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莲花”是一种流传于沿河土家族地区的民间舞蹈,是土家族先民古代巴人军事乐舞遗风的延续和演变,是土家族传统文化与土家族人民性格特征的集中表现,其历史渊源源远流长。 “肉莲花”舞蹈分大板和小板两种形式,大板即手掌拍打四肢、下腹、发出响亮的声音。小板即拇指与中指相拧、发出清脆的声音。 “肉莲花”舞蹈对应全身十八处要穴的长期拍打,能起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益寿的效果。具有较好的健身保健功能。是推广具有民族特色全民健身运动的好项目。
分类 : 杏鑫注册代理 › 2693个相关结果 17次浏览
(图片来源:网络) 思南土家花灯不仅历史源远流长,而且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最初是“二人转”,其中《门斗转》、《鹰展翅》、《边鱼戏水》、《膝上栽花》和《苏秦负剑》等舞蹈动作很有代表性,连歌带舞,十分动人。或一男二女,叫“双凤朝阳”,或“二男一女”叫“双狮戏球”。旦角又叫幺妹,男扮女装,扎假发辫,包头巾,着花裙,右手执绸边花折扇,左手执彩巾。丑角又叫干哥,反穿皮袄,扎腰带,瓜皮帽子头上戴,右手执大蒲扇。干哥围绕幺妹转,相互旋转唱跳,干哥舞蹈动作丰富多彩,幽默可笑。 思南土家花灯内容丰富,程式庞杂,有传统的正灯,如“盘灯”、“开财”、“万事兴”、“说春”、“说十二花园妹妹”、“上香”、“打梁山”、“拜闹子”等20多种。在表现情节刻画人物时,板腔与曲调综合使用,形成了丝弦灯调系、台灯灯调系和锣鼓灯调系,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思南土家花灯戏融入本民族傩戏和摆手舞中的一些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婉转动人的优美唱腔、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灯戏兼容的独特民族风格折射出乌江流域的人文风采。 责任编辑:符迪
在铜仁松桃、思南、印江、德江等地区,唢呐使用较广,是这一带苗族人民喜爱的代表性乐器,节日、喜庆时多吹奏,有三十多个曲牌。 唢呐有高、中、低音三种,几种唢呐可独奏、齐奏、轮奏、混合奏。伴以舞蹈、小锣鼓、大锣鼓、大花轿等,铿锵欢愉;伴以大盆鼓、大圆锣、大长圆号,则声势浩荡。运用吐音、花舌音、颤音、打音、超高音、次高音、自然换气等技巧,一口气吹奏可长达一个小时之久。有些技巧高的年轻人还可同时吹奏双唢呐,双长号,两人互吹互按。 唢呐曲调优美动听,有过山调、过河调、过街调、花调、小吹小打、单开门、双开门、九连环、长路引、双背带等。 责任编辑:符迪
土家族,是保存哭嫁习俗最完整的民族之一,也是铜仁土家族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江口云舍土家族的吊脚木楼采风,土家族妇女一定会将他们记忆中的哭嫁歌和着低婉伤感的声调唱给你听。听到他们那震撼人心的歌唱,你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掉下同情的眼泪。 土家姑娘哭着出嫁(图片来源于网络) 土家民族特有的婚俗“哭嫁”备受游客青睐,被称为是“中国一绝”。土家姑娘出嫁前3天,要在其母或其他长辈的领哭下闻鸡起哭。其间,哭父母长辈,表示对其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哭亲朋好友,感谢对其成长的关照,并请求对其出嫁为人之妻的指点,所有被哭者都要包“红包”给姑娘作私房钱。 责任编辑:匡奇燃
