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2693个相关结果 17次浏览

在满族人家正房的西山墙外,挂有一个用黄缎子缝制的口袋(有的说是祖宗的龛子),供奉着一位“喜里妈妈”。她不是满族的祖先,她是一个汉族人。满族人为什么要供奉汉族人呢?因为她是老汗王努尔哈赤的救命恩人。关于她的传说,我们得从老汗王脱险说起。 早年,生母额穆齐死后,老汗王努尔哈赤不堪忍受继母纳拉氏的处处刁难,就跑到古勒城外祖父王杲家。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攻破王杲山寨后,王杲被杀,努尔哈赤被抓到广宁(今北镇)城做了人质。 努尔哈赤被俘后,李成梁见他乖巧可爱,便收在帐下当了亲丁。从此,努尔哈赤便在李成梁身边,随侍左右。李成梁认他做了干儿子。尽管努尔哈赤对李成梁心怀感激,但他始终不忘李成梁杀外祖父的深仇大恨,内心里深藏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想法。李成梁有个小妾喜兰,年纪只有十七八岁。李成梁性格粗暴鲁莽,不顺心就拿她出气,使喜兰感到非常委屈。自努尔哈赤到李府后,认识了喜兰,两人年纪相仿,青春年少,一见钟情。 有一天晚上,小罕子给李成梁洗脚,他发现李成梁左脚下有三颗黑痞子,便问:“总兵您脚下这是什么?”李成梁兴致勃勃地告诉小罕子:“哈!哈!总兵我三颗黑痞子是上天赐给的,我能高官厚禄,大福大贵一辈子,全靠这三颗黑痦子了。”努尔哈赤听后不假思索地说: “我的脚上长七颗红痞子呢,还不是照样侍候总兵。”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成梁连忙说:“你快脱鞋,让我看看你这红痞子。”努尔哈赤脱下鞋给李总兵看,果然,努尔哈赤的右脚下长着七颗红痞子,而且排列得与北斗七星形状一样。李成梁大吃一惊,原来几天前,明朝万历皇帝传下圣旨,说钦天监夜观天象,有紫薇星下凡,东北方向有天子象,令他严加缉捕,发现可疑之人,格杀勿论。 李成梁暗想,有七颗红痞子,不是天子象是什么?没有想到这小于竟藏在我的府里,多亏我发现的早哇!本来应该把这努尔哈赤立即抓起来,但他想这小于已经成了瓮中之鳖,明天抓也不迟,没必要深更半夜地折腾。 喜兰见李成梁心事重重便问:“老爷你在想什么呀?”李成梁本不想把此事告诉喜兰,但在喜兰再三追问下,他也想炫耀一下自己,便说道:“老爷我有好事了!你知道皇帝要抓的钦犯在哪里?原来就藏在我们府上,这同我抓到了他,给朝廷立了大功,皇帝少不了要给赏赐,弄好了还可以升官晋爵呢!”喜兰见李成梁这么高兴,便问:“这个人是谁呀?”“就是那个小罕子(努尔哈赤)。”喜兰听李成梁这么一说,吓了一跳,她不敢再问。 夜里,她看见李成梁已经睡熟,趁夜深人静,敲窗户将努尔哈赤叫醒,然后将所发生的一切告诉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也蒙了,不知该怎么办?喜兰把他带到了马棚,牵出大青马,叫他骑马赶快逃命。努尔哈赤临行前跪拜喜兰说:“姐姐,我如果有再生之年,一定要好好地感谢你!”说完,努尔哈赤骑着大青马,带着那条跟他多年的大黄狗,逃出了李府。

杏鑫平台注册登录_塔塔尔族服饰介绍,其有何特点

