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吉克族人民的心中,鹰代表着一种坚韧顽强的精神,并且是塔吉克人民强者与英雄的象征。那么,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塔吉克族早期自然崇拜而形成的鹰文化吧。 鹰舞是中国民间舞蹈中极具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艺术价值很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日渐失去生存的土壤,面临困境,亟待保护与抢救。我国新疆的塔吉克族视鹰为强者、英雄,在民间广布有关鹰的民歌和传说,甚至连舞蹈的起源都与鹰的习性、动态联系在一起,于是形成了“鹰舞”。 塔吉克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则分布在该县以东的莎车、叶城、泽普等县。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一往无前的大无畏民族精神逐渐形成了塔吉克民族特殊的审美追求。他们视鹰为强者、英雄,在民间广布有关鹰的民歌和传说,甚至连舞蹈的起源都与鹰的习性、动态联系在一起,于是形成了“鹰舞”。 鹰舞是塔吉克族的民间传统自娱性舞蹈,场地不受限制。无论田埂地头、庭院室内,只要人们兴致所至都可起舞。其舞步与鹰笛的曲调是一致的,主要是八分之五拍、八分之六拍、八分之七拍,基本动作是:腰微弯,右臂朝前伸,手指微朝上,左臂弯曲朝后,位于腰部,手指伸开。 脚步随着笛声和鼓点旋转360度,此时,收回右臂放在背后,伸出左臂朝前。有时两臂平行,有时两臂一上一下,恰似鹰的翅膀,脚步随鼓点和笛声可旋转180度和360度,也可朝前和左右前进。无论在旋转或是在前进时,两肩还要随着曲调的节奏不停地一上一下地抖动。
标签 : 杏鑫有主管吗 › 297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音乐是每一个文化的传承形式,只要通过简单的音乐旋律,节奏或是人声就能表达出你所想展现的情感。毕竟人在没有语言的时候就懂得了通过音调高低表达思想了。回族音乐作为研究回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回族的音乐文化吧。 回族音乐是随着回族的产生、发展而传播、推广的。研究回族音乐不仅要研究回族的历史发展,而且要研究伊斯兰教,从中找出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于更好地分析和研究信仰在回族音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影响及其作用,充分发掘回族音乐的潜力、魅力,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回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研究回族音乐,先要溯本追源,研究回族的历史;还要研究回族的宗教信仰,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文化对回族音乐的产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同时,回族也大量地吸纳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些精华,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质。因此,回族音乐文化是以伊斯兰教为载体,伴随着伊斯兰音乐的发展而发展的。 回族的音乐主要属东亚乐系,部分曲目属波斯阿拉伯乐系。一般可以分为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大类。民间音乐按其体裁分类为:山歌(花儿)、小调、劳动号子、宴席曲、叙事歌、儿歌等。