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81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鑫登录网站_苗族农事节日与祭祀活动

苗族的农事节日,与苗族民间的“活路头”有很大联系。每年的各项重要农事活动都要从特定人家开始,这个特定人家的主人即“活路头”。担任“活路头”的惟一标准就是建村立寨的第一户,即迁到该社区的第一家。 苗族习俗认为,“活路头”一家最先到此居住,对当地的风土气候最了解。他家先做农活,稻禾不烂蔸,不涝死,不空壳,庄稼才有收获。这个规矩谁也不能破坏,否则将对当年的歉收负责,向全村寨赔礼道歉。“活路头”起头做的农活,一般有浸种、开秧门、种棉、做染缸、纺纱织布、吃新米等。有些地区为强调“活路头”的权威,在习惯法中有明确规定,违者受罚。由于“活路头”对农事安排有人为因素,故对农事节日有一定影响。 苗族的农事节日,按先后次序主要有: 开秧门。即在插秧之前要行开秧门仪式,各地时间不一,有“活路头”的村寨,在开始插秧那天,“活路头”要带上供品,其中有雄鸡一只,香纸一帖,米酒、糯米饭若干,五根茅草和一根六七尺长去了皮有五个权枝的泡木树,于天刚麻麻亮时去到田里(路上不准人看见,否则被认为不吉利),先把泡木树和茅草插在田中,再用供品敬供,之后扯秧插上三五窝即可回家,其他人才能跟着插秧。没有“活路头”的地方,各家自己开秧门,由一长者走到田间,先插一束芭茅草,然后围芭茅草插九蔸秧,其他人才跟着插。这主要是祝插秧顺利和新谷丰收。 种棉节清明过后不久,都柳江沿岸苗族几户人家一起带上腊肉、香肠和五彩糯米饭,挖松一块土质肥沃、向阳的土地以备种棉花。四月初的“卯”日或“辰”日,各家邀请家族亲友,挑着用肥料拌好的棉种,带着丰盛的酒肉饭菜及饮具,前往种棉地点。点种之前,请一位长者手抱大红公鸡,领着一对披红挂彩的童男童女“花神”,登上用蛋壳、布条、彩纸装饰的“神坛”中央,摆上美酒、五彩糯米饭祭献“花神”。祭毕,“花神”先点种三窝后,众人才开始播种。播种完毕,每个人用手捧水洒在棉地上,以示灌溉。然后大家就地用餐。席间,老人们高唱《种棉歌》、《四季歌》等,祈求“花神”保佑丰收。 杀鱼节。这个节日最初是在播种插秧需水时,在河边祈龙王降雨的求雨节,后来演变为杀鱼节。节日日期各地不一,一般在农历三至六月,看化香树生长情况而定。 敬秧节。一般在农历五月插完秧后的“卯”日举行。这天,先到田里取三棵嫩秧心回家,与糯米饭一道蒸熟,然后与肉、酒一起摆在火炕边,焚香、纸而祭,主要是庆祝插秧胜利完成和预祝秋天丰收。 敬新谷。没有统一的日期,看水稻成熟的情况而定,一般在农历七月的“丑”日进行。节日那天,各户长者都要从稻田里摘来几穗新谷,拿回家去壳后,放到饭甑里与米一起蒸熟,然后拿来与粽子一起祭祖,表示稻谷的收成是“足花”。传说古时谷种是狗经过千辛万苦、竭尽全力,终于保住了粘在尾巴上的谷粒,把稻种献给主人。主人将几粒谷种播到田里,才长出狗尾似的谷穗。以后当人们看到一年一熟的谷子,想起要进口的新米饭,就想到了狗为人类立过的大功。想到辛劳种田得到丰收的祖先,由此而敬谷,这是一个庆祝新谷成熟,即将开镰的节日。

