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大约在公元6世纪以前就逐步认识了物候和星象的周年变化规律,有了自己的天文历法知识。公元7世纪,随着文成公主进藏,带去中原文化,促进了汉藏两族的文化交流,也把历法传入西藏,使藏历得到完善。据说文成公主当年带去的历法推算原稿至今还被藏族人民珍藏着。 藏历基本上以汉历为模式,也是阴阳合历,年为太阳年,月为朔望月,一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均在32.5个月内置闰一次,闰年13个月。藏历也采用二十四节气,并把节气内容与西藏地区的天气、物候,以及农牧业生产结合起来。 西藏在11世纪从印度引进了时轮历。藏历以时轮历引进的那一年即公元1027年为历元,以五行代替天干,十二生肖代替地支,循环纪年,如下表所示。
第 522 页
彝族是我国人口众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我国西南地区。 最早的彝历是一种特殊的太阳历。这种历法设一年为360天,每年10个月,每月36天,以十二生肖循环纪日,即每月有3个生肖周,每年有30个生肖周,余下的5-6天作为过年的日子。彝历一年设冬、夏两个新年,分别称做大年和小年。大年称为星回节,大致在汉历的十二月份;小年叫火把节,大致在汉历的六月份,星回节距火把节总是平年185天,闰年为186天。彝历无大小月之分,月、日的安排与月相无关。 十月历不仅彝族使用,而且西南彝语支各少数民族也都在使用,例如傈僳族、纳西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古历著作中都保留有十月历的痕迹。近年专家研究表明,彝族十月历非常古老,与一向被人们看作农历的中国最古历书《夏小正》同出一源。彝族自古以来一直使用十月历,直到明清以后,受汉文化的影响,才逐渐改用农历。 专家们认为十月历具有古羌戎文化的特征,阴阳五行八卦与十月历都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因此,这一古老的历法曾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过十分深刻的影响。 彝族等少数民族生存于金沙江两岸及其西部地区的深山峡谷之中,长期与外界隔绝,直到解放以前,生活在大小凉山的彝族仍然保持着奴隶制,而生活在四川木里县和云南宁蒗县的纳西族和善米族还处于母系社会。这种落后的社会制度和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得十月历这种特殊、古老的历法得以长期保存下来。 现在的彝历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属于阴阳历,置闰方法与汉历没有区别,但它不是以干支而是用十二生肖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要持续四天的时间。1961年,敬爱的周总理来到西双版纳,在象脚鼓和芒锣声中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使我国各族人民对泼水节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泼水节的第一天称为除夕,傣语称为“腕多桑刊”,最后一天叫“腕叭腕玛”,意思是“日子之王到来之日”。这一天是傣历的元旦,中间一天或两天空日称为“腕脑”,名义上不属于哪一年,因此,傣历的除夕和元旦是不连续的。说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似乎有失准确,严格地说应该是泼水节的最后一天为傣族的新年。 泼水节起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火魔统治着大地,无恶不作,百姓苦不堪言,但却没有办法除掉它。火魔从民间抢了七位美女做妻子。她们不忍百姓受火魔的蹂躏,一天夜里,趁火魔熟睡之际,拔下它的头发,勒住它的脖子,火魔的头立刻滚落下来。