •少女换裙礼• 彝族姑娘进入成年时(一般多在15岁),依俗要举行隆重的“换裙礼”。换裙仪式在晚上举行。长辈、局外人一律回避,应邀的客人是一群 15至17岁的姑娘女友。她们围坐火塘,谈笑欢饮,并向以“假新娘”身份出现的换裙姑娘祝福吉祥如意。一些调皮的姐妹还要说些逗弄姑娘和大家开心的话儿。仪式开始,姐妹们先为姑娘梳头,把原来的单辫子改梳成双辫子,盘于头顶。她们还给少女戴上绣花头帕,并将她额前的刘海梳得溜滑光亮,使情窦初开的少女更显俊俏美丽,愈增迷人的风韵。她们还把姑娘原先佩带两耳的白坠片或穿耳旧线扯下,换上红玛瑙似的珊瑚珠或银光闪闪的耳坠,以示吉祥如意。最后,姑娘脱去原先的红白两色童裙,换上绣了花边的上衣和黑、蓝、黄、白等五彩相间的有褶拖地长裙。 •在“玩场”和对歌中相恋• 许多彝族地区的青年男女都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如今,姑娘、小伙子在平日的下田耕作、上山打柴、放牧牛羊、集市赶街以及民族节日中结交爱慕后,便相约在“玩场”中进一步幽会恋爱。 夜晚,小伙子按照预先的约会,弹着月琴或吹着短笛、木叶,来到心上人的门前树下,呼喊姑娘。姑娘出来后,他们一起来到林中草地。他们烧起篝火,而后便围成圆圈唱歌跳舞。这伙人唱累跳累了,坐下歇息交谈,另一伙人“啊嗨”一声,又接上去唱呀跳呀……就这样,他们在“玩场”的娱乐中进一步相互了解,增进恋情。 •媒人说亲和吃酒定亲• 媒人带着酒、糖等礼物上门说亲来了。依照俗规,只要姑娘的父亲喝了男家送来的提亲酒,便意味着答应了这门亲事。此后,逢年过节,男家还要给女方送些钱、布、肉、酒等礼物去。 定亲较为讲究,男方须带着事先议定的聘礼——从前,富家要以可观的银锭、牛马为聘金,贫者只以若干钱、酒、糖、布,再牵上两只羊作过礼。于是,双方举杯欢宴,共庆结下百年之好。此谓“吃定亲酒”。 •让新嫁娘挨饿• 结婚前10天,新娘便开始减少饭食和饮水了。结婚前三天,依照惯例,姑娘每天只吃一餐,每餐吃一枚鸡蛋,每次只可喝一口水。倘若新娘实在口干舌燥难以忍耐时,也只能啜一点水润润喉咙。 此俗称为“新娘子饿食饿水”。如此严格的节食限饮,目的在于让新娘在新婚的三天之内少上厕所。特别是结婚当日,倘若新娘在迎娶路上或婚礼之时解大小便或放屁,则被视为伤风败俗,不但新娘要遭人咒骂一生,连娘家和婆家也会因而被人耻笑不止。
日期 : 2020 › 04 › 259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彝族人民散居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各地彝民有其不同的氏族图腾。然而,这众多图腾都是不同地区、不同世系彝族的亚图腾。追根溯源,这些氏族都以虎为原始图腾。彝族人民对虎的崇拜表现极为广泛。 彝语称虎为“罗”。各地彝民对自己民族的称呼也是“罗”,或“罗”的各地方言变音“乐”、“洛”、“拉”、“腊”、“勒”,“牢”、“浪”、“老”、“禄”,等等。彝族男子自称“罗罗颇”,女人自称“罗罗摩”,分别为公虎、母虎之意。 史籍关于彝族及其各个部落的称呼,如罗罗、罗布、罗加、罗雄、鹿卢、落蒙、弥勒、休腊等等,也是彝语虎部落、母虎部落的意思。 彝族聚居区的许多山川河流、村镇,多冠以虎名。例如,斜贯云南西部的哀牢山,意为大虎山。纵贯滇西的澜沧江,澜为“拉”、“罗”的别译,“沧”是跌下之意。澜沧江,意为有虎跌入之江。相传、有一只老虎想从东岸跃向西岸,结果未达彼岸而跌入江中,故名。楚雄市区名“峨罗”,乃大虎之意。还有,罗殿、罗甸、鲁甸、罗平以及禄丰、禄劝等地名,均为虎族居住的坝子或区域之意。 许多彝区的百姓都把老虎视为自己的祖先。哀牢山区的彝民,过去家家供奉有一幅巫师绘制的先祖画像,他们称这画像为“涅罗摩”,意为“母虎祖灵”,即自己的祖先是母虎。每逢祭祖之时,巫师要将绘有黑色虎头的葫芦悬挂在门媚上,以示家人正在祭祖。 