花儿是回族人民在劳动生活中自由抒发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小曲,也是非常受喜爱的最有代表性的民间歌曲,在回族人生活的区域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回族信奉伊斯兰教,因此回族的文化既具有伊斯兰文化特征,又具有华夏文化的特征。而音乐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回族的音乐文化就与众不同,既具有宗教性,又具有民族性,这是回族音乐的第一特征。 不同地区的回族音乐又有所差别,既有回族音乐文化的共通性,又融合了当地音乐的独特性,这是回族音乐的第二特征。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宗教活动中自然形成了宗教音乐,回族宗教音乐由宗教和民间两部分构成。伊斯兰教往往为了宣扬其教义,吸引信徒的注意,常常也会在音乐中加入宗教的元素,来想方设法宣传本教。宗教音乐在回族的民俗生活中具有很高的位置,回族在宗教活动中要求声音洪亮、甜美,一般不能使用乐器。 在宗教活动中,宗教音乐的表现形式有五时礼拜的阿赞、开斋节、古尔邦节、结社及斋月中的索里瓦帖,为病人早日恢复健康而诵念的讨白,为埋体入坟所奉行的仪式者那则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场合便会有不同的曲调。经歌所采用的合赞、领赞、领诵、独诵、合诵、分诵,曲调简洁、动听,给人以美得享受,应该已经属于音乐的范畴,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
吉林西部聚居着蒙古族兄弟,历史上这里是郭尔罗斯王爷的领地,现在设有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这里定期举办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长期以来,蒙古族的牧民在夏秋季节时,择日举行骑马、射箭、摔跤比赛和商业活动,这个盛会称“那达慕大会”。 1949年前的那达慕大会,是封建王公和牧主奸商寻欢作乐勒索牧民的场所,对于广大蒙古族人民来说,常常伴随着灾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那达慕大会才真正成为蒙古族人民欢乐的节日。节日清晨,蒙、汉、回、达斡尔等各族人民,穿着色彩缤纷的新装,骑着骏马,或乘着汽车,拥向会场。 那达慕大会充满着欢腾气氛。摔跤、射箭、赛马、套马、蒙古族象棋等民族传统项目以及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竞赛表演,吸引着数以万计的群众。蒙古族人民特别喜爱摔跤。相传成吉思汗( 1206-1227年在位)小时候和一位牧童摔跤,一连赢了三次,牧童衷心佩服,就帮助他报了父仇。后来成吉思汗做了皇帝,便把摔跤定为考核将士的重要科目;民间也把摔跤定为男儿“三艺”(骑马、射箭、摔跤)之一。以后历代相沿,摔跤成为那达慕大会必不可少的项目。 正式摔跤比赛的仪式很隆重,参加者要穿上传统的服装:坎肩用多层帆布或皮革制成,缀着闪亮的角钉和铜钉,下身是三色短裙、绣花的马裤和长靴。比赛者跳着摔跤舞,口唱摔跤歌:“布和干塔尔见!布和干塔尔见!(放出你的勇士!放出你的勇士!)”一出场便先声夺人。他们都是膀阔腰圆的彪形大汉,最初低头瞪着对方,接着就像猛虎一样迎上去,使出浑身力气来压倒对方。按照规则,膝盖以上的任何部分碰着地面就算失败。摔跤手每获得一次冠军,就在胸前挂上一条彩色布条。力冠全旗的“布和(大力土、摔跤手)”,被人们称为“纳软(雄鹰)”;力挫群雄的冠军则称做“阿布儒古(巨人)”。摔跤名手在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在广场的戏台上,有精彩的歌舞表演、引人入胜的说书以及好来宝演出,使人仿佛感到是坐在蒙古包里听故事,十分亲切。 另一些欢乐的人们,带着参加活动的余兴,心情愉快地拥向各个商业销售点,选购丰富多彩的各种用品。 当万家灯火齐明之时,悠扬的马头琴声划破夜空,在草原上飘荡,各种活动场所不时发出阵阵欢声笑语。有的青年男女,在琴声的伴和下互相歌唱,建立起真挚的友谊和爱情,陶醉在美妙的诗情画意之中。昔时蒙古草原有敖包祭,是盛大的宗教节日活动,一般在五六月举行。敖包亦称鄂博,是“堆子”的意思。祭祀时在草原上堆13个堆子(中间的一个稍大)象征山包。它来自古代祭山活动,由萨满主持。节日有摔跤、赛马、射箭等内容。今敖包祭礼已废,其游艺活动部分与那达慕大会结合,同时举行。