但火魔的头颅滚到哪里,哪里就燃起一片大火。为了不危害百姓,火魔的七个妻子轮流将火魔的头抱入怀中,直到火魔的头化为灰烬。这时候,七位姑娘已经筋疲力尽,满身污垢。于是她们来到清澈的溪水前,互相泼水冲洗。为了纪念这七位勇敢的姑娘,就有了泼水节。 此外,泼水节又称浴佛节。浴佛节是佛教的节日,起源于印度,后随小乘佛教传播,经缅甸、泰国和老挝,于13世纪末传人我国云南傣族地区。另外,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辰而设立的。据佛教传说,农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出生的时候有九条龙口喷香雨,洗浴佛身。 关于泼水节,我国历史上早有记载。隋唐时泼水节在农历二月,而现在却推迟到农历三月,也就是清明后10天,这是由于傣历用的是恒星年,年的长度--365. 258 75日比实际回归年(365. 2422日)稍长,从历元到现在积1 360多年,所以使泼水节后推22天多。 泼水节节日第一天的活动主要是赛龙舟。龙舟的原型是送瘟船,赛龙舟是一种驱除时疫的迎神赛会仪式。这项活动通常在两个村寨之间举行,参赛的小伙子不但身体强壮,还有很好的划船技巧。比赛时划手们个个头缠红布,身着对襟白衫,精神抖擞。岸边的人打起锣,敲起象脚鼓,为他们呐喊助威。 泼水日是傣族新年活动的高潮。早晨,男女老幼洗浴更衣后来到佛寺贼佛。妇女们用泡有芳香花瓣和贝叶的清水为佛像泼水洗尘,祈求佛在新的一年里降福人间。然后,人们来到广场,不拘男女老幼,无论亲疏远近,不分哪个民族,彼此泼水,互相祝福。对待长者和尊贵的客人,通常是文泼,即边说着祝福的话,边用一根柏树枝或樱桃花枝蘸着水向对方泼洒。年轻人之间就不必那么拘谨了,可以用脸盆、水桶向对方脸上和身上尽情泼去,泼的人和被泼的人都感到痛快淋漓。 到了晚上,各个村寨照例要举行篝火晚会,燃放焰火,猜灯谜,敲象脚鼓,跳孔雀舞。孔雀是傣族人民心中的吉祥鸟,据说新年跳孔雀舞,会给他们带来幸福和美好的未来。 泼水节最后一天中最有代表意义的活动是青年男女举行的“丢包”。荷包是用彩色花布缝制的,内装棉籽之类的东西,有的包外还带两条飘带。丢包时,男女各站一排,彼此将包丢向意中人。这是傣族促进青年男女相识和了解的一种传统方式,不少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结为百年之好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泼水节还增加了文艺会演、体育比赛、物资交流等新的内容。 泼水节也是我国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夫妻间基本没有面称,或者说,传统夫妻之间当面交际使用的相互称谓处于缺环状态。一般在家里,夫妻对话时没有任何称呼,直接说事,或者以“哎”“哎我说”来提请对方注意,也可以说这些招呼语是夫妻称谓的一种替代形式。 确实,在较小空间范围的家院之内,不用称呼对方,对方就知道是在跟自己讲话。但是如在室外,比方说在地里劳动,离得远时呼喊对方,或者在村里呼喊不知到哪家去串门的对方,单靠嗓音的熟悉还不够,需要有个称呼来明示喊话的对象,这时只好采用从儿女角度来的称呼“××(孩子小名)他爸爸”“××他娘”,也有极少的人喊对方姓名。 在黄昏时分处处升起袅袅炊烟的村落之中,妇女亮起嗓门喊“××他爸爸,回家吃饭喽”,是经常听到的一种声音,这也可以是构成一幅农村风俗画的淳朴生动的场景。 夫妻之间习惯了没有面称,在需要有称呼的当面对话语境下语言交流就很不方便,不得已时采用某种称呼也是很不自然的。 与夫妻面称的相对缺乏相反,夫妻的背称颇为丰富。这是由于夫妻背称主要是表明夫妻关系的亲属名词,不是发生于夫妻对话的语境之中。背称方面,男的称妻子为“俺家的”“俺家的人们“俺那阳子”“××他娘”“俺那做饭的”等;女的称丈夫为“当家的”“××他爸爸”“俺那老的”等。他人说起某对夫妻,一般说女方为“××(丈夫名)家的”,说男方为“××(妻子名)男的”。 费孝通先生借鉴雷蒙德•弗恩的观点,将夫、妻、子看作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认为缺少亲子关系的夫妇关系是不完整不稳固的。这很适合分析传统的夫妻关系及其称谓行为。
