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平台【杏鑫招商主管Q:554258】

第 504 页

这是桂西巴马县番瑶的恋爱习俗。巴马县番瑶青年男女,在达努节、建新房、婚礼、赶圩等场合都盛装以赴,利用这种场合来寻找对象。找到后,最初一起连续唱几天几夜的撤旺歌,然后分别。 分别后,姑娘每年邀请小伙子到家做客四次,每次住三五天,帮姑娘家里种山、砍柴。姑娘的父母热情款待后生,宾主往往边喝酒边谈心,互相介绍家庭情况。住满三五天后,小伙子告别回去。 由于他们的恋爱时间一般都较长,大都有四五年的时间,因此,分别后情人间的相思便不可免。番瑶姑娘往往用烟叶来表明自己的相思。后生走后,她每天都给他留下一截烟叶,这截烟叶呈绳索状,由两张同样大小长短的烟叶编成。姑娘还用一张叶子把这截烟叶包起来,而这张叶子也很有讲究,满怀相思而又细心的姑娘往往用它实实在在地体现自己在不同的日子里对她的情人的一片深情:今天给玉米培土,便用玉米叶包;明天护理黄豆,便用黄豆叶包;又一天去赶圩,便用烟叶包……每天一截,一天不漏。 待下次见面时,她用一张彩绣黑头巾包好,再用一根红线绑住,双手捧给情人,一片真情尽在不言之中。后生打开看时,常常为她的一片深情所动,为报答她的相思,往往以数倍于此的黄烟叶、五六斤黄糖或四五十个香饼及几斤酒还礼给她。 相恋过程中,姑娘还用茅草结来揣摩、卜算恋人。她取来六条茅草叶,去掉叶子中间的硬杆不要,这样茅草叶就一分为二变成六对茅草叶。她先把全部茅草叶合拢起来,对齐,然后在中间打一个总结,在两头成对成对地又各打六个结,打好后,把中间的总结拆开,这时,如果茅叶结成一个整圆,她便认为这表明不论她的情人在什么地方都在思念着她,如果不成整圆,便是没有思念她。不论结成整圆与否,下次相会,她都把它连同几张烟叶一起交给对方,表明自己的相思。

壮族婚俗,大都从发媒问亲开始,在桂中忻城、上林、武鸣、来宾等县,有的青年自己相恋情深后,也要禀告父母,由男方发媒问亲。另一些没有自由相恋过的,便委托媒人帮助物色合适的对象。 托媒物色者,媒人将女方答应亲事的意思转告男方,俗称“回话”。媒人引男女青年在圩场见面,这时双方都由伙伴陪同,大家见面后简单交谈一下,俗称“盯相”。不过,有的姑娘是躲在人群里偷偷地看小伙子的。 盯相后,往往由小伙子请吃米粉,大家面对面地交谈,同坐一桌一起吃,若是姑娘只愿意偷偷地看小伙子,当然不能坐在一起吃了。还有,男女青年若是自由相恋后发媒的,回话、盯相都可省去。 盯相后,男方若对姑娘满意,便请媒人去要她的年庚八字,俗称“要命”。姑娘若也满意,女方便用大红纸把姑娘的出生年月日和时辰写上,经媒人送呈男方,俗称“开八字”。男方得到姑娘的八字后,请算命先生把他们俩的年庚八字放在一起合算,俗称“合命”。 1949年后许多人不再算命,但不少人家仍按旧规将女方的年庚八字压在神龛的香炉下,三天内家中若无人畜生病、打烂碗碟之类事故,便认为祖灵赞同这门亲事。这时男方派媒人回报女方,同时送女方五包喜饼、米花、糖果等礼物,俗称“回命”。之后,姑娘由几个女伴陪同到男家观看房屋、田地、家境,俗称“看屋”。 女方来看屋,男方要盛情接待。看屋后,女方若也满意,便通知男方,男方选定媳妇过门的吉日后,请媒人和男方代表(俗称“挺亲”)告诉女方,俗称“报期”。媒人和男方的代表去女家报期时,还和女方商定聘金和聘礼的数量。临近婚期,还要送白米、猪肉、酒各60斤及阉鸡两只等礼物。 不过,有些地方对上述婚俗却有特殊的做法。

