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侗乡,侗家人在一代代的繁衍生息中,在一个个祈盼与凄迷中,将人生的孕育过程,演绎成为富有侗族特色的孕育习俗,世代流传。
怀孕在侗乡,婚后妇女怀孕,俗称 “四眼人”,日常叫 “有喜了”。为确保胎儿安全,孕妇在家庭里会受到特别照顾,一般不让孕妇做体力活。有孕妇的人家,家里不能钉钉子或敲敲打打,否则会流产或造成胎儿畸形或留下胎记;孕妇不能拿剪刀,否则胎儿会成兔唇等。
但是,人们却认为 “四眼人”有秽气,身子 “不干净”,不能随便到别人家里去,不能随便触摸别人的东西,不能参加其他人家的任何大事,否则会对别人的事情和运气带来损害。
求子结婚生子,在侗族看来是人生极其自然的事,更关乎传宗接代,家业兴旺。如果婚后较长时间没有孕育或者没有生育男孩,被认为是命运不好,要玩龙灯求嗣,祈求龙王送子;要架桥求子,通过架桥修路,以此积德,这样会改变命运生男育女;要带着供品、香纸、小布鞋到观音庙许愿,祈求观音菩萨赐子。
接生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侗族妇女多在家中临盆生产,一般由上了年纪且有生育经验,身体健康,儿女双全福气好的妇女接生。侗族人切忌男人接生,其他人更不得入内。当婴儿胎盘下地后,接生婆将其拿到房子附近(一般在屋后)一树下挖坑埋了,以示小孩长大成人后,无论走到天南海北,这里永远是他(她)的胞衣地(即出生地)。
踩生侗族人家产妇生小孩时,第一个进屋或经过屋檐下的外人,叫“踩生”。侗家人认为,踩生人将会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人们也就不太愿意踩生。所以,一般产妇家忌生人进门,故有在房门外放一特定物件作标志,示意生人莫入。对不慎进入产妇家的妇女,一般不太受欢迎,如是福气好的或公职人员就很高兴,主人会煮甜酒蛋热情招待。因而有的特意安排部置让福气好、命运好的贵人来“踩生”。
报喜小孩出生第三天,由小孩的男性长辈到小孩的嘎婆(外婆)家去报喜。报喜时要带一只鸡(男孩带公鸡,女孩带母鸡)和红蛋(数量按嘎婆家至亲数定,须双数),嘎婆家见到报喜的物品就知道女儿是生男生女了。而后将红蛋分发给家族亲戚,收到红蛋的至亲们也就着手准备贺礼吃“粥米酒”。
洗三朝报喜人返回时,嘎婆则在家族中邀约三五个女眷,带上甜酒、鸡蛋、婴儿尿布及两只鸡(一只为送的报喜鸡,一只为与报喜鸡“鸳鸯配对”的鸡)作为回礼,随同报喜人一道来到女儿婆家,向亲家贺喜,吃三朝酒,又叫“洗三朝”,给外孙洗澡,向女儿传授育儿知识与亲家商定请“粥米酒”的日期。
粥米酒侗家请“粥米酒”(也称“打三朝”)一般是男婴在出生后的前十五天、女婴在出生后的后十五天进行,来吃粥米酒的基本为女客。“粥米酒”这天,亲戚中的妇女们带上糯米、布、鸡、蛋等物品前往祝贺。而嘎婆家除挑的米担子、甜酒担子、鸡笼子和肉、蛋、糖等食品外,还有送给外孙的衣帽鞋袜、布段、小棉被、背带、银饰等等。宴席上,嘎婆倍受尊重,宾主都向她敬酒、唱酒歌表谢意。
坐月在侗家,妇女生产后要在家休养一个月,俗称“坐月”。产妇坐月,头三天不下床,一月不出门,必出门须戴斗笠。坐月期间,产妇包头帕,基本不干活,多吃鸡、蛋、肉、甜酒等有营养和发奶的食物,少吃辛辣,不吃糊饭、冷食,不触冷水,否则会染上“月子病”。
满月产妇坐月满三十天即“满月”。产妇满月这天,要接小孩的嘎公(外公)来吃满月酒,嘎公要提只雄鸡前往。产妇坐月满三十天后,就可出门活动了,但仍不能串门,要满四十天后,方能串门,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
满四十天,产妇要背婴儿回娘家拜望嘎公嘎婆。在玉屏东北部,也有在婴儿满月这天,由其长辈背着在院中敲打“响篙”(将竹筒大部劈成细条,为驱赶禽鸟的器具)“撵麻雀”的风俗,以渐渐地锻炼小孩胆量。
周岁侗家小孩满周岁,要办周岁酒,也叫“请抓周”,嘎婆家及至亲好友要来祝贺。期间,还要给小孩“剃头”、“开荤”、“抓周”等。剃头,是请外公或舅舅为其剃头,有不忘木本之情意。开荤,一般是男婴四个月、女婴六个月,有“男开四季,女开六合”的俗语,是由一长辈喂小孩少许肉荤,说些吉语,此后方可吃荤。抓周,是在小孩面前摆放笔、书本、算盘、尺子、食品、酒杯、花朵、玩具等,视孩子所抓东西预期其今后的前程、性格、爱好等。在小孩成长过程中,有的还兴男孩在5岁、10岁、15岁三个生日时要滚烂泥田或打泥巴仗,以培养孩子勤劳勇敢,磨炼思想,锻炼意志,培养耐性。 (童建华整理)
责任编辑: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