塔塔尔族服饰和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的基本相同,如袷袢、绣花小帽、男子的上开襟绣花白衬衣等。在服饰上,男子喜欢用黑白两种对比色,喜欢在白色衬衣上套黑绒短腰背心或黑色对襟长衫,下穿黑色长裤,喜戴黑白两色绣花小帽,形成色彩反差;衬衣的领口、袖口、胸襟用蓝色、黄色、绿色丝线、以“十”字形花纹构成花卉或几何图案,和谐而美观。 连衣裙。女子多穿套头连衣裙、绉边连衣长裙、半绉边长裙或右褶裙,面料以白色、黄色和红色丝绸为主,领边、胸前、袖口都绣有各种花卉图案;头戴镶有珍珠的黑、蓝色小花帽,胸前戴各种金、银佩饰。中老年妇女多系花头巾或在小帽外加披薄如蝉翼的大纱巾,戴镶宝石的项链、耳坠、戒指等首饰。 紧身背心。塔塔尔族中青年男性,大多穿紧身短背心,系腰带。背心以黑色或墨绿色平绒为面,衣襟边用深蓝色、橘黄色、棕色丝线取“十”字花纹镶绣各种花草。 绸锦腰带。中青年男子常系绸缎或织锦腰带,多为咖啡色或深蓝色,并绣有金黄色花边。青年人的腰带鲜艳,中年人的淡雅。 帽子。塔塔尔族把戴帽子视为礼节的一种表现,节日、聚会、送葬、做礼拜都要戴帽子。冬季戴用羊皮做的黑色卷毛皮帽。夏季的帽子,分男式和女式两种。男式除黑白两色绣花小帽外,还有用深黑、墨绿、淡绿色绸缎或平绒作面,用淡黄、黄色金线或丝线绣花,也有不绣花的枣红面黑帽檐的单帽;女式除黑、蓝色镶珠缀花帽外,另有多用深红、淡红、紫红的金丝绒或平绒作面,用咖啡色或棕色平绒作帽檐,用白色或乳白色金线绣花,其图案以一朵或两朵鲜花构成的帽子。 皮鞋和皮靴。妇女喜穿长袜、高跟皮鞋和长筒皮靴。大多数男女老人有四季穿套鞋的习惯,在皮鞋或皮靴外加穿一双胶鞋,称“喀拉西”,以紫红色平绒作鞋里;或鞋、靴外加穿皮制套鞋“凯鞋”,其鞋口呈圆形,浅帮,黑色。套鞋既可以保暖,又可以保护皮鞋,还避免把外面的泥土带进屋里和清真寺里,方便、清洁。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不同时代哈萨克族人民的社会风貌、思想感情,是人民大众现实生活、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哈萨克族民间故事因题材、形象、风格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生活故事。这类故事内容大多反映阶级社会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具有写实性强的特点。有的反映了在阶级压迫的社会里,哈萨克族穷苦牧民的悲惨命运,表现了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尖锐的阶级矛盾、激烈的阶级斗争。如《三个吐塔姆兄弟》、《机智的孜牙坦》、《阿格依夏》、《贵族和平民》、《阿牙孜比》、《聪明的牧羊人》等;有的以家庭内部人伦关系为题材,通过家庭各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封建宗法社会里家庭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表达了人们希望建立和谐、团结的家庭关系的愿望。如《好妻子》、《两个孤儿》、《不幸的老人和聪明的孙子》、《无情无义的兄长》、《九个凶狠的哥哥和一个老实的弟弟》。有的生活故事描写青年人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种种磨难,告诉人们立身处世的道理,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哲理、伦理观念。如《老人的遗嘱》、《聪明的儿子》等。 幻想故事。这类故事想像丰富,构思奇特,情节曲折。