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世居祖国的西南边疆——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绝大部分聚居于该县西部的独龙江两岸,小部分散居在该县北部的怒江两岸。独龙族人的文化、道德和审美观点都具有典型的原始特征。 独龙族妇女喜欢文面,因地区不同而文面的大小又有不同,北部喜欢大文面,南部喜欢小文面。北部是指独龙江的上江地区,妇女文面多是额部、两颊、下巴均刺花纹;南部是指独龙江的下江地区,文面只文颧骨及其以下,有的只文下巴二三道,如同男子留的小须。江尾地方和江心坡一带只文下巴二三道.有的地区已逐渐改掉这一习俗。独龙族文面的方法是在面部刺上若干成行的小黑点,没有花形,没有动植物图案。 文面是原始民族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物质极端贫乏的情况下,美化自己的一种尝试,虽较落后,但反映了他们对美的追求。 独龙族妇女文面的年龄多在十二三岁以后,已含有成年的意义。花纹图案只有地区的差别,不是氏族和部落的标志,因此,一看花纹即知文者是何地人,但不知其是何氏族。独龙族妇女文面都自称是为了美,尤其认为妇女晚年,由于文面而不见皱纹,显得年轻不老。 独龙族人文面的方法各地基本一致,代别人文面的人都是有些经验的妇女,文面的时候代文的人用竹签蘸着锅灰;先在文者面部画出纹路,然后代文的人手持一根带针的树枝,一手持小棍,轻敲树枝刺破肉皮,每刺一行即拭去血水敷以拌好的锅灰水浆,过后面部略有肿胀,几天之后创口脱去干痂,留下一行行青色的斑点,便成为永远洗不掉的花纹。 由萨满教信仰,派生出鄂伦春族的多神崇拜习俗,上到天上的太阳神、月亮神、北斗七星“得劳恩”神、雷神……下到“白那恰”山神、“托奥博如坎”火神、虎神、熊神、狼神、鹿神……此外还有“阿娇懦”祖先神、“吉雅其”财神、“昭路”牲畜神、“居拉西柯依”灶神、“额得娘”天花病神、“尼其昆娘娘”麻疹病神,以及“毛木铁”、“阿尼罕”等偶像神,展示出丰富多彩的、与鄂伦春民族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神灵世界”。
第 488 页
走婚是摩梭人的一种婚姻制度。摩梭人是母系社会,在白天,男女很少单独相处,只有在聚会上以唱歌、跳舞的方式对意中人表达心意。男子若是对女子倾心的话,在白天约好女子后,会在半夜时分到女子的“花楼”(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间,独立于祖母屋即”家屋“外),传统上会骑马前往,但不能于正门进入花楼,而要爬窗,再把帽子等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挂在门外,表示两人正在约会,叫他人不要干扰。然后在天未亮的时候就必须离开,这时可以由正门离开。若于天亮之后或女方家长辈起床之后再离开,则会被视为无礼。 泸沽湖,人们称为“女儿国”,最神秘之处就源于这“走婚”二字。情爱生活,在那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又有人说那里是“爱的乐园”。千百年的岁月在那里缓缓流去,在庞大的母系部落中,摩梭儿女仍然乐此不疲地走在那条古老的走婚路上。走婚这种习俗,在泸沽湖北边的四川摩梭人中被称为“翻木楞子”,是指男子在夜间翻越木楞房的壁缝,进入钟爱女子的花楼。在云南摩梭人中,称“走婚”为“森森”,可以理解为“走走”,即走来走去,晚上去是“走”,早上返回也是“走”,姑且就理解成“潇洒走一回”吧。 