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居在黔东南的民众在榕江萨玛节上劲舞欢歌 村落中幽深静谧的萨玛祠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被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组织确定为全球“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十大圣地之一,因其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古朴的民俗文化至今得以保存。这里众多少数民族的人文风情,形成了奇特的节日文化。黔东南州每年有民族节日135个,有“百节之州”的美誉。在众多的节日里,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侗族萨玛节”是最富有神奇色彩的一个。 以榕江三宝千户侗寨为中心的祭萨文化,气势恢弘,古老神奇。每年的“侗族萨玛节”生动地展示着榕江各族民众的精神风貌、浓郁别致的民族服饰和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静静的都柳江绕过三宝侗寨,停靠在江边的三两条小木船迎着波浪轻轻摇动。榕树有情,纷纷垂下枝条,就像伸出双手抚慰远行的一江碧水。高高的鼓楼下,侗家女儿齐声唱着多耶歌,感谢女神萨玛永世的庇佑…… “小小的祠堂总是被精心选址在村寨的最幽深处,与鼓楼相比,少了高调与张扬,内中供奉着侗族人民心中最大的神”萨玛”,侗家人将其膜拜于心,默默伺奉。”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院长、贵州省侗学会常务副会长石开忠说,自己从小在侗寨长大,侗族民众祭拜萨玛的场景特别庄重肃穆,村子里只有妇女和德高望重的寨老,才可能参加那样的仪式。 “萨玛”侗语直译为大祖母,深意则为至高无上的女神。如今,在贵州境内的榕江、黎平、从江、天柱等县,一些侗族村寨信仰萨神,每一个村寨都修建有萨玛圣母祠,每年在特定的时候全村妇女共同祭萨祈福。 这是一种早期社会女性崇拜的文化遗存,千百年来根植于侗族人民的心中。有关萨玛的传说有多种版本,其中,女英雄说流传最广。那是一个没有时代背景的悲壮故事,一个名叫杏妮的侗族女性先祖,为了保护族人,征战中倒在了今天黎平和榕江交界的一个叫弄堂概的地方。为了纪念这位勇敢的先祖,人们修建村寨前就要在她亡故的地方,取来一捧泥土修建萨坛,才开始修建房屋。侗族古寨规有“未建房屋,先建鼓楼,未建寨门,先设萨坛”的说法。 古朴的祠堂内,萨玛的化身是一把半开半合的黑色雨伞,立在小屋正中的萨坛上,萨坛由泥土和石块组成,建坛之初还要埋下捶布的木棰、火钳、三角架等等生活用品。在石开忠的记忆里,小孩子是不能参与萨玛祠内的仪式的,但是孩子们却可以和大人在随后的庆祝活动中,都有分享相同份量食物的权利。“无论是八十岁高龄,还是身在襁褓,都会在活动中分得数量完全一样的食物,这是一种原始的平均主义。” 在几十年前,萨玛祠由专人看管,平常的日子里,大门紧闭,外人更是绝对不能进入其中。如果寨子里出现鸡瘟、猪瘟等特殊事件之后,老人们就会认为,寨子里的萨神已经不在位置上,所以没能及时保护寨子,需要重新请神归位。于是,立即会封寨三天,进行扫寨,隆重地祭祀萨玛,以祈求保佑。“由于外界人员不能参观,所以很少有这方面的文献记录。” 在2012中国榕江萨玛节开幕式上,每个村寨的代表在看台上观看演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身盛装打扮、手举黑伞、头戴红花的阿婆们,67岁的胜珠就是其中一位。在侗族社会中,她们被称作“登萨”,是守护萨玛祠的妇人。胜珠22岁嫁进了榕江古州镇车江一村,她的婆婆就是一位登萨,岁月流逝,婆婆渐渐老去,她依着旧俗让媳妇胜珠熟悉并接任这个职位,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 车江一村的萨玛祠距胜珠家不远,祠堂外部并没有特殊装饰,隐藏在村寨一隅,幽深静谧,如果不是祠前院门上题着字,路过的外人无从知道祠堂的存在。年迈的胜珠弯着腰,整理着萨坛上的黑伞,伞柄处用侗布包裹着一个人形木偶,那代表着她心中无比崇敬的萨神。 村子里的侗歌队要去三宝侗寨参加唱歌比赛,胜珠提前来到祠堂内,烧茶敬供,并把供过萨玛的茶水准备好。不多时,侗歌队的妇女们装扮一新,走进祠堂内向胜珠讨要茶水喝。