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世代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肥沃富饶的坝子,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德宏两州和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的河谷坝区,小部分居住在景谷、景东、金平、双江等30多个县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远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就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期,称其为“金齿”、“黑齿”、“花蛮”等;元明时期,称其为“白夷”、“百夷”、“伯夷”等。傣族人过去自称为“傣那”、“傣雅”、“傣绷”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名为傣族。 “傣”有两个含义:一是“谷仓”,古时候傣族自称“滚傣”,意为“谷仓人”,见面则以“毫丁傣”(意为谷满仓)相问候祝福;另一种解释是,“傣”即傣语中的“犁”的谐音,傣族自称“滚傣”,意即“犁田的人”。两种解释都说明傣族的族称与水稻有密切关系,是一个水稻民族。 傣族有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居住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属傣泐支系,讲傣泐方言;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傣族属傣那支系,讲傣那方言;居住在景谷、双江、耿马等地区的傣族,是傣泐与傣那两个支系的结合部,故通用两种方言。傣文属拼音文字,主要有西傣文和德傣文两种。西傣文又称傣泐文,主要通用于西双版纳地区;德傣文又称傣那文,主要通用于德宏地区。 傣族自古以来形成了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不偷不骗、多行善事不作恶的良好社会公德和风尚。走路要让老人走在前,大事要听老人意见;饭桌上,老人坐首位,好菜要先敬给老人。热情待客是傣族的传统,到傣家做客,会受到主人“泼水”和“拴线”的礼遇,以祝客人吉祥如意。 进入傣家竹楼,要将鞋子脱于门外;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不能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的内室;不能坐在门槛;忌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晒衣服,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
分类 : 杏鑫注册代理 › 2693个相关结果 17次浏览
清真寺又称“礼拜寺”,阿拉伯语称作“麦斯吉德”。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并且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 清真寺基本上建在回族聚居的村落和街道,体现了回族“围寺而居”的特点。清真寺的建筑风格有中国古典官院型、阿拉伯圆顶型(屋顶为圆拱型)或两种风格混合型。由礼拜大殿、讲经堂、宣礼楼、学房和沐浴室几大部分组成。 礼拜大殿为其主体建筑,是供礼拜的地方,多坐西朝东,体现出礼拜时礼拜者必须面向“圣地”麦加的规定。殿内陈设简朴,墙壁以阿拉伯文装饰,地面铺有地毯,不设置偶像,只在西壁后窟殿内设立朝向麦加、装饰庄重的圣龛。 宣礼楼(或堂)是清真寺用于召唤穆斯林礼拜的高塔,有四方体、螺旋体、多棱体、圆柱体、双顶等样式。清真寺的外观常用石绿、豆绿、蓝绿、白等颜色。 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是穆罕默德以安拉名义发布的以及他认可的信徒(即圣门弟子)的言行汇集。按照经典的规定,每一个教徒一生中要修“五功”。 1)《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给圣人穆罕默德的经典。