蒙古族在漫长的游牧时期,曾经历过抢婚阶段。近世又常以马牛羊为聘礼,清代一般以马2匹、牛2头、羊30只为最普遍(定居后改为钱款衣物)。婚礼带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民族特色。如许婚宴(订婚礼)在女家举行,称做女方的“不兀勒札儿”(蒙语,专指羊的颈喉)宴。宴上请姑爷吃“不兀勒札儿”,以寓“好马一鞭,好汉一言”,今生今世不得反悔。后来不在许婚宴上设此仪式,而与结婚宴同时举行。新娘的嫂子和弟弟常故意将此物煮得硬硬的,使新郎掰不断骨节,因而罚酒、取笑。 蒙古族婚礼重迎亲。婚前一日,新郎带上弓箭和佩刀,穿上新娘亲手做的袍靴,由一群男宾相陪伴,前去迎亲,至女家,先拜过岳父母,向佛献哈达,递鼻烟壶,说谦卑吉语。岳父赠以荷包等物。此日做彻夜欢,席上对歌,有“求名歌”、“迎亲歌”、“劝嫁歌”、“宴歌”、“送亲歌”等,歌唱的双方有男方请来的歌手和宾客,女方则多是姑娘的嫂子和女友。歌子多是民间流传已久的套曲,也有即兴编唱的,歌词优美、滑稽,充满智慧和喜剧气氛。有些地方男方娶亲时专请职业歌手去唱喜歌。东部边远草原也有因无祝词歌手不能对歌的,但“求名歌”要唱,求名礼必须进行。一般做法是宴后新娘背脸端坐,姨姑姊围坐四周,婿向女背半跪问名,女故意不答;婿想方设法问之,终不答,最后则由陪坐姐妹告之。 晚间举行“沙恩吐宴”,这是女方设的第二道宴,也是新娘出嫁的离别宴。席间,新娘、新娘嫂子和姑娘们坐一桌。姑娘们和新郎争夺“沙恩”(俗称“嘎拉哈”),因“沙恩”象征儿女联姻,“连着骨肉连着心”,执事人有意偏袒,总是让它为姑娘所有。于是歌手便唱起《赞沙恩》、《亲家歌》、《姑娘的歌》、《额莫的歌》等宴歌,向对方索取“沙恩”,最后唱到《报时歌》。因为启程时间已到,女方姊妹才无可奈何地把“沙恩”交给新郎。之后新郎与父母、姊妹们哭诉惜别之情。 清晨,送亲时辰一到,新娘被叔父或兄长用毡子抬上喜车。出发前,新郎骑马绕喜车跑三圈,以示留恋、告别,然后起程。送亲人跟着随行。蒙古族送亲人员较多(俗有“蒙古人送亲的——大帮”的歇后语),娶亲途中双方策马疾行,互相追逐,或以女方抢新郎帽子为戏,阻车前行,保存古代抢婚遗俗和草原婚俗特色。娶亲至男家,新郎解下弓箭和佩刀,供于佛前,或放在马窗西侧(以西为大),以为镇邪之物,三日之后,新娘收起,作为吉祥物,终身收藏。 蒙古族娶亲重视吉时,过去娶亲因道远未到家而时辰已到,有在路上交拜成礼者。 喜车按时辰到家时,男家出来四个媳妇向送亲队伍问安敬酒。新娘的嫂子接过洒杯后,向四方洒酒敬神,再向车轮洒茶水洗尘。然后拜天地。进屋请全福人“分头妈”(亦称干妈)为新妇梳头。分头妈执绵羊右腿骨用作簪柄,分发作两绺,与新郎梳下的发丝合在一起梳成媳妇头。颇有古“结发”之遗意,寓有“白头偕老,幸福绵长”的吉兆。新娘梳洗完毕,行拜火礼。院中置一方桌,桌旁生一盆火,桌上放有弓箭、羊骨。新婚夫妇并跪拜之。同时请喇嘛诵经祝福。古时的拜火礼为手持羊尾油,用火点着,投入火中,对火三叩首。
中国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上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联邦的俄罗斯族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中国的俄罗斯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等地共约1.4万人,占俄罗斯族总人口的89.40%。 中国的俄罗斯族祖先最早在18世纪初从沙皇俄国迁来的,18世纪后期,由于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残酷统治,大批俄罗斯人迁来中国,尤其是十月革命后,又有一些人为躲避战争,进入中国。