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质朴真诚、热情待客。家中来了客人,全家老少就主动起身让座,殷勤的主人双手捧上一碗香味四溢的“焖锅酒”请客人品尝,然后主人从火塘中取出茶罐,给客人倒上一杯浓茶,把自制的烟丝装到烟嘴里,把烟筒捧到客人面前,与客人推心置腹地攀谈。客人离开时,主人还要送上粑粑、腌肉、酥肉、豆腐圆子等食品。 哈尼族很讲究礼貌。人们途中相遇,总是笑脸相迎,亲切问候,即使素不相识,也要打招呼、让路,先让对方过去。 哈尼族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至今仍然蔚然成风。对老人有专门的尊称,从不直呼姓名;在屋内看见老人进来,要主动让座,给老人递烟、递酒、递茶要双手捧上,躬身行礼;杀鸡时,鸡头、鸡肝等要敬奉给老人;主人也常把鸡头夹给客人表示对客人的敬重,客人应双手接过鸡头,然后把它转敬给在座的老人或年长者。在饭桌上饮酒时,要注意敬酒的顺序,首先从年纪最长者开始,沿逆时针方向逐个斟酒,最后向年纪最长者的杯里再斟上一点,表示大家团团圆圆。人们对小孩也很关心,亲切地称呼为“阿黑然古”(亲爱的小弟或小妹之意)。 哈尼族以舅舅为最大,认为“舅舅不大,外甥不长”。“认舅舅”是每个新生儿必须履行的礼俗,一般在孩子满三四个月之后进行。 哈尼人家的火塘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温暖和光明的源泉,也是全家老小在一天辛勤劳动之后欢乐团聚的中心,它成了家庭的象征。哈尼族认为火的生命和家的生命是一致的,火塘一年四季不能断绝火种,每逢节庆之日敬祖先时对火塘同等祭祀。不得对火塘有任何不敬的行为,不论男女老少,都不准跨越火塘;不准用脚踩火塘边的锅桩石和三脚架;不准擤鼻涕或吐唾沫进火塘;不准用脚扒火柴头;也不能从火塘上跨过。 哈尼族是一个以梯田稻作农业为主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与梯田稻作生产有关的禁忌习俗。梯田中有死鸟或死老鼠不吉利;梯田的进出水口不能用锄头敲打;犁田耙田的人不能在田边枕着犁耙睡觉;秋收时蛇掉进谷船里不吉利,这船谷子不能入仓;不经过祭献田神的谷子不能入仓;麻雀死在谷仓里不吉利;仓里的谷子除女主人外,禁止其他人撮取。 饮食方面,蒸饭时甑子发出嗡嗡声或甑子中心的饭不熟或发黄为不吉祥;老鼠死在盆子里和过年期间晒在簸箕中的面粉上面出现老鼠脚印为不吉祥。 生育方面,孕妇不能到别家参加婚丧活动,也不能摘树上的果子;哈尼族妇女生了小孩后,要在门上悬挂红泡刺儿、野姜、笋叶剪成的人像和锯形木刀等物,忌讳外人进入产妇家;忌讳说婴儿漂亮,只能说可爱。
标签 : 杏鑫什么待遇 › 284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伊斯兰教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由于吉林的回族民众普遍信仰伊斯兰教,所以,这三大节日对回族来说,既是宗教节日,也是民族节日。 开斋节。开斋节又称尔代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俗称“大开斋”。 伊斯兰教教历九月是斋戎的月份(称斋月),每天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进餐,白天不吃不喝,以锻炼教徒的意志。斋戒期满,于回历十月一日开斋,举行庆祝活动,故称“开斋节”。 伊斯兰教教历,吉林民间称“回回历”。在阿拉伯语中为“希吉拉”,意为“迁徙”。教历以公元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到麦地那的那年为元年。回回历纯用阳历,一年354天或355天,不置闰月,所以开斋节出现在我国传统农历及现行公历的每年不同日期。 开斋节时,人们穿着洁净服装,走亲访友,互相拜节问候。回民们家家炸“油香”,用以待客或馈赠。穆斯林前往清真寺沐浴,举行会礼。有的在开斋节日里,请阿訇“走访”,悼念亡人。 现在这个节日仍被回族群众普遍重视。例如,1983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三),长春市1.6万多回族群众和全国穆斯林一同欢度尔代节,即开斋节。那天清晨,一群群身着节日盛装的回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来到长春市长通路清真寺,庆祝节日。 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献牲”,因此也称为“宰牲节”、“献牲节”,吉林回族中还俗称此日为“小开斋”。古尔邦节在开斋节后70天左右举行。伊斯兰教规定,教历每年十二月上旬,是教徒去麦加朝觐活动的最后一天,即回历的一二月十日,宰牛羊庆祝,所有穆斯林共餐,称“古尔邦节”, 回族之所以要以宰牲过这个节日,是根据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宗教传说而来。相传,先知易卜拉欣暮年无子,祈求安拉赐给一个儿子。不久,果生一子,取名伊司马仪。某夜,易卜拉欣又梦见安拉命他把自己的儿子宰掉献祭。