每到黄昏,脉脉夕阳的余辉铺在女神山上,当蜜一样的晚霞在天边闪耀时,归鸟的翅膀驮着湖光山色飞倦了,层层山峦铺满了阴影,夜晚即将笼住蓝色的梦。届时,在山边,或在湖畔弯弯路上,你常常会看见那些骑马赶路的英俊男儿。他们戴着礼帽,脚着皮靴,腰间别着精美的腰刀,跨着心爱的骏马,怀里揣着送给姑娘的礼物,也揣着足够的自信和一腔不尽的情思,朝情人家悠悠走去。 走婚这种充满浪漫气质的婚姻形式,并非无根之木,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中,历来实行着母系大家庭的家庭模式,血缘以母系计,财产由女儿继承,出生的孩子只有母系血统的亲人,而没有父系血统的人,只有母亲的母亲及舅舅之类,还有母亲的兄弟姐妹和女性成员的孩子们,而没有叔伯、姑嫂、翁媳之类的成员。这样的格局必须靠着走婚制度来维系。家中的男子每到夜间就到情人家过夜,第二天黎明时分又回到自己的母亲家,实行着暮合晨离的走访婚,所生育的孩子归女方家抚养,他们只承担自己姐妹的孩子。所以,在家庭中,他们(即舅舅们)的地位仅次于母亲,在这样的家庭中实行“舅掌礼仪母掌财”,男女情侣之间,没有太多的经济联系,除了互相赠送的一些定情物,并没有共同的财产,因为他们并不成立自己的小家庭,他们之间只有情感的联系,一旦双方感情破裂,男的不再上门夜访,或女子不再开门接待,这段情缘就算了结。双方也没有怨言和仇视,因为他们不必为经济发生纠纷,也不必为孩子的抚养起纠葛,孩子历来由女方家庭承担抚养教育义务,从不靠父亲一方。分开后的男女仍可以寻访自己最中意的情侣。
居住在新疆天山南北的维吾尔人,无论男女老幼,不分春夏秋冬,都喜欢戴一种四楞的小花帽(维语称为“朵巴”),这是他们几百年来的传统习惯。这种小花帽不但实用,而且是一种具有装饰美感的工艺品。 花帽上,一般用黑白两色或彩色的丝线绣出民族形式的花纹图案。各种花帽又根据工艺制作水平和用料的不同,而有繁简贵廉之分。每逢节日、婚礼、歌舞盛会,走亲访友的人们都要挑选心爱的小花帽给自己装饰打扮。在集市上的花帽市场,更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现在,新疆的花帽还作为民族工艺品而远销国外市场。 维吾尔小花帽的种类很多。就其制作方法和工艺特点可分为:丝线平绣、丝线结绣、串珠片绣、格子架绣、盘金银绣、十字花绣、钩花刺绣、扎绒刺绣以及刺、扎、串、盘综合绣等。绝大部分花帽是将手工绣好的四瓣,以顶为中心缝合起来,套在木制帽模上成形,最后镶上黑绒布边,而成为立体小花帽,它可按缝折叠而便于携带和保存。偶尔也会见到用五瓣组成的小花帽,其装饰纹样、色彩安排,与四瓣花帽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一种用白丝线钩制而成的网扣软便帽,便于洗涤,图案纹样也极为丰富。另外,还有一种白布便帽,四面缀以简朴素净的红绿小花,适合平时戴用,也可作为其他帽子的内衬小帽,价格又较低廉,因此,也很受群众的欢迎。 维吾尔小花帽的图案纹样大都是以新疆花卉果实等自然形象为素材,加以艺术的提炼而成。众多的纹样按其构成帽式可归纳为:单独适合纹样(曼甫花帽),满地散花纹样(奇曼花帽),巴旦木花纹样(巴旦木花帽),以及十字对称纹样等等。 天山南北各地的花帽,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南疆喀什盛产男式花帽,其中最负盛誉的要算白花黑地,顶大口小、棱角突出的男式巴旦木花帽。这种花帽的图案是按前后顺序旋转排列的四个巴旦木纹样构成的,线条丰富多样,花色庄重素雅。 和田地区以女式格子架花纹的小花帽最有名气,它采用彩色丝线满地平绣图案,纹样严密紧凑,帽的四角突起,状似升斗,被认为是维吾尔女花帽中之上品。