故事中的主人公既是现实生活中的常人,又有着许多离奇的遭遇,非凡的神迹,就连故事中的非生物都具有灵性或魔力。如《骑黄骠马的坎德拜》讲的是勇士坎德拜为民除妖,在天鹅姑娘的引导下,骑着宝马飞越齐天的高山,来到幻想的第一个世界,这里是天鹅的居所。之后他又飞越火河,进入幻想的第二个世界,这里有神树、巨鸟。接着,他又进入幻想的第三个世界,同这里的七头巨怪、巨狮、女妖搏斗,杀死了危害人民的妖魔,又回到人间。属于这一类的故事还有《额尔托斯特克》、《馕巴特尔》、《柯克江巴特尔》、《一千只黑头绵羊》、《金髌骨》等。 动物故事。这类故事主要以动物为主角,通过动物与动物或动物与人之间的纠葛来展开情节,曲折地反映了人类世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也从侧面表现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信念、道德规范。在哈萨克族民间广泛流传着大量的动物故事,如《鹌鹑的花招儿》、《白母蛇》、《脱毛的麻雀》、《蚂蚁和鸽子》、《狮子和人》、《棉花姑娘和小猫》、《鹰和乌鸦》、《白狼》等。

哈萨克族的帽子,男女各有特色。哈萨克汗国时期,哈萨克人冬天戴两面有两个耳扇、后面有能够遮风雪、避寒气的长尾扇的尖顶帽子,这种帽子是用羊羔皮或狐狸皮做的。而夏天则戴一种用很薄的毡子做的尖顶白毡帽。 现在新疆哈萨克男子冬天戴的克烈吐马克帽以及克宰和阿勒班部落男子夏天戴的山羊皮做的轻便克宰卡里帕克帽,基本继承了其先民的帽式。男性冬季多戴有两个耳扇的弧尾尖顶四棱的吐马克帽,左、右、后三面可以翻垂下来,以遮风雪。其多用狐皮、黑羊羔皮制作,面用色彩鲜艳的绸缎,顶饰猫头鹰毛。还有一种用羊羔皮或水獭皮制作的圆锥顶库拉帕热帽,也称“尖尖帽”,多为黑色或蓝色,下雪刮风时加套风帽(披风)。 夏季男性戴薄白毡制作的、分瓣翻边的黑平绒帽,帽体为上小下大的四棱体,顶部四面绣花纹,毡片的接头处用黑色布料缝制,帽顶钉较长的丝线或串珠穗,帽檐棱角处用黑色布料镶边。因外翻的帽檐前后都有一个豁口,所以有人称它为“豁口礼帽”。另外,男牧民多戴色彩鲜艳的缎面帽,有的则戴用春羔皮制作的三叶皮帽。阿勒泰的牧民夏天剃光头,多扎三角布制的头巾。 妇女的帽子和头饰,根据年龄、婚否有所不同,主要有帽子和头巾两种。《新疆礼俗志》中记:“女子皮帽,方顶阔檐,嫁后则以花巾斜头上,逾一载,换戴白布面衣,名日雀落什。其制以白布一方,斜纫如袋,蒙首至于额,而露其目,上覆白布圈,后披然下垂肩背(长二尺余),见者知为妇装也……富女发辫,金宝缤纷,而不施脂粉,喜著臂钏(左右各具一式,不必成双),耳贯珠环……宝石珍珠,嵌为约指(有一指四五枚者)。” 塔合亚。哈萨克未婚姑娘冬季戴的圆斗形帽,下檐大,上檐稍小,帽壳较硬,一般用红、蓝、绿或黑色的绸缎、绒布做面,帽壁用各色丝线绣花,缀有各种串珠,并用珍珠镶成各种图案。帽顶上插一撮猫头鹰羽毛。 标尔克。标尔克是用绸、布和水獭皮做的圆帽子,帽顶上簪“乔克”,即帽顶绣花,与帽檐相近的地方有红色的珠子、玛瑙。珠子、玛瑙中间镶有金银作的空心插孔,羽毛固定其中。哈萨克姑娘夏天也戴丝织、毛料的三角和正方形头巾。“包头巾”四角绣有各种花纹,扎在头上。另外还在发辫上戴金、银缎发带。 沙吾克烈。哈萨克姑娘出嫁时,戴一种名叫“沙吾克烈”的尖顶帽,由圆锥形帽体、后襟、扣带组成。帽体用薄毡制作,棉布作里,布、绒或绸缎作面,面上绣花并用金银珠宝等装饰。上部有称之为“台吉”(皇冠之意)、用金丝线缝制并镶嵌有金银珠宝的圆形饰物,帽子下沿用黑色绒布缝制并以各种花色丝线加以装饰,正面有各种丝线或金银、珠宝串穗垂吊脸前,穗与帽接合部用饰带压边嵌宝石。扣带是用金银丝线绣花并镶花边的长布带,两头有银质花扣。沙吾克列帽外罩长穗白丝头巾,长及裙子下摆。过去,新娘出嫁前沙吾克列帽由其嫂暂戴,新娘自出嫁之日到第一个孩子出世前接戴,并穿红绸做成的衣服,现在它只作为新娘礼服,日常生活中不再有人戴。

