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的文身习俗,是在自己肌体的某一部位上,刺上自己所喜爱的图案、花纹,这是傣族人的古老“文身”习俗,傣语称“刺墨”。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南方的许多民族中都有“断发文身”的习俗。这种古老习俗与原始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但在崇拜的程度及意义的解释上,都有一定的差别。 广泛流行于西双版纳的文身习俗由何而来? 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傣家人没见过太阳,人们年年月月生活在暗无光亮的日子里。幸得傣家祖先给后人留下颗明珠,明珠终年挂在一棵高大的菩提树上,日夜照耀着傣家人的太平生活。此事被遥远天边一个山洞里的魔鬼发现后,他便朝思暮想要把傣家的明珠偷走。有一天,乘疲劳的傣家人熟睡时,魔鬼果然偷走了明珠,从此,傣家人的生活又回到了一片黑暗之中。 后来,有一个名叫宛那帕的勇敢青年,他决心为傣家百姓找回这颗明珠。宛那帕在漫长的艰辛路上看到许多怪事和可怕的动物,走了很长很长的路。他想把自己所见到的怪事怪物都如实记下来传告傣家乡亲,于是,他在野树林里找到一种荆刺,在自己的身上臂上刺了很多不同的图象和记号,有的像兽类,有的线条像是走过的道路。先刺出血红的花纹,再用黑色的或红色的树汁抹到被刺的皮肤内,这样,一路的见闻都明白地显现在自己的身上了。 当宛那帕走了七天七夜,来到天边的深山里,见到魔鬼藏身的山洞,魔鬼见到他满身的虎豹豺狼等猛兽和刀剑等武器,吓得失魂落魄,仓忙逃跑了。从此,明珠又日夜照耀着傣家人的太平生活。 后来宛那帕去世后,傣家人把他安葬在吉祥的菩提树下。于是,从此人们永远纪念这位为傣家人造福的英雄,也永远敬仰那吉祥的菩提树。傣家男子便永远以英雄宛那帕为榜样,在自己的身上刺满能够显示英雄精神的各种花纹。文身这种古老习俗,也就代代相传。 文身是傣家青年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勇敢献身精神的体现,同时,也被视为避邪除害的护身符,在他们看来,文身可使人受到永久性的人生保护,这样人死后,他的灵魂也将会永远受到保护。
第 525 页
彝族男女服饰风格古朴。男子一般都在额顶留一块三寸见方的头发,彝民称之为“子尔”,把它视为能主凶吉祸福的天神所在。他们还用三四米长的黑布缠头,并将头帕的一端卷成姆指粗细的长椎形,彝语呼之为“子帖”。因它高挑在额前左方,显得英姿勃发,汉族称之为“英雄舍”。 彝族男子还有左耳戴一串红黄色的大耳珠,珠下再缀饰红丝线。他们一般上身穿黑色窄袖、镶有花边的右任短布褂,下身着宽大多褶、颇似裙子的长裤,外面再披一件下端饰有长穗流苏的披毡。彝族称披毡为“查尔瓦”,用黑色羊毛织成。它的用处甚多:防风挡沙,晴天遮日,雨天避水,夜间用它一裹身子又可当被褥,于是人人必备,一年到头不可或缺。 凉山地区的彝族妇女服饰,以中青年女子为例。她们头盖一块绣花的方布帕,并将头帕的前端叠成瓦式,遮于前额,再用毛线和发辫缠压住。双耳一般都戴有银质耳环、耳坠,领口饰以一块银排花。她们身穿绣花右襟上衣,既宽又短,仅及腹部。下身则用黑、黄、蓝、白诸种色布环绕拼接成百褶裙,裙长及地,修长优美,走起路来更是左右摇曳,婀娜多姿。她们外出时,也常常身披一件黑色的“查尔瓦”。 楚雄地区的彝族男子服饰,与凉山彝民有所不同。他们一般多用黑布包头,而不留“天菩萨”,不扎“英雄髻”,耳朵也不戴耳珠子。他们平日身穿蓝色或黑色的对襟窄袖上衣,衣短及腹,衣襟上的两排布钮扣,别致有趣。有的还在右胸和口袋边绣以花卉为饰。裤子又肥又短,以便利上山和下田干活。 最美丽的还是姑娘和少妇的服饰,尽管她们不着五彩长裙而穿蓝布长裤,但她们的右衽上衣,大都绣有各种花卉、云图或几何图案,腰围也镶滚美丽的花边。她们对自己的头饰尤为注重。