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 2693个相关结果 17次浏览

杏鑫新闻304724_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阡木偶戏
<br>

石阡木偶戏是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各民族中的一种汉族传统傀儡戏曲剧种。 鼎盛时期的演出范围辐射到全县各地及周边湘、鄂、渝、黔等省边区的各民族中。石阡,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隶属铜仁市,是一个深处贵州东北部腹地的山区县城。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多地下热泉,自然生态保存相当完好,亦有“温泉之乡”的美誉。石阡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早在秦代即在县境内置夜郎县。石阡境内现有汉、仡佬、侗、苗、土家等13个民族,古代各族人民和睦相处,表现出特有的开放心理。石阡木偶戏正是植根于这样一种文化生态环境之中。 石阡木偶戏基本要素包括唱腔、锣鼓牌子、“头子”、戏装、道具、表演等方面:(1)唱腔:包括高腔和平弹两种类别。(2)锣鼓牌子:主要有“大出场”、“小出场”等十余个牌子。(3)“头子”: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4)服饰:包括盔头、方巾、蟒袍、拷子、折子、披挂等部件。(5)道具:包括各种兵器、“肚腹”、“踩脚”、“手柄”、冉须等部件。(6)表演:包括表演手法、身段等。 石阡木偶戏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多样性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主要体现在:(1)是古代杖头傀儡在黔东地区的遗存;(2)研究黔东地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例证之一;(3)是研究黔东方言在民间戏曲中运用的活例证;(4)对高腔、平弹的传播学研究具有启发性意义;(5)具有丰富、独特的民族造型艺术和服饰文化价值;(6)通过对石阡木偶戏的表演方式、身段、场合、习俗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木偶艺术的发展;(7)对石阡木偶戏剧目在民间的传播研究,有助于我国当代少数民族社会教育方式的研究;(8)其蕴含的丰富的宗教信仰理念是研究民间宗教构成心理的又一重要路径。

杏鑫平台注册登录_土家人骨子里的酒文化
<br>

千百年来,中国的酿酒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许多具有地方特色,反应当地风土人情的各类名酒相继被人们所称赞。 土家族先民巴人早在远古时代就有酿酒的历史。春秋时期,沿河自治县地属巴国。《华阳国志》记载:巴人“质直好义,士风敦厚,有先民之流。故其诗曰:川崖唯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野唯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养母。”意思就是粮食既丰,酒自多有,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酒。 2005年5月至200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彭水电站水淹区沿河自治县境内抢救性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遗址群10余处,清理出大量遗迹和遗物。