隆林县苗族,热情好客,敬客喝茶后,留客吃饭,有“三饭待客”之习俗。 (1)试饭。客人进屋后,苗家对客人“试饭”,验其真心。当着客人的面用洗过脸的蒸笼水做饭煮菜,试探客人,如果客人不吃而别,主人认为嫌弃他们,不可交往,下次再登门时只与你客套而已,很难获得杀鸡宰鸭款待的礼遇。若客人泰然处之,到上桌吃饭时,主家便撤去试客的蒸笼水饭菜,端上丰盛的酒菜,与客人同饮共醉。 (2)添饭。长辈用饭时,女儿或媳妇随时做好给长辈添饭的准备。长辈碗里的饭差不多见底时,她就放下自己的碗筷,立于长辈身旁,用右手执勺,给长辈碗里添饭。 (3)压饭。压饭是一项很有趣的礼俗活动,通常在未婚年轻人之间进行。一些可以开得玩笑的已婚客人亦可进行。客人入桌吃饭时,姑娘们躲了起来,待客人吃得差不多了,姑娘们蜂拥而出,两个结对地站在客人身后侧,瞧准时机往客人碗里添饭,直堆得饭碗像个小山尖。姑娘压饭也有规矩,不许撤饭,不许失手,否则认罚。若客人躲过姑娘压饭,姑娘认输,不再给客人压饭。 若客人眼明手快,在姑娘饭勺递来之时伸手抓住姑娘的手腕,同时自己的碗稳端于手中,姑娘便被镇服,坐在旁边分吃客人碗里的饭。若客人始终躲不过姑娘压饭的勺,他就只好认输,等着姑娘来喂“鸭子”了。姑娘洗净手后,将碗里的饭全给客人一口一口地喂下。 隆林县杨姓苗族流行“鸡心认亲”的习俗。每逢主客相逢,若要认同宗兄弟,主家便杀鸡宴请。吃到最后,若鸡心没有被吃掉,主家便认客人为同宗兄弟,即备下更为丰富的宴席来庆贺一番。若鸡心被吃掉了,主家会再杀一只鸡,特地将鸡心放在另一边,开席酒过三巡后,主家便拿出鸡心来逐个劝客人吃,谁吃了,饭后主家便会客气地送他走,他不能再参加隆重的同宗兄弟的团圆会了。

1949年以前,多数壮族地区的日常事务由村寨社区组织的首领处理。其首领的名称各地不一。在桂中的武宣县称“村老”,在桂西北之西林县称“寨老”,在桂北的龙胜县称“头人”,在挂北的天峨县称“乡老”,在桂西的红水河流域称“寨主”,在桂南的上思县称“都老”。 村老多为中老年人,大都正派热心,善于处理民事纠纷,得到一村或几寨民众信任,自然得村老荣誉。村老为全村人办事,不管本姓、外姓一视同仁,与族长只管本房族本宗族不同。 1949年以前,民众有事大都不告官衙而请村老,村老听取原诉、被告双方的陈述后,经思考,根据自己的调查做出决断。他往往不让双方当面对诉,让理亏一方宴请对方,俗称“和面酒”,也称“洗面酒”。村老办完事,当事者不必给钱,村老参与吃和面酒,或另吃一餐饭。村老也不吃“背手钱”(贿赂)。处理棘手的事,他往往邀约两三位村老共同处理,难断之事则诉诸“神判”。 1949年以前,农村有区长、乡长、村长、保甲长,他们只管为国民党政府征兵、征粮、征税。有了民事纠纷,民众更愿找村老调解。1949年后,村老制消失,但有些德高塑重的老人,受民众尊重,民众仍乐意听取他们的劝解意见。