有些村寨妇女戴的帽子,或状似马缨花,或形如锦鸡,还有戴鱼形帽、鸡冠帽的,可谓“百花齐放”。 彝族用金黄或红色的硬布剪成鸡冠状,镶以大小银泡而成鸡冠帽,戴上它银光闪烁,宛如“幄幄”高啼的雄鸡。相传,从前一对青年恋人晚上在林中约会时,被恶魔发现了,它吼叫着扑了过来。小伙子急忙拔刀与恶魔搏斗,保护姑娘逃走。谁知恶魔杀害了小伙子,又追赶姑娘来了,眼看快追上时,寨里的雄鸡喔喔啼叫了。恶魔一听。吓得掉头便逃。姑娘得救了,她想到恶魔害怕雄鸡,便抱着一只公鸡来到林中。说来也怪,被恶魔施放魔术而昏死过去的小伙子,一听到雄鸡的啼叫,猛地坐了起来。于是他俩回到寨子,结成了夫妻。 彝族人举行婚礼时,姑娘摹仿雄鸡,做了鸡冠帽戴在头上,一来纪念雄鸡的求命之恩,二来希望雄鸡佑安,使他们生活美满幸福。于是,鸡冠帽便在彝寨流传开来了。至于缀饰帽上的大小银泡,则是头顶月亮、星星的象征,以示光明永在,幸福长存。
插花节是颇具特色的彝族传统节日,以云南省大姚县昙华山区的节庆活动尤为隆重盛大,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当地彝族群众把从山中采回马樱花等鲜花,插在房门、农具等地方及一些神位上。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在昙华山中欢聚一起唱歌跳舞,举行祭花活动,并且互相插戴马缨花,表示美好祝愿,祈祷人寿年丰。 相传很久以前,昙华山出了个名叫咪依鲁的姑娘,她在山上放羊遇到了恶狼,幸得青年猎人查列若及时赶到,打死了恶狼,救了羊群。咪依鲁感激他的救助,便摘下一朵白色的马缨花送给查列若。猎人接花后,又把这朵花插在咪依鲁头上。他们两人从此相爱了。 可是残暴的土司早对咪依鲁垂涎三尺,意欲霸占她,但遭到姑娘的拒绝。当他得知咪依鲁和查列若相爱后,更是气急败坏。于是,他设下毒计,让人修建了一座“天仙园”谎称请来仙女教姑娘们织布绣花。实际上,姑娘一进入“天仙园”就会被他糟踏摧残。就在咪依鲁和查列若订亲这天,土司派人告诉她母亲:“天仙园”选中了咪依鲁,必须在三天之内送去。 咪依鲁知道后,打定了主意,含泪告别了父母,从山上采来一朵白花戴在头上,便只身一人上“天仙园”去了。 到了“天仙园”,她悄悄摘下头上的白花,泡进酒杯里,然后端着酒杯对土司说:“老爷,为了你我恩爱到底,咱俩就一同喝干这碗花酒吧!”土司一听,高兴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不一会,两人都被毒死了。 原来,这种花含有剧毒。聪明的咪依鲁为了除掉残暴的土司,保护彝家姐妹不再被糟踏,她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查列若听说咪依鲁进了“天仙园”,怒火难按。他在自己身上绑了七把快刀,手持弓箭,朝“天仙园”冲去。土司的家丁见状吓得东躲西藏。查列若终于找到了死去的咪依鲁,他悲愤欲绝抱着她走出“天仙园”,来到昙华山。他边走边哭边呼唤着咪依鲁的名字。他哭干了泪水,两眼流出鲜血,鲜血一滴滴地把昙华山上的马缨花染红了。从此,昙华山春天开放的马缨花变成了血红色。 这天是二月初八,从此昙华山的彝家人就把这一天定为盛大的节日,以表示对咪依鲁的纪念,遂有了头插鲜花和互相插花以祝福吉祥的习俗。 现在,插花节还是青年男女结交择偶的好机会。他们在对调子和跳舞中结识后,便成双成对地悄悄进入林中树下,互相插花和倾诉爱慕之情。不过,正如当地谚语说的“插花自由,爱花自愿”,如果姑娘看上了小伙子,就让他把花插在头上,并回插一朵花;倘若姑娘躲躲闪闪,不让插花,那是她还没拿定主意。这时,小伙子就该知趣了。