在遗物中,就发现了古代的烤酒作坊和酒器,从而证实了沿河五千多年来的酒文化历史。 据出土的大量汉代酒文物考证,秦汉时期,就有“以酒成礼”、“以酒祭祀”、“以酒宴乐”等风俗习惯。酒是祭祀的必备品,在土家族人众多的祭祀活动中,酒是必备之物。明嘉靖二年(1523),有一个叫张勖的土家人老人,为了让子孙团结,在钟岭山张氏宗祠举行了一次较大的祭祖议式,所用白酒为一百担,相当于今天的一万斤。土家族还是一个尚武的民族,每次上阵杀敌之前都要喝酒。明代,土家族士兵赴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百姓送行,置酒于道旁,士兵经过酒坛,吸饮一口便可前行。 土家族人有一句谚语说:“汉族贵茶,土家贵酒”“有酒便是宴”“怪酒不怪菜”,饮酒不讲究菜,不分地点,不论人生人熟,席地而坐,围成一圈,端起酒杯就饮。因为土家族人自古喜酒,所以以酒命名的习俗也不少。男娶女嫁叫“喜酒”;新郎家操办“陪十弟兄”;邀约九个未婚小伙子在家相聚举杯赛歌叫“陪郎酒”;新娘家邀约姐妹十人举杯惜别、以哭当歌,叫“姊妹酒”;新娘出嫁第三天则要与新郎一道回娘家斟“回门酒”;结婚典礼时,新郎新娘在红烛高照下喝“交杯酒”;结婚典礼过后,男家要斟“陪高亲客酒”;生小孩要斟“嘎嘎酒”(嘎嘎:即土家人称外祖母为嘎嘎);满月办“满月酒”;满周岁办“抓周酒”;老人寿诞做“寿庆酒”;新屋落成 “进屋酒”;正月花灯元宵酒。二月“过社酒”;三月寒食“祭山酒”;四月牛王生日酒;五月初五端阳酒;七月月半酒;八月中秋“送瓜酒”;九月重阳酒;除夕酒祭祖;逝了老人“丧事酒”等,无不与酒有关。酒作为一种文化,它伴随着土家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离不开酒。“沥酒”,是沿河传统的古老制酒方法。沿河土家族民间生产的“麻糖水酒”,其饮酒的方式“咂酒”特别,用竹管(即“鹅竿”)吸:“先由一人吸咂,叫开坛,然后彼此轮吸。”据考,咂酒乃土家人吸取了古蜀地的酿酒方法,在农耕中逐渐形成的吮吸习俗。 沿河土家山歌《望牛山歌》就是六十年代土家族老百姓望牛的真实写照,歌中有一衬词“啄杯”,沿河方言里就是“喝一杯酒”的意思,一个“啄”字,形象生动,让人联想到土家汉子喝酒的情形。土家族是一个勇敢、豪放、乐观的民族,酒文化的体现,更加展现了豪放的土家民族个性乐观豁达的民族精神,同时也加速了酿酒业的发展,现如今沿河的酒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杏鑫平台注册登录_中国“四大发明”今犹在一——古法造纸
<br>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虽然如今的造纸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古法造纸术依然在民间流传。 有着1900多年历史的蔡伦古法造纸术在如今的印江县合水镇兴旺村还有传人,其产品被称为“印江白皮纸”,自元末明初传入印江,在合水、新场、平楼一带扎根,推广和提高。由于经济、文化落后和历史上的封闭隔绝,其生产工艺以传统方式得到保存和延续。目前,兴旺村仍沿习蔡伦古法造纸,以构皮、松膏、石灰等为原料,生产工序十分复杂,号称“七十二道”,生产过程包括选料,浸泡、蒸煮、漂洗、碎料、舂筋、打浆(加松膏)、舀纸、晒纸、收垛、分刀、捆扎,包装等多种工序。生产的白皮纸具有韧性强、细腻而不松散,色自而不反光,吸水不浸渍的特点。广泛运用于书法、装裱、包装、制作雨伞、斗笠、花板、祭祀等。凡造纸人家在神龛上供奉蔡伦牌位,将每年的三月十八日定为祭会日期(兴旺蔡姓以蔡伦后裔自居,并以族谱佐证)。 2006年12月,县人民政府已将蔡伦古法造纸工艺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逐步将古法造纸作坊遗址建成印江旅游景点。