据说,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比赛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胜珠开朗健谈,她说,守萨玛祠的人一生都会得到萨玛的保佑,身体健康。“萨玛有七姊妹,都是天上放下来的女神,是下来管天下的”。村子里,建鼓楼、买斗牛、架设村前寨后的桥梁……总之与全寨活动有关的重要事件,都要事先去萨坛拜祭,然后才能开展活动,并期待获得成功。 农历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胜珠都要打开祠门,烧纸供香敬供,这一切所产生的费用,都由她自己来承担。平常如果村子里有人来还愿、许愿,就会请她开祠门。几十年来,她把这个静静的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手里紧攥着的那把祠堂大门钥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家族责任。 胜珠的丈夫杨光景年近八旬,因为有病一直瘫坐在家里的椅子上,但他亲笔在纸上写了“萨玛简介”的文章,给不了解萨玛的过客看传说很久以前,萨玛带着子女来到三宝侗寨开荒造田,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爱戴,所以每个村子都修建有萨玛祠。“在清末和民国时期,这个村子的萨玛祠还有一亩田产,一年的收成归寨老管理,作为供奉物品的支出。”歪歪斜斜的字,是这位病重老人在病床上,费了很大的劲才完成的工作。 在榕江县旧州镇的车江大坝,十个村寨紧紧毗邻,数十株高大的古榕树依次耸立在都柳江畔,风景怡人。在车江八村,年近八旬的寨老李长英坐在祠堂外,默默地看着妇女们提着装有香烛的竹篮前来祭拜。祭萨仪式上,李长英和寨上的几个老人手握着芭茅草,走在转寨队伍前列,芭茅草顶端挽着一个活结。李长英说,那是早年迁徙到贵州,在荆棘迷雾间穿行时,族人用以识别的路标。 如今,祭祀活动还保留着最传统、最独特的宰杀祭牲的方式,神秘原始。人们对萨玛的敬仰,每一处细节都尽可能彰显出来。除此之外,全寨妇女列队转寨则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一项活动,她们不分年长年幼,在祠堂的庭院内,各自采摘一枝四季常青的千年艾,细心戴在发髻一侧,然后,所有人紧跟撑着伞的登萨,沿着寨子外围走上整整一圈。据说,所到之处来年就会得到萨玛神的庇佑。 长长的队伍沿着寨边的小路,在鞭炮声中缓缓行进,银佩叮当,祝福声声。李长英说,车江八村的萨玛祠在文革期间被毁,有一户人家,在原址上喂马,萨玛祠被毁几天后,那户人家发现那匹马的眼无缘无故就瞎了。在他们的心目中,要对萨玛时刻怀着最虔诚的心,而供奉她的祠堂丝毫不能受到亵渎。“即便是破”四旧”的年月,人们也是悄悄来祭萨,从未间断。”祭萨是侗族先祖遗留下来的一段历史印迹,流传至今,代代相承。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2902.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标签 : 杏鑫平台评价 › 286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贵州省黔东南黎平县龙额镇境内归养村的石姓侗族同胞,每年农历十月十二日,都要过“吊颈鱼”节,亦称“冻鱼节”(“冻鱼节”主要是庆云一带过)。此节之所以称“吊颈鱼”节,是归养石姓侗家每年十月十二日的前一天,从田里捉回鲤鱼,用清水泡鱼3—5天,鲜鱼将田泥全部吐出干净,然后用淘米酸汤将鱼煮熟,加入盐巴、味精、辣椒和其它香料拌匀后放入鱼肚,用禾草捆绑鱼颈再烘干蒸熟,这就是所谓的“吊颈鱼”。“吊颈鱼”节即因此而得名。“吊颈鱼”烹饪制作工序虽然简单,但吃起来却香味可口,是归养村的一道传统美味佳肴。 “吊颈鱼”节期间,主人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参与,还请来客寨的侗戏班到寨上演出,男女青年也借机行歌坐夜谈情说爱,寻找伴侣。节日气息浓厚,热闹非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侗族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4575.