杏鑫测速登陆_苗族银饰的特点及传统加工方法

各民族银饰基本上是本民族工匠自己制作生产,做工精细,造型精美。其中,苗族银饰无论从品种数量、造型风格,还是制作工艺上,在中国民族服饰中都十分突出。 黔东南地区苗族银饰样式最多,如其中的一种样式——革一式,头部有簪子、银角、银冠、耳柱、耳环,胸部颈部有麻花项圈两只、戒子项圈一只、压丝项圈(戈泡)一只、扁平雕龙坠银铃围坡(勋泡)一只、银链一条、雕花压领一个、衣饰银片六十片,手部银饰有六方手镯、扭丝手镯、竹节手镯、扁手镯、四方戒指、空心雕花手镯、马鞍戒指等。苗装银饰不仅体现苗族的审美观念,还体现佩带者的富有身价。 银饰的制作。贵州各民族中均有银饰,只不过各民族银饰的花样和品种多少不同。其中以苗、侗等民族银饰最为丰富多彩。 贵州少数民族银饰的历史悠久。最早记载有关少数民族银饰的汉文典籍是明代翟九思的《万历武攻录》,其中有“苗女喜戴银圈”的记载。明代的《贵州通志》、《贵州图经新志》等文献也有类似记载。但贵州少数民族银饰的起源绝不是从明代才开始的。贵州苗、布依等民族的古歌及宗教经典中,都可看到有关使用金银的记载,如苗族古歌中就有“运金运银”的记述。各民族中大量有关银饰来历的传说,也充分说明了贵州少数民族银饰历史悠久。 对银饰的加工铸造,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专门工匠,有的地区一个村子有若干银匠,甚至整个村子里的人都会这种工艺。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大沟乡的马高、麻料和控拜三个村,家家户户都有能工巧匠,连妇女都会制作,被称为“银匠村”。每个民族的银匠主要是根据本民族传统银饰的特点和本民族的审美观来制作各种本民族需要的银饰。加工银饰使用的工具主要有风箱、炼炉、酒精灯以及各种锤、钻子以及各种各样的花纹模型等。各民族加工的工艺大同小异。 苗族银匠的加工工艺是,先将白银高温熔炼,用模型压成雏形或锤打成薄片,或拉成粗细不同的银丝,或加工成银珠,再用手工钻出各种精美的纹样或编织成各种形状的银饰,涂上硼酸水,再加温烧红,通过用紫铜锅煮沸的明矾水浸一至二遍,用清水洗净,最后用铜刷刷光,即成闪光熠熠的银饰品。布依族银匠加工时,先将银锭溶化成液体,然后根据需要倒人相应的花纹模型中,冷却后取出,再用小锤子等工具修整,即成为所需的银饰。 过去,各民族的银饰加工都是个体手工业,全是以家庭作坊的方式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不仅供应给各民族银质原料,还把各地著名工匠组织起来,成立国营或集体性质的银饰加工厂,从事各民族银饰的加工制作,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工艺也更先进,品种更加丰富,大大满足了各民族人民的需要。与此同时,各民族中仍有一些个体从业者也在继续从事银饰加工制作。

杏鑫主管304724_满族刺绣文化的特点

满族刺绣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枕头顶、幔帐和对子荷包。枕头顶是满族方形枕头两端镶的装饰品:它多用红、蓝、黄、白等满族八旗的颜色为基调,构图别致,色彩艳丽和谐。 过去满族少女,不论家贫家富,从十三四岁起就要在家里描花样,绣枕头顶、袖头、鞋帮、兜兜等出嫁用品。闺中姐妹还不时切磋技艺,每有新花样问世总要拿出共赏共愉。一旦作为妆奁,便用红色线绳连起,一排排展示在洞房之中,倘能招致人们交口称赞,则是新娘的莫大欢欣。新婚的第二天,新娘要按照满族习俗,把这些绣好的枕头顶,根据枕头图案、诗句的内容,缝在长方形蓝色枕头套上,双手捧着一一送给家中的长辈。 幔帐是满族著名的民间刺绣工艺品。满族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步定居以后,伴随家庭“万字炕”的习俗而逐渐产生了幔帐刺绣艺术。幔帐就是炕上挂的帐子。制作幔帐的材料多为红、白、蓝各色土布。上端的幔轴穗用白缎子或白漂布做成。幔帐上绣有“凤穿牡丹”、“喜鹊登梅”等民间喜闻乐见的图案,以及“福禄寿喜”等吉祥文字,内容华贵,色彩鲜艳。 对子荷包是满族青年男女相爱后,女方赠给男方的定情信物,形似心字,下缀葫芦蔓,两半合在一起即为一个荷包。在两面凸起处绣有表示爱情的花鸟、龙凤吉祥图案。当男女确定爱情关系后,姑娘把对子荷包留下一半,赠送给男方一半,作为爱情忠贞、成双成对的凭证。