它承前启后、包罗万象,引领正道,阐明真理,是指导人类处世做人的权威经典。 2)《圣训》,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在宣布安拉的启示外,随时随地就伊斯兰教的教义、教制、教例和有关现实社会生活所发表的意见和主张,也包括他的伦理道德风范。 除此以外,逊尼派的六大圣训集和什叶派的四大圣训等,都被认为是经典,极受尊重。千百年来,圣训对穆斯林的思想、感情、言行和生活方式等,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纳西族史称“摩沙”、“么些”、“末些”、“摩娑”、“磨些”、“么西”等。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纳西族的风俗习惯。 纳西族的饮食习惯 纳西族的主食以小麦、玉米和大米为主,山区杂以燕麦、荞麦和马铃薯,加工制作成窝头、馒头、粑粑、米饭等。肉类以猪、牛、羊、鸡肉为主,蔬菜品种丰富,各种豆制品、腌渍品种类繁多。有名的风味食品有丽江粑粑、鸡豆凉粉、吹猪肝等。丽江粑粑以麦面为主,辅以其他十余种原料煎制而成,特点是外酥内脆且松软,色泽金黄。鸡豆凉粉是丽江传统名小吃,原料主要有鸡豌豆、韭菜、绿豆芽及各种调味品精制而成,味鲜美、韧性好,可凉拌,也可煎炒。吹猪肝是纳西族请客时必备的一道传统名菜。制作方法是:将猪肝吹气膨胀后晒干,食用时用水煮熟,等冷却后切成薄片拌上各种配料,即可装盘食用。 纳西族盖房的升火仪式 纳西族盖房过程中有一些特别的习俗。如宁蒗县泸沽湖畔摩梭人的新房落成时要举行升火仪式,建房升火仪式是建房过程中最隆重的礼仪。人们视火为房子的心脏,为新房升火,象征房子主人今后的生活会像火一样红。香格里拉三坝纳西族的中柱只有一根,上山砍中柱一定要选粗壮笔直的好料,砍时树头应倒向东方,并把树尖上的树叶摘来烧天香,边烧边念“愿全家兴旺,愿人畜平安”等祈祷词。 纳西族的婚恋嫁娶习俗 纳西族的不同支系有不同的婚恋习俗。丽江等地的纳西族青年男女婚前社交和恋爱自由,谈恋爱一般不受父母干涉。男女20岁左右,择吉日举行婚礼。 永宁泸沽湖畔的一部分摩梭人直到今天在婚姻家庭方面仍保留着母系制遗俗。与这种母系家庭相适应的婚姻制度,人们习称为“阿注”婚。“阿注”意为“朋友”、“伴侣”。这种婚姻的主要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凡属不同母系血缘的青年男女都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意愿挑选心上人,只要彼此乐意,便互赠手镯、腰带一类的礼物,开始过偶居生活。 纳西族的丧葬习俗 纳西族自古通行火葬,经过清代初年改土归流之后,丽江城镇、坝区逐渐改为棺木土葬。但丽江山区及香格里拉三坝、维西山区、宁蒗永宁等地,仍实行火葬之俗。 纳西族的头客礼 纳西族对生育较为重视,其中“头客”礼仪较为独特。当主人家的婴儿出世的时候,第一个偶然进入该家庭的人即称为“头客”。这时,无论这个人是男女老少,远近亲疏,都要当贵客接待。主人家首先要舀一瓢洁净的冷水(幸福水)请幸运的“头客”喝,以此祝福母子平安、健康幸福,然后主人再煮米酒鸡蛋款待“头客”。
在壮族社会生活中,青年男女主要通过对歌来选择对象。男女通常在十二三岁就学会唱山歌,到十七八岁时就学会唱情歌。对歌有的地方称为“唱风流”,一般在街头寨尾与外寨的青年对唱,其内容是相互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及夸赞对方的心灵美、家庭好等。通过节日活动、丧嫁喜事及歌场上对歌相互了解产生感情,双方自愿后,男方父母主动请人到女方家提亲,下聘礼。此外,壮族青年男女还通过抛绣球、跳扁担舞、赶集、串寨子等多种方式结识、相恋,也有通过他人介绍认识,双方自愿,最后请人说媒成婚的。 一夫一妻制是壮族婚姻的基本形式,各支系都实行家族外婚,同姓不同宗可以通婚。舅表、姨表可以通婚,但姑表不能结亲。侬人支系中,多实行单线姑舅表婚,即姑母的儿子与舅父的女儿通婚,严禁舅父的儿子与姑母的女儿通婚。 云南有的地方壮族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即婚后第二三天,新娘便回娘家居住,只在农忙或节日期间来夫家住几天,也称为“不坐家”。丈夫则每隔十天半月便要带上礼物前往女方家探望妻子,住上一两天,帮岳母家干些活。不落夫家的时间长短不一,视双方的感情进展而定,数月至数年不等,一般是女方怀孕后才正式来丈夫家生活,才“坐家”。 过去壮族的婚姻盛行媒妁之言、父母包办。