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建寨至今已有700年历史的堂安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境内,是一座只有160户,822人口的侗寨,是中国和挪威合作建立的世界上唯一的一座侗族生态博物馆。文图:宁坚 走近村寨,就可以看到这个村寨位于山腰间,侗家民居依山就势,悬空吊脚,井然有序。全寨人以赢陆两姓为主,还有潘、蓝、吴、杨、石七种姓氏和睦相处,按传统风俗,寨中陆姓与潘姓又有大陆、小陆、大潘、小潘之分。 堂安侗寨三面环山,一面是空旷的梯田,视野广阔,峰峦叠嶂,阡陌纵横。1999年12月9日,中国与挪威合作建立与保护的中国唯一一座“侗族生态博物馆”就落户在堂安侗寨,被誉称为“浓缩的侗乡”、“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相传堂安的祖先还未在此建寨时,每天赶鹅到此放养,因为鹅很喜吃“俺”的植物并且产蛋于此,祖先们认为这里是个宝地,于后就定居在堂俺。一说根据“侗族祖先哪里来”和侗族古歌流传,堂安的祖先是从江西吉安迁徒到广西梧州,后因受洪水灾害顺都柳江沿河而上到此居住;另一说堂安侗寨是由厦格上寨鼓楼的大家族外迁形成,且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是先民选择堂安建立村寨的主要原因。 寨内现有鼓楼一座,共九层,四边形攒尖顶,高20米,与戏台、歌坪形成三位一体;全寨现有民居建筑260余栋,传统吊脚楼民居占民居总数的95%以上。体现了传统侗族村寨的格局。 堂安侗寨的民族节日、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有正月初二送婚礼、三月挂众清、三月乌米节、六月六、七月吃新节等,节日期间开展鼓楼对唱、拦路歌、敬酒歌、迎宾送客、唱侗戏、祭萨、“吃相思”、“抬官人”等民俗活动;婚俗、丧葬习俗等独具特色。 在堂安侗寨的寨门前回头望去,漫山遍野,除了森林,到处是风景入胜的梯田。勤劳的侗族群众在田间忙碌着,好一片让人流连忘返的梯田。 梯田层层迭迭,一眼望到山脚,只能用美丽回答一切。盛满泉水的梯田像一面面镜子,在日光的照射下,白茫茫一片。 鼓楼上坎有一眼眼四季长流的清泉,流入用青石打制成的2尺见方而带把的石头中,石斗下用多边形石礅支撑,清冽的泉水在斗中聚满,又从左右凹槽流出,这里的侗家人把这种带把的斗井称为瓢井,因为他的形状如同木瓢。 寨中信道均用青石板墁地。九条出寨子的路口都建有寨门,寨子中的附属设施还有禾晾、谷仓、水碾、石碓榨油房、鱼塘、井亭、祭萨塘等建筑物,都具有它们的独特文化个性。寨子中间,还有一块墓地,有坟十余座,多为清代所建,雕龙刻凤,卷草花纹等工艺精美,是堂安侗族文化遗产的另一种体现。 寨中的鼓楼是该寨的吉祥物,可以扣住侗家人的灵魂。鼓楼与戏楼、歌坪形成三位一体,显示出侗族村寨的特征。寨中四通八达,小径曲曲。 堂安侗寨的鼓楼、戏楼、吊脚楼民居、石板路、古幕葬群、古瓢井以及水碾、石碓、纺车等古朴典雅的实物,每个角落,都蕴藏着深厚的侗族文化内涵的实物,堂安侗寨是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从这个寨子的实物细细品味,完全可以证实它的历史悠久性。这里有着深远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有着侗族文化以及侗族风情研究价值,有着侗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人类生态保护价值。文图:宁坚 本文来自文图贵州 宁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地扪侗寨 赞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逆流的鱼 管理员 0 0 生成分享图片 扫码分享到微信 三宝侗寨 « 上一篇 2019年1月28日 pm1:06 富有诗意的银潭侗寨 下一篇 » 2019年1月28日 pm1:11 相关推荐 烟雨芋头侗寨 贵州省黎平县龙额镇归养侗寨
