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平台【杏鑫招商主管Q:554258】

第 509 页

入赘婚又叫招赘婚。从民俗学的角度看,入赘婚的最早形态,出现在母系氏旅社会,是母系家族婚制,从妻居、服务婚的古代婚姻遗俗的发展。它的表现是女不出嫁,招男方入女家为婿。这种婚姻形式的发展,主要由于女方格要养老接代。 水族的婚姻习俗中也存在入赘婚的形式。有些人家有女无儿,为养老送终计,只好招婿上门。如男方乐意,则签定契约,规定男方负责女方父母的晚年生活和死后安葬,而女方父母的全部财产归女婿继承。 水族的“入赘”之风,“招郎”之俗,过去在一些边远地区是普遍流行的。解放初期,外出去参军过几年回乡的青年,打从小路经过边远山区,就有被招上门去做女婿的事例。这种婚俗的渊源,初期很可能是在一个民族内禁止血缘亲属结婚的基础上产生的。水族的这种男子出嫁,女子招郎上门的婚俗,是水族从群婚制发展到对偶家庭时产生的。因为只有男女青年成了亲密的伙伴,至认为对偶,男女才有可能到女方家为赘婿。 水族男方入赘女方家,其婚礼程序亦大同小异,只不过以女娶男嫁的方式进行。婚后夫妻感情不和可以离婚,但限制甚严,若女方先提出,则要偿还男方在结婚时所花费的钱财。寡妇可以再嫁,但不能嫁到夫家宗族居住的村寨内,且要由新夫家付给前夫家一笔彩礼。寡妇出嫁时,可以带走自己的财物。如果情况特殊,寡妇也可以招男人上门,以继承前夫的财产。 过去,上门女婿不被重视,由于血缘不亲近和财产被他人继承,岳父家本族常常进行排挤。现在破除了“男尊女卑”’特别是宣传计划生育后,入赘女婿在社会上已得到应有的尊重,在家庭中享受到了与其他成员一样的待遇。

买卖婚是古代氏族外婚议婚的一种发展形式,也是私有制婚姻的一种代表形式。它是以男方用相当数量财物为代价换娶女方为妻的特点出现在婚俗中的。 买卖婚在中国古代是极其盛行的。结两姓之好,本无需什么代价,上古时代的群婚及对偶婚阶段便是如此。但随着私有制社会的出现,对偶婚向个体婚过渡,男家要补偿女子家庭的特别的代价就可以了。我们在一夫多妻的婚姻中,早已看到买卖婚姻的恶果。 在水族社会中,明显的买卖婚是没有的,但变相的买卖婚却存在着,而且出现很早。 《唐书•南蛮传》就记载了包括水族先民在内的东谢蛮的变相买卖婚情况:“婚姻之礼,以牛马为聘。”《三合县志略》引《独山蹈》也说:“水家婚姻用牛只,与仲家同,计财陪嫁。”“经媒的女方父母同意之后,请鬼师按照水书择定日子,由男方父兄及村中男子数人与媒人持布匹、首铺、项圈、糖等礼物到女家”。 男方向女方送出大量的聘礼,使婚姻带上了买卖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男女双方都讲求“门当户对”,不少人家为此而弄得倾家荡产、债台高筑。不少青华由此而被拆散姻缘,酿成了好多爱情悲剧。许多民歌对这种变相的买卖婚就进行了血泪的控诉和无奈的鞭挞。

在现代社会中,你还听说过抢婚吗?应该是没有听说过吧!不过,在我国的普米族中,仍然实行“抢婚”。现在小编我就告诉你,普米族是如何“抢婚”的。 普米族是中国古代氐羌民族的后裔。依据传统的习惯,普米族的婚礼多选择在农闲的冬天举行。具体的婚礼形式各地不一。“抢婚”则是宁蒗地区普米族的一个传统婚俗。 宁蒗地区普米族至今依旧保留着古代“抢婚”习俗。“抢婚”是青年男女因婚姻受阻,采取一种“生米做成熟饭”的结婚方式。男女双方事先暗中商定婚期,结婚那天,姑娘仍然外出若无其事地劳动。男方派生辰属相相合的人暗中跟踪,看准时机后突然抢夺,抢得之后便高声呼喊:“某某人家请你去吃茶!”姑娘便佯装反抗。这时早有准备的亲友们闻讯出击,与迎亲的人展开激烈争夺,由于人多势众,最终将姑娘夺回,然后簇拥姑娘回家举行隆重的出嫁仪式。尽管女方家长不同意这门亲事,但此时也无可奈何,只好默认,女方家长准备丰盛的食物,为女儿出嫁进行庆祝。 “抢婚”这种习俗从对封建礼教、包办婚姻的反抗演变到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种为婚礼增加喜气的习俗,和许多地方的“抢亲”一样,普米族的抢婚“抢”的是一种喜气。 普米族的“抢婚”习俗,是古代抢掠风俗的一种反映。现在是文明社会了,当然不可能再有真正的“抢婚”了。在现代社会里,普米族青年男女大多实行了自由婚姻。姑娘和小伙子利用多种机会,互相物色对象,互相找理由和借口接近,谈情说爱。如果是男女双方互相看中,就会双方相约到偏静的地方,或幽谷、或森林、或湖边等,相互对唱情歌。 普米族男女双方互订终身后,直至举行婚礼前,不再单独约会,婚礼过后,新娘也回娘家生活,不住夫家。此后,夫妻间只能秘密往来,直到生下第一个孩子后才能到丈夫家居住。