在凉山古侯部落的什列惹古氏族成员安比土,他家保存着一个传了十几代的完整虎头颅骨,每逢虎年头月的虎日都要隆重祭祀它。相传,这一氏族的先祖达史兹古,在一次战争中,单身只骑逃至金沙江边。眼看着后面的追兵快赶上来了。在这危急关头,他的坐骑忽地变成一只大虎,随着它一声长啸,便驮着达史兹古渡过了金沙江,并繁衍了什列惹古氏族。于是,他们都自称“阿达拉莫惹”——虎的子孙,并世世代代供奉虎头。 广泛流传于楚雄彝区的创世纪史诗 《梅葛》中,虎不仅是人的祖先,还造化出世间万物:神把虎的尸休肢解了,用虎的左眼作了太阳,右眼作月亮,虎须作阳光,牙齿作星星,虎油作云彩,虎气作雾气,虎肚作大海,虎血成海水,虎肠作河流,排骨作道路,虎皮作大地,硬毛为树木,软毛为花草,细毛变秧苗,虎身上的虱子变成猪、牛、羊……然后“天上撒下三把雪,落地变成三代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崇虎的诸民族中,白族、土家族崇拜的是白虎,彝、纳西、傈僳族则崇拜黑虎。彝民对黑虎的崇拜观念还扩大为对黑色的崇尚之俗:
藏历新年是藏族传统节日。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三至五天不等。现行的藏历起源于公元1027年,一年分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两年半到三年加一个闰月。藏历每年的第一天固定为藏历新年,类似汉族的春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举行,为期一个星期左右。 节日前每家都要打扫卫生,并按照当地藏族人民的习惯,在太阳快要下山时,将污水、脏物一律往西边倒掉,表示让一切不得于人世间们身体健康的东西随日落丽消失。然后各家酿青稞酒,做油饼、奶饼,准备血肠、肉肠、鲜奶子和手扒肉等节日食品。 藏历正月初一,男女老少一见面便互相道一声“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和“洛萨尔桑”(新年好),孩子们燃放烟花爆竹,大人们喝青稞酒和酥油茶,互相祝福。大年初一人们一般不出门,只在家中庆祝。 早晨洗漱后儿孙们第一件事就是向长辈们行礼,特别要向主持家政的祖母请安,然后以主妇为代表向邻居致新年祝贺,一整天,全家人在一起饮青稞酒吃藏族饭菜。初二开始,人们开始探亲访友,互相拜年,持续三五天,热闹非凡。 其实,藏历新年的准备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开始了。除购置吃喝玩乐的年货外,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个名叫“切玛”的五谷斗,即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棵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子,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二寸长的青苗。“切玛”和麦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傣族孔雀舞是我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其中以云南瑞丽市的孔雀舞(傣语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后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成型,流传下来,形成孔雀舞。 傣族的历史悠久,从公元1世纪,汉武帝开发西南后就与内地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一直保持往来。