男女青年有社交自由,但双方即便情投意合,也需要父母同意才能结婚。 云南壮族的婚礼可分为四部曲:接亲、送亲、拜堂和回门。由于支系、地区的不同,在婚礼的各个环节上有不同的习俗。一般由新郎家准备好议定的彩礼及猪肉、鸡、糯米等物品让接亲队伍带往女方家迎接新娘。新娘在众多送亲者的簇拥下,告别家人前往新郎家,有的地方有哭嫁习俗。 送亲的队伍多数为步行,也有骑马和乘汽车、马车和拖拉机的。来到男方家门口,新娘进门的习俗也各有不同,如师宗沙人新娘进门时要接过一把锄头、一个葫芦,表示勤劳致富、多子多福。 文山土僚支系的壮人新娘进堂屋时有踢草墩的习俗,一脚踢开放在门槛上的四个草墩表示新娘有本事。有的要到天黑后新娘才能进家,并将结婚礼品对亲友展示,有的还要将礼品过称。壮族各支系都有拜堂习俗,在主婚人的主持下,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家族长老,四拜父母。宾客也纷纷祝福新人白首偕老,永不分离。 当男方家宴请宾客时,新郎新娘要双双前来敬酒,先敬长辈,后敬小辈。一般在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带着礼物到女方家回门,有的新娘就居住在娘家而不落夫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落夫家的现象逐渐减少,“不坐家”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对于壮族人来说,每年三月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下面我们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壮族三月三等重要节日的情况。 三月三歌会 “三月歌会”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娱活动的场所,是壮人进行社交的盛会。“三月三”按过去的习俗是上坟扫墓的日子,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携带五色糯米饭、彩蛋等到先祖坟头去祭祀、清扫墓地,并由长者宣讲祖传家史、族规,共进野餐。还有的对唱山歌,热闹非凡。1940年后,这一传统已逐步发展到有组织的“赛歌会”,气氛更加隆重、热烈,又称“花街”、“歌街”、“歌会”,是壮族青年一年一度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现在云南壮族的“三月歌会”主要流行在文山的广南县(“花街节”)和富宁县(“隆洞节”)。 关于壮族三月三的来历,壮族民间有个优美动人的传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吃立节 “吃立”壮语意为“欢庆”。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但在1894年春节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侵略我边境,为了打击侵略者,青壮年奔赴疆场,英勇杀敌,保卫了家园。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欢庆胜利,补过春节。从此以后逐渐形成吃立节。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陇端节 “陇端节”又叫“陇端街”,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是聚居在广南、富宁等地壮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正月到四月的农闲时间举行,历时3到5天。相传陇端节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对壮族英雄侬智高的纪念活动。在宽敞开阔的草坪、田坝上,人们尽情地欢聚跳舞,摆舞台、唱壮戏,同时,也进行集市贸易活动。年轻人在节日里异常活跃,他们通过对歌跳舞互相认识,加深情谊,并根据才貌人品等的比试,推荐本年度最佳“风流人”,所以,“陇端节”又被称为“赶风流歌会”。 六月节 “六月节”又叫过小年,亦有“六郎节”、“七郎节”的不同称谓。是文山壮族侬支系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节日。