杏耀注册登录网_壮族铜鼓文化是如何起源传承的

壮族铜鼓文化是我国青铜器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由于敲击铜釜发出的响声宏亮而且悠远,在古代便用于报送消息、集兵征战,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了“国之重器”的礼器和乐器。 史载,古代壮族氏族酋长,由人民公仆变作人民主宰时,铜鼓也变成了他们的权力表征,《南史•欧阳頠传》载:‘钦南征夷獠,擒陈文彻,所获不可胜计。献大铜鼓,累代所无,頠预其功,还为直阁将军。’可见古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战争,掳得铜鼓后,表示胜利。少数民族失去铜鼓,表明失去统治权。广西其他少数民族没有这种风俗,足以证明铜鼓是壮族最先铸造。” 除此之外,历史上壮族铜鼓还具有宗教属性,它是天地神灵的集合体和人神沟通的宝器,壮族人认为,通过它可以冲刷心里的痛苦和烦恼,从而获得吉祥的慰藉。所以每逢婚丧庆典或重大节日,壮族都要敲击铜鼓,奏乐起舞,以示“天地自然和谐相生,人文情怀长存不息”,并且表达对和平幸福生活的追求。 壮族使用铜鼓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壮族人将铜鼓看作是传家的宝贝,非常珍惜,并千方百计保存下来,世代相传。壮族的传世铜鼓主要在高良、五龙、龙庆三个民族乡的村寨里,这些铜鼓大多是世代传承下来的,在1958年以前,全县境内共有铜鼓100余面,但多数在后来的“献铜”运动中被毁掉,如今仅剩下10面,这些铜鼓都由村中德高望重之人或族长专管,为各个村寨集体所有。 壮族铜鼓文化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壮族人的心目中,铜鼓是祖宗留下的文化根基以及精神家园。现在,在失去权力象征之后,铜鼓仍在民间使用,已然成为一种活着的文化遗存。

杏鑫咨询304724_什么是牛魂节,牛魂节是什么时候

牛魂节是壮族、布依族、瑶族、侗族、汉族、土家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牛魂节也被称作牛王节、开央节等。至于牛魂节是什么时候,一般讲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便是牛魂节,但由于地方的差异,也有在六月初八或八月初八举行庆典的。传说这一天是牛的生日,所以我国民间养牛的人家,都要用不同形式进行一番庆贺。 在这一天里,不管地里有多少农活,各家各户都要免除牛一切的劳役,给牛放假一天,清早小孩子将牛送到绿草如茵的牧场,好让牛愉快地度过它的节日,人们还会将牛栏清理干净,做到栏干草足,同时全村的村民要对全村的牛评头论足,同时各家各户也会先将牛喂饱后,人才去吃饭。 这一天,人们还将牛栏内的类便清除掉,撒上石灰,做到栏干草足。有的人家采割新鲜草料饲养耕牛;也有时的用盐水淋湿草料喂养;还有的泡制甜酒或杂梁酒,或者在酒里敲几个鸡蛋,用竹筒喂灌耕牛;更有细心人用蓖子梳去牛虱,用茶油擦涂伤口,做到精心护理,使耕牛保持强健的体魄和持久的精力――总之,牛在这一天的待遇是非常高的。 这天桂北地区的侗族、瑶族、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都要上山采集乌柏等树叶,用其煮出的水做出一锅糯米饭,称为乌饭,人们会盛碗紫红色的乌饭,放上几块腊肉,端去给牛吃;有的人家也会采集新鲜的草料饲养耕牛;也有的用盐水淋湿草料喂养牛;还有的人家用泡制的甜酒或杂粮酒,或者在酒里敲几个鸡蛋,用竹筒喂灌耕牛;更细心的人家,会用篦子梳去牛虱,精心护理,从而保证耕牛的强健体魄和持久精力。 牛魂节这一天是绝对不能打牛的,因为据说打牛会惊扰牛魂影响农事。人们按照传统的习俗让勤劳的耕牛得到休息,企望丰收,安定牛魂,表达对劳动者的赞美,也是人们对来年风调雨顺、谷物丰收的美好希冀。