1949年以前,广西苗族各村寨普遍存在“寨佬”制度。1949年后,寨佬制度已经消失,但许多村寨的重大事情仍需要村寨德高望重的自然领袖拍板定夺和主持商议,人们还按旧习惯称之为寨佬。 寨佬是苗族社会的法官,负责执行苗族社会内部的不成文法——村规民约。寨佬不是自封的,也不世袭、选举、任命,不以财产多少为论,不以权势大小为凭,无俸禄,是自然形成的。某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崭露头角并获得很高的威望,众人公认他为村寨领袖,他便是寨佬了。 一般说来,寨佬的年纪多在40岁以上,有十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还通晓苗理古规和村规民约,深明事理,办事公道,执法如山,不徇私情。其作用一旦降低了,自然就会有人顶替其位。若寨佬触犯村规民约,同样视情节轻重而受程度不同的惩罚。 苗族寨佬有两种,一是寨佬。其职责是处理本村寨的山林、田地、水塘等纠纷,家庭、财产、婚姻等矛盾,本村寨的公益事业的兴办与实施,协调本村寨与外村寨之间的关系等。二是大寨佬。除本村寨的事务外,还负责“一方岩”(指由地缘邻近的苗族村寨自然形成的一块大聚居区,小则十几个村寨,大者有上百个村寨,常在一起“埋岩”议事)的重大纠纷的裁决,社会秩序的维持,主持重大决议,以及本岩与其他地方的关系协调等。 苗族社会中还有另一自然组织及其领袖,这就是芦笙队及其首领芦笙头。在广西苗区,每个村寨都有一堂芦笙。其首领芦笙头是村寨芦笙队的灵魂,他身体健康,作风正派,善于交际,能说善唱,娴熟芦笙的各种演奏技巧,深知苗族的各项礼仪与各类约定俗成的规矩。芦笙头为大家办事是不计报酬的,他的主要职责是: (1)培训青年吹芦笙和跳踩堂舞; (2)请芦笙师傅制作与维修芦笙; (3)率领芦笙队出访、回访; (4)领队吹奏芦笙迎送新娘; (5)组织青年们学唱苗歌、苗戏。 与寨佬一样,每堂芦笙的“芦笙头”也不是自封的,而是自然产生的。

壮族神话反映了壮族远古先民对自然界的认识、先民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先民的社会生活。壮族远古神话有姝洛甲、布洛陀、布伯和伏依兄妹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姝洛甲。壮族关于姝洛甲的神话,反映了壮族先民“盖天说”的原始宇宙观和对人类起源的探索。 在天地混沌未开之前,有一团气急转成蛋样,屎壳郎推它,螟蛉子在上面钻洞,蛋爆成三片,一片往上飞成了天,一片往下掉成了水,一片在中间就是地;大地上长出一朵美丽的花,花中长出一个女人就是姝洛甲。勤劳的屎壳郎造地造得大,懒惰的螟蛉子造天造得比地小,天盖不拢地。姝洛甲将大地抓起,凸起之处成了山岭,凹进去的成了江河,天地才合拢严实。姝洛甲站在两山之间,风吹尿急,尿湿地泥,抓泥造人,采杨桃和辣椒撒向人群,抢到杨桃的变成女人,抢到辣椒的变成男人。如今壮族有新生婴儿诞生,亲朋好友不直接问生男生女,而问孩子带辣椒把的还是杨桃果的,即源于此神话。 传说是和人物、史事、山水、土特产、风俗等有密切联系的故事。壮族传说与壮族历史人物、壮乡山水风物、壮族民俗风习等有密切联系,反映了壮族民众的历史观和爱憎感情,是壮族的口传历史。壮族民间有关于侬智高、韦银豹、萧朝贵等壮族历史人物传说,也有神性英雄莫一大王的传说,还有歌仙刘三姐的传说,风光名胜大明山的传说,三月三歌节的传说等。 历史人物传说中的人物事件,起初可能确有其人其事,但在流传中逐渐增加了文艺虚构成分,附会了许多新的情节,反映了各族人民的情感、理想、愿望、美学情趣与民族文化心态。如在依智高反宋的传说中,有猴王给依智高送弓箭的情节,是以神化的情节与艺术技巧来赞颂英雄。再如歌仙刘三姐的传说,也文采风流,韵味醇浓。 山水传说是对名山佳水的解释性传说,往往带有幻想、神奇色彩,赞美名胜美景,寄托了人民的情怀和期望。如桂中名山大明山的传说。一位穷苦老奶奶在山上救了一条将要冻死的小虫并带回家去喂养,小虫长大后成了一条小龙。寨王要来抢小龙,小龙喷气吹走了寨王的兵丁,寨王把老奶奶赶出了山寨,老奶奶不幸受冻挨饿死去,小龙悲愤之下搬起大石把寨王压在下面成了大明山,并把老奶奶安葬在山顶,造了龙殿,守护在老奶奶身边,吐出山泉水灌溉山下百万亩良田. 风习传说是解释风习由来的故事,富于解释性、历史性和传奇性。有的瑰丽诡奇,有的朴实。如壮族三月三歌节的来由,传说是由于烧炭孤儿罗达偶仙女授歌,学成归来传歌壮乡,回到人间正是三月初三,后来壮族人民把农历三月三定为歌节。 壮族民问故事以机智人物故事为代表。通过主人公的特殊方式向地主、土司、官府进行斗争,维护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和人身尊严,反映了壮族古代社会的某些生活侧面。壮族机智人物有卜火、特堆、特土、公颇、老登等,这些人物的身上,都闪烁着智慧的灵光。如《特堆的故事》讲特堆到财主家打工,财主叫他挑礼品上县城讨好县太爷,并要求他行为举止斯文一些。特堆问什么才叫斯文,财主叫特堆跟着学他的样子。财主在石桥上滑了一跤,特堆也学着跌以–跤,礼品全摔到河里去了。特堆惩罚以财主,也维护了自身的尊严,使财主有火无处发。