库车地区的花帽以串珠镶片鼓顶女式小花帽比较多见,帽上饰纹凸起,彩珠连串,光艳夺目,极为青年妇女所喜戴,不少人家还特意将这种花帽高挂壁间,以增添房间陈设的艺术情趣。 吐鲁番地区的花帽则又独树一帜,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色彩浓烈灼艳,整个花帽铺满是丰盈的花朵纹样,望之犹如一顶花冠。伊犁地区的花帽,造型扁浅圆巧,色彩柔和协调,其花纹图案在一定程度上受哈萨克族等民间图案的影响,较常见的是概括简练的单独纹样,淡雅、和谐、大方,颇能博取一些知识分子的偏爱。哈密地区的花帽,因受汉族传统装饰手法的影响,故有的纹样甚觉繁茂细致,色彩亦注重鲜艳。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沿的民丰、策勒、且末一带,还盛行着一种状似杯碟,直径不足10厘米,纯属装饰性的小花帽。当地的中老年妇女,喜欢把这种花帽用针别在盖头的披巾上,看上去就像一支斜插在头上的花朵。这样饶有风趣的小花帽,在其他地区是很难见到的。
位于黔东南地区的西江苗寨大都住在靠山面水的地方,因此造房时往往利用山坡倾斜度较大或者濒临水、沟的一侧,使屋的前半部分临空悬出,从而盖起比比皆是、大同小异的吊脚楼来。这里的居民建筑系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房子框架由榫卯连接,依山势而成,建筑风格别具特色,形成独特的苗寨吊脚楼景观。吊脚楼层层叠叠,呈金字塔形。 苗寨吊脚楼的营造技艺远承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干栏式建筑。据有关史籍载述:“苗族多居山洞,结草为庐,以蔽风雨。事起即建造岩墙木屋,耸以吊楼。”可见苗家吊脚楼由来甚久。 在历史沿革中又结合居住环境的要求加以变化。西江的造房匠师根据地形和主人的需要确定相应的建房方案,使用斧凿锯刨和墨斗、墨线,在30度至70度的斜坡陡坎上搭建吊脚楼。这种建筑以穿斗式木构架为主,因前檐柱吊脚,故而得名。 经过历代苗族能工巧匠的精心设计,不断加工装饰,吊脚楼更为古朴而实用,美观又大方,给苗乡山寨增添了绚丽色彩。 吊脚楼有半吊脚和全吊脚两种形式。屋基多以大表石垒而成。吊脚楼为歇山顶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青瓦或杉木皮盖顶。 吊脚楼一般有三层,四榀三间、五榀四间、六榀五间成座,依山错落,栉比鳞次。吊脚楼的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围棚立圈,堆放杂物和关牲畜。佳人的一层除卧室、厨房外,还有接待客人的中堂,宽敞明亮,中堂的前檐下装有靠背栏杆,形成一个木制阳台,既可凭高远眺,又可休息聚会。秋冬时节,金黄的苞谷,或红的辣椒,洁白的棉球等成串悬挂于楼栏和楼柱上,把小巧的吊脚楼点缀得缤纷绚丽,既不怕潮霉,又能防鼠,天然粮仓。 苗家吊脚楼,飞檐翘角,三面有走廊,悬出木质栏杆,栏杆上雕有万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悬柱有八棱形和四方形,下垂底端常雕绣球和金瓜等各种装饰。 上层室外为走廊,多为妇女女红劳作(绣花、挑纱、织锦)场所,或者观花赏月之处。黔东苗族吊脚楼的走廊上安有“美人靠”(苗语为“安息”),站在“美人靠”凭栏远眺,就能观赏山区风光,家乡景色。吊脚楼具有简洁、稳固、防潮的优点,还能节省耕地和建材。 苗寨吊脚楼连同相关营造习俗形成了苗族吊脚楼建筑文化,它对于西江苗族社会文明进程和建筑科学的研究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保护好西江千户苗寨,也就是保存了一块研究苗族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