东汉时,傣族首领多次派遣使者率表演乐舞、魔术、杂技者到洛阳献艺。由此可见,傣族的乐舞文化早在两千年前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圣鸟”孔雀是幸福吉祥的象征。不但许多的人们在家园中饲养孔雀,而且把孔雀视为善良、智慧、美丽和吉祥、幸福的象征。在种类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们最喜爱、最熟悉,也是变化和发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傣族民间传统的孔雀舞有着很长历史,并被纳入了宗教的礼仪之中。孔雀舞是傣族人们最喜爱的民间舞蹈,在傣族聚居的坝区,几乎月月有“摆”(节日),年年有歌舞。在傣族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赶摆”等民俗节日,只要是尽兴欢乐的场所,傣族人民都会聚集在一起.敲响大锣,打起象脚鼓,跳起姿态优美的“孔雀舞”,歌舞声中呈现出丰收的喜庆气氛和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 孔雀舞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悠久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傣族人民中间就已经流传着许多有关孔雀舞的优美传说,召树屯与楠木诺娜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民间在“赶摆”、过节以及各种喜庆日子里表演的孔雀舞,都是根据各种传说编成的。 孔雀舞的动作优美曲雅、柔韧内在而又轻盈敏捷。孔雀舞的语汇也是非常丰富的。模仿孔雀的一举一动,真是千姿百态,如手上的动作有:五位提腕手,四位摊掌立掌手、七位按掌手,等等。手势可用掌式、孔雀手式、腿式、嘴半握拳式、扇形手式等。脚下的动作有踮步、起伏步、矮步、点步、顿错步,还有很多的抬前、旁、后曲腿等优美的典雅的舞姿。肩部往往配合手脚用柔肩、拼肩、拱肩、碎抖肩、耸肩等等。丰富的舞蹈语汇,描绘出孔雀的活泼、伶俐、美丽。 孔雀舞没有音乐旋律的伴奏。伴奏乐器虽然仅有象脚鼓、锣、钹等打击乐,但并不显得单调。象脚鼓的鼓点异常丰富,音响变化万千,表演者一般都要选一位很好的鼓手伴奏。这样,才能打出丰富多彩、激动人心的鼓点。同时能随着表演者的舞蹈动作和情绪的变化而灵活、巧妙地变换鼓点。木架上按大小顺序排列的锣虽然只打着单一的节奏,但也能随着表演者的舞蹈动作的节奏,但也随着表演的情绪和舞蹈动作的变化而有轻、重、快、慢之分。
因经济生活、地域、服饰、头饰等的不同,瑶族有几十种不同的自称和他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瑶族人民的意愿统称为瑶族。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瑶族的风俗习惯。 瑶族民居特点 瑶族是山地民族,居住于山区和半山区,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瑶族村寨远离城镇集市,多建于近林靠水的高山地带,运输全靠人背马驮。一般二三十户自成村落,村与村大都相距十数里或数十里。村寨与耕地相距甚远,因此每家在耕地处又建有田房,规模与村内住房大体相同而形成“村外村”、“家外家”。山区气候在冬季尤其夜间潮湿寒冷,故住房多采用既保暖又散热的土墙草顶或瓦顶房。土墙与屋顶之间留有40 – 50厘米的空隙便于散热,屋内隔墙多用木板制成,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住房为两层三间,中间一间作堂屋,既是家祭和议事之所,又是吃饭和接待宾客之地。