易卜拉欣惟真主之命是从。天明后,准备动刀宰儿子时,安拉又派遣使者牵着一只羊,匆匆赶到现场,命以宰羊代替献子。后来古代阿拉伯人就形成了每年在这一天宰牲献祭的习俗。 伊斯兰教诞生以后,尊奉易卜拉欣为圣祖,并继承了这种礼仪,这就是古尔邦节的起源。吉林境内的回族群众,每逢此日,也多宰牲献祭、沐浴、盛装,举行会礼。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要宰牛羊待客或馈赠阿訇、亲友和困难户。 圣纪节。伊斯兰教教历三月十二日,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纪念日,故称“圣纪节”。这一天,穆斯林要在清真寺集会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并聚餐。同时,相传这一天也是穆罕默德的逝世日,故又称此日为“圣忌”。吉林回族习惯将“圣纪”和“圣忌”合并纪念,称为“圣会”。 此外,吉林回族还普遍同汉族一起过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侗寨文化传承社会实践采访调研 赞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Dylan 投稿者 0 0 生成分享图片 扫码分享到微信 品味岩脚古韵,传承侗族文化——中国矿业大学“以衣为媒,寻侗之魂”实践团赴岩脚侗寨进行调研 « 上一篇 2019年9月5日 am9:53 篝火红腾民族舞,勿忘初心传侗魂——中国矿业大学“以衣为媒,寻侗之魂”实践团进行宣讲走访 下一篇 » 2019年9月5日 am9:54 相关推荐 飘香桂花台 永不磨灭的桥 相遇古城明月里 秘境小山村 斑驳的银杏树 空灵的峡谷传奇
忙碌了一整年,终于可以赶在岁末最后的时光里,带上爱人和孩子回家过年了!这一趟旅程,虽然连同途中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大年初四便要返程,但是每年春节回家省亲,都是无比令人期待的。因为,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都不及家门口那一盏准时为我们点亮的明灯! 早晨天刚放亮,临近出门,交警部门的负责同志很贴心地发来最新路况信息:过去24小时,省界收费站出口车流量1949辆,入口车流量24717辆——看来向西、往北回乡过年的车辆明显增多。非常感谢交警同志提供的参考数据,我已经预见到回家路上铁流滚滚的拥挤程度! (路上车流滚滚) 驶入包茂高速(包头至茂名)一路向北,正式开启回家的旅程!也许是昨天晚上临时召开春运布置会,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此时跑在路上感觉特别累。一路上连续在贺州市富罗服务区、桂林市会仙服务区各停车休息约半小时,因此走走停停,直到下午四时过后,才抵达亲切的故乡——侗乡之都贵州省黎平县! (具有民族特色的黎平县肇兴服务区,可惜没多久发生大面积塌陷关闭了) 总结这一天旅途中最大的感受,便是交通条件较之往年有了极大的改善,使我们得以在大半天的时间内就能回到家乡。这在从前是不敢想象的,几年前曾经回一趟家必须花费一整个白天和黑夜的时间,有时候甚至还需要途中住上一晚。 与此同时,虽然交通条件已经大为改观,但仍有几个存在的现实问题亟待交通部门的同志们继续努力予以改进: 一是从广东过来广西贺州市境内路段车流量非常大,每到春节前后同古服务区常常爆满,接待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因此,扩大该服务区的停车范围、提升各项服务能力,就显得迫在眉睫,必须重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提升建设。 (同古服务区内车满为患) (同古服务区内排队购买食物的旅客) 二是黎平县城区道路红绿灯通行时间设置不太合理,南泉大道、曙光大道等主干道各路口红绿灯设置较多且通行时间只有区区的20秒。这样导致的后果是,车辆稍多便会造成拥堵,今天下午进城就被堵了近半小时。建议根据车流量的实际合理规划红绿灯位置,并将主干道通行时间延长到60秒以上。 三是三黎高速(三穗至黎平)、黎洛高速(黎平至洛香)建成通车时间并不长,大约距今仅有五年左右的时间吧,就已经有多处路面和隧道需要长时间关闭维修,只能单边通行,行车速度受到严重影响的同时,由于没有中间隔离带保护,交通安全也面临着较大的隐患。 得益于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发展,近年来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力投入,社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生活条件获得极大的改善。衷心希望能够做好包括交通设施在内的各类基础设施的日常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之更好地造福于民,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侗乡的民生福祉!