杏鑫内部304724_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及其转变

蒙古族是一个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在今天内蒙古大兴安岭西部有一片美丽平坦的草原,那里就是蒙古族的摇篮——呼伦贝尔草原。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建立了统一的蒙古汗国,从此,蒙古民族共同体形成,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也逐步形成。 蒙古族的饮食特点主要体现在蒙古族人喜食白食和红食。白食蒙古语叫“查干依德根”,指奶制品;红食叫“乌兰依德根”,指肉食品。这种饮食习惯俗语称“饥则食膻肉,渴则饮酪浆”。 蒙古族的服饰风俗很有特点,也很讲究。为了便于马背上放牧狩猎,自古就形成了牧猎生活所需要的服饰习惯。清代以来,随着满蒙交融,蒙古族在服饰上较多受到满族影响。清入关后,蒙古官服承袭满制,按等级着顶带袍靴,民间服饰风俗亦仿满制,即现今的蒙古袍。 蒙古族人新婚嫁娶礼仪最为热烈浓重。从历史发展来看,蒙古人经历了原始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等发展阶段。到13世纪,蒙古族人的婚姻已有一套民间认可的规章程序,如相亲、求婚、许婚、下聘婚、许婚宴、迎亲、送嫁、拜见翁姑礼仪等都已具雏形。清代以来,蒙古族人的婚姻礼仪更加丰富了。 蒙古族的葬俗受喇嘛教影响很深,多具有宗教迷信色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蒙古族的葬俗风俗也越来越简单,天葬、火葬、水葬和石葬等十分罕见了,代之而起的是火化和土葬风俗,礼仪节俭。葬礼结束后,死者家人摆殓席,相当于汉族的白“喜事”。城市中基本与汉族的现代葬法相同,火化之后,开追悼会,缅怀死者,寄托哀思。 蒙古族还有一个传统的盛大节日,称“那达慕”,是集祭祀、竞技、娱乐、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娱乐活动。一般在夏末秋初举行,竞技比赛包括摔跤、赛马、射箭等项目。传统的那达慕通常还要举行大规模的祭祀,喇嘛们焚香点灯,诵经念佛,祈祷神灵保佑。夜晚,蒙民围着篝火,翩翩起舞,放声歌唱。这种热闹的情景,往往通宵达旦。