到柯尔克孜族人家中做客时,不能随便揭开厨房的布帘看;参加婚礼时,也不能揭开新房的门帘看;柯尔克孜族人单月不搬家、不出门;星期五忌出远门和搬迁,如果非搬家不可,那就只能往水的上游方向搬,不能往下游搬;忌晚上从家里往外拿白色的东西,认为白色象征富有和幸运,晚上向外拿白色的东西,等于拿走了财富和幸福。 卫拉特蒙古族。进蒙古包不允许踩门槛,要从左边掀起帘子,不能从右边掀帘进门。蒙古包的门都是朝东开。进去后,正中央为年长者和客人坐的地方,左边为男宾席,右边为女宾坐的地方。男客按顺时针方向入座,女客则按逆时针方向就座。客厅中常常摆放着朝佛桌,表现出蒙古族人民对藏传佛教的虔诚信仰。 卫拉特蒙古人的新毡房祝词是在搭建新毡房,或者是父母为已长大成人的儿子准备婚用的新毡房时吟诵的。 在开始搭建新毡房的时候,主人要宰羊煮肉、摆酒设宴,把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请来热热闹闹庆祝一番。当主人摆好肉食、斟满酒或马奶子,请来客席地坐定后,首先要给首席唱祝词的老人献上一条哈达,敬上一大木碗酒。老人收下哈达,双手接过斟满酒的木碗后,即兴吟诵祝词,除了对毡房吟唱祝词,还依次对木圈顶、毡墙、毡房顶、锅、锅架等吟唱祝词。

杏鑫内部304724_满族的民风民俗资料

群居之习 满族的住宅,从金代比较简陋的“纳葛里”,发展成高大宽敞的满族老屋,其居住习俗仍和村屯关联在一起。受环境条件的局限,满族人家不论男女老幼都住在一间大口袋房里,有的人家于室内分间处的炕面上设有与炕垂直并与炕同宽的活动隔断“筚子”。它白天可以平开或上旋挂定,使口袋房内空间开敞,只是晚上将其关闭,炕上的空间被适当分隔,为保证南、北两炕之间的私密性要求,在炕沿的上方挂有通长木杆,称为“幔杆”,为晚上挂幔帐之用。同样,白天收起幔帐后,仍可恢复室内的开敞效果。无论是从满宅院内影壁的逐渐消失,还是室内对宽大、通畅空间效果的追求,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满族人宽阔的胸怀和直率的性格。 忌坐西炕 满族卧房内沿西山墙的“顺山炕”是不允许坐人的,那里是专供摆放祭具之处,被用作祭祀祖先的地方。家家的西山墙上都挂设有一个木架——满语称“窝萨库”,即供奉祖宗板和“佛多妈妈”的龛架。木架上置放装有祭祀用神器或神木的神匣。在木架上贴挂着表示吉祥和家世的黄云缎或黄色的剪纸——“满彩”。房屋内靠近西山墙的北墙上又设置着供奉宗谱的谱匣。 过去,由于居室狭小,为了冬季取暖方便,男女老幼把万字炕都住满了,不管东西南北。老汗王在赫图阿拉登基当上皇帝后想:我能由一个常人干到这个份儿上,必然有祖宗神灵的保佑,所以得祭祀老祖宗啊!现在房子大了,能摆设开,得给老祖宗留个位。摆哪呢?听佛教说:佛祖释迦牟尼住在西边,明朝皇帝在北京也在住西边,那么叫我老祖宗也占西的位。 所以他下令:今后,屋内西墙上一律供窝萨库(即祖宗板)。板上放宗谱匣,匣里装族谱、老影、神偶和里装族谱、老影、神偶和赐封的诰命,板前挂卦签。这里不许摆设杂物,不能贴带人物的图画,也不允许一般人坐或睡。西墙边的西炕,只准放一口木箱,上面置祭品、祭器。除了招待贵宾之外,不得让任何人坐卧蹬踏,这以后成了满族人的传统。因此,这一开间往往不设北窗。