节日期间,村村寨寨、家家户户宰牛杀鸡、染五色糯米饭,进行祭祀活动,极为热闹、欢快。届时,一般按族规规定,酒肉饭菜备办就绪之后,先由寨主在村头祭献壮族首领依智高,尔后各家各户可在门前摆上竹榻祭献、祈祷。这天晚上,还要举行扫除“杨鬼”的活动。以村为单位,杀鸡、猪、鸭、狗和用谷草捆成形形色色的魔鬼,敲锣打鼓,由“布摩”念咒语进行驱赶。 尝新节 农历七、八月间新谷成熟的时候举行。一般是单家独户过,也有请邻近亲友来一起过的。尝新这天,家家户户都煮大甄新米饭和丰盛菜肴。妇女们清早就到田里割来绿稻叶供在神龛上,把准备好的饭菜水果供上,烧香、点亮油灯。一切准备好后,把狗叫到神龛前,舀一大勺新米饭,每样菜都给一点,为了感谢它的功劳,这一天让它先吃饱,以示犒赏。
壮族服饰的特点是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幔。”但是,壮族人因支系不同而服饰各异,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点。 壮族男子多着青布对襟上衣,阔边大裤,青蓝帕缠头。 壮族女性服饰是区别各支系的外在标志: “土僚”女子上身着青色圆领斜襟短衣,胸腹系绣花方块花巾,下着长裙,袖口、裙边都以白布镶边,束发缠头并以黑帕覆顶,耳坠银环。元阳县的“土僚”未婚女子,头上包着两头对褶的绣花青布包头,花边搭在头顶。已婚妇女头戴镶着银泡的条箍,左面搭配银泡的黑帕覆顶缠头,身穿斜襟短上衣,绣花长袖,胸襟绣着壮锦图案花边,臀部围着一块左右拼着红布条边的艮方形围腰。 “沙人”老年妇女着斜襟上衣,下着宽边大裤,缠头。少女则着白色圆领斜襟阔衣,领边袖肘以黑布镶围,下着大脚裤,穿尖顶圆口花鞋,头缠黑帕。也有下着长裙的,但不加褶。金平县称“白沙人”的妇女上穿蓝色斜襟镶边收腰卜衣,下穿长裤。“黑沙人”多与当地傣族通婚,穿对襟细袖紧身衣和筒裙。 “侬人”女子上穿无领斜襟黑短衣,衣襟、衣角、袖口均镶有纽扣和绣有花边图案。下着细褶圆裙,穿尖顶口绣花鞋,挽发于顶,并插以簪,以黑帕缠裹,再以小方块挑花或绣花头巾覆顶,喜戴银饰、手镯和项圈。 壮族花鞋是壮族的刺绣工艺之一,又称“绣鞋”,为妇女所用,流行于广西龙州等地。鞋头有钩,象龙船。分有后跟和无后跟两种。鞋底较厚,多用砂纸做成。针法有齐针、拖针、混针、盘针、堆绣、压绣等。在色彩上,年轻人喜用亮底起白花,常用石榴红、深红、青黄、绿等艳丽色,纹样有龙凤、双狮滚球、蝶花、雀等;老年人多用黑色、浅红、深红等厚色,纹样有云、龙、天地、狮兽等。
回族在云南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要聚居在滇南的个旧、开远、蒙自,滇西的巍山、大理、永平以及滇东的昭通、大关等县(市)。回族在元代开始进入云南。公元1253年,忽必烈带领蒙占军队平定大理之后,留下部分军队驻守云南,其中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人,便是最早进入云南的回族。云南回族中还有许多是被征发到云南屯田的畏吾儿(即维吾尔)族转变而来的,另外一些是明朝的回族将领蓝玉、沐英带领回族士兵在云南屯田戍守留居的,他们最后都因为共同的宗教信仰而成为回族。 在回族聚居的地方,自成街区、村落,在农村多聚居一个村或几个村,在城市则大多形成一条或几条街道,如昆明的顺城街。在回族聚居的地方建有独具民族特色的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回族平时使用汉语,在宗教活动中使用阿拉伯语。 民居民俗 回族的房屋结构与汉族的大同小异,少数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的回族,住房受这些民族的影响,如西双版纳的回族住傣族式的竹楼。回族民居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屋内的装饰和陈设方面,因为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屋内不张贴人物或动物画像,多为山水画,部分人家在正屋中贴麦加卡尔白图画,两边贴阿文对联或悬挂阿文匾额和条幅等。挂历一般是印有伊斯兰教历和公历对照的,便于查阅回族的传统节日。有的人家在内屋隔出一间“换水房”,用以沐浴洗“阿卜代斯”(小净)和“乌数鲁”(大净)。自盖的房屋,大梁中间一般钉一包用阿文写的“都阿”,只在结婚办喜事时门上贴对联。 服饰民俗 由于长期与汉族及其他民族杂居,云南回族的衣着打扮与汉族基本一致。