对许多民族来说,乌鸦的形象和口碑都不太好。但对满族人来说,乌鸦则是必须尊敬的神鸟,因为乌鸦有恩于满族人。满族人在院子里立索伦杆参拜,祭祀时也要祭乌鸦。并在索伦杆顶端安放了一个方形斗。富贵人家是用银做的,普通人家是用锡做的,也有用木板做成的。内装切碎的猪肠、心、肝、肺和五谷杂粮,是喂乌鸦吃的,以表不忘乌鸦救罕王之恩。乌鸦是怎样救老罕王的呢? 当年老罕王努尔哈赤被明将李成梁追杀,骑的大青马累死了,无奈之下,他钻进了芦苇荡。李成梁率兵搜索不到,便顺风点燃了芦苇。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眨眼间满天大火燃烧起来。由于疲劳过度,加上烟熏火燎,老罕王昏死了过去。 大火烧了几个时辰,芦苇荡已经快烧到了尽头,眼看老罕王就会被发现。这时不知从哪里飞来一群乌鸦,铺天盖地,在老罕王躺的地方盘旋,并呱呱地直叫。有兵士对李成梁说: “我听说乌鸦从来不对着活人叫,只有发现尸体才飞来叫唤,看来小罕子(老罕王)已经被大火烧死了,我们收兵吧。”李成梁心想,这么大的火,烧不死他也把他熏死了。于是下令收兵回府。 李成梁走后很长时间,老罕王才苏醒过来。看到罕王醒来,乌鸦才渐渐地飞走了。老罕王明白了这里发生的一切,他发誓要封乌鸦为神。 后来,老罕王登基,封乌鸦为神鸟,接受祭祀,并下令不允许吃乌鸦之肉。同时在索伦杆子上放个锡斗,装上肉、粮食等给乌鸦,感谢它的救命之恩。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阿拉伯语称“尔德•古尔邦”。“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的意思是“牺牲”、“献身”,汉语意译为“宰牲节”。新疆穆斯林谓之“古尔邦节”。 在宗教节日中,哈萨克族更重视“古尔邦节”,视之为“大年”。节前,哈萨克人要置备多种节日食品,如“包吾尔萨克”(一种油炸果子)、馓子、奶疙瘩、方块糖、水果糖等。 节日当天,城市里的成年男子于清晨沐浴洁身后,就去清真寺做礼拜;牧区一般由当地的毛拉指定一个山坡,统领牧民集体举行隆重的节日礼拜活动。然后,各家各户宰杀牛羊,以便待客或馈赠之用。宰羊时要信守传统习俗,不绑羊腿。据说,这只羊是上天堂时乘骑的牲畜,绑了腿就走不成路,上不了天堂。羊肉要切成大块放在锅里煮熟,做成鲜香可口的手抓羊肉,捞在大盘里,与其他食品一齐摆放在餐桌上,请客人们享用。 节日期间,哈萨克男女老幼都会去亲朋好友家拜年,诚挚地祝福节日,并享用古尔邦节的各种美食佳肴。哈萨克人民在古尔邦节期间还进行叼羊、姑娘追、摔跤等传统娱乐活动。 伊斯兰教历规定,每年12月10日为节庆日。但因公历与伊斯兰教历有10天或11天的误差,故每年的古尔邦节同肉孜节一样日期不固定。

杏鑫平台登录_俄罗斯族传统服饰的特点

男子服饰。俄罗斯族男子冬季穿羊皮短大衣、长皮大衣或呢子大衣;夏季穿半高领粗麻布衬衣,领口和下摆绣有花纹,外套半身坎肩,坎肩多为棉、毛、丝绸素面,下身着灯笼裤;春秋罩呢子制服或毛料长衣,穿马裤。另外,俄罗斯族人、特别是知识分子普遍穿西服,其样式与西欧的相同,女装领角为圆,男装领角为方,上衣有手巾袋。新疆俄罗斯族近年来的西装样式、颜色与内地大城市的渐趋相同。 妇女服饰。俄罗斯族妇女冬季穿棕色或黑色光面羊皮或牛皮短大衣、长大衣,衣领、袖口、下摆多镶白色绒毛边;春秋季穿麻、棉、绸衬衣,衣领带褶、有刺绣,镶肩;夏季的传统服装为连衣裙布拉基,其款式以着衣人的年龄而异,多为套头、皱褶、上开襟,有翻领、圆领、方领、鸡心领等。老年妇女的多前胸皱褶,腰、摆宽大,过膝,着青色;姑娘们的紧身,露背,腰间压褶,束镶金腰带,下摆较宽短,色泽鲜丽;少妇穿的多下摆皱褶,过去长及遮足、着地,近年来已被淘汰。 帽子。俄罗斯族男子冬季戴光面黑色或棕色皮帽,夏秋季戴呢料鸭舌帽。 披巾。冬季中青年女子戴深色呢料或光面皮料平顶帽;年长的妇女披毛、绒大方巾于颈、背。春秋季中青年女性多戴对折为三角的丝、绸花方巾,扎结于脑后发下;年长女性系棉线、丝绸披肩,花色素雅;小女孩多戴红色小尖顶帽。 毡靴。以往俄罗斯族男女冬季多穿半筒毡靴,现在毡靴几无,男女冬天皆穿皮靴,夏季均穿皮鞋。 丧服。俄罗斯族人服丧大多穿黑色衣服,或只戴黑纱;新疆俄罗斯族中,户主为汉族或锡伯族的,因受汉和锡伯族丧礼影响,多穿一身白丧服。直系亲属服丧的时间较长,一般要9天;旁系亲属则在送葬回来后即可摘除黑纱或白布腰带。服丧期间不许理发、刮胡子、沐浴。9天之后,直系晚辈可以除去丧服,只带黑纱,女子则在辫梢上扎白头绳,开始守孝,时间为40天;加上服丧期,共49天。守孝期间的禁忌与服丧期相同。