中国傣族是一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泼水节实为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官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 泼水节是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这万物争春的佳节里,傣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赶大“摆”,举行浴佛和互相泼水祝福。白天城乡各地处处吉祥水花飞舞,笑语连天,一片欢腾,晚上村村寨寨唱傣戏,跳嘎秧舞,放孔明灯,彻夜不眠。大泼三天,小泼七天。 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泼水节的内容,除泼水外,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斗鸡、跳孔雀舞、白象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民俗活动,以及其他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 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结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能给人以艺术享受,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白族传统的栽秧会,是在春耕栽插时节为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其形式古朴,气氛活跃,劳动娱乐融为一体,成为大理独特的一道风景。 栽秧会也是白族村社的临时劳动互助组织,一般是几十户人家自愿结合起来,以换工形式进行集体栽秧。大家通过协商,推选一位德高望重的劳动能手作为“秧倌”——在整个栽秧过程中,秧倌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由他来安排几十户人家的栽秧先后顺序,掌握进度和检查栽插质量,等等。 栽秧会的第一天叫“开秧门”。这一天,村民在秧倌的牛角号令下,抬着秧旗,挑着秧苗,吹吹打打出发了。每个栽秧会都有各具特色的“秧旗”。一般来说,秧旗有三丈多高,顶端设置了用彩绸扎就的四方升、斗,以象征“五谷丰登”。旗杆上还饰有彩带、雉尾、铜铃和彩绸绣球,旗杆中部斜挂一面用犬牙形白布镶边的三角大旗,旗上绣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类祈丰的吉词。 从开秧门这天起,秧旗竖在哪里,大伙就在哪里栽秧。竖旗之后,人们还在田头摆上祝愿丰收的糖果、米酒,众人齐声吟唱祈祝丰收的曲调,然后每人都喝口米酒,分食糖果,当饶有风趣的“开秧门”仪式结束后,众人便在牛角号令和鼓乐声中下田栽秧了。 在栽秧期间,人们始终在鼓、钹、芒锣和唢呐的伴奏下插秧。高亢、激昂的唢呐曲调,多为《栽秧调》、《大摆队伍》、《蜜蜂过江》、《龙上天》等传统乐曲,其音乐节奏时快时慢,或紧或松,借以指挥劳动和调节速度。当乐队吹奏《催秧调》时,大伙必须合着其急速的节奏,低头猛插,任何人都不准说话、抬头和随意走动,违者将受到秧倌的处罚。 