开阔的山间盆地 阡陌纵横 群山环抱 历经600年风雨 浓荫覆盖 早已洗尽铅华的古城 机关重重的堡垒 犹如镶嵌在 侗乡大地的明珠 你是华夏民族 向南延伸的触手 拱卫着边地 黎民百姓安宁祥和 七绝圣手赋予 你的文化内涵 低调而深厚 青砖黑瓦流传着 明清繁华如梦的往事 左迁龙标解忧愁 唯有诗书与明月
侗族人民大都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男子装束,近城镇者与汉族无异,唯边远山区略有差别,穿右衽无领短衣,着管裤,围大头帕。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地互有差别,有着管裤、衣镶托肩、钉银珠大扣、结辫盘头者;有衣长齐膝、襟边袖口裤脚有滚边或花边、挽盘发者;有着大襟衣、大裤管、柬腰带、包头帕、挽头髻者;有着对襟衣、衬胸布、围褶裙、系围腰、着脚套或裹绑腿、髻插银椎者;有宽袖大襟、衣滚绣有龙凤花卉、长裙过膝,梳盘发者;也有着汉装者。一般都喜欢戴银饰。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为主要食物,平坝地区以粳米为主,山区则多食糯米。普遍喜食辣椒和酸味。自行加工的”醅鱼”、”醅肉”,贮藏十数年不坏。用油茶待客,是侗族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侗族的村落依山傍水,以南部地区最富有特色。村头寨尾多蓄有古树,溪流上横跨”风雨桥”,寨中鱼塘四布。按族姓聚居,鼓楼耸立其间。住”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和堆置杂物。 侗族少女 ”月也”,是这一村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三江县富禄等地侗族群众常于夏历3月3日或2月2日汇集于广坪上,用一特制火包冲一铁环腾空而起,降落时,让大家抢夺,获得者受重奖,叫做”抢花炮”。 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姑舅表婚较为流行,姨表兄妹和辈分不同的不能通婚。女子婚后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习俗。解放前,侗族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封建家长制的父系小家庭。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子,妇女禁触铜鼓;男人或长辈在楼下,不准上楼。侗族姑娘在婚后才能享受父母和自己积累的”私房”以及分得少量的”姑娘田”、”姑娘地”。男子继承家业,无继承人的可招赘养子。 丧葬一般同汉族,行土葬。个别地区还有停葬习俗,人死入殡后将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都死亡以后,才一同择日安葬。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2861.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11月22日,湖南通道县播阳上湘举行首届“风景林”生态文化旅游节。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农耕器具参与斗芦笙、打糍粑、织侗锦等活动。据悉,上湘古侗寨风景林保持得十分完整,侗族风情浓郁,生态保护意识强,是通道绿色生态旅游的天然宝地。当天活动吸引湘、黔周边群众以及来自广东、福建、广西等地游客近1万人。 活动启动仪式 游行活动 赛芦笙 芦笙表演 打糍粑 打糍粑 祭祀用的酸肉 祭祀仪式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3061.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吊脚楼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它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展现了人类活动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吊脚楼近几年也成为沙石画艺术家艺的创作主题。 沙子、木头、石块等这些纯大自然原料在我们生活中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再也普通不过,然而通过艺术家的手,它们会变成一幅美仑美奂的艺术品。 