记得前些年,韩国成功申报了江陵端午祭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息传到中国后,掀起轩然大波,多少国人捶胸顿足之余都在反思,为何地地道道的中国端午节,一不小心,就变成了韩国的江陵祭,还成功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呢?非但是端午,春节 、元宵 、清明 、七夕 、月半 、中秋 、重阳 、腊八 、除夕等等这些中国传统的节日,随便摆出一个节庆来,其历史不可谓不久远,其内涵不可谓不丰富,却都在各种各样的洋节庆纷纷在中国大肆流行的时候,大有被新一代的中国人遗忘之势。这场风波过后,有识之士纷纷呼吁,立即行动起来,采取得力措施,切实重视和保护中国传统节庆文化。 其实被漠视以致失传的,又岂止是节庆文化?文学评论家汪政在2006第8期《小说选刊》上,发表过一篇题为《游戏会不会失传》的文章,汪政在文章里说,小说家蒋韵有一部小说,题目叫“失传的游戏”,这个题目一直记得,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时时让人想到这句话。当然,汪政这么想,是因为他感叹于当下的文学经典法则被抛弃,文学的多样化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文学也到了需要保护的时候。 正如汪政所言,游戏之所以会失传,是因为玩的人少了,当游戏与大众分离,成了少数人的专业与技艺之后,它的命运就令人担忧了。 在思州故里乌江流域,曾经广泛流行一种名叫“抠博”的游戏。最为流行的时候,可谓老少咸宜,妇孺皆知。笔者生长其间,自小耳濡目染,多少也略知一点。记得在省城求学时,周末或闲时,几个老乡便常常聚在一起“抠三博”,外地那些同学们,见我们又是算盘又是字牌的架式,直啧啧称奇。20多年前,笔者从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乌江边上的一个塘头小镇工作,工作读书之余,也时常与同事们一起“抠三博”,罚粘胡子或蹲板凳。后来调到县城里工作了也常如此,再后来调到东郡工作了,要想抠几博,就比较困难一些了,只能在思州的老乡中物色角子。这些年,川麻流行,铺金花、板子炮、打双升、斗地主、干瞪眼等扑克游戏更是以其简单易学 、不择地点而深入人心,便是回一趟思州老家,也无不是扑克麻将的天下,而少见抠博之人了。于是乎,顿生无端忧虑,或许哪一天,“抠博”这种极富思州乌江地域文化特色的游戏,也就失传了。因而,作为一种源远流长而有失传之虞的智力游戏,其游戏规则委实应当记录下来。 “抠博”这个“博”字,本身包含三种意思,其一为名词,指这种游戏,如“抠博”,即指玩“博”这种游戏;其二也为名词,指由八十张牌合成的这种游戏工具,如“买一副博”,即指买一副字牌;其三为量词,指玩这个游戏的局数,如“抠三博”,即指打三局牌。而“三”这个数字,在抠博游戏中又有着特殊的地位:一是参与游戏的人数为3人,再有多余的人就只能接下家;二是为公平合理计,通常都要给每人一次机会,至少要玩一轮三局,也叫“抠三博”,多则不限,但大都要抠三的倍数局;三是计分规则中规定,最低分为一分,其次为三分,再次则为三分的倍数,暗合了易数中一而三,三而九的定数。 传统上制作“博”的材料最好的是皮纸,即以构树皮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的一种纸。这种皮纸白色略黄,质地柔软而韧性十足,将七八张皮纸以面粉制作的浆子粘贴在一起,熨平晾干后,反面刷成黑色,然后裁剪成长约四寸六,宽约一寸的一张张条形牌,再在正面白底上书写上数字,最后用桐油浸染一遍,晾干后就制作成功了一副副耐磨耐折的好牌。 