哈尼族普遍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灵魂观念构成了信仰的主要内容。人们对大自然如风、雨、雷、电、地震等及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现象,都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在主宰着,这种神秘力量为“神”和“鬼”(精灵)两个不同的属性,并有善恶之别。因而从占至今沿袭着祭寨神、祭山水、祭谷娘、祭祀鬼神等习俗。20世纪初,基督教传入部分哈尼族地区,佛教也曾在一些地区传播过,但信教的人不多,影响不大。 哈尼族主持祭祀庆典活动者称为“莫(摩)批”,俗称“贝玛”,每寨一人,从本寨最早的老户中产生,父子相传。另有“眯谷”和“尼玛”,他们在各种传统节日活动和祭祀活动中,用说唱及舞蹈向神祈祷,祝福村寨平安,并以说唱和舞蹈传播生产活动经验及伦理道德和神话传说故事。 求神保佑、招魂求安、驱鬼除邪是哈尼族信仰活动的基本内容,因此哈尼族各种祭祀活动频繁。 祭祖先 如果家里人或家畜家禽生了病,哈尼人就要祭祖(哈尼语“来会翁”)。祭祀分三步进行,活动由巫师“贝玛”主持。先杀一只鸡给“贝玛”,再杀一公一母两只鸡、一头小公猪,摆好祭品,“贝玛”为全家人拴线。中午后再用一只鸡、两只反毛公鸡,一只黑狗和树枝、芦苇等物,举行一系列仪式,念咒语后把狗杀死。祭后七日内不得再举行其他祭祀。 祭寨神 尊崇自然是以梯田稻作农耕文化为轴心的哈尼文化的主要精神。“昂玛突”是哈尼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其主题是祭祀自然,是人与自然取得和谐关系的一种努力。哈尼族每个寨子上面都有一片树林,称“昂玛玛丛”(意为寨神林),其中有一棵笔直的叫做“昂玛阿波”(即寨神树)的树,每年被寨人祭拜,那是一片神圣的树林和一棵神圣的树。每年开春时节,寨子里的宗教领袖“咪谷”都要祈求它给寨子予平安,给寨人予健康,给梯田予好收成。 祭寨门 西双版纳哈尼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许多祭祀活动。竖“龙巴门”(即寨门)一般每年要举行一次,时间在农历三月间。竖“龙巴门”是一次重大的祭祀活动,全寨男人不论老少都必须出动,一起砍树,分头做门框,修栅栏。“龙巴门”两旁的栅栏上还要插上一些专门削出来的花棍作为装饰。“龙巴门”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住在门内的人可以得到村寨神的保护和同寨人的帮助,离开了“龙巴门”就是离开了神和集体,孤立无援。 祭龙树 “龙树”也是人类的保护神,各地每年都要祭祀。祭“龙树”的仪式很隆重,由祭师主持,杀牲献祭。人们自带酒食,到龙树林欢聚,饮酒唱歌,祝愿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哈尼族绝大部分主要聚居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占绝大多数,国外有少数分布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哈尼族的风俗习惯。 哈尼族的民居特点 哈尼族的住房风格较多地反映出农耕生活的特点,从建筑形式来看,哈尼族建筑包括茅草房、蘑菇房、封火楼、土掌房、千脚落地的干栏房、土司政权的衙署建筑、一正二厢三合院瓦房等几种类型。在建新房的过程中,哈尼族要举行占卜屋基、测定正房中心、破土开基、立中柱、上正梁、贺新房等仪式。 哈尼族的婚恋风俗 哈尼族男子和女子一般长到十五六岁就开始改变衣饰,表示已经长大成人,接着进入恋爱和结婚的阶段。哈尼族青年男女,婚前的社交活动是自由的,村寨中设有专供青年男女进行娱乐和交往活动的场所——公房,姑娘和小伙子可以在公房里尽情地娱乐游戏和谈情说爱,一旦情投意合,两厢情愿,就可以在公房订下终身。 