白族农事大忙季节唱调子的风俗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古时候专司调子的歌仙,见人间栽秧太劳累了。为了减轻大家的辛劳,他特意背了三升调子到处撒播。他撒到哪里,哪里调子就多。想不到他飞到大理地区时病死了,剩下的一升多调子,全部落到苍山洱海一带。于是,大理白族的调子就特别多,并且形成了越忙越唱调子的习惯。 在栽秧会完成的第二天,村里依例举行“关秧门”仪式,以尽情庆贺欢乐,因而人称“田家乐”。 “关秧门”这天,村民杀猪宰羊,聚会村里的本主庙前。大家祭过本主神之后,便在庙前置酒烹肉,聚餐欢饮。这时,人们轮着给秧倌和喷呐手敬酒。一些善谚者,还用泥巴把栽秧会的指挥者抹成了大花脸,以表示对劳苦功高者由衷的感谢。 餐毕,人们抬着秧旗,簇拥骑在马上的秧倌,在村里巡行。秧倌的后面是化装成渔人、樵夫、耕者和读书郎等人物,以及手舞霸王鞭的舞者。其中,最有趣的是秧倌。他或被抹成大花脸,或让他身穿长袍马褂,戴上一副墨镜,头戴斗笠,笠上再安上一把秧苗……村众一见他这副滑稽相,无不笑得前俯后仰,乐不可支。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的“绕三灵”,又称“绕山林”,是大理白族一年一度的民间狂欢节。“三灵”,指的是白族民间信仰中的三位与建立古国有关的神话人物,即被奉为本民族主神的“建国皇帝”,而供奉三种的庙宇,白族称之为本主庙。“绕三灵”是白族民间对古代祖先创业功绩的追念。 节日第一天,来自各个村寨的几十支狂欢队伍,都先到大理城东门外的本主庙集中。每支队伍前面有两位上了年纪的男人作领队。他俩头缠白布帕,身穿白布对襟衣,外罩黑领褂,下身穿彩绸长裤,脚登系有绒花的绣花鞋。他俩同时手持一挂有红彩绸和葫芦的柳枝,一人右手扶柳枝,左手拿着佛尘。另一个左手扶柳枝,右手甩着一条毛巾。他俩边唱边舞,唱词幽默,动作诙谐。 按照传统习惯,这一支支狂欢的人流,第一天先逛到被称为“神都”的五台峰下庆洞庄的本主庙圣源寺。大家在这里朝拜苍山神以后,便围聚在林间空地,烧起篝火,野炊聚餐。餐毕,众人又围绕领队手中的柳枝,歌舞欢游。待夜幕降临后,他们方在林间露宿过夜。 他们朝拜的第一灵是苍山神。相传,古代大理是一片汪洋泽国,白族先民注在苍山林莽里,尚处游猎阶段。每当狩猎归来,他们认为这是苍山神的恩赐。于是大家烧起簧火,烧烤兽肉,待祭过苍山神以后,大家便边吃肉边唱歌跳舞,绕着山林尽情玩乐。这就是“绕三灵”又称“绕山林”的由来。 另一种说法是,洱海水向东退去,苍山下出现了一片陆地,白族先民便搬到平坝居住了。这时,被封为“建国皇帝”的西天护法神住在庆洞庄,他教民围垦造田,种桑栽柳,纺纱织布。每逢四月采桑时,村民便和建国皇帝一起,边采桑边唱歌跳舞,从此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绕桑林”盛会。 第二天,狂欢的人们从“神都”启程,像一条长蛇阵似的向南朝洱海边的河涘城行进,朝拜这里的本主神段赤诚。杀蟒英雄死后,他被这里的村民奉为护村本主神。当晚,狂欢的人们在这里通宵对歌、欢舞。并向本主神祈雨。于是,有人又称“绕三灵”为“祈雨会”。 第三天是“绕三灵”的高潮。人们拜别段赤诚后,继续沿着洱海边前进,来到大理城郊的三塔附近的马久邑本主庙,朝拜这里的本主建国皇帝的公主和她的丈夫“保安景帝”。大家在这里尽情歌舞之后,于当天下午尽兴而归。于是,热闹了三天的“绕三灵”结束了。 从 “绕三灵”由来的传说推测,这一民间歌舞狂欢活动,既与白族的本主神崇拜有关,也与白族先民的稻作生产关系密切。