云南大姚和永仁直直地区的彝民,年年都要举行传统的赛装节,以比赛服饰和健美。 正月十五清早,彝家姑娘便用自己精心制作的绣花衣服、围腰、花鞋和各种饰物,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花彩蝶似的美丽。她们呼群约伴,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直直的赛装场。不一会,三五成群的小伙子来了,关心儿女婚事的老人来了,附近的汉族、傣族、傈僳族兄弟姐妹来了,还有外地观光客及采风的艺术家来了……于是,平日寂静的赛装场一下子熙熙攘攘,热闹起来了。 赛装活动照例在中午开始。最先入场的是各村绣花高手组成的赛装队。她们一村一队,依次上场,在唢呐、芦笙等伴奏下,翩翩起舞,展示自己的服饰。她们的优美舞姿和多彩服装,不时博得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村寨赛装结束后,人们开始分散活动。这时,有人将自己绣制的帽子、围腰、头帕和滚镶衣裙的花边,摆在地上,挂于树权,供人们观赏和购买。一些全家男女老少都穿着新衣的,他们围坐树下,吃着带来的节日食品,边吃边聊,并让人们观赏自己的衣饰。更多的是那些姑娘小伙子们,他们三三两两地在人群中走来走去,既观赏别人的服饰,展示自己的手艺,同时,也物色着自己中意的心上人。 关于赛装节的由来,当地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 古时候,彝族猎手朝里诺、朝拉若兄弟,以打猎为生。他俩见这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便爱上了这块地方:“要是在这里种稻谷,准保年年丰收。”奇怪的是,当他们弯腰喝泉水时,忽然从箭筒里滚出三粒稻谷种。兄弟俩乐坏了,连忙拣起谷种,种到泥塘里。 在兄弟俩的细心管护下,谷种发芽,长成三大丛禾苗。秋后,谷穗果然长得像马尾巴那般长那般粗。附近村寨的乡亲听说后,便陆续迁来这里垦田、播种。秋天,家家都获得了丰收,过上了好光景。 乡亲们听说兄弟俩还没成家,都争着为他俩提亲,姑娘们更是爱慕勤劳勇敢的开拓者。当长老问他俩喜欢哪位姑娘时,朝里诺说:“哪家姑娘最心灵手巧,就和哪家姑娘成亲。”朝拉若也说:“我喜爱直直的山水、树木、花草,哪位姑娘能把这些美丽的山水花草绣在衣裳上,我就娶她为妻。” 为了让朝里诺兄弟挑选到最心灵手巧的姑娘,长老们决定在正月十五这天让全寨姑娘都穿上自己最美丽的服装进行比赛。于是,永仁直直一带便传下了用比赛服装来选择心上人的习俗。
玉屏箫笛,工艺精巧,笛声音色之美令人陶醉。玉屏侗乡民族节日,也像玉屏箫笛一样美。“玉笛暗飞声,春风满地生,侗乡民俗美,过节传箫声。” 在立春之后,侗乡玉屏就忙着“过春社”。侗族的“社”,指的是祭祀大地之神,是对生长谷米的大地的崇拜。 过春社,也称“封土立社”。选择春社吉日要严格按传统的农历干支记日去推算,即在立春后的第五个逢“戊”日为“过春社”日。 过春社时,侗民要煮“社饭”,供奉神灵后再自家享用。“社饭”用糯米、舢米各半,放入温水泡胀,淘净滤干,倒入簸箕或大盆里,再将准备好的腊肉丁、鲜肉丁、油炸豆腐丁、画眉豆(一种侗乡特产的野豆)或黄豆、花生豆、野伏葱、荪菜、青菜和猪油、食盐等佐料混合,拌匀后放入木甑或蒸锅内蒸熟即成,“社饭”香味朴鼻,可口而不腻,是节日必不可缺的食物。 过春社时隆重进行的敬社神的祭祀活动,祭神时娱神兼自娱,在迎神赛会中过春社,侗乡全寨举家进行爬山、赛马、斗画眉、对歌、演侗戏还神愿、跳滩等多项节日活动。 除过春社外;玉屏的侗族每年还得过好几次的“赶坳节”。大凡在汉族的传统节日里侗族均有相对应的赶坳节。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玉屏侗族在这一天过的是“楠木坳”。在立夏那天,侗族要过“烂泥坳”。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侗族要过“冲首溪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侗族要过“尖坡坳”……此外还有什么“画眉坳”、“禾梨坳”等等,均和农祀岁时的汉族节气相对应。但这些“赶坳节”,完全保持着侗族的传统习俗而极少汉化,因此别有一番情调。 