“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食”始终是人类生存的一件大事。从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到一个地区的饮食特色,食物不仅是人群的重要识别符号,更是人类生活哲学的重要体现。 铜仁人重“食”,天然食材的丰富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造就了铜仁既丰富又复杂的饮食习惯。想要品尝正宗的铜仁美味,就必须用心感受食物的灵魂。 《铜仁百味》栏目记者身心俱至,带你一起寻觅地道纯正的铜仁美食,讲述铜仁美食故事,探寻铜仁人独特的生活哲学。 阅读提示:    阳春三月,城市中似乎只是增了少许绿树红花的点缀,而在乡村,目光里聚集着远山和近水,胸腔里也充满着花香和泥土的气息,所见之处满是春天的美意。 当村头的大片油菜花如画般绽放的时候,家住江口县坝盘乡张屯村的陈菊香便要开始准备挂社的吃食——社饭了。社饭是铜仁挂社时吃的特殊饭食,以铜仁东边五县较为突出。 立春后,孝户人家都要做社饭。按照当地习俗,有新坟的人家,要连续三年做好社饭邀请亲友上山祭祀,称为挂社坟。今年,是陈菊香的丈夫去世后的第三年,也是家里“圆社”的一年。 乡村食材唤醒味蕾 铜仁人善于从大自然中找寻食材,山坡上的青蒿,田垄里的野葱,绕村而过的溪水,都可以用来做饭,用这些纯天然食材制作而成的社饭,满是乡村的味道。 准备食材,是制作社饭极为重要的一步。为了准备40人分量的社饭,今年72岁的陈菊香连续两天凌晨5点起床,走过田垄,爬上山坡去采摘最新鲜的青蒿,提前准备好食材。 山上的野葱只有在春天才能采摘得到,野葱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将 其与蒜苗切碎混合在一起,为社饭增添了一缕清香。 源自梵净山下的溪水,清澈纯净,将糯米用甘甜的溪水浸泡,保留了其质朴的纯正美味。 腊肉,是陈菊香家里的冬藏美味,用今年春节宰杀的“年猪”熏制而成。30斤腊肉,120斤籼米和糯米,20斤青蒿,30斤野葱,10斤蒜苗,这个不算富裕的农村家庭,对挂社可一点儿也不含糊。精心准备的乡野食材,不仅体现了土家人对挂社的重视,更是唤醒了人们的味蕾。 山里人的饮食智慧 山里人能“吃苦”,青蒿原是苦的,但是苦味背后蕴含着更加丰富的味觉感受。 陈菊香将青蒿用溪水洗干净,攥在手中挤出苦水后,在锅里翻炒,原本带着苦味的青蒿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像泥土,像雨露,满是春天的味道。 糯米用加热后的溪水浸泡时,陈菊香已经利落地将腊肉煮熟切成丁,和家人一起将野葱、蒜苗切碎备用。 蒸煮社饭用的木甑直径将近一米,为了摆放下这个木甑,陈菊香家里特意在灶房门口安了一个 灶台,专门用来蒸社饭。 必须要用柴火来蒸社饭,这样蒸出来的饭才更加香浓。生火,烧水,将所有食材混合在一起后,就要放入木甑内开始蒸煮了。 “要一层一层地放,每一层被热气渗透后再放上面一层。”陈菊香说,这样蒸熟的社饭粘糯适中,酥而爽口。 木甑中活跃的蒸气使得鲜味在每一层食材之间传递、循环、渗透,将每一种食材的美妙滋味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烹制出这道土家人世代相传的乡村美味。 味道因思念而更美 在陈菊香家这个小小的院子里,聚集了40多位亲朋好友,也弥漫着蒸煮社饭的香味。在大家的期盼中,陈菊香用心制作的社饭出锅了。揭开木甑盖的一瞬间,香味喷鼻,令人垂涎。 由于早上下了一场雨,陈菊香决定和亲友们在家里分享美味,让家里的男子们上山去坟前祭祀。在院坝和堂屋里,摆上桌子,端上社饭和配菜,大家开始享用美味。而在山上的坟头前,男子们用社饭祭奠先人后,也于青山之上品尝着这饱含思亲的美味。  对淳朴的乡亲来说,社饭不仅仅是一种食物,也是保存在岁月中的生活与记忆。吃着社饭,陈菊香总会想起丈夫还在世时,与自己一起背着背篓上山“打蒿菜”的场景。 只是,过去是一同为家里过世的长辈准备社饭,而现在是为逝去的丈夫准备社饭。 想到这,她突然觉得社饭对自己的生活有着非凡的意义。碗中的社饭,见证了她走过的岁月,社饭里承载了她的回忆,融入了她的情感,其味道也因思念而变得更美。 典故传说 社饭是铜仁特色小吃,流行于市内各区县,以碧江、松桃尤盛。社饭源于春社祭祖扫墓。《铜仁府志》载:“三月清明前后数日,剪白纸标挂祖墓上,谓之挂清;若服未阕者,先于社日扫墓,以野蔬和饭祀之,谓之社饭。” 社饭做法 主要原料:糯米、籼米。  辅料:青蒿、腊肉、野葱、蒜苗(花生米、核桃仁、豆腐丁)葺制作过程:1.糯米、籼米淘洗干净,糯米用温水浸泡2小时捞出滤干水分;籼米放入沸水中煮至半生半熟捞出,滤干米汤待用。  2.熟腊肉切成丁;青蒿嫩叶洗净切碎,反复揉搓出苦水,挤干水分;野葱去根须,洗净切碎。  3.净锅上火放油,烧至五成热,下青蒿炒干水汽,出香味时起锅。  4.把青蒿和糯米、籼米、腊肉丁、野葱、蒜苗、精盐、味精放入盆内拌匀,甑笼大火蒸熟即成。  技术要领:蒿菜只用嫩叶,必须揉出苦汁;蒸社饭时必须一层一层地放,待先放的一层通气后再放第二层,直至放完。  记者感言  走进乡村,亲眼目睹社饭的制作过程,倾听主人公的生活故事,再品尝土家社饭,更感觉香浓温暖,余味无穷。“生在哪里,就吃哪里的饭。”陈菊香简单朴实的语言,道出了生活的哲理,食物的灵魂也由此体现。  社饭,不仅寄予了人们对美食的眷念,承载了他们对人和过往时光的怀念,更体现了他们的朴实、纯真、乐观的生活哲学。(戴刻芹) 责任编辑:符迪