维吾尔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凡是来客,不论相识与否,都会受到主人热情的接待。客人入室后,女主人为客人铺好褥子,请客人坐在褥子上,以示对客人的尊敬。坐定后,主人手执洗手壶,请客人洗手。然后,主人铺上餐布。餐布上放满各类糖果、干果、馕等食物,给客人敬上-碗热腾腾的茶。 如果逢瓜果成熟的季节,主人会将各种新鲜诱人的瓜果摆放在客人面前,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给客人吃,让客人尽情享用。如果客人住宿,总是拿出最好的被褥给客人,各家各户都习惯准备多床被褥。如果是贵客或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有条件的家里还要宰羊;条件差一点的也要杀一只鸡,用丰盛的食物招待客人。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父母留下的财产,有一半是客人的”,“好客人来到,羊要下双羔”。按习惯,客人到来,要请来客坐在毡房的正上方。主客互致问候后,主人将食品摆放在餐布上。女主人为在座的人倒上热奶茶。贵客登门,一般要宰羊招待。主人先将要宰的羊牵到客人面前,右腿半跪在地,胳膊搂着羊脖子,恭敬地请客人祝福,客人答完祝词后,把羊拉出去宰杀。一般待客不宰黑羊,迫不得已要宰黑羊时,可以在黑羊身上绑一块白布,表示不是全黑的羊。吃饭、吃肉之前,主人家的孩子提着水壶,拿着接水的盆和毛巾,请客人洗手,吃完之后还要请客人洗手。如果天色已晚,一定要留客人住宿。如果对待客人不周,会被亲邻耻笑。 回族在宴席上要请长辈坐上座,吃饭要先端给长辈。对于贫困之家,尽量给予帮助。即使自己家中有困难,电要拿出一些食物、衣物等,接济更困难者。回族群众远出,无论走到哪里,遇有困难只要找到回民家或清真寺,说明是回族,就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礼貌待客的民族。家里来了客人要先迎上去扶客人下马,让进屋里,然后拿出食品招待。一家来了客人,亲友邻里轮流招待。有条件的家庭要宰羊招待客人,先请客人吃羊尾、羊肩胛骨、羊头,这时客人要把一些肉先分给主人,然后自己再吃,最后要留一些给主人的小孩。客人吃其他食品时,要在碗里留一点,以示主人招待的食品丰盛得吃不完。 蒙古族待客的礼节十分隆重。客人到时,主人要握双手相迎,见面时献酒、献哈达,进屋后敬酒和奶茶。饭熟以后,主人要把餐桌摆上,让客人品尝奶酪、新煮的羊肉、酥油、马奶等,并弹琴唱歌助兴。客人离去,主人要送到地界路边,再敬酒献歌,表达对客人真挚而热烈的感情。蒙古族自古就有互助的优良传统,若有人遭受了天灾,生活陷入困境,全部落的人都要给予帮助,送衣、送粮、送牛羊、木头、绳子、毡帘等。遇有盖房子、丧事、转场等需要多人帮助完成的事,每家人都会来帮忙。帮忙者不取报酬,主人家会招待一顿饭。如果主人家无条件,邻居家帮助主人招待大家一顿饭。