那时他们被称为“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俄罗斯族,被确认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我国俄罗斯族的生活习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基本上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相同。由于俄罗斯族迁来我国的时间不长,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在前苏联国家还有自己的亲友。 俄罗斯族人的住房被称做“木刻楞”,房屋又高又大,单一木材构筑的房屋,分为卧室、客厅、厨房和储藏室。房屋呈四方形,房顶倾斜,有的上面还覆有漆着绿色油漆的铁皮,正门前有门庭和围廊,门内有过道,过道两旁是卧室和客厅。室内的墙角有土坯垒砌的火墙。室内陈设比较讲究,卧室摆放着木床或铁床,铁床栏杆雕有花草图象,给人以古雅之感。 到俄罗斯族人家中作客或办事,进屋要敲门,得到允许才能入内,进屋要脱帽,坐在主人让给的位子上,不能坐床,坐床认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来客不得随便吸烟,吸烟须经主人同意。俄罗斯人最隆重的传统礼节是用面包和盐迎接客人,象征着友谊和善意。来客须用刀子切下一块面包沾少许盐吃下后方可进屋。这种礼节从前只用于迎接贵宾和新娘,现在也用于一般社交场合。 俄罗斯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经常举行各种家庭宴会、晚会,跳交谊舞、俄罗斯 舞、天鹅湖舞、乌克兰舞、俄罗斯的集体舞,以及踢踏舞、头巾舞、马车舞等,舞姿优美,参加的人多,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踢踏舞是俄罗斯族的一种民间舞蹈, 复活节时跳的舞蹈之一。跳此舞时,男女老少穿上皮鞋一起参加。用手风琴伴奏,众人围成一圈,用脚尖、脚跟、或脚掌的某一部位击地,发出踢踏响声。妇女们边 跳边挥手绢,男人们边跳边吹口哨,拉琴者亦加入跳舞行列边拉边跳。节奏清晰多变,脚下动作灵活而响声大,场面活跃热烈。
苗族春节的娱乐活动也很丰富,其中比较广泛开展的是芦笙会和坡会。在芦笙会和坡会上,人们吹芦笙踩堂,舞狮,骞马,斗马,斗鸟,行歌坐妹,开展民族贸易,场面相当热烈。 在融水县,吹芦笙、打同年是本地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1949年前,吹芦笙、打同年多在苗年期间进行,如今多在春节期间进行。 吹芦笙、打同年有四个步骤,一是请同年,二是迎芦笙同年,三是打同年,四是送同年。请同年可在选定了要打同年的村寨后专程去邀请,也可以在坡会或芦笙走寨等场合邀请。直接到对方村寨邀请的,派二到四位代表,拿鞭炮、半张大红纸,前往要邀的村寨的芦笙坪,边唱边跳邀请舞。若在坡会、芦笙走寨等场合邀请,主寨芦笙队围住要邀的村寨的芦笙队,边吹芦笙边跳邀请舞即可。受邀的村寨在双方约定的时间里,组织一支打同年队伍前往主寨赴约。这支队伍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人数少的-40多人,多的可达300人以上。他们出发前先吹奏三曲合调,告别本村寨,以后路经别的村寨也吹奏三曲合调借路。到达主寨时,姑娘们先打扮好,然后吹奏小芦笙人寨。主寨的芦笙队听到小芦笙的响声,也立即出来,抱起芦笙吹起笙曲跳迎接同年舞迎客。双方的芦笙队边演奏芦笙边进入芦笙坪,在芦笙坪也奏三曲合调。然后,客人分散到各主家中接受款待。 晚上,成年人留坐在火塘边,与主家聊天畅谈。客寨小伙子由主寨小伙子带到寨中的姑娘家里坐妹。主寨的小伙子,自己也到客寨的姑娘落脚的人家中和客寨的姑娘唱歌聊天。次日吃过早饭即打同年。 打同年时,双方芦笙队先汇集芦笙坪,然后两堂芦笙齐奏,姑娘们围着芦笙翩翩起舞。主寨三到四名成年男子提着长串鞭炮,牵着身披红毯、角糊红纸的牯牛也进入芦笙坪,边放鞭炮边牵着牛走场。 最后,主寨一位精通古理古规、开口成歌的长者唱杀牛理歌,唱罢,牵牛出芦笙坪宰杀。现在,一些村寨还沿袭古老的乡饮方式:一部分青年人牵牛走出芦笙坪后,分头到各家各户收捐糯米、酒莱等,是夜于芦笙坪上摆起长条桌痛饮。席间,双方竞唱酒理歌,你唱我还,我唱你还,把乡饮活动推向高潮。 现在许多村寨改乡饮为家宴,把客人和牛肉都均分到各家。乡饮之后,客人大都第二天就要回去。这时,主寨便送同年——给每一个客人送一个饭包,同时把乡饮时杀的牛头送给客人。临走时,客寨芦笙队吹芦笙、跳踩堂舞,答谢客人。