三面的环状炕之间无炕面的空间,也是家庭从事宗教活动的场地。 王命移居 以狩猎、农耕为主的满族人,他们的迁徙很少是个人行为。早期是随着氏族、部落的变化而迁徙的。自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后,满族人的迁徙移居都是在八旗的统辖下,按照军事和政治的需要,由王命来决定的。例如,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后金迁都沈阳,很大部分满族官兵及他们的家属都跟随老罕王努尔哈赤来到了沈阳居住。 顺治元年(1644年),大清国迁都北京,一部分官兵又随之进京,称为“京师八旗”,按照朝廷规定,他们分别驻在北京的北、东、西、南四个郊区。而当时正黄旗内大臣何洛被任命为总管,同另外两位章京一起,统帅没有进京的八旗官兵,留在沈阳驻防和守护陵寝。 移房生产 满族人还有一项特殊的风俗,就是妇女生孩子时,必须到另搭的“产房”中去。产房内设左右两铺,产妇住右,婆婆或助产女眷住左。待新生儿满月后,产妇可回到原住产房。这种做法的用意,并非特殊关照产妇,而是认为生孩子是“不洁”之事,应该避开家中的供神和男人居住的地方。

蒙古族在出行中,无论是骑马还是走路,也都有一套本民族的文明规范。骑马时不能拥挤碰撞,争路而行。在通过村落和蒙古包旁边时,不能横冲直撞而过。路上遇见羊群时,也不能从躺卧的羊群中间穿行,否则会被认为是十分粗俗和没有教养的,同样蒙古族敬老的习俗在出行中也能体现出来。晚辈若在途中遇见长辈必须从马上下来,或慢走过去,主动亲切地问候请安,然后再继续行进;如果不下马或不问候便径直而过,被认为是十分失礼的。 旅行充满着艰辛,但平安抵达目的地总是令人愉快的。为了充分感知外面精彩的世界,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人们常常是奔波在旅途中。虽然交通工具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人们祈盼旅行平安的愿望却从没有改变。因此各民族在出行中的习俗和禁忌就这样流传下来,并将继续保留下去,伴随着人们旅途平安。 天山北麓商道隋朝,称东从伊吾经今巴里坤湖西行为北道。唐朝,北道归北庭都护府管辖,往来商人在轮台纳税。自庭州西行,经弓月城到碎叶称为碎叶路,是丝绸运销商道。元朝,北道各游牧部落自由赴内地经商。 明朝,西蒙古瓦剌居于北道,两部与哈萨克、撒马儿罕,东部与东蒙占和哈密畏兀儿进行贸易。明洪武时,派兵保护嘉峪关至哈密商道。清顺治初年至乾隆二十年(1644-1755年),是清朝运粮商道,称为西路。准噶尔部常派商团赴肃州,以马、羊、驼、皮毛交换丝绸、棉布、茶叶和日用品。乾隆二十年至咸丰元年(1755-1851年),北路伊犁、乌鲁木齐为哈萨克族贸易市场。 清光绪十年(1884年),以迪化(乌鲁木齐)为新疆首府,天山北麓成为商品运销主道。从奇台经蒙占草原到归化(呼和浩特),称大西路。改由伊吾经居延海到呼和浩特的商道为驼运商道,称小西路或小草地。迪化至塔城为新疆对俄贸易塔城口岸商品转运通道。