杏馫1980_傣族人是如何过端午节的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同样也是很多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会过的一种节日。那么傣族就是这些过端午节的少数民族之一。随着时代的进展,端午节已经慢慢失去了原来过节时浓烈的气氛,一般都只是在外买点粽子回来吃。然而傣族人民在过端午节的时候跟汉人还是有着一些区别的。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下傣族人民是如何过端午节的吧。 傣族的“粽包节” 农历的五月初五,傣族人民称端午节为“粽包节”,这一天是云南红河元阳县乌河湾河坝的傣族同胞,欢度一年一度“粽包节”的日子。这一天十一点以后,参加粽包的元阳傣族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未婚的小伙子们手拿粽包,欢欢喜喜朝老丙大龙潭大芒果树下的草场聚集。 粽包是用粽叶、竹叶或苞茅草叶把掺拌着花生、腊肉、紫米(有的还放一段半指长的木姜细枝条)、糯米,用这些叶子把米包裹成三角形或圆柱形、雀鸟形,然后用水煮熟食用,粽包味美清香、爽口,非常好吃。 傣族的“对歌节” 每年五月端午这天,红河两岸的傣族男女青年,都要汇集于马街乡乌湾村的那丙大龙潭过“对歌节”。对歌这天,各村男女青年盛装而来,开展男女之间和村与村之间的对歌比赛,从太阳出山一直到日落西山。老人小孩带着干粮来听唱。对歌节是男女青年交朋友,找对象的极好机会。 有的男青年吹起叶子伴奏,歌声此起彼伏,悦耳动听。歌唱完后,小伙子们开始丢粽包给自己看中的姑娘,姑娘们则报之以喜悦的笑脸,拣着粽包。于是,红河州元阳县一对对男女青年手拉着手,分散在草场四周,互相倾诉衷情。这时,老年人和小孩们便拍着手巴掌,“叱喝,叱喝”地欢喊着,直闹到夕阳下山。

杏鑫平台登录_渊远流长的塔吉克族的历史

塔吉克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属于欧罗巴人种印度帕米尔类型。“塔吉克”是民族自称,意为“王冠”。塔吉克族的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若干世纪分布在帕米尔高原东部的操伊朗语的诸民族。中国塔吉克族(高原塔吉克人)和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塔吉克族(平原塔吉克人)不是一个民族,二者在语言、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上都有很大差异。那么,你可知在我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中的塔吉克族是怎样的吗?随小编去塔吉克族文化看看吧! 塔吉克族先民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受到熏陶。并发展自己。公元2~3世纪,在塔什库尔干一带出现了蝎盘陀国,竭盘陀人是中国塔吉克族的远祖。在3~4世纪,他们已经得到发展,灌溉农业,过半农半牧生活。蝎盘陀国有12座城堡和10多所寺院。以来自于南亚次大陆地区的小乘佛教为国教。 17世纪中叶,清朝统一全国,对塔什库尔干,沿用元朝的名称“色勒库尔”,建置色勒库尔回庄,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清代的建置,大大加强了塔吉克族地区同南疆维吾尔族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密切联系。 塔吉克族男子大都在白色衬衣外穿一件青色或蓝色无领对襟长大衣,腰系一根腰带,右侧挂一把小刀。脚蹬野公羊皮长筒靴。头戴黑羊羔皮作里,黑平绒作面的圆形卷边高统帽。身跨骏马,往来奔驰于草原、雪山间和白云下,显得十分威武、潇洒。 塔吉克妇女的装束鲜艳夺目,更具魅力。她们大多喜欢穿镶有花边的红色或花色连衣裙,外套黑绒背心,下穿长裤,脚蹬红色软底长统靴。为抵御高原上的大风与寒冷,头上总戴一顶圆筒形绣花棉帽。帽的后部较长,可遮住双耳和后颈。 服饰以帽子最具特色,男子一般戴黑绒,圆高统帽;女子戴圆顶绣花棉帽,帽的后半部垂有后帘。出门时。帽外加披方形大头巾,多为白色,新嫁娘用红色,小姑娘也有用黄色的。男女都穿红色长统尖头软底皮靴。 塔吉克族日食三餐,主要食品有肉、面、奶。农区和牧区的塔吉克族,在食物结构上略有不同。农区以面食为主,牧区以肉食为主。喜欢将面和奶或米和奶一起制成主食。如显尔克鲁齐(奶粥,将洗净的大米加牛奶煮成的粥),或西尔太里提(奶面片,用牛奶和面,然后擀成薄片,再用牛奶煮熟)牛奶煮烤饼均离不开牛奶。