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的受到一定影响,如迪庆的回族着藏装;两双版纳的回族妇女着傣装;白族地区的回族着白族装。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 礼拜帽: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拜功”,要求礼拜者的头部不能暴露,必须遮严,磕头时前额和鼻尖要着地,不戴帽子礼拜不符合教义。因此,回族男俗穆斯林在礼拜时,都要头戴白帽,俗称为“礼拜帽”。 盖头:《古兰经》规定:“你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除非自然露出的。叫她们用面纱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饰,除非对她们的丈夫,或她们的父亲,或她们的儿子。”我国穆斯林妇女已不戴面纱,但传统的穆斯林仍用盖头把头发、耳朵、脖子遮盖起来,只把脸露在外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盖头一般由纱、绸子、缎子等制作而成。根据年龄的不同,选用的颜色有所不同,年轻女子多在盖头上镶金边、绣花纹、缀珠以作装饰。因为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禁止偶像出现,所以在服饰图案中,很少有人物、动物的图案,而多为花卉和阿拉伯文字图案。 婚恋嫁娶 按教规回族男子可以多妻,众妻一律平等,但在中国均实行一夫一妻制,结婚时须请阿訇证婚。一般实行族内婚,与外族通婚,非穆斯林男女必须履行皈依伊斯兰教仪式,称为“进教”或“随教”。 婚俗程序分为说亲、订婚、结婚。 男方父母请媒人到女家试探以后,男方准备茶叶、糕点等礼物两份,送给媒人一份,另外一份由媒人送给女方家,若礼物被收下,即表示同意。“说亲”成功后,男方备办一定数额的礼物礼金,由媒人带着去女方家,称为“下聘礼”,女方回赠绣花用品给男方,此即订婚。逢年过节,男方备些糕点、茶叶到女家送礼,称为“走节”。
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世代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肥沃富饶的坝子,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德宏两州和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的河谷坝区。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傣族的风俗习惯有何特点。 傣族的饮食风俗 云南各地的傣族以食用稻米为主。西双版纳傣族主食糯米,德宏傣族主食软米。菜谱中肉类、蔬菜品种较多,常就地采摘,山中的竹笋、水中的鱼虾,其最独到之处,称之为剁生:是把生肉洗净,切碎剁烂,用少许酸醋或酸水浸泡片刻,合以食盐、辣椒、姜、蒜、花椒、芫荽等佐料制成酱状就可食用的一种食品。 傣族的婚恋嫁娶习俗 西双版纳的傣族,普遍实行“上门”习俗,而且是主要的婚姻形式。“上门”即“入赘”。男女青年结婚,女婿必须到岳父母家上几年门。时间的长短,视双方家庭情况而定,几个月、一两年或终身不等。一般是3年住女家,3年回男家。直到生了孩子,继承了一方的财产后,才定居下来。短期的,到了时间,男方可带妻子回本寨安家。 傣族家庭内部禁止通婚,无论男女都只能与本家族以外的成员结婚。禁止未婚青年发生两性关系,如未婚先孕,要罚“洗寨子”,认为这种行为将触怒寨神。因此,要举行祭寨神活动,还需请全村老小吃饭,以得到大家原谅。 傣族的丧葬习俗 傣族的葬礼主要有土葬、火葬和水葬三种方式。正常死亡都用土葬,疾病和非正常死亡采用火葬,小孩夭折多行水葬。 傣族人死后立即报丧、沐浴更衣,并请佛爷念经超度亡灵,主人家要备办佳肴赕给佛爷、和尚,杀猪招待亲友和来帮忙的人,超度过后抬到公共墓地埋葬。埋时头朝东,脚朝西,坟头上罩把阳伞。坑深2.5尺,白布裹尸,木板竹笆出殡,不用棺。葬后不垒坟,后人不扫墓。年节到佛寺赕佛、滴水。由佛爷念经,把后人献的祭物献给亡灵。 傣族的宗教信仰 傣族最早信仰原始宗教,佛教传入后,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现象。西双版纳、德宏、思茅等地区的傣族人民,以信仰南传佛教为主,但也没有完全放弃对原始宗教的信仰,俗称“既拜佛又祭鬼”,即“双重信仰”;元江、新平、金平、元阳、大姚等地区的傣族,因佛教势力没有传入,至今仍然保留着原始宗教信仰,“只祭鬼不拜佛”,即“单一信仰”。