乌孜别克族民间故事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反映世俗生活的故事、带有幻想色彩的故事和动物故事。这些故事大都以惩恶扬善为主题,歌颂正直的行为,推崇高尚的精神,揭露丑行,鞭挞罪恶。如《赛海与彼海勒》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赛海与彼海勒是故事中两个主人公的名字,“赛海”意为慷慨大方,“彼海勒”意为吝啬小气。赛海无意中吃了一种青草而通晓鸟兽花草的语言,喜鹊和老鼠告诉了他获得财宝的秘密,赛海因此发了财,他把财物分给了穷人。彼海勒得知这一秘密,也找来青草吃了下去,果然通晓鸟兽花草的语言。贪心的彼海勒认为从喜鹊、老鼠之类的小动物那儿,只能得到获得财宝的小秘密,只有狮、虎、狼之类的大动物讲的秘密才有油水可捞。于是他钻进了猛兽的洞穴,最后被吃掉了。这一类的故事还有《两个箱子》、《野兽们的秘密》、《残暴的君主》、《下宝母鸡》等。 乌孜别克族民间故事中还有不少反映封建社会妇女为争取自由,为实现爱情理想而斗争的题材。如《七位姑娘》、《达尼汗》、《伯赫莱姆与古兰丹》、《美丽的公主巴努》、《麦丽坎加汗》等。 在乌孜别克族民间故事里还有两个传奇人物,一个是著名的阿凡提,另一个足同阿凡提一样机智幽默、善于辞令的阿尔达尔考沙。有关他们的幽默笑话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有一则阿尔达尔考沙的笑话是这样的:阿尔达尔考沙常常愚弄那些仗势欺人的地主巴依。一个富商夸口说:“阿尔达尔考沙骗得了所有的人,但骗不了我,他只能骗那些白痴。”他要阿尔达尔考沙当着他的面耍花招,阿尔达尔考沙说:“先生,我把骗人的口袋放在家里了,你把马借给我,让我把口袋拿来。那时候,你就知道我能不能骗你了。”商人一口答应。于是,阿尔达尔考沙骑马走了。商人一直等到天黑,也没见阿尔达尔考沙回来。

锡伯族通常以一两百户为一村屯,在居住方面,每家自成院落。迁徙新疆后,锡伯族仍按内地的居住形式建房。庭院布局为三合院、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杂物房、牲畜棚舍等组成。正房为一明两暗三间或五间房屋,木框架结构,三面为土坯墙,正面为木板墙,其上部设通开间的木格窗。室内隔墙为木隔扇门,两坡顶屋面,最初有瓦,后来无瓦,草泥屋面。 经过200多年的岁月,锡伯族的居住也“入乡随俗”,为了适应地方气候特点和地方建材的情况,逐渐改进民居。如两坡顶的坡度减小了,后来又改为一坡平顶;窗户原各间都满开窗,后来窗小了、少了,结构体系也非全木框架形式,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土木混合结构建筑方法。每间均由土墙承重,于是室内难以见到古老传统的木棂花格门。屋顶出檐由檐椽和飞檐椽的两层挑檐改为单层挑檐,甚至选用平顶女儿墙。建筑风格也就随之改变了,但庭院布局仍然保持单幢建筑组合成四合院的形式。 以哈萨克、卫拉特蒙古、柯尔克孜等民族为代表,民居装饰艺术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勤劳的妇女手工刺绣的花、鸟、几何图案的挂毯和布帘为主的毡房装饰。这些挂毯和吊帘是毡房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犹如古典建筑的壁画一样为建筑主体增添光彩。其图案花样繁多,如云头彩、三角形、弓形、公羊角形、双曲线形、漩涡状、流水状、起伏状、三叶草式、水草式、月季花、星花、日出花、太阳花等。 另一部分是通过固定式民居的外檐廊的柱子、檐头、外墙、门窗、栏杆、台阶等构件的细部来达到装饰效果。如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住宅的门窗、室内传统家具和手工艺品,卫拉特蒙古族住宅的檐头和屋顶等,都有着很浓郁的民族风格。尤其室内装饰,在墙上挂民族图案的手工刺绣壁毯和吊帘,卧室和客房内均设炕,炕上铺花毯,炕头叠放着各式被褥和枕头,还有的在炕头上挂狼皮和狐皮,一方面为了避邪,另一方面起装饰作用。大多布置还保留着传统毡房的布置形式,但有些新民居不设炕,而以新式床代替,旁边摆放桌子,座椅、茶几等现代家具。