两侧为厨房和寝室,靠堂屋门的地方置有火塘,楼上堆放粮食、杂物和接待客人住宿,畜厩大多单独建在正屋后面。村寨周围,几乎家家安有水碓舂米。以竹槽连接的水管,从山箐里引来了清泉水,一直通到厨房,用水十分方便。 瑶族饮食民俗 云南瑶族最具特色的传统风味食品有大棕杷、花饭、荞粑粑、烟熏腊肉、“猪骨头”等。大棕粑是以糯米为主料,配以鲜猪肉或腊肉、猪油、草果粉、盐等用野芭蕉叶包制而成,是节日期间祭祀祖先、神灵时的祭祀品之一。花饭是瑶族的风味食品,又是清明节祭祀祖先的祭品,一般染成3至5种颜色,有的多达9种颜色,但都只能是单数色,不能为双数色。 瑶族男子大都喜欢喝酒。一般用糯米、玉米、红薯等自酿,喜用醪糟泡制水酒饮用,外出时常用竹筒盛装,兑水当饮料饮用。抽烟也是瑶族男子的嗜好,个别地区妇女也抽烟。 瑶族丧葬习俗 瑶族历史上实行火葬,史籍载:“父母死,以火焚尸,捡骨置瓦器,以便迁徙”。民国以后普遍改行木棺土葬,但不立墓碑,盛行夫妻合葬。没有固定的公共墓地,中年以上的人,大多在生前就选好自己的墓地并告知子孙。 瑶族各支系的丧葬习俗不尽相同。蓝靛瑶的丧葬习俗根据死者的年龄、有无子女、死亡原因、是否“度戒”等因素而有较大区别。老人死亡,葬札隆重,葬礼由道公主持,充满了浓郁的道教色彩。 瑶族宗教信仰 瑶族信奉祖先神和自然神,原始宗教观念浓厚。受汉文化的影响,道教十分盛行,并与本族原生信仰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间宗教体系和风格传统。主要祭祀的神灵有盘瓠、神农、伏羲、雷王、土地、山神、林神、水神、三清、三元、玉皇、斗皇、老君、帝母、龙王、风伯、雨师、谷娘、禾魂、四帅、张天师、观音等。瑶族信仰没有固定的庙宇和偶像,大部分宗教仪式均在寨老家中由“目老”主持举行,主要宗教仪式有“度戒”、“打斋”、“祭龙”、“扫寨”、“拜祭”、“祭神”等。
瑶族全国现有人口两百多万人,分布于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省区,主要分布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思茅地区等。 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与古代的“荆蛮”、“长沙武陵蛮”、“奠徭”、蛮徭”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是其中的一部分。 因经济生活、地域、服饰、头饰等的不同,瑶族有几十种不同的自称和他称,多数自称“勉”(或棉),此外有“秀”、“门”、“孟”、“睦”、“过山瑶”、“红头瑶”、“大板瑶”、“平头瑶”、“白线瑶”、“蓝靛瑶”、“沙瑶”、“黑瑶”等多种自称和他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瑶族人民的意愿统称为瑶族。 根据语言和服饰特点,云南瑶族共分为三大支系,即蓝靛瑶、过山瑶和山瑶。 由于地区、支系的不同,瑶族语言相当复杂,包括勉语、布努语、拉珈语三种,都属于汉藏语系,但分属于不同的语族和语支。 瑶族无文字,民间流行的所谓“瑶书”、“经文”,实际上是一种借用汉字而发瑶语读音的文字,经父子相传、师徒传授,以瑶音瑶意借用汉字来记述本民族的历史、经文、诗歌和书写信件、契约和经济账目。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瑶族古瑶文是受汉族文字影响而创的自己民族的文字。1982年,国家民委、中央民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教授为瑶族创造了以勉语为基础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