赶坳节要郑重其事的选好“坳场”。“坳场”指的是过节的活动场地,侗民往往把坳场选在竹树苍翠的山坳间。 赶坳节一到,玉屏侗寨方圆数十里,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男的头戴棕丝细篾斗笠,女的打着时兴花伞,中年妇女还搭上挑花斗中、身系花围腰。全寨侗民,成群结队,说说笑笑,唱歌吹箫,进入拗场。在渤场里,男女青年多借赶拗良机,尽情对歌传情。通过坳场上的对歌,结交朋友和择偶。他们对唱的歌词内容大约分逗情、相会、借带 (互送信件)、结伴、分离、送别、相思、相劝、爱情、重逢、定情等十几个情节。歌声表达着感人肺腑的甜蜜情话,情意绵绵,悠扬婉转。 赶拗场中的赛马、斗画眉又是另一番天地。玉屏侗族赶坳场赛马,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扬鞭策马,奔驰赛跑,而是平静地互相观赏、评价马的壮美,侗族的赛马实为赏马。斗画眉也包含着观赏画眉。 侗寨的民俗节日,有别于汉族节日,和苗、彝、布依族的民俗节日相比,也另有一番情趣而自成体系。同是侗乡,黔东南、湘西、桂北的侗寨的民俗节日,和玉屏侗乡的过春社、赶坳场,也同中有异,各具特色。因此。就是已到过其他侗寨的游客,来到铜仁地区,也不要放过到玉屏过侗家佳节的好时机!
在壮族的语言里,姓被称作“栏”,即房屋的意思。据此推论,壮族先民对于“姓”的理解,就是居住在同一间房屋里、同一血缘的男女老少的共同称呼。 从历史上看,壮族人很早就有了“姓”,这主要是受汉族人的影响。《新唐书》记载,唐代壮族已经有了宁、依、黄、莫、韦、廖、周等大姓。 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壮族姓氏的用字虽然与汉族一模一样,但它们的读音、意义却大相径庭。比如: “黄”,在汉语里指一种颜色,壮语里是“首领”的意思。相传众多壮族部落在江岩集会,召集人势力强大,被推为首领,于是他所在的部落便以“黄”为姓。 “莫”,在汉语里有“不”的意思,但在壮语里,它是指“黄牛”。一些善于喂养黄牛的氏族,因此而姓“莫”。 汉语中的“陆”既指陆地,又可作数词,但壮语的“陆”是绿色或飞鸟之意。会打鸟的民族,因此而姓“陆”。 与汉族一样,壮族也有按辈行命名的习俗。广西西畴的程氏,就以“明建开文始,先儒教泽长,远傅延世德,继起发其祥,家声丕正昌,富贵树联芳,荣华兴盛永,光宗耀族邦”40字作为辈行序列。从用字联辞的意义上看,深受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是确凿无疑的。
现代社会,人们都是有名有姓的。但在旧时,有些少数民族的人是有名无姓的。实行这一类名字制度的有高山、傣、门巴、布朗、拉祜、独龙等10余个民族。 高山族的命名,多从祖传名谱中选择。名谱按性别分类,名字的意义或表示出生的时间、地点(如拉赫格,中午;布达勒,房屋外面);或是动、植物的名称(如突麦依,熊;法威.野猪;巴奈,水稻),但绝大多数是祖先的名字。 由于名谱所载的名字有限,所以重名在所难免。高山族区别重名者的方法,与傣族相同,也是在名字前加一个词汇,如高个子布昆、神气的布昆、打猎布昆;苗条瓦利、长发瓦利、爱笑的瓦利等。 门巴族小孩出生3天后,由父母或者活佛、喇嘛取名。父母取名,有的以出生时间为据,星期一出生的叫达娃,星期二出生的叫明玛,星期三出生的叫拉巴……星期日出生的叫尼玛。有的以实物命名,如桑格(雄狮)、巴桑(金星)、达尼(猫)、穷东(鸟)、卡基(刀)。活佛、喇嘛取名,无疑与宗教有关。如桑吉拉姆(佛天女)、喜绕措姆(智海神)、江白旺秋(文殊王)、民珠多吉(圆觉金刚)、衮桑多吉(遍善金刚)等等。 独龙族没有姓,但在名字前冠以家族公社的名称。男子的名字的一般形式是父名加排行或加爱称,其排行用词为朋、顶、千、桑、典、具等。对最小的两个儿子,排行用词是达绕、达马。也有人长大后自取名,代替排行名。如有人叫“孔当•顶•阿克洽•松旺”,这里的孔当是家族名,顶是父名,阿克洽是爱称,松旺是自取名。 女子的名字的一般形式是母名加排行或加爱称。其排行用词是能、捻、嫱、奈、钦等。如有人叫“白丽•喃木•顶•阿克洽•能”,这里的白丽是家族名,喃木是母名,顶是父名,阿克洽是爱称,能是排行名。