杏鑫内部304724_什么是彝族阿都高腔

彝族阿都高腔是彝族民歌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民歌形式,高腔在彝语中发音为“央”或者“央合”,阿都高腔风格独特,曲调高昂悠长,唱腔韵味十足,节拍随心所欲十分自由,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表演力。 过去彝族世居山地,大山是彝人的家,山地道路崎岖,交通不便,这隔山隔水的环境却练就了彝人婉转悠扬的歌喉,唱出一曲曲高亢嘹亮令人心醉的歌谣!高腔,不仅是布拖彝族民歌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也是祖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朵鲜艳的奇葩。 阿都高腔的演唱方式通常是采用高音尖嗓假声的形式,一段一乐句,重复段落时稍加改造进行变化。开口起腔大多采用跨度大跳,突然升高,用假声演唱,快结束前再回归本音来进行拖腔,最后再来一个大幅度下跌后戛然而止结束全歌。连诗人何其芳都这样形容高腔:“布拖彝族阿都高腔很有特别的色彩,就像在遥远的寂寞的山谷中忽然出现的奇异的迷人的音乐。” 感情丰富的直白表达和能歌善舞的天赋让唱歌成为彝族人民生活的一味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他们用唱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也是自娱自乐、自我教育和社会交际的一个重要手段。曲调时而低沉,时而高昂的阿都高腔直白的反映了彝族人民的心声,流露出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美满爱情的憧憬。高腔不仅是彝族文化中一个闪耀着独特光芒的明珠,也是我国民间音乐不可多得的一朵奇葩。

杏鑫咨询304724_黎族鼻箫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鼻箫是黎族地区富有民族特色的边棱气鸣乐器,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黎语称“屯卡”“虽劳”“圆哈”。今天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黎族鼻箫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鼻箫中的箫管采用石竹制作,其长短和粗细规格不一。民间的鼻箫多使用一根60-70厘米长、直径1.6厘米左右的无节的细竹管制作。在距离两端管口8厘米处,各自开一个圆形按音孔。按音孔的方向也各不相同。如果使用两端带竹节的竹管制作时,则需要在节隔中心开一个圆形的通孔,而吹孔则在竹管的细端。 演奏时,将鼻箫管身竖置,左手拇指按上孔,右手拇指、食指分别按下孔和底孔。把上端吹孔斜放在右侧鼻孔,靠鼻孔呼气激振管内空气柱而发音。有时也可用手堵住左侧鼻孔吹奏,也可用嘴吹奏,只是音量会略大些。 鼻箫的音色清幽低沉且娓娓动听,低音犹如洞箫,运用丰富的泛音,能吹出三个八度音域,并能奏出颤音和滑音。有时由于气息较难控制,乐声出现似有若无、断续缥缈的现象,听来更有仙乐韵味。在夜阑人静时吹起鼻箫,整个村寨隐约可闻。鼻箫常用于独奏、对奏,并登上舞台、成为舞蹈的道具。 关于鼻箫的产生,还有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黎族青年在五指山下相爱了。临结婚之前,这位姑娘到槟榔园采槟榔,被峒主发现,被抓起来,峒主硬迫着姑娘嫁给他。姑娘不允,便被关起来。 小伙子找了十天十夜,终于发现姑娘被关在密林中的一个小洞里。两人无法相见,小伙子只好唱歌传情。峒主知道后,又把小伙子抓起来,割掉舌头,发配到一个荒远的山林里,过了一个月,小伙子又在山洞边出现。他砍了一节白竹,用鼻吹出自己的痛苦和思恋之情。姑娘心领意会,感动不已。后来,小伙子被峒主抓去处死。死前托人将鼻箫转交给姑娘,不久,姑娘逃出虎口,跪在小伙子坟前,悲痛欲绝,把小伙子生前吹奏过的鼻箫曲吹奏了一遍。然后,姑娘怀揣鼻箫,长眠在小伙子墓前。以后,鼻箫便一代又一代传下来