瑶族的传统节日可分为宗教性节日和生产生活性节日两大类,“盘王节”、“达努节”、“清明节”、“家神节”、“目莲节”等为宗教性节日;“春节”、“吃众节”、“端午节”、“中秋节”、“新米节”、“姑娘节”等为生产生活性节日。 盘王节 “盘王节”是蓝靛瑶和过山瑶为祭祀图腾始祖盘瓠而举行的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1984年全国瑶族代表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决定以农历十月十六日为全国“盘王节”的统一日期。节日期间,人们换上节日盛装、打扫村寨房舍、杀牲设宴款待亲友、载歌载舞。除了“跳盘王”外,青年男女在村里村外摆设“歌堂”,互相答歌对唱,通宵达旦。其间还要请师公念经祭祀盘王和其他神祗,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达努节 又称“祖娘节”或“瑶年”,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节日周期并非一年一度,有的地区两三年过一次,有的地区三五年过一次,有的地区十二三年才过一次,但时间都是传说中的密洛陀(瑶族的始祖)的生日,即农历五月二十九日。瑶族人民在这一天祭祀始祖并作为庆祝丰收的日子,人们打扫卫生,杀猪宰鸭、酿米酒、做糯米粑粑,准备丰盛的节日食品。节日的广场上,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有歌舞、武术、球赛等等,内容丰富多彩。 家神节 每年正月十五的“家神节”,家家户户都杀鸡、蒸糯米糖包、包粽子,祭祀家神和祖先,为牛、马、猪、鸡招魂。 清明节 又称“祭祖节”,也叫“鸟东节”,是瑶族人民盛行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举行。节日前家家宰杀猪、鸡、鹅、鸭,煮糯米酒,备染花糯饭原料。节日这天备办酒肉,蒸花糯饭,用竹篮背上山祭祖扫墓,供祭品,焚香烧纸。 七月十四 农历七月十四是文山州境内瑶族欢庆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小年”。除春节外,瑶族即以“盘王节”和“过小年”为最隆重的节日。届时,以村寨按户凑钱买猪或牛,宰杀后分给各家各户,祭奠祖宗,两三天内,不务农活。在节日期间,男女青年对唱情歌,尽情欢愉。老年人则聚会火塘边,品茶饮酒,谈古论今,节日气氛十分浓郁。
“唱风流”是瑶族青年男女对唱情歌选择伴侣的一种方式。青年男女成年后便可自由交往,寻求心上人。初期的谈情说爱,一般通过“唱风流”即对歌的方法来结识情侣,沟通感情。对歌是流行在瑶族社会中的一种自由恋爱形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便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遵守的规则。如本寨男女青年不能对唱,老人在场不能对歌,只有一男一女时不许对歌,在家中和劳动时也不能相互对歌。“唱风流”多在开展节庆活动和有人举行婚礼时借机举行,并且只能集体对唱。平时青年人要“唱风流”,只好集队离寨,邀请外寨姑娘到寨外对唱。受到邀约的姑娘也举寨出动,集队与男青年对歌。对歌地点一般选择在村寨附近,届时男女各为一方,以彼问此答方式进行对唱。经过“唱风流”和生产劳动的交往结识,互有感情以后,男女双方便开始单独约会。当双方都觉得情投意合时,便互赠小礼物为信物,姑娘以花腰带、挂包相送,小伙子以银手镯回赠。 “咬手示爱”是蓝靛瑶婚恋中一种饶有情趣的表达感情的方式。青年男女在“唱风流”等社交活动中相识并成为恋人后,就会频频约会以进一步增进了解和加深感情。双方经过长时间的恋爱后,感情融洽,情投意合,便以“咬手”这种特殊的方式进行定情,以表达爱的忠贞。