水族民俗能不能进行改革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水族民风民俗与其他民族的民俗一样,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上—切都是变动的,自然界在变化,社会在变化,随着水族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水族民俗必然要发生变化。 今天,水族地区同全国其他民族地区一样,都在搞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而要摘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就要在水族民俗中吸取那些健康文明的民风民俗,充分利用它们来为现代化服务;同时,也要努力清除那些陈旧落后的陋风恶习,使之能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一句话,对水族民俗也耍进行改革。 事实上,水族过去的许多古老的习俗已经改变。许多水族群众自觉不自觉地在移风易俗。比如清代道光年间,都匀的水族群众就对婚姻中沉重的“外甥钱”和大量的“送亲人”进行了改革,并制订乡规民约,对“外甥钱”和“送亲人”的数量作出了明确规定:—是外甥钱只准—两二钱为准、不许多出。女方出嫁只准送亲人最多十二个。如多去者,罚银二两四钱入公。” 又如,在水族群众中,过去有很多人信鬼神,信巫术,有疾病都要请巫婆或鬼师来治。但在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的传播普及,许多人再也不信巫婆、鬼师的那—套了,有病就到医院访医生治疗。 再如,过去水族择偶只限制在本民族内,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今天这种习俗也有很大变化。水族与汉族、壮族、布依族、苗族等相互婚配联姻的情况已展见不解了。 虽然如此,但由于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科学文化还比较落后,加之风俗习惯有它的相对独立性,并不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水族民俗的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既能成功的,我们必须作好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
瑶族男子满15岁都要进行度戒,只有度戒后,才能参加成年人的社会活动,才能成婚,才能接受师公、道公传授的法术。 度戒仪式有的单独举行,有的结合“打斋”、“盘王愿”等进行,各支系的做法不尽相同。金秀大瑶山盘瑶度戒时,要请堂师、跨教师、卜崇师、金头师、银头师、证明师、参度证明师、继缘师、卜给师、送兵师、斋兵师等师公作法事。 如果与“盘王愿”结合,堂师、送兵师、斋兵师做祭盘王法事,其余师公做度戒法事。受戒者必须在一个月前净身,即戒房事,每天洗澡一次,洗澡时忌用别人的污水。师公、受戒者及其全家月内忌荤。 度戒时,由金、银头师领受戒者到大门口作法,请玉帝下界作证,将一枚木刻“玉皇印”交给受戒者,领他到“阴床”睡下,师公作法,受戒者昏昏入睡,口吐白沫,魂魄离体。约一小时后,师公作法收魂,受戒者如梦初醒,仪式完毕。 