春节前后,是沿河土家族婚娶的高峰期,笔者参加或目睹了几场有意义的婚礼,至今回味无穷。  女儿出嫁陪嫁书 在沿河自治县县直机关某单位工作的田先生是一位舞文弄墨的文人,2月24日他为女儿操持婚礼,婚礼场地挂着铜仁市诗词楹联学会授予的“楹联文化之家”(在全市命名挂牌的第一家)、5副木刻对联、46幅精装对联书法作品,洋溢着浓浓的楹联文化氛围。 土家族服装已几乎被汉化,在隆重喜庆的场面,大都是西装革履。田先生及妻子在女儿出嫁那天,穿着一套崭新的土家服装迎接宾客,让人耳目一新。 田先生的女婿是外国人,为了让他了解沿河,在给女儿准备的陪嫁品中,醒目地摆放着《乌江旅游》丛书一套。此外,参加婚礼来宾均获得一本田先生自编的《沿河民间应酬参考》书籍。 女儿出嫁送书、给来宾回赠书、穿土家服装迎宾、楹联书法装点婚礼,如此婚礼,意义特别。 夫子“旅游”接媳妇 前不久,沿河县城河东田坝社区夏先生的独生子结婚,新娘子家在乌江下游的洪渡镇。 接新娘子的路线有两个选择:可乘船,也可乘车。按照土家族的风俗习惯,新娘家确定的出亲时间是晚上八时,而当时,乌江航运禁止客 船夜航。凭夏先生广泛的交际,完全可以联系朋友的车子去接亲,还能节省资金。 乘船从沿河县城到洪渡镇,途经乌江山峡百里画廊黎芝峡、银童峡、土坨峡。夏先生听说自彭水电站建成发电后,亲朋好友中还有不少人没有去过乌江山峡,想借 此机会游览,于是立即与亲家商量,将出亲时间提前,租一艘客船去接亲。 接亲那天,夏先生这边去了近百名“夫子”(土家族称接亲的人)。 乘船欣赏着乌江山峡美丽的风景去接亲,真是别出心裁。 歌友相会庆新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月23日,在沿河县城滨江大道的搬迁安置楼群里,飘出阵阵歌声、器乐声,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倾听。 辛先生在文化部门工 作,多才多艺,不仅懂得几门器乐,还唱得几首好歌,平日里,大家凑钱购买了板胡、笛子等乐器,常常聚在一起练嗓。 歌友们得知他的儿子结婚,带着器乐,男男女女一下 子来了34人,在婚庆现场展开歌喉唱起了红歌、土家山歌。辛先生尽管很忙,但挡不住“诱惑”,跑到队伍前当起了指挥。 婚礼虽算不上隆重,却别具一格。