因为栽秧事关一年的农业丰歉,在生产力和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面对水灾旱魃的威胁而又无能为力,便产生了向神灵祈求风调雨顺,祝愿五谷丰登的民俗节日活动。再说,“绕三灵”这种歌舞狂欢,也是在紧张繁忙的栽秧之前一种有益身心和村社团结的游春娱乐活动。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 在大理平坝地区,男子的服饰多为头缠白色头巾,上身穿白色对襟衣,外套一件黑色领褂,下身穿蓝色或白色的长裤。他们出门时,还常常肩挂绣花挎色,既可装东西,又是一种装饰。 已婚妇女的服饰与姑娘差不多,只是颜色素淡一些。她们将盘缠的发辫改梳挽髻,再用丝网罩住,绾以簪子,包以蓝色的扎染头帕。上身穿蓝色布褂,外套黑色灯芯绒领褂,下身为黑色或蓝色布裤。 白族妇女还喜用一些首饰、佩物美化自己。每逢赶街,串亲访友,节日喜庆,她们常头插冠针、簪子,耳戴耳环,胸佩串珠,右衽结纽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飘带,手上戴纽丝银镯、戒指。 不过,各地白族妇女的服饰也有所差异,各具特色。例如,生活在邓川、洱源一带的白族姑娘,她们喜欢戴“凤凰帽”。这是用两瓣鱼尾形的帽帮缝合成凤凰一般的帽身,帽后沿有2寸来长的上翘帽尾,帽前沿正中有一颗红光闪闪、用白银镶边的帽花,帽花周围饰满白银和绿玉饰物。帽子上方带还插着一朵五彩丛花,谁见了都会赞美不已。 相传,洱源罗坪山有座彩凤峰,是凤凰居住的地方。彩凤峰下住着姐妹两人,她们靠砍柴过日。一天,她俩上山迷路,来到深山里。这时,只见从各地飞来的百鸟在此聚会,并簇拥着一只金凤凰来到姐妹俩面前。金凤凰见姐妹俩美丽善良。就把自己的一顶金风凰帽送给姐姐,把银凤凰帽送给妹妹。她俩戴上凤凰帽,更加美丽迷人了。 一天,国王到彩凤峰打猎,见头戴金凤凰帽的姑娘美如天仙,便下令卫士把她抢进王宫,逼她做皇后。无路可走的姐姐只得含恨自杀了。妹妹听此噩耗,决心为姐姐报仇。她戴上银光闪烁的凤凰帽来都城。国王见她比姐姐更漂亮,便把她骗进王宫,要她当皇后。在王宫的盛大婚典上,妹妹向国王敬交杯酒时,悄悄把毒药放进酒里。妹妹终于为姐姐报了仇。 为纪念这对坚贞不屈的姑娘,从此凤凰帽便在洱源白族姐妹中流传下来了。
白族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饮食文化,既显示了白族雅而不俗的饮食文化气氛,也衬托出白族勤俭持家、热情好客的文明礼貌风格。在白族饮食习俗中,下列几种较具民族特色。 •生皮• 生皮是白族特有的菜肴。这是将整只猪或羊置于稻草火上烘烤。待烤至半生半熟时,去毛再烤,直至皮肉呈金黄色时为止。吃时将肉切成肉丝或肉片,佐以姜、葱、蒜、炖梅、辣椒、芫荽等调料,又香又鲜,为款待贵客的民族佳肴。 •猪肝胙• 猪肝胙的制法大略如下:将新鲜猪肝、猪肚、猪大肠和排骨等洗净,入锅煮成半熟,捞起来晾凉后,把猪肝、猪肠、猪肚切块,将排骨剁成小节块。然后,再按10%的比例放入盐巴,12%的比例配辣椒粉,以及150—200克的花椒粉、50—100克的小茴香粉和烈性酒1斤,调匀拌和后,装入陶罐,压紧,封严,置于通风阴凉之处。经三四个月以后,可开罐食用了。 •海水煮海鱼• 洱海边的渔民煮鱼时,特别是烹煮当地称为“油鱼”等肥美鱼儿时,一般都不用油煎。他们舀来洱海之水,待锅内水沸时,放入鲜鱼,再搁上浓重的辣椒粉和花椒粉,其味鲜美麻辣,俗称“海水煮海鱼”。 •炖梅• 大理地区产梅,尤以洱海东岸,绵延百里的半山半坝地区到处是梅树林。梅有苦梅、盐梅两种。用苦梅制作的炖梅,是白族人民喜欢的调味品。炖梅是将苦梅放入沙罐,加上盐和花椒,盖严后,置于火塘正中,周围堆上稻壳,点燃后,用微火连着炖上一至两天。