哈尼族婚礼还保留有抢亲的习俗,男方组织迎亲队前往女方家“抢新娘”,女方护亲人员用糯米饭团、泥块、竹竿追打迎亲、抢亲人员。哈尼族支系的碧约人,在姑娘出嫁时,娘家要陪嫁一个精制的背箩,把崭新的被褥、衣服和其他嫁妆装在背箩里面,由姑娘自己背着,一直背到婆家。 哈尼族的丧葬风俗 哈尼族历史上盛行火葬习俗,清代中叶以后,逐渐演变为术棺土葬,每个寨都有一条离村不远的向阳山梁作为公共坟山。 哈尼族的葬礼随死者的性别和年龄不同而有差异,小孩、未婚未育的中青年男女、无子女的老人及非正常死亡的人,葬礼极为简单。儿孙满堂、福寿双全的老人去世,葬礼极其隆重。哈尼族葬礼一般包括以下程序:守护接气、鸣枪报丧、入殓盖棺、报丧、奔丧、杀牲祭奠、选择墓址、念诵指路经和家谱、出殡送葬、入葬。 哈尼族的礼仪习惯 哈尼族质朴真诚、热情待客。家中来了客人,全家老少就主动起身让座,殷勤的主人双手捧上一碗香味四溢的“焖锅酒”请客人品尝,然后主人从火塘中取出茶罐,给客人倒上一杯浓茶,把自制的烟丝装到烟嘴里,把烟筒捧到客人面前,与客人推心置腹地攀谈。客人离开时,主人还要送上粑粑、腌肉、酥肉、豆腐圆子等食品。 哈尼族很讲究礼貌。人们途中相遇,总是笑脸相迎,亲切问候,即使素不相识,也要打招呼、让路,先让对方过去。 哈尼族的宗教信仰 哈尼族普遍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灵魂观念构成了信仰的主要内容。人们对大自然如风、雨、雷、电、地震等及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现象,都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在主宰着,这种神秘力量为“神”和“鬼”(精灵)两个不同的属性,并有善恶之别。
哈尼族服饰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款式众多。适应于梯田农耕劳动、具有共同的刺绣图案、装饰物品和审美色彩是哈尼族服饰的基本特征。哈尼族崇尚黑色,以黑色为美、为庄重、为圣洁,将黑色视为吉祥色、生命色和保护色,所以,黑色是哈尼族服饰的主色调。 哈尼族男子服饰 哈尼族男子服装、服饰和头饰比较单纯,朴素大方,各地款式基本一致,大多为紧身短衣、宽松长裤和黑布包头。上衣主要有无领斜襟右衽和短领对襟衣两种类型,沿衣襟镶两行大银片和银币,两侧配以几何纹布。 哈尼族妇女服饰 哈尼族妇女的头饰、服装和服饰多样复杂,最具特色,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服饰文化圈,大致可分为长衣长裤类(哈尼、碧约、峨努、糯比等支系)、长衣长裙类(碧约、阿松、卡多、堕塔等支系)、短衣短裤类(奕车、白宏支系)、短衣短裙类(居西双版纳、澜沧一带)和短衣长裤类(罗美、腊咪、果觉、昂倮等分支)几种类型。 哀牢山哈尼族服饰 滇南哀牢山中的奕车妇女头戴白布缝制的尖顶软帽,后面一截燕尾边沿绣有精美的花纹。上身穿靛青色对开式短袖土布衣,无领无扣,由宽宽的五色腰带扎腰。下身穿被称作“拉八”的黑色短裤,裤脚口打上适当的褶纹,大腿以下全部裸露着。现在奕车妇女已改穿长裤,传统服装只在婚丧活动、节日期间偶尔穿着了。 西双版纳哈尼族的服饰 西双版纳哈尼族的服装,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因儿童、青年、老年(壮年)各不相同,民间有“服饰三变”的说法。男童戴圆帽,穿黑衣,一般不加饰品,女童亦戴圆帽,但多用银泡、彩穗作饰,饰物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年满15岁以后,男女均要改变衣服式样,并以众多银泡、银片、彩羽、彩穗饰衣、饰头。男子改用黑布头巾缠头、佩戴银链,穿衣襟边沿镶有银饰品、后摆绣有彩色图案的衣服。女青年改戴帽后装有圆筒、帽檐上镶满银饰和彩穗的帽子,佩戴镶满银牌的束胸布,穿绣着彩色图案的上衣,腰间要系飘带,下穿及膝的折叠短裙,小腿上要缠特意绣制的“克绑”(护腿布),打扮得格外漂亮。 青年男女的这种多饰品衣服,一直要穿到结婚、生育。到做了父母以后,便逐渐减去鲜艳饰物。至45岁以后,男子的银链、银泡,从衣上取下,准备传给后代。女子要去掉帽后的圆筒、帽饰,胸饰也不再佩戴,穿一身朴素的黑衣蓝裙,显得素雅、庄重。