在我们的想象中,用沙子、石头、木块怎么能作画呢?但是笔者看到一幅沙石画,它所表现的是凤凰古城的一角。阶梯就是湘西最为常见的土沙石所做成的,后面的这个城墙也是,瓦片是用松树皮通过一块块剪辑粘贴而成。吊脚楼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最常见的建筑之一,这个也是用大自然随处可见的植物茎秆做成的。整个沙石画给我们的感觉就是真实、质朴。这可能就是沙石画的魅力所在。 据史书记载,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从有绘画艺术那天起,沙石画就已经出现,先祖们采取大自然的材料和原料,做成标记或者作品。在神秘的黔湘桂交界地区,由于原生态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这种贴近自然的绘画工艺得到很好的流传和发展,沙石画也有着非常浓厚的原生态气息,沙石画中通过作者的主观创意,沙子、木头、石块放覅被赋予了生命,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605.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增盈侗寨:用天籁之音回答一切的地方 摄影:小哥哥 增盈村位于从江县西北角往洞镇北部,距镇区13公里,全村2个自然寨,480户,2300多人,均为侗族,是往洞镇最大的一个村,两条小河环寨而过,环境优美。全村有鼓楼2座,其中一座八角楼,一座六角楼,花桥5座。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历史渊源:从元朝开辟增盈,祖先首选平喜为住地,后因地势窄小于明朝搬移至岑注(增盈大寨)定居,至今一千余载。增盈的鼓楼与金钩花桥为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建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之久。文化特征: 增盈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之一,民间称之为”增盈大歌”,与”小黄大歌”齐名,还有拦路歌、见礼歌、问候歌、客套歌、长句歌,踩堂歌、鹞子歌、私奔歌、叙事歌、父母歌、侗寨古歌、侗寨来源歌、杉种和谷种来源歌、马的来源歌、牛的来源歌、酒歌、情歌等多种多样的歌,属于南侗歌寨;鼓楼、风雨桥、民居、禾晾、禾仓、古井、古墓和古石板道保存较好,民居均是青瓦履顶的吊脚木楼;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六月六、秧节、新米节、斗牛会等,节日期间与周边侗寨开展吃相思、演侗戏、对侗歌等活动;风味食品有腌鱼、烧鱼、牛瘪、羊瘪、红肉等;民间工艺有竹编、线编、织侗布、刺绣等;信仰萨玛、鬼神、崇拜自然和诸多禁忌。往洞镇有鼓楼24座,鼓楼在侗寨人民的心中是高大,美丽和威严的象征,它是侗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活动的中心。鼓楼顶端置有个大鼓,击鼓有两种打法:第一种是”擂鼓三声”的警报鼓,说明村里有急事,有要事协商”村里大小事,在此商议定,立村规民约,不许违非分,拾得无主物,当天交款脚,呼失主来领,遭到外人侵,鼓楼是巨人,警报三声鼓,四处闪剑影,凡大小案件,或难解纠纷,经鼓楼判决、非依也不行,对作恶多端、或内勾外引,轻者当家产,重者判死刑”;第二种是”擂鼓声声,打鼓如雷”的九九鼓点,是村里有喜事或接待客人和男女在鼓楼比肚才对歌的时候,说明九九鼓点后歌声要醉人”生在鼓楼乐,死在鼓楼停,阴间也唱歌,才是侗家魂,屹立寨中心,巍巍耸入云、鼓楼与侗寨,古老又年轻。” 民间文化代表性传承人:侗歌师有杨弟兴中、杨奶开(女)、李永珍、杨秀明、 杨秀美;侗戏师有石光明、赵奶树交(女);建筑师有杨培林、杨启发、穆永合、石光玉。有两支大歌队: 玖月玫瑰乐坊、 牡丹花歌队。增盈小歌王:石登攀。隆重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有: 天籁之声音乐节。 《玖月玫瑰》乐坊 《玖月玫瑰》乐坊 杨秀美大歌师与牡丹花歌队 小哥哥摄影出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侗族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5399.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666.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