维吾尔族。节日的清晨,成年男性穆斯林净身更衣后就成群结队地去清真寺做礼拜,在阿訇的带领下叩首、跪坐、诵戒言。礼毕,互相祝贺节日,举行庆祝活动。妇女们梳妆打扮后,也聚集在清真寺附近或郊野做礼拜。节日里,家家户户都打扫得千干净净,主人将各自制作的风味面点及奶茶、桃仁、杏干、葡萄干、蜂蜜等一并摆上餐桌,招待亲友和客人。人们见面互致“萨拉姆”(问好的意思)。有的走亲访友,互赠馓子、油香(类似油饼)或包吾尔撒克(油炸果子)等;有的全家外出游玩,汇集在一起唱歌跳舞;有的游坟扫墓,祭奠先人。此节一般为一天。 哈萨克族。哈萨克族牧民由于逐水草而居,封斋月大多数很难到清真寺聚礼,一般都在毡房或地上铺一块布,面朝西方礼拜。斋戒期满后,哈萨克人迎来肉孜节。一大早,成年男性哈萨克人净身之后,由阿訇召集到山坡山坳或水溪草坪上进行礼拜。礼毕,大家相互祝贺节日。 节日里,每家都要准备丰盛的食品。男女老少皆穿戴一新,人们骑着马成群结队地互相拜年。第一天往往是男子出门拜年,女子在家招待客人。第二天是女子外出拜年。第三天是晚辈给长辈拜年。节日的第一天,牧区很多地方还要举行叼羊、赛马等娱乐活动。自古以来,哈萨克人过肉孜节就像过古尔邦节一样要过三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只过一天肉孜节的习惯。 柯尔克孜族。节前,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一齐行动,清扫庭院、畜圈,晒洗被褥,准备节日食品。 节日的清晨,老年男子先到清真寺举行会礼。待仪式完毕,人们再互相登门拜年。还有很多人去坟地念经祈祷,以缅怀先人。回到家里,要宰羊和准备丰盛的食品招待来客。 这一天,人们成群结队地相互拜年,并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有些柯尔克孜族居住区还有独特的节庆习俗。如小伙子路遇姑娘可拦住去路,请她唱歌跳舞,一直到姑娘答应了自己的要求或赠送手帕和礼物后a’放行,这些给节日增添了乐趣。 塔吉克族。塔吉克族过肉孜节,既做肉孜节的礼拜,也相互拜年,但却不封斋。其根源在于:塔吉克人信守伊斯兰教什叶派伊斯玛仪教派的教义,而是否“封斋”恰恰是伊斯兰教逊尼派与什叶派(主要是伊斯玛仪教派)之间分歧之所在。据说,塔吉克人认为“封斋”是为了洗清罪过。塔吉克语里,“封斋”是“封日”或“打发日子”之意,即如何度过这一天和那40天,这表明塔吉克人是不封斋的。因此,他们过肉孜节也较为简单。 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乌孜别克族穆斯林十分热情好客,斋月里吃斋饭时,对亲友、邻里都热情相邀。此时,即便是过路的人,到任何一个不相识的人家做客,也会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到了斋月的最后一天,当看到新月以后,次日迎来开斋日。按传统习俗,人们要欢度3大的节日。当天清晨,男性穆斯林要沐浴净身,到清真寺举行集体礼拜。节日里,亲戚邻里相互拜访,欢聚一堂。每个家庭都准备了十分丰盛的节日食晶,热情招待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