杏鑫平台注册登录_历史悠久的壮族稻作文化

提起种植水稻,我们不得不提到壮族了,因为他们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由于壮族擅长种植水稻,故有的地方干脆把他们称为“水户”,壮族的水田比附近汉族地区耕作的更为先进精细,一般实行一犁一耙,有的地区甚至两犁三耙,形成了独特的稻作文化。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在壮族的宗教信仰中,对“竜”的图腾崇拜,根源于壮族的农耕稻作文化。因为“竜”中流出的清泉,是稻作的首要条件。“竜树”的萌发、荣、枯,传递着上天春、夏、秋、冬季节变化的物候信息,是安排水稻耕耘种植的时间表。 “竜”不仅能祛病免灾,保人健康长寿,而且是壮家儿女的幸福源泉。因而,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或三月初三都要祭竜。对“竜”的崇拜,反映着壮族人民朴素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观。壮族善种糯谷。 在他们的饮食文化中,尤以糯米食品最具特色。他们用红、黄、蓝、紫、绿、黑等天然植物色素加工的七彩糯米饭,不仅色彩斑斓,引人注目,而且香糯有加,十分可口。它是壮家人节日的必备品,主要用来祭神。 在壮族的文学艺术中,存在着大量生动具体反映农耕稻作的生活内容。在其神话体诗歌《古歌》和故事体诗歌《谷子来源》等作品中,既叙述了谷种的来源,劈山造田的辛劳,洪水干旱给农作物带来的危害,又表达了他们战胜困难,夺取丰收的坚定信念和取得胜利后的欢欣。诗句感情奔放,激昂动人。 壮族历史悠久的农耕稻作文化,已经成为壮族人民根深蒂固的生存理念。它产生的巨大凝聚力,促使着壮族人民团结奋斗,生生不息,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优良传统文化中大放异彩。

杏鑫平台登录_怒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仙女节

在怒族社会中,最受尊崇的是女性,于是便有了仙女节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仙女节在怒族人民的心里占据很重要的位子,每逢节日都要进行祭拜,届时,以各村寨为单位选择有钟乳石的山洞为仙女洞,人们纷纷带上祭祀用品前去祭祀,整个节庆活动包括祭祀仙女洞并迎接圣水、歌舞求福、体育竞技等。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怒族的仙女节吧。 怒族仙女节的起源,一种说法是源于原始崇拜,另一说法是怒族早期母系氏族尊崇女性的一种遗俗。怒族信奉仙女,以祈求安泰。 相传人们凭吊的这位仙女,是吉木得村一位名叫阿茸的美丽姑娘。她发明了飞跨怒江的竹篾溜索,不辞艰辛劈开了高黎贡山,还在高黎贡山上为人们引出了甘甜的泉水,使常年干旱、荒芜的怒家山寨得到了浇灌,使两岸的岩石变成了沃土,荒山变成了绿野。阿茸姑娘的名字传遍了怒江两岸,人们都称她为仙女,并且十分崇拜她。 阿茸的美貌让可恶的头人起了坏心,头人想霸占阿茸。阿茸只好躲进深山,藏到高黎贡山的山洞里。头人不死心,追到山洞口,要阿茸姑娘出来嫁给他。阿茸姑娘没有答应他。就在农历三月十五日这一天,头人放火将阿茸姑娘烧死在山洞里。 农历三月十五日时值阳春三月,怒江两岸鲜花怒放,怒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聪明能干坚强的姑娘,便将这一天定为鲜花节,在每年的这一天拜祭她,逐渐形成仙女节习俗。 怒族是中国人口较少且跨国境线而居的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文化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冲击,仙女节的传承曾一度中断,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得以恢复。怒族仙女节的社会基础相当广泛,体现出原始宗教尤其是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的意识及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对于怒族传统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