在侗乡,侗家人在一代代的繁衍生息中,在一个个祈盼与凄迷中,将人生的孕育过程,演绎成为富有侗族特色的孕育习俗,世代流传。 怀孕在侗乡,婚后妇女怀孕,俗称 “四眼人”,日常叫 “有喜了”。为确保胎儿安全,孕妇在家庭里会受到特别照顾,一般不让孕妇做体力活。有孕妇的人家,家里不能钉钉子或敲敲打打,否则会流产或造成胎儿畸形或留下胎记;孕妇不能拿剪刀,否则胎儿会成兔唇等。 但是,人们却认为 “四眼人”有秽气,身子 “不干净”,不能随便到别人家里去,不能随便触摸别人的东西,不能参加其他人家的任何大事,否则会对别人的事情和运气带来损害。 求子结婚生子,在侗族看来是人生极其自然的事,更关乎传宗接代,家业兴旺。如果婚后较长时间没有孕育或者没有生育男孩,被认为是命运不好,要玩龙灯求嗣,祈求龙王送子;要架桥求子,通过架桥修路,以此积德,这样会改变命运生男育女;要带着供品、香纸、小布鞋到观音庙许愿,祈求观音菩萨赐子。 接生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侗族妇女多在家中临盆生产,一般由上了年纪且有生育经验,身体健康,儿女双全福气好的妇女接生。侗族人切忌男人接生,其他人更不得入内。当婴儿胎盘下地后,接生婆将其拿到房子附近(一般在屋后)一树下挖坑埋了,以示小孩长大成人后,无论走到天南海北,这里永远是他(她)的胞衣地(即出生地)。 踩生侗族人家产妇生小孩时,第一个进屋或经过屋檐下的外人,叫“踩生”。侗家人认为,踩生人将会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人们也就不太愿意踩生。所以,一般产妇家忌生人进门,故有在房门外放一特定物件作标志,示意生人莫入。对不慎进入产妇家的妇女,一般不太受欢迎,如是福气好的或公职人员就很高兴,主人会煮甜酒蛋热情招待。因而有的特意安排部置让福气好、命运好的贵人来“踩生”。 报喜小孩出生第三天,由小孩的男性长辈到小孩的嘎婆(外婆)家去报喜。报喜时要带一只鸡(男孩带公鸡,女孩带母鸡)和红蛋(数量按嘎婆家至亲数定,须双数),嘎婆家见到报喜的物品就知道女儿是生男生女了。而后将红蛋分发给家族亲戚,收到红蛋的至亲们也就着手准备贺礼吃“粥米酒”。 洗三朝报喜人返回时,嘎婆则在家族中邀约三五个女眷,带上甜酒、鸡蛋、婴儿尿布及两只鸡(一只为送的报喜鸡,一只为与报喜鸡“鸳鸯配对”的鸡)作为回礼,随同报喜人一道来到女儿婆家,向亲家贺喜,吃三朝酒,又叫“洗三朝”,给外孙洗澡,向女儿传授育儿知识与亲家商定请“粥米酒”的日期。 粥米酒侗家请“粥米酒”(也称“打三朝”)一般是男婴在出生后的前十五天、女婴在出生后的后十五天进行,来吃粥米酒的基本为女客。“粥米酒”这天,亲戚中的妇女们带上糯米、布、鸡、蛋等物品前往祝贺。而嘎婆家除挑的米担子、甜酒担子、鸡笼子和肉、蛋、糖等食品外,还有送给外孙的衣帽鞋袜、布段、小棉被、背带、银饰等等。宴席上,嘎婆倍受尊重,宾主都向她敬酒、唱酒歌表谢意。 坐月在侗家,妇女生产后要在家休养一个月,俗称“坐月”。产妇坐月,头三天不下床,一月不出门,必出门须戴斗笠。坐月期间,产妇包头帕,基本不干活,多吃鸡、蛋、肉、甜酒等有营养和发奶的食物,少吃辛辣,不吃糊饭、冷食,不触冷水,否则会染上“月子病”。 满月产妇坐月满三十天即“满月”。产妇满月这天,要接小孩的嘎公(外公)来吃满月酒,嘎公要提只雄鸡前往。产妇坐月满三十天后,就可出门活动了,但仍不能串门,要满四十天后,方能串门,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 满四十天,产妇要背婴儿回娘家拜望嘎公嘎婆。在玉屏东北部,也有在婴儿满月这天,由其长辈背着在院中敲打“响篙”(将竹筒大部劈成细条,为驱赶禽鸟的器具)“撵麻雀”的风俗,以渐渐地锻炼小孩胆量。 周岁侗家小孩满周岁,要办周岁酒,也叫“请抓周”,嘎婆家及至亲好友要来祝贺。期间,还要给小孩“剃头”、“开荤”、“抓周”等。剃头,是请外公或舅舅为其剃头,有不忘木本之情意。开荤,一般是男婴四个月、女婴六个月,有“男开四季,女开六合”的俗语,是由一长辈喂小孩少许肉荤,说些吉语,此后方可吃荤。抓周,是在小孩面前摆放笔、书本、算盘、尺子、食品、酒杯、花朵、玩具等,视孩子所抓东西预期其今后的前程、性格、爱好等。在小孩成长过程中,有的还兴男孩在5岁、10岁、15岁三个生日时要滚烂泥田或打泥巴仗,以培养孩子勤劳勇敢,磨炼思想,锻炼意志,培养耐性。  (童建华整理) 责任编辑:符迪

杏鑫4注册登录网_碧江古城:好戏连台游人来……
<br>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铜仁古城游人如织 文艺爱好者在表演土家族特色花灯戏——茶灯 文艺爱好者在表演土家族特色花灯戏——茶灯 古城风景线 傩戏表演。 一名傩戏演员在候场 游客观看傩戏表演                                                      

杏鑫平台登录_惟有葵花向日倾
<br>

  立秋已过,天气转凉,犹记盛夏,金灿灿的向日葵花瓣蓬蓬勃勃的张扬开来。日色倾城,花开一夏。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向日葵一开花就张开笑脸,追随着灿烂的太阳,它唯一的自豪就是拥有阳光所有的爱。我们都是倔强坚强的向日葵,日日夜夜不知疲惫的追寻心中的太阳。   密叶护繁英,花开夏已深。莫言颜色异,还是向阳心。 生活中,难免会有失望,有迷惘。不如安心做一株向日葵,为自己染上阳光的味道,体会微小的幸福,热情地面对生活,终有一天,你会成为自己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