很早就听中青报一位朋友向我推荐湖南怀化市会同县的神秘古镇“高椅”,说它很美、也很神秘、更为稀缺。我一直很想去造访但又没时间,这次抽出时间决定去揭开“高椅古村”的神秘面纱。从全国各地去湖南省的怀化市交通非常便捷。怀化是“五省交汇处”誉为“火车背来的城市”。从怀化坐2个小时的高速路大巴至洪江市,然后从洪江坐30元的面的2小时至高椅古村,如包车一辆出租车一天400元,我们自驾更节省时间。道路是省道,行走无碍,人烟稀少,一路还可采风景。 中国十佳古村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历史文化名村。位于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的故乡――湘西南的会同县境内。因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形宛如一把太师椅而得名。整个村寨共有五百九十多户两千两百多人,其中百分之八十五的村民为杨姓,系南宋威远侯杨再思的后裔,侗族。 从整体来看,高椅古村的先辈们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富有哲理的规划布局融合在一起。古村以五通庙为中心,每栋建筑坐北朝南,外表相似,呈梅花状分布排列,巷道与封闭式庭院呈八卦阵式,将村落分为五个自然村庄。村内保存有明洪武十三年到清光绪七年五百年间的古民建筑一百零四栋,总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是湖南省迄今发现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建筑村落,被专家誉为“中国江南第一村”、“民俗博物馆”。无论从古民居建筑群落的地理分布还是建筑的形态特点、以及内部结构与周围山水园林、地形水系的关系,高椅古村都极具人文特质。 高椅文化积淀深厚,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古建文化、侗文化、民俗文化、巫傩文化、宗教文化和耕读文化。“清白堂”、“醉月楼”曾是文人学士聚会及娱乐的场所,自古有着浓郁的耕读文化氛围,学馆、祠堂、学馆、凉亭、土地庙等公共建筑保留至今。高椅的每栋屋子都是一本无言的书,寄托着古人的价值观念与人生憧憬。 高椅古村的民居建筑均为木质斗式结构,四周封有高高的马头墙,构成封闭式庭院,当地称为窨子屋[地下室]。建筑布局按梅花状排列,巷道与封闭式庭院呈“八卦阵式”将整个村落分成五个自然村落。道路纵横交错,宛如网状,进入村中,如脑子稍不清醒,不拿个行走指南,你定会进如入迷宫一般。高椅古村处处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村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内涵交相辉映,它古朴、原始、自然、真情,真不愧是“中国江南第一古村”。无论是稀缺性、人文景观、风土人情、自然美景,高椅古村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值得摄友们一看。 本文由摄影师魔笛授权分享 摄影师简介:魔笛(老三),资深音乐人、资深传媒人。博士、主任编辑。兼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先后为黑鸭子组合、歌手叶凡、戴军、陈琳、白雪、张迈,祖海、曾静、陈俊华、刘薇、刘继斌、方芳、林琳、凯h、凯璐、潘莉、段曦、曾倩、三兄弟组合、黑瞎子组合、天使二重唱、魔笛组合(龚h、罗勤颖、唐雅)等写过大量且受欢迎的音乐作品。出版过《四川妹妹》、《满街的鲜花送给谁》、《等待安琪》、《感谢天意》等二十余部音乐专辑。为数十部(台)影视剧、晚会写过音乐。有近100件文艺作品获国际国内外奖励。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报刊协作网秘书长,四川省通俗音乐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法人代表。曾先后担任多家主流媒体社长、总编辑、总裁等职。现任中央某媒体制片人、高级编辑并兼任某研究所传媒经济首席专家,某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总裁等职。 在著名摄影网站poco荣获30多枚荣誉勋章被授予“红人榜红人”,同时是中国最大原创音乐网5sing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原创音乐人。先后担任过“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等大赛的评委。 本文来自魔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1112.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