民国时期,瑶族所有衣料除部分装饰的花边、丝线、绒线和部分银饰、料珠以外,全为自种棉花、自纺、自织、自染、自缝而成。20世纪8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的中青年男子都已改穿汉装或用工业布料自制的服饰,而老年男子和绝大多数妇女仍穿着自制的传统服饰。 瑶族的服饰因地区、支系的不同而不同,具有五彩斑斓的特点。 蓝靛瑶是瑶族中分布最广泛的一支,各地服饰大体相似,差别主要表现在一些细节上,而且主要表现在成年妇女的服饰上。河口蓝靛瑶男子的传统服饰都是黑色的,内衣是称为“召襟衣裳”的无领、长袖、长及腰部的右衽单数布扣衣,外衣是称为“开门衣裳”的无领、对襟、坎肩状衣,内外衣都无装饰图案。裤子长及脚面,在裤管内或外打绑腿。妇女衣服的前后两幅较长,向上反转用腰带系于腰,领边袖口有少许挑花图案。蓝靛瑶妇女不穿裙,裤腿较长,末端上卷一截,打白色绑腿。各地蓝靛瑶儿童的服饰几乎完全相似,都上着黑色圆领对襟衣,下着黑色长裤。蓝靛瑶的头饰既是一种审美形式,又是其观念的外在表现。少年儿童时期男女都戴黑色小花帽,各地帽子上有不同的装饰,而且从七八岁到十五六岁不等分包头帕、头巾或包头,头饰的转变大多具有成年礼的意义。蓝靛瑶男子“度戒”后多数改戴马尾编制的圆帽或缠成圆盘形状的黑布包头,只有勐腊、江城的男子仍戴花帽。女子在包头帕时要拔光眉毛或把眉毛拔成一条细线。 板瑶服饰有与蓝靛瑶相似之处,又有自身的特点。男子包头绣有多种花纹图案,未婚女子戴绣花帽子,帽顶缀有串着珠子的红色丝线,婚后改为一端绣有花纹图案的黑布包头。各地板瑶在衣饰方面也有一些差别。结婚时新娘要穿船形绣花鞋,婚后收藏,死后再穿上入葬。 红头瑶的服饰较为华丽。小孩戴布制的圆形平顶花帽。成年男子蓄发盘髻,以青黑布包头,包头正面绣有称为“盘王印”的方形图案。穿圆领对襟长袖衣,衣外加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女孩七八岁改包青黑色头帕(有些地方为婚前),十五六岁改包红头帕(有些地方为婚后)。包头时大部分头发剃光,一般只留头顶和前额的头发塑成圆锥形用红头帕包裹,饰以银链等,称为“红布尖头瑶”。“大红布包头瑶”的妇女则剃去全部头发,用红布盘成两三公斤重的大包头。 山瑶男子服饰与当地壮族相同,上穿大襟唐装,下着宽裆长裤。女子以黑帕包头,着短衣长裙,用浅蓝色布打较短的绑腿。 云南瑶族各支系的妇女都以佩戴银牌、银链、银颈圈、银耳环、银手镯、银戒指及串珠等饰物为美,喜以猪油、蜡梳饰头发。各支系的儿童喜欢在胸前、腰间和帽边佩戴野猪、虎、豹、熊等野兽的爪和牙以辟邪。
傈僳族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头人及富裕户有一夫多妻的。傈僳族的婚姻大多数由父母包办,以牛为聘礼,也允许男女青年婚前自由恋爱。 傈僳族青年谈恋爱的方式主要是唱歌对调方式。当地流传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一个好嗓子,休想找个好媳妇”。由于傈僳族的婚姻主要由父母包办,许多相爱的男女青年若得不到父母的同意,往往只能秘密约会。他们用吹树叶、放树枝、系草疙瘩和打暗语等方法,预先约定幽会的时间和地点。约会时,常以吹口琴、弹琵琶表达心迹。 傈僳族举行结婚仪式前要先评定聘礼:父母为了给子女选媳择婿,就带着聘礼前往对方家求婚,对方家庭要对所带来的礼品进行价值评定。评定婚聘,一般采取唱歌对调形式进行。双方边饮边唱,一问一答,往往连唱数日。最后由头人或专门请来评定聘礼的中间人,也用对歌的形式,根据双方的意图,折中定下聘礼的价值数目。聘礼主要是黄牛,一般需要二到四头黄牛,若没有牛,可以用其他家畜相抵,也可以折成钱。若一方要退婚,需赔偿聘礼的两倍。 举行婚礼前,女方家专门制作竹棍或蒿枝作为请柬,分发给亲友邻舍,邀请赴宴。被邀请者赴宴时,也要持“请柬”。若参与送亲至男家,要将“请柬”交给男方主持婚宴的人,以便按数目备办饭菜。 举行婚礼时,双方要请能歌善舞者组成赛歌队,当新娘及送亲者到达男方庭院后,双方赛歌队开始对唱《婚礼歌》的《迎亲词》。唱毕,每一个送亲者分别在庭院、屋檐走廊、门槛前喝干3碗酒才能进屋。等主宾进屋落座后,开始饮酒对唱《酒宴词》。到下午3点左右宴席开始,宴毕,又边歌边舞,通宵达旦。第二天,男方还要向客人赠礼、宴客,之后,男方开始唱《逐客词》,“驱赶”客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