瑶族度戒者要接受十种考验: (1)云山法,又称云台法,度戒者从一丈多高的云台上双手抱膝倒翻跳下; (2)刀山法,受戒者赤足爬上扎有五把或十把利刀的刀梯; (3)盐埠法,受戒者以少许生盐放入眼中,并用七口细针穿背; (4)勒床法,受戒者睡在布满刺的床上; (5)火砖法,受戒者脚踏烧红的砖头; (6)犁头法,受戒者口衔烧红的犁头; (7)油锅法,受戒者伸手到滚油锅中捞物: (8)岩堂法,受戒者赤足走过丈余长的火堆; (9)七吉法; (10)阴山法,内容未明。 这些仪式后来逐渐简化,现只须接受云山法一种考验即可。 桂西北田林县瑶族度戒时,有抓火砖仪式。在仪式举行前将砖放入火中烧烤,烧烤时不能让妇女和儿童观看。抓火砖时不仅受戒者要抓,主持仪式的道公也要抓,走上十步方能脱手。 桂东南十万大山大板瑶度戒前做“挂灯”法事,其形式有两种: (1)挂三星,即请大师傅、降童师傅、把坛师公三位主持,法事举行两天一夜,宴请天上地f诸位鬼神; (2)挂七星,即请三位大师父、四位小师父作法事三天两夜,宴请所有鬼神。 这两种法事的过程大致一样,首先封斋,请鬼神安位,然后挂灯;其次还愿,师公围灯跳神,念经;最后开斋,杀猪交牲,跳盘王。挂灯后即可度身,请玉帝下凡作证,赐受戒者一枚木制“玉帝印”。
东北满族古俗有婴儿睡扁头、拉平肩、正体形的习俗。此俗有一定合理性。自清朝以来,已普遍为汉族所吸取。婴儿出生后不久,就让他枕着装好细粒谷物(如小米)的枕头。同时整个身子睡在糠皮口袋上,避免炕热又便于沥尿。为了长大拉弓有力,将其两臂端平,裹以尿布,用三寸左右宽带缚在两臂肘处,再用一寸宽细带缚膝及小腿,以矫正体形。 此俗甚古,《后汉书•三韩传》中记载:“(满族先民之一)儿生欲令扁,押之以石。”《满洲源流考》批驳此说不合情理:“夫儿初坠地,岂堪以石押头,其说甚悖于理。国朝旧俗,儿生数月,置卧具,令儿仰寝其中,久而脑骨自平,头形似匾,斯乃习而自然,无足为异。”使婴儿仰卧,可使其后脑勺扁平美观,背部平板。母亲及时调整,两肩使平,两腿使直,利于拉弓射箭,裹缚适度有利婴儿体形健美。适度的睡扁头,不至形成窄鬓角、南北头,可使幼儿体形美观、周正。 这一习俗很快被汉族吸收,成为东北普遍的育儿习俗。但此法运用不当,则成为真正的“扁头”,也影响孩子头骨及脑髓的发展,所以要科学地运用。除仰卧外,也要适当让孩子(左右)侧身睡觉。同时不睡高枕(一寸高即可),以防颈部脊柱前倾,还要适应光线,经常调换位置,以防斜视,方能保持健美。 在旧社会多是老法接生,成活率低。“七天风,八天扔”,婴儿死亡率很高。母婴平安度过一个月很不容易,所以在“满月”时要隆重庆祝,俗谓“办满月”。一般生男孩办满月,生女孩不办或小办。汉族生男孩三天后还有给祖坟烧纸,感谢祖宗,祭祀山神、土地之举,可见重男轻女的积习之深。 生男孩“办满月”时,姥姥家要送一挂摇车(亦称悠车),车头上写上“长命百岁”字样,由舅舅挂于梁上。摇车是用筛板圈或用胶合板做围圈,下垫长于小儿的薄板,内外彩绘,以长皮条兜底悬于梁上,离地三四尺。用布带缚定小儿,使其不得动,哭则摇晃之,或悬响铃、彩纸吸引之。此为满蒙习俗,已普遍为东北汉族所接受,吉林亦不例外。孩子长大,别家孩子借车用时,悬车的带子不能借,怕“带子”去,孩子不好养活。蒙古族还常在摇车上挂绵羊腿骨或山羊蹄子,以示吉利。这是由古时游猎民族把摇篮挂在树权上,悬兽骨以避灾,防备雀鹰叼啄小儿的习俗发展而来的。 长春、吉林、德惠一带,婴儿满月,只有大户人家设宴招待宾客。一般小户人家只招待两家姻亲。姥姥家要送一百个豆包,正好装一斗,这叫“满月吃个斗饽饽”。有的还给一套衣服、一个长命锁。婴儿的姑妈也要给烙一百个烧饼送来,下车扔给狗一个。这叫“姑给争个斗,活到九十九”。一般亲友的贺仪都是送给小孩长命百岁锁、麒麟送子锁、小手镯、小脚镯、小孩衣被等礼物,含有“锁住”、“拴住”、“包住”之意,祝贺孩子健康成长。满月起名也常起贱名,如“狗剩”、“石头”、“锁住”之类,以求好养。 如以前生孩子留不住,这次临产时,就请本屯中多子女的妇女,守在产房,待孩子生下来请她从孩子身上迈过去(象征孩子是她生的),让孩子把她叫额莫(妈),叫生母为婶,这样的孩子多起名叫“留住”、“锁住”一类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