通常一副“博”由“大牌”与“小牌”组成,大牌”牌面写着大写的数字“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捌 、玖 、拾”,各有四张,共四十张;小牌”牌面写着小写的数字“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各有四张,共四十张。大小牌合计总共有八十张,因此“抠博”又有“打八十张”的别称。牌面的字体是一种固定而花哨的草书,写得十分独特而别致,有人臆测这种字体源于先秦时期的鸟虫书,姑为一家之言。因为每张牌都是毛笔书写而成之字,又叫“字牌”。在这八十张牌中,“贰” 、“柒” 、“拾”与“二” 、“七” 、“十”共二十四张牌是红墨书写,其它五十六张牌是黑墨书写,红牌在计分时比黑牌高,又因在红牌中大写的“贰”排在前,因此,抠博”这种游戏也别称“打大贰”。 “抠博”这种古老的益智游戏,主要流行于思州辖区乌江流域内,虽然各地游戏规则小有区别,但大致以思州故里为主线。其基本工具是一副博和一架算盘。算盘最好是七珠的老式算盘,十五档 、十七档或二十一档均可,档数多少,以能明确分出3人各自的分值即可。当然,桌子最好是四方桌,3人各据一方,另一方摆放算盘。打牌时一人一杯茶水,清好架式,就可以发牌开始了。 首先是“洗牌”。洗牌是庄家是专利。 刚开始抠第一博时,由任意一人洗好牌后,3人翻牌比大小确定庄家,比大小时,有“以大为大”、两大夹一小”、两小夹一大”等多种确定形式,由现场议定。一博通常打三局,每局又由几个回合组成。 庄家固定是上一局赢家的下家,每个回合则固定以本回合和牌的人为庄家。庄家洗牌时要掌握技巧,将八十张牌分两垛,左右手各握一垛,松紧适度,交叉插牌,重复数次即能将牌大致洗开。插一次牌为称为“洗一手”,洗几手由洗牌人自行掌握,通常洗三手,但遇到洗牌人手气差时,就会出些花样,或多洗几手,或只洗一手,极端的做法是一手都不洗,直接叫上家抬牌,这有个说法叫做“放牛牛”。 责任编辑:匡奇燃
在铜仁石阡,冯姓家有一个特别的习俗,那就是过“悄悄年”。相传,过“悄悄年”起源于600年前的明洪武年间。在石阡铺溪村,冯姓侗寨人口众多,光是铺溪村寨就有100余户人家500多人。 村民将牛羊等牲畜赶出村 根据当地传说,石阡甘溪铺溪冯氏一祖先被追杀,走投无路时看见路边有四具尸体,他急中生智,将尸体拉翻过来把自己盖住。追兵赶来后,发现他突然不见了,于是便一具一具地搬开尸体寻找。搬完第四具后,他们以为最后一具一定也是死尸,便放弃了检查,冯家祖先因此逃过一劫。 为感谢让他绝处逢生的四具尸体,冯家祖先尊他们为“四大将军”,并嘱咐子孙世世代代也不要忘记他们的救命之恩,并用过“悄悄年”的方式来纪念他们。 家里只留下一个人祭祀 由此,每到过年时,冯家人便将家中的猪、牛、羊、马和鸡、鸭、猫、狗等牲畜喂饱后,赶上山躲起来,并规定家里不许鸣放爆竹,只留一人在家里焚香化纸祭祀祖先和神灵,家中不许发出一点声响。 此外还有一段传说。冯家还与周边异姓人家因过年问题,打过一场不小的官司。因为,冯家过年不许发出声响,但异姓人家则火炮喧天。彼此习俗不同,难免产生矛盾。无奈之下,冯家便将异姓人家告到官府。官府为了息事宁人,于是判冯家每年提前一天过年,周围异姓人家不许鸣放火炮和喧哗。从那以后,冯姓人家跟周围异姓人家握手言和,并保留了每年在除夕前一天过“悄悄年”的习俗。 责任编辑:符迪
松桃苗族花鼓舞,是松桃苗族人民集祭祀,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等而创建的一贡民族民间舞蹈。这里的苗族人民把它称作“哪喏”(即:侧击或闪击鼓面的意思),这里的汉族人民将其称为“花鼓”或“花鼓舞”。 松桃苗族花鼓舞,主要分布在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的瓦窑一带苗族村寨。其鼓具分为两面鼓和四面鼓,其舞蹈分为两人舞、四人舞、八人舞等,共有80余种类型,以及100余式基本动作套路。