满族姓氏的形成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宁古塔满族述略》载;“满族姓氏形成的缘由深远,追溯其源足以原始图腾象征的动植物命名的,”动物图腾如清中叶以前世居宁古塔的“钮枯禄”氏,其意为狼,此部以狼为图腾,取“狼”的同音字“郎”字为氏,他们的先人就是金代女奚烈氏,冠汉姓郎;“萨吉达”氏,意为猪,此部以猪为图腾,命名为萨克达氏;“尼玛哈(察)”氏,意为鱼,此部以鱼为图腾,命名尼玛察氏。植物图腾如“纥石烈”氏,意为核桃树,此部先人居木伦(穆棱)河山区,核桃树多,便以核桃树为图腾,命名纥石烈氏,明代转赫石烈,清代转何舍里;“那木都鲁”氏,意为生菜甸子,以生菜为图腾,命名那木都鲁氏,等等。 满族的姓氏还有以地为姓氏,在渔猎时期,多居住在江河沿岸和深山老林中,于是便以山川河流、自然物象的名称来命为本氏族的姓氏。如傅氏,满姓富察,其先人世居今伊通县境内的“浦察之野”,俗称蒲草甸子,因而命名为蒲察氏.清代转为富察氏。满姓瑚锡哈哩氏、宁古塔氏、精奇哩氏、栋鄂氏、乌苏里氏、苏禄穆氏、呼尔哈氏、托豁罗氏、穆勒哲勒氏等,都是以地名为姓氏。 此外还有沿袭金代女真人旧姓,如完颜、蒲察等。还有因军功受赐,以父祖名字改变姓氏的。后来因为和汉族杂居,受汉族影响,满族人便冠以汉字姓氏,多以满族谐音而取汉字为姓,如瓜尔佳氏取“关”为姓;有的以译音的第一个字音为姓,如索绰罗氏,汉姓为“索”。满族人数最多的八大姓,都有汉字姓氏,如佟佳氏,汉姓为佟;瓜尔佳氏,汉姓为关;马佳氏,汉姓为马;索绰罗氏,汉姓为索;齐佳氏,汉姓为齐;富察氏,汉姓为富;钮祜棘氏,汉姓为郎。在日常交往中,满族人喜欢称名而不称姓,如黑龙江首任将军富察-萨布索,人们称其为“萨大人”或“萨将军”。

旧时赫哲族的族规和家法是无文字的习惯法,其具体执行者是哈拉达和莫昆达。哈拉达是氏族长,奠昆达是家族长,他们是由族人大会公选的,其条件是辈分高、年龄大、在族中有很高的威望、有办事能力且办事公道的人。老哈拉达、莫昆达死后,再公选新的哈拉达、莫昆达。起初不是由其子继承的,后来由其子继承,如其子不能胜任,则召开全哈拉、莫昆会议,再由族人公选。到清代,哈拉达、莫昆达由清政府认可委派,这就带有官封的味道了。 按照族规与家法,在氏族内部,哈拉达和莫昆达有召集氏族大会议定处罚的权力,族内的各种纠纷,与氏族外的各种关系的处理,都由他们来确定和处理。同一哈拉和莫昆的男女,严禁通婚,认为骨血不能倒流。按照习惯法,杀人者处死,如属误杀,则酌情处置。如在街律口一带,从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人上山狩猎,误伤其叔父。事情发生后,哈拉达召集氏族大会,讨论处理这件事,大家议定,确属误伤,哈拉达决定,好好埋葬死者,费用由其负担。同一氏族内,有互助的义务,对族外,有血亲复仇的义务,同一氏族的成员,都要维护本氏族的名誉和利益。 赫哲族是一个尊老敬老的民族,讲究族规,敬重长辈,不论尊卑贫富,只讲长幼辈分。长幼相见,小辈要向尊长行跪拜礼,尊长吻小辈之颊;平辈相见,以抱拳为礼。子女外出,要给父母叩头行礼,归来后要给父母叩头问安。父亲、伯父、叔父处罚子侄,别人不能讲情,只有舅父能讲情,俗谓“娘亲舅大”。儿媳不能随便进公婆的屋里,不准和公婆同屋吃饭。兄弟媳妇不能和夫兄说话,即使有事情商量,也只能让别人带话。小叔子和年轻的嫂子可以开玩笑,但对老年嫂子特别尊重,俗谓“老嫂如母”。对这些家规家法,族人都自觉遵守,如有违犯,要受到族人的共同谴责,要受到族规和家法的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