壮族婚俗,大都从发媒问亲开始,在桂中忻城、上林、武鸣、来宾等县,有的青年自己相恋情深后,也要禀告父母,由男方发媒问亲。另一些没有自由相恋过的,便委托媒人帮助物色合适的对象。 托媒物色者,媒人将女方答应亲事的意思转告男方,俗称“回话”。媒人引男女青年在圩场见面,这时双方都由伙伴陪同,大家见面后简单交谈一下,俗称“盯相”。不过,有的姑娘是躲在人群里偷偷地看小伙子的。 盯相后,往往由小伙子请吃米粉,大家面对面地交谈,同坐一桌一起吃,若是姑娘只愿意偷偷地看小伙子,当然不能坐在一起吃了。还有,男女青年若是自由相恋后发媒的,回话、盯相都可省去。 盯相后,男方若对姑娘满意,便请媒人去要她的年庚八字,俗称“要命”。姑娘若也满意,女方便用大红纸把姑娘的出生年月日和时辰写上,经媒人送呈男方,俗称“开八字”。男方得到姑娘的八字后,请算命先生把他们俩的年庚八字放在一起合算,俗称“合命”。 1949年后许多人不再算命,但不少人家仍按旧规将女方的年庚八字压在神龛的香炉下,三天内家中若无人畜生病、打烂碗碟之类事故,便认为祖灵赞同这门亲事。这时男方派媒人回报女方,同时送女方五包喜饼、米花、糖果等礼物,俗称“回命”。之后,姑娘由几个女伴陪同到男家观看房屋、田地、家境,俗称“看屋”。 女方来看屋,男方要盛情接待。看屋后,女方若也满意,便通知男方,男方选定媳妇过门的吉日后,请媒人和男方代表(俗称“挺亲”)告诉女方,俗称“报期”。媒人和男方的代表去女家报期时,还和女方商定聘金和聘礼的数量。临近婚期,还要送白米、猪肉、酒各60斤及阉鸡两只等礼物。 不过,有些地方对上述婚俗却有特殊的做法。
提起种植水稻,我们不得不提到壮族了,因为他们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由于壮族擅长种植水稻,故有的地方干脆把他们称为“水户”,壮族的水田比附近汉族地区耕作的更为先进精细,一般实行一犁一耙,有的地区甚至两犁三耙,形成了独特的稻作文化。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在壮族的宗教信仰中,对“竜”的图腾崇拜,根源于壮族的农耕稻作文化。因为“竜”中流出的清泉,是稻作的首要条件。“竜树”的萌发、荣、枯,传递着上天春、夏、秋、冬季节变化的物候信息,是安排水稻耕耘种植的时间表。 “竜”不仅能祛病免灾,保人健康长寿,而且是壮家儿女的幸福源泉。因而,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或三月初三都要祭竜。对“竜”的崇拜,反映着壮族人民朴素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观。壮族善种糯谷。 在他们的饮食文化中,尤以糯米食品最具特色。他们用红、黄、蓝、紫、绿、黑等天然植物色素加工的七彩糯米饭,不仅色彩斑斓,引人注目,而且香糯有加,十分可口。它是壮家人节日的必备品,主要用来祭神。 在壮族的文学艺术中,存在着大量生动具体反映农耕稻作的生活内容。在其神话体诗歌《古歌》和故事体诗歌《谷子来源》等作品中,既叙述了谷种的来源,劈山造田的辛劳,洪水干旱给农作物带来的危害,又表达了他们战胜困难,夺取丰收的坚定信念和取得胜利后的欢欣。诗句感情奔放,激昂动人。 壮族历史悠久的农耕稻作文化,已经成为壮族人民根深蒂固的生存理念。它产生的巨大凝聚力,促使着壮族人民团结奋斗,生生不息,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优良传统文化中大放异彩。