这时,黑色的炖梅味道酸香异常,老百姓常用作吃生皮的调料,或加上红糖做成炖梅汤。炖梅耐贮,能放上一二年而不坏。 •雕梅• 产于洱源县的雕梅,制作时先用石灰水将盐梅浸泡。取出晾干后,用小刀在梅肉上雕刻连续曲折的花纹,并小心挤出梅核,使其中空若缕,压扁后其状似一朵朵盛开的菊花。这时,放入酒中浸泡,再用红糖浸渍。几个月后开瓶取出,雕梅色泽金黄,清香四溢,是洱源县出产的上乘果品。 •乳扇• 洱源邓川坝,土地肥沃,水草丰美,这里的农家素有饲养乳牛的传统。当地出产的乳扇,为远近驰名的特产。制乳扇时,先将鲜牛奶发酵成酸奶水,再放入锅内加热至60℃—70℃,随即倾入鲜牛奶,并用竹筷轻轻搅动,使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渐渐凝结成絮状,再用竹筷摊成薄片,晾在竹架上风干而成。
白族的恋爱和婚姻很有特点,他们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姑娘、小伙子们通过赶街和栽秧、捕鱼、打柴等劳动,以及诸如三月街、绕三灵、渔潭会、耍海会、石宝山歌会等民族节日和盛会,他们相识、恋爱。 白族青年的恋爱活动饶有情趣。例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之夜,剑川县剑湖周围村寨的未婚青年,每人划着一只小渔船到剑湖聚会。他们唱着高亢优美的情歌,把船划向湖心。随着歌声的飘荡,湖上的渔船越来越多。这时,他们各自物色自己喜爱的人儿,并以歌代言,或试探对方的心意,或抒发爱慕之情。 当爱情臻于成熟时,小伙子便请父母央求媒人去女家说亲。如果女家同意,便将姑娘的生辰八字给媒人带回,请算命先生合婚。如不冲不克,女方父母也允诺这门婚事,便把女儿的八字写在红纸柬帖给男方收执,以作婚约凭证。当然,男方托媒去女方要红帖时,依俗要送酒、茶、糖、布等,但因礼物轻,俗称“送水礼”。 订婚之后,女家便开始准备妆奁了,从铺陈帐盖到各色粗细领挂,皆应齐备。因为姑娘嫁到婆家后,忙于活计,少有挑花绣朵的工夫了。再说,婚嫁之日,新娘依例要给亲人赠送见面礼,其中光是绣花鞋,从公婆、哥嫂到弟妹、小侄以及亲友,每人一双,合计少则几十双,多则一二百双。 白族婚礼前后约需三天。第一天是俗称为“彩棚”的准备工作。亲友、邻里已组织起包括总理、管库、提调、司厨、司饭、司菜、书写、买办、男女照应、杂用等一应职事人员。于是,大家一齐动手,各司其职:搭彩棚,写喜联,杀猪,购物,备菜……婚娶大礼的各种事务,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天,男家要迎“喜神”——主宰男女婚配事宜的神明,用鸡和猪头祭祀村里的本主神,以祈喜事顺遂,保佑平安。同时,这天还要派媒人和几位陪郎带着衣物、猪肉等礼品,到女家行“割截礼”,请求明天姑娘顺当上轿出嫁。晚上,新郎还要拜“喜匾”,一切准备停当后,亲友、邻里便在天井烧起篝火,大家围火而坐,听歌手演唱当地民间流行的“吹吹腔”、“大本曲”等,通宵达旦地欢娱。 第二天是迎娶的“正喜日”。新郎拜别祖先、父母后,由哥哥(或堂哥)把一个大红绣球绸花,缚在新郎的左臂上,便接亲去了。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中,有吹打奏乐的,有燃放鞭炮的,有捧着香烟、糖果、酒等食品的,还有“参事”先生和众多伴郎,好不热闹。从前,新郎须坐着红轿去接亲,人们还得抬着花轿去接新娘,轿上还安有驱邪制妖的桃木箭和镜子。有的地方还让几位小伙子各背琴、剑、书、香炉,骑马随行。讲究的人家,还要排出举旌旗,持金瓜、钺斧的仪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