那坡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壮族的一支,又被称为“黑衣壮族”,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个民族,至今保留着充满壮族特色的民歌,被称为“广西民族音乐富矿”和壮族民歌的“活化石”。 那坡壮族民歌,就形式分,有勒脚歌、排歌、散歌等。排歌为壮族诗歌的自由体,每诗只咏一事,有时长达 300多行。长篇叙事诗比较著名的有《布伯》、《布洛陀》、《嘹歌》、《马骨胡之歌》、《六丘和达七》、《莫一大王》等。其中以《嘹歌》的表现形式较为特别。它不是以叙事方式讲述完整的故事,而是以封建领主的兼并战乱作为背景,通过抒情的对唱表现一对男女青年悲欢离合的感情。四句一组,相互问答,拆开来是独立的抒情诗,连缀起来又是一首有头有尾的故事诗。 那坡壮族民歌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丰富多彩,古朴精致,其分类是按照声调来分,根据声调的不同可以分为“虽敏”“论”“哎的呀”“春牛调”“请仙歌”和“盘锐”这六种,名字的发音貌似与壮族自己的语言——壮语有关,但是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明。代表性曲目有《虽待客》《论造》《酒歌》《盘歌》《祭祖歌》等。 我国少数民族大部分都能歌善舞,民歌在那坡壮族的生活中不仅扮演着娱乐的角色,还具有交际、教育、宣传等生活意义,那坡壮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对民歌进行推陈出新,但是基本内容和形式保持不变,使民歌保持着与民俗良好依存共同进步和原生性强等特征。那坡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具有历史、艺术、学术价值的艺术形式,应当受到传承和发扬。

杏鑫主管304724_苗族人迎接客人的特有方式-拦路酒

拦路酒是苗家人待客的传统礼仪。苗族人待人热情、纯仆好客,喝“拦路酒”的传统由来已久,每当远方的亲友到访,即安排盛装苗族男女到村头寨口、设卡列队、吹笙击鼓、坛装美酒、牛角为杯,拦路劝酒,少则设卡一至三道,多则十二道,客未到主人家,而酒已半酣。盛情如斯,世所罕见。此种欢迎仪式具有悠久的历史,被称为“喝拦路酒”。 在苗族村寨,逢年过节或接亲嫁女、回门认亲、吃满月酒等日子,苗寨人都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迎接客人,以表达诚挚和敬意。 “拦路酒”的规格视场地情况而定,少则三六道,最多十二道,其中最后一道设在主家门口。在门口桌上摆一对牛角杯或用两棵竹子连枝叶搭成拱门,牛角分别用粗线吊挂在竹枝上,牛角上各拴上一条毛巾,寨上或主家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站在旁边,恭候客人到来。如此一路想满饮进寨者,非“海量”才行。不过对于不善饮酒的客人,只需要将双手背在身后,弯腰用唇轻触酒杯后有礼貌地说一声“兜社莫”(苗语“谢谢你”)就可以“过关”了。主人虽然好客,但绝不会强人所难。欢迎仪式还有燃铁炮、放鞭炮、奏莽筒、唱酒歌等。 苗家拦路酒,主要以当地优质糯米、野果、山泉水为主要原料,用古老传统工艺,天然发酵,密封窖藏而成。具有入口醇厚、回香持久、补中益气、养颜驻容、驱寒除湿等优点。是苗族用来招待贵宾的佳酿。 拦路酒是苗族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你有时间到苗族同胞居住区旅游观光,就可以深深地体会到苗家人的热情,体会一下苗族人的民风民俗。

杏鑫咨询304724_白族三道茶中的“三道茶”分别是指什么

白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乔迁等喜庆日子里,都会用“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来款待客人。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白族三道茶中的“三道茶”分别是指什么。 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 白族的三道茶很有讲究,其制作方法和使用的原料也不尽相同。 第一道茶是苦茶,白族称之为“清苦之茶”,暗含着做人要先吃苦才能成功的寓意。制作时,先将水烧开,司茶者会将一只小砂罐放在小火上烘烤。等到小砂罐被烤热后,取适量茶叶放入砂罐中,并不停转动,以便里面的茶叶受热均匀。等到里面的茶叶发出“啪啪”的响声,叶子的颜色转黄,发出焦糖香时,立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一会之后,主人将茶水倒进茶杯中,用双手捧着献给客人。这道茶因为经过烘烤和煮沸,颜色很好,看上去像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起来苦涩中有清香。这道茶一般只有半杯,大多数客人都会一饮而尽。 第二道茶是甜茶。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就会重新用小砂罐制作第二道茶,烤茶和煮茶的程序与第一道茶一样,不同的是这个时候要加入少许红糖。按照这种方法沏出来的茶,苦中有甘甜,甘甜中有清香,味道很好,它暗含着白族人“苦尽甘来”的美好愿望。 第三道茶是回味茶。这道茶的煮法和前两道相同,只是里面的原料已经换成蜂蜜,还有花椒和核桃仁。客人在喝第三道茶时,要一边晃动茶盅,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用口轻吹,趁热喝下。第三道茶酸甜苦辣各种味道都有,回味无穷。 怎么样,现在知道白族三道茶中的“三道茶”分别是指什么了吗?有时间的时候你可以到云南走一趟,亲自品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