民间谚语“咬手疼进心,爱情才忠贞”是瑶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方式的真实写照。 抛花包是瑶族青年男女用来寻求爱情的一项娱乐活动,一般在春节或喜庆节日举行。花包用红、黄、蓝、白四色布拼缝而成,内装玉米粒。抛花包时,男女各为一方,每人都拿两个花包,相隔3米余,互相对掷。姑娘和小伙子通过小小的花包来传递感情,寻求伴侣。 瑶家姑娘长到十七八岁时,父母就特意安排她在大门边的谈婚房内独住。房间靠外一侧的板壁上凿个小洞,叫谈婚洞。如果哪个小伙子在赶集、对歌、娱乐、劳动等活动中看中了姑娘,晚上就可以来谈婚洞前与姑娘谈情说爱,这种形式称为探婚。如果探婚成功,男方会频频来姑娘的谈婚房与姑娘继续谈情说爱,以进一步增加了解和加深感情。 此外瑶族还有爬楼、梳头、赶姑娘街、赛歌堂等恋爱方式,充满了浪漫色彩。 青年男女青年心心相印后各自禀明父母,男方请能说会唱的男性媒人带一把烟叶或一包黄烟到女方家求婚,称之为“问烟”。女方父母收下烟叶,则表示同意求婚,如果退回烟叶,则表示拒绝。婚事确定后经测八字相符者便与媒人商定聘礼和婚期。 婚日前夕,女家张灯结彩,献祭天地祖宗,请长辈亲友歌唱祖先业绩和做人的规矩,祝福姑娘成婚后夫妇和谐,儿女成群,边喝酒边唱歌,彻夜不眠,叫作“盘歌堂”。举行婚礼时,男方要派出由媒人(求婚时的媒人)、鸳父(婚礼司仪)、鸳母(负责对歌的中年妇女)、鸳姑(未婚姑娘)、陪娘等9 – 12人组成迎亲队伍,牵着经装饰打扮的骡马到女方家中迎接新娘,全村男女老少都会赶来对歌祝贺。新娘接回后,男方家举办酒宴招待亲友,先由祭司替男家祭祀神灵和祖先,再由男女媒人和送亲人对新婚夫妇训诫。内容是孝敬老人、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等,之后拜过天地、父母、长辈,进入洞房。次日,新婚夫妇应回女方家中探望父母,称为“回门”。 蓝靛瑶双方自愿离婚者,远离村寨,到山上把竹筒破作两半,各执一半,表示脱离夫妻关系;或以丝线一节,用刀裁断,各执一截,表示一刀两断。若一方主动提出离婚,另一方不同意,主动提出离婚一方须退赔另一方结婚时的部分礼金。
哈尼族质朴真诚、热情待客。家中来了客人,全家老少就主动起身让座,殷勤的主人双手捧上一碗香味四溢的“焖锅酒”请客人品尝,然后主人从火塘中取出茶罐,给客人倒上一杯浓茶,把自制的烟丝装到烟嘴里,把烟筒捧到客人面前,与客人推心置腹地攀谈。客人离开时,主人还要送上粑粑、腌肉、酥肉、豆腐圆子等食品。 哈尼族很讲究礼貌。人们途中相遇,总是笑脸相迎,亲切问候,即使素不相识,也要打招呼、让路,先让对方过去。 哈尼族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至今仍然蔚然成风。对老人有专门的尊称,从不直呼姓名;在屋内看见老人进来,要主动让座,给老人递烟、递酒、递茶要双手捧上,躬身行礼;杀鸡时,鸡头、鸡肝等要敬奉给老人;主人也常把鸡头夹给客人表示对客人的敬重,客人应双手接过鸡头,然后把它转敬给在座的老人或年长者。在饭桌上饮酒时,要注意敬酒的顺序,首先从年纪最长者开始,沿逆时针方向逐个斟酒,最后向年纪最长者的杯里再斟上一点,表示大家团团圆圆。人们对小孩也很关心,亲切地称呼为“阿黑然古”(亲爱的小弟或小妹之意)。 哈尼族以舅舅为最大,认为“舅舅不大,外甥不长”。“认舅舅”是每个新生儿必须履行的礼俗,一般在孩子满三四个月之后进行。 哈尼人家的火塘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温暖和光明的源泉,也是全家老小在一天辛勤劳动之后欢乐团聚的中心,它成了家庭的象征。哈尼族认为火的生命和家的生命是一致的,火塘一年四季不能断绝火种,每逢节庆之日敬祖先时对火塘同等祭祀。不得对火塘有任何不敬的行为,不论男女老少,都不准跨越火塘;不准用脚踩火塘边的锅桩石和三脚架;不准擤鼻涕或吐唾沫进火塘;不准用脚扒火柴头;也不能从火塘上跨过。 