哈尼族的主要传统节日有“年首扎勒特”(“十月年”)、“苦扎扎”(“六月年”)、“开秧门”和“尝新节”(“新米节”)等。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云南哈尼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哪些。 哈尼族的“十月年” 哈尼族以农历十月为岁首,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红河地区的哈尼族称“十月年”为“扎勒特”,意即“舂糯米团子”,其圆形象征新年新岁,家人团聚,诸事圆满,吉祥如意;西双版纳地区的哈尼族称之为“嘎汤帕”,为“万物更新”之意;思茅地区的哈尼族称之为“合社扎”或“密色嘎”,均为“过年”之意。 哈尼族支系多,各地年节时间也不大统一。滇南哀牢山一带的哈尼族,一般以农历十月的第一个辰龙日为首到申猴日过年结束,历时五六天。节日里,妇女舂糯米粑粑和团子面,男人杀猪宰鸡,烹制各种美味佳肴敬献天地和祖先。年轻男女赶场聚会,谈情说爱,或在郊外平坦的草坪摔跤,对歌作乐。节日期间寨子里最热闹、最欢快的场面是举行盛大的街心宴,又叫“长街宴”,哈尼语称为“姿八多”,是轮流敬酒之意。各家各户都争相献上一桌自己的拿手好菜摆到街心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烹调手艺,人们共同饮宴,共同祝福,共同娱乐,庆祝象征他们团结和睦、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此外,在“六月年”(“苦扎扎”)、“昂玛突”、“祭龙节”和其他节庆时都会举办“长街宴”。 哈尼族的“六月年” 哈尼族传统历法把一年分为冷季、暖季和雨季三个季节,每季为四个月。“六月年”,哈尼语称为“苦扎扎”(库扎扎),其含义是五黄六月,雨水频繁,气候湿热,青黄不接,度过艰苦岁月;有的地方称“耶苦扎”,“耶”指雨水季节,“苦”意为“枯萎”、“枯槁”,“扎”意为“吃”。 “六月年”一般以农历五月的第一个申猴日为节日的第一天(也有的地区在“火把节”期间或端午节期间),节期3至6天,是哈尼族主要节日之一。“苦扎扎”节兼有社交娱乐、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安康”的意思。节日开始,从高山上砍回一棵笔直的青松木,在磨秋场上架设磨秋,义用栗木和藤条架起转秋和荡秋。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会聚在磨秋场骑磨秋、摔跤、歌舞作乐,村村寨寨杀猪宰牛,邀来四方亲友同欢乐。 西双版纳一带的哈尼人称“六月年”为“耶苦扎”,是每年在农历六月间属牛的日子举行庆祝活动的节日,节期3至5天。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哈尼人民传说中的火害虫英雄阿陪明耶而定下来的。节日期间除杀猪宰牛、做糯米饭、舂糍粑举办酒席以示庆祝之外,还要举行打秋千(磨秋)、打陀螺、跳歌等娱乐活动。据说过“耶苦扎节”打秋千能消灾免难,所以男女老少都要到秋千架下,争着荡秋千,不能荡秋千的人也要争着在秋千板上坐上片刻。 哈尼族的“开秧门”节 每逢春耕之前,整个哈尼村寨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他们以古朴的传统仪式——“开秧门”来迎接丰收播种的节日。一大早家家吃黄饭、红蛋,并让牛也吃黄饭团,以示同甘共苫。据说,将来结出的稻谷会像黄饭一样金黄,红蛋一样饱满。 饭后人们要在田间举行隆重的“开秧门”仪式。他们穿上崭新的服装,前往寨里最大的一块水田,由承包这块田的主人的主妇拔下第一把稻秧,请一位寨里年纪大、威信高、富有生产经验的长者栽下第一窝秧苗,祝贺秋天获得丰收。随后,大家才纷纷下田插秧。 栽完秧后,哈价人(哈尼族支系)都要过一次“苗爱拿”(莫埃纳)节——汉语意为“插完秧后的休息天”。