表演时,两面鼓横置于鼓架上,以一人在其鼓身正中敲击鼓点作为指挥,在鼓的两面分别各站一人或各站二人侧击鼓面而舞;四面鼓的表演则须在其一旁另设一个两面鼓,同样以一人敲击两面鼓的鼓身作指挥,舞者四人或八人分别站立于鼓的四面,绕鼓而舞。用作敲点的两面鼓,亦可着人同时进行配合表演。 松桃苗族花鼓舞,具有较强的祭祀性、叙事性、仿生性特征。由于是侧击鼓面而舞,其中又有一项别具一格的四面鼓,形成了别于其他鼓类的独特风格。其舞蹈动作古朴大方,节奏明快而欢乐,深受这里的苗汉人民所喜爱。 松桃苗族花鼓舞内涵丰富,蕴藏了丰富的民族学、历史学、艺术学和人类学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艺术科研价值。然而,随着老年艺人的逐渐谢世和退出舞台,当今年轻人对花鼓的兴趣日益淡化,尽管政府部门巳采取了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但苗族花鼓的传承与发展仍旧令人担忧,急需采取有效措施保护。
花背篼编织技艺是侗族同胞传统的手工技艺,流行于高楼坪侗族乡的堰上村。分布于敖寨下大坪村、上大坪村;高楼坪的笔家湾村、伍家田村。花背篼主要用于侗族妇女背负婴幼儿。 万山侗族花背篼编织技艺流传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传承了五代人,包含着大量的历史记忆和历史信息,是研究侗族民族生活、生产习俗的重要资料。花背篼造型独特、图案简洁、线条流畅、反映了万山侗族同胞的审美情趣,具有美学研究价值。花背篼造形结构适合人体背部负重方式,背负小孩时既省力,行动又得到了最大的自由,大人小孩均感舒适,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是侗族同胞将科学原理运用于生活的成功范例,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日”,过去在贵州土家族山区广为流传,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走入祭堂、祭祀已毕、便跳起欢快的摆手舞。沿河土家族摆手舞,实际上是一种群体舞,老幼不分,男女共欢,摆手舞有大摆和小摆之分,以活动的规模、人数的多少来定夺,内容和形式大同小异,舞场设有摆手堂。土家族摆手舞有其历史渊源,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土家男人为抵当倭寇的胜利,而设宴大庆三天,后方的姑娘、小伙子边唱边跳一些表现烧火,挖土、插秧,耕种、庆丰收等活动的舞蹈。红灯万点千人叠,一片缠绵摆手歌。从此,土家山寨便有了摆手舞的传统节日。
立夏时节耕种忙,以蛋补身求调养。 农人从此勤劳作,为盼秋来好时光。 立夏本是一个时令节气,但也是铜仁的传统节日。 这天,不管城市或乡村,都会看到一些孩童胸前挂着网兜装着一两个被染得鲜红的鸡蛋或鸭蛋。这就是铜仁在“立夏”节日要吃蛋的习俗。何以吃蛋?正史无考,传说立夏时节,人们的体力下降,又要下田忙种了。俗语:“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立夏这天,人们盼望下雨。如下了大雨,就开始耕田了,为保持强壮的体力,以蛋来补身,以笋来补劲。立夏时节,正是鸡、鸭产蛋的高峰期,营养好、价钱低。因此,立夏这天以吃蛋为主,配以竹笋及其他菜肴,阖家共餐。吃蛋的形式多样,有煎的、有煮的、有蒸的、有囟的。有的人家一餐竟吃上数十至百个蛋。经济再拮据的人家也要给小孩买几个蛋煮熟让他们玩着吃。这天忌食酸菜豆腐,认为吃了酸菜脚要酸,吃了豆腐身体软,所以不利下地生产劳动了。 责任编辑: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