哈尼族是一个以梯田稻作农业为主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与梯田稻作生产有关的禁忌习俗。梯田中有死鸟或死老鼠不吉利;梯田的进出水口不能用锄头敲打;犁田耙田的人不能在田边枕着犁耙睡觉;秋收时蛇掉进谷船里不吉利,这船谷子不能入仓;不经过祭献田神的谷子不能入仓;麻雀死在谷仓里不吉利;仓里的谷子除女主人外,禁止其他人撮取。 饮食方面,蒸饭时甑子发出嗡嗡声或甑子中心的饭不熟或发黄为不吉祥;老鼠死在盆子里和过年期间晒在簸箕中的面粉上面出现老鼠脚印为不吉祥。 生育方面,孕妇不能到别家参加婚丧活动,也不能摘树上的果子;哈尼族妇女生了小孩后,要在门上悬挂红泡刺儿、野姜、笋叶剪成的人像和锯形木刀等物,忌讳外人进入产妇家;忌讳说婴儿漂亮,只能说可爱。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仪的民族,礼仪种类主要有见面礼、问安礼、请安礼、辞岁礼、拜年礼等。时至现在,由于各种原因,满族的礼仪也渐渐废弛了一些,但是敬祖先、孝父母、礼宾客之礼犹存,满族的风俗民情特点仍然很明显。 满族是入关以后,在本民族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又吸收汉族儒家的伦理道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满族礼仪,这些礼仪主要有: 请大安:又称“打千儿”,满语称“埃抗搭拉米”。产生于辽金时代,是满族男子下级对上级或对尊者的礼节,分别多日的平辈相见,有时也施此礼。其具体方法是:先掸箭袖,袖头伏下,左膝前屈,右腿后弯,头与上身稍微向前俯倾,左手贴身,右手下垂,介于作辑与下跪之间的动作,边动作边唱诺:“请某某大人安”。而受礼者稍弯腰、两手略向前伸,掌心向上,稍低头即可示还礼。 请小安:就是问安,其动作是垂手站立,低头唱诺,问赛音,赛音是满语,即问安的意思。平辈相见,也常施此礼。 妇女请安礼仪与男子不同,双腿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弯腰,膝略屈如半蹲状,俗称“半蹲儿”,与男子“打千儿”属同礼。媳妇早晚都要向公婆问安。 昔日贵族之家,少辈每天都要向长辈请安,谓之“定省”,分早安和晚安,早安称之为“省晨”。 顶头礼:老年夫妻久别重逢时的礼节。是时,妻子迎上前用头顶住丈夫胸部,丈夫则轻轻抚摸其妻的背部或头部。 擦肩礼:平辈相见,互相“打千儿”后,互碰双肩,表示亲近,俗称碰肩膀头。 贴面礼和接吻礼:这是清初宁古塔等地的礼节。相见时不分男女,皆相偎抱,或贴面相亲,或亲嘴不已,以表达内心的深情。清中期以后,这种礼节逐渐消失,代之以执手问安或其他礼节。 叩拜礼:俗称“叩头”,是满族大礼之一。一般在初见长官、婚丧大礼、祝寿庆宴或受穆空达指责时方用此礼。平时只叩一个头,祭祖跳神烧香时叩三个头,见皇上则要三拜九叩。 拉拉礼;这是满族妇女的常礼。两个平辈妇女相见时,互拉双手问好,是为“拉拉礼”。 待客之礼:敬客重客是满族传统的礼仪。清初东北满族地区设有客店。人们远出不带干粮,路上遇到人家,可直入其室,吃住自由,即使是贫寒之家,也要设法拿最好的食物让客人享用。如天晚留宿,王人要请客人睡南炕,还要精心照看客人的马匹。 此外,有客人来时,一般由父兄接待,其他人则站立伺候。给客人上菜必须成双成对,这种习俗在东北地区保存至今。满族接待客人,不避内眷,家庭女性成员都可参加对客人的敬酒等活动。客人一旦接受妇女的敬酒,就必须喝于,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今天,满族的礼仪已大为简化,晚辈对长辈多以鞠躬致礼,平辈之间则常施握手礼。至亲中,妇女还行“半蹲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