这个节日选在农历五月上旬的一天(有的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全寨共同杀一头猪、一头牛,各家分一份回去煮食,表示栽秧结束。按照当地习俗,在节日这天早饭前,要把一碗茶水、一碗酒泼在割来的青草上,然后再把一碗肉和一碗饭同青草包起来喂耕牛,以示对耕牛一年辛勤劳苦的慰劳。哈尼族认为庄稼是牛帮助人们种出来的,因此,节日期间应尊重牛,孩子放牛不骑牛背,不骂牛。过了“苗爱拿”节,就吹牛角号,宣布耕牛可以休息了。 哈尼族的新米节 “新米节”是云南哈尼族的传统农事节日,每年农历七八月,当田里稻谷泛起黄色的时候择日举行。有些地方选在龙日,因为“龙”在哈尼语里有“多起来”、“增添”的意思。哈尼族希望经过了吃新谷、喝新谷酒的仪式,预祝稻谷丰收,越吃越多。
哈尼族历史悠久,有“卡多(卡惰)”、“窝尼”、“碧约(毕约)”、“白宏”、“叶车(奕车)”、“糯比”、“布孔”等自称和他称20多种。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哈尼族的饮食习惯。 哈尼族习惯上以大米和玉米、荞麦等为主食,逢年过节吃糯米饭和粑粑,喜欢吃生蒸饭,常做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等。 蔬菜、肉食方面,以自己种植的蔬菜瓜果和养殖的禽畜为主,还食用野生动植物。喜欢吃酸、辣食品,擅长利用当地土特产原料腌制咸菜、烹制肉类及各种风味菜肴。红河南岸哈尼族制作的具有特殊风味的“哈尼豆豉”具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深受哈尼族的喜爱,“白旺”是哈尼族节庆、婚丧杀牲待客中必不可少的饮食品种,用牲畜的血拌上炒熟的花生、薄荷、姜蒜、苤菜根、盐、辣椒和生肉制成的,色泽绿中带红,味道香甜辛辣。哈尼族的主要特色菜还有凉拌柴花、炸竹虫、灰焐干巴、五香芭蕉花、竹筒鸡、竹筒烧肉、芭蕉花炒狗肉、石蹦炖蛋等。 焖锅酒是哈尼族招待贵客的好酒,一般由自家酿制。每次将10公斤左右的酒料放进甑子,中间放一个大碗接洒,上面放一个铜锅装冷却水,把甄子放在大锅里蒸。因为直接在甄子里接酒,故称焖锅酒。纯正的焖锅酒,色微黄,口感舒适,酒性适中,香醇甜美。 茶在哈尼族的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婚聘、祭祀、送礼等许多生活事件都离不开茶叶。
彝族的民居多在山区,村寨大都坐落于地势较为平缓,依山临田,周围有树且向阳的山坡上。滇南彝族一般以层林环绕、翠竹相拥、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上边有坡养牛羊,下边有田种粮食”为理想的居住之地。村落不大,一般由二三十户或十几户组成,村寨之间相距甚远。 彝族民居建筑因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风格。滇西北的部分彝族居住藏式毡房,大多数居木楞房;云南中部、南部的彝族习惯居土掌房;川滇凉山地区的彝族以居棚屋、瓦板屋为主;杂居区的彝族则居住瓦房、三坊一照壁、三合院、四合院等。 瓦板屋是一种以土或竹笆为墙、双斜面人字顶形式的住房。其特点是屋顶以木板为瓦,上压石块构成。正屋内设有火塘,是全家餐饮娱乐和待客的地方。火塘内燃柴火,终年不熄,既是灶,也足取暖之所,严禁踩踏或从上面跨过。外屋是放置水缸、石磨等生产生活用具的地方。 土掌房主要流行于云南中南部地区,是一种依山而建,以土木为原料的平顶房。其结构是立木为柱,四周夯土为墙,或垒石、土坯为墙。房顶筑成平台,既是屋顶,又是农作物的晒场和避暑纳凉的好地方。此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极强,因此又有“封火房”之称。士掌房除单层平房外,还有二层楼房式的,楼下住人,楼上放置粮食等物。 按照彝族的传统习惯,住宅基地的选择一般要经过相宅和卜宅两个步骤。建盖房屋讲究坐向,要请毕摩看风水,追求依山面水、视野开阔。动土开工、上正梁都要请毕摩选择吉日,搬新房之前要请毕摩祭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