广西桂西都安、大化、巴马以及东兰、平果、马山、隆安等县语言属苗语支的布努瑶,以农历五月二十六至二十九为达努节。 达努是布努瑶语,为“牢记”之意。达怒节又称祝著节、祖娘节、完九节或瑶年,是纪念创世大神密洛陀的节日。 传说,密洛陀创造了人类后越来越老了,一天,她把小儿子(传说是瑶族的祖先)叫来说:“五月二十九是我的生日,你和你的儿孙妻媳一齐来给我补粮。”小儿子说:“我生火还未落灰,拿什么来祝寿?”她说:“做一缸小米酒给大家尝新,拿三两黄麻顶牲口命,提前三天敲铜鼓闹场。”所以达努节从二十六日开始。这天人们把一缸小米酒密封在香炉旁,祭祀时在祈词中特别说明是专给密洛陀的,同时还把三两黄麻也摆在供桌上。 从这天起到三十,夫妻不能同房,家人不得争吵,孩子不能乱闹,妇女不得爬上楼阁,产妇未满42天不能出产房,小孩用三根青茅草做个草圈套在颈上。夜深人静时,主妇在家中僻静处悄悄包粽,包好煮熟供祭后,才叫家人起来吃。 此后的节日活动有:二十七日,老人斗画眉鸟作乐;二十八日黎明,家家杀猪宰羊,远近亲友互相往来,敲铜鼓、唱酒歌,共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五月二十九日是节日的高潮,这天全寨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邀来三亲六戚,挑酒带肉,背上铜鼓,爬上邻近的最高山上,摆酒宴,摆歌场,斗鸟赛马射箭赛铜鼓,青年人对唱情歌,老年人对诵笑酒词,唱密洛陀史诗等等,活动内容丰富,场面热烈。天黑后,大家尽兴而归,结束节日。
吉林省东部聚居着朝鲜兄弟姐妹,设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其他各地还散居一些朝鲜族人家,有的地方还设有更基层的自治组织。 朝鲜族的节日很多。其中重要的有春节、上元节、秋祭等。朝鲜族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有“月亮之家”的传统活动。在空场上用木杆搭起“月亮之家”(围以松枝),人们到山顶去看月出,第一个看到月亮的人最有福,喊着“月亮出来了”。此喊声传入村中,马上有人点燃“月亮之家”,在欢乐的锣鼓声中,燃起大火,以迎月神。此日还有五谷祭活动。秋祭节即中秋节,除庆祝丰收外,还伴有上坟祭祀活动。现代有些朝鲜族聚居的乡镇,多把秋祭举办成“金秋农乐会”,届时有许多大型的歌舞表演,最著名的是“农乐舞”。 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每当节日来临,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艳丽的服装,聚在一起尽情歌舞。无论在田间或工地,一人领唱或敲起长鼓,人们就踩着节奏高歌,翩翩起舞。有时家里欣逢喜事,也高歌欢舞,哪怕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也和年幼的孩子一样热情欢跳。 朝鲜族的歌舞历来享有盛誉,朝鲜族被称为“歌舞的民族”。它的歌曲具有旋律流畅、婉转明亮的特点。除丰富的民间传统歌曲外,本民族的作曲家们还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题材的新歌曲,如《长白之歌》、《闺女之歌》曾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再如《上班路上喜盈盈》、《故乡之路》曾被国家文化部评选为全国优秀歌曲。 此外,还有《在故乡的山坡上》、《长白的金达莱》以及《山间小径》等歌曲,都在全国各地广为流行,深受群众喜爱。 朝鲜族的舞蹈也久负盛名。其特点是舞姿轻盈、柔美,表现力强,既明朗激昂,又含蓄深沉,细腻而且大方。著名的民间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顶水舞》、《扇舞》等。其中《扇舞》曾在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金质奖。反映现实生活的《看水员》、《分配的喜悦》、《海米舞》也受到舞蹈界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著名的朝鲜族歌舞,在装点节日喜庆的同时,也为我们伟大祖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增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