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迷信都是在有神论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歪曲的虔幻的反映,都是相信和崇拜超自然的神秘力量——鬼怪、神灵、上帝。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科学不发达,人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受到宗教、迷信的很深的影响。这种影响遗留下来的某些仪式,靠行为和口头语言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便形成了各民族一些独特的民俗事象。 水族地区除鸦片战争后法国传教士曾在独山、荔波、三都等地传过天主教外,其他现代宗教不在水族地区流行。水族地区盛行的是原始宗教。因此,水族的一些民俗事象就和原始宗教、迷信有关。 比如,水族地区一些群众把巨石当作神灵加以崇拜,每年都有人在一些巨石前烧香叩头,并把带来的鸡宰了,将鸡毛粘上鸡血粘在大石头上,祈求巨石给人们消灾降福。水族地区一些群众之所以有崇拜巨石习俗,追根溯源,乃是原始社会自然崇拜的遗存。这种习俗的形成,就与原始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又如,每年农历五、六月间,三都、荔波接壤的水族群众要过卯节。卯节前夕家家户户要清扫屋内灰尘,并把它撤到田里。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相传远古时期,水族祖先率领大家开辟荒山,垦植田园,谁知有一年稻田遭虫灾,蝗虫十分猖狂,庄稼眼看就要被毁坏。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陆锌公托梦给水族祖先说只要把屋内的尘埃扫来,撤放在稻田中,蝗虫就会被灭掉。大家照着办,果然灭了娘虫,夺得了粮食丰收。 从这一传说中可以看出,水族卯节中的某些民俗事象,也与宗教、迷信有关。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许多人已把民俗事象中那些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的东西淡志了,卯节完全成了水族群众欢乐的一个节日。 再如,三都、荔波有一些水族群众在农事亡有“忌雷”的习俗。所谓“忌雷”,就是立春后如响雷,二天内要忌田间耕种。在他们看来,如果不这样,当年庄稼就长不好。这种习俗,也和宗教、迷信有关。它来源于原始社会水族先民对雷的崇拜。 原姑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不能作出科供的解释,天上为什么打雷就是其中之—。他们看到刚贸之前,闪电呈现种种奇异形状;呐雷之时,天地间隆隆作响,霹贸闪耀天际,森林顿时起火,人畜顷刻丧命…… 对于这些,人们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心中十分畏惧,久而久之,就把雷当作神灵加以娱拜,而从形成了立春后响雷,三天内忌田间耕作的习俗。
标签 : 杏鑫注册免费 › 275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土家族油茶汤是湘西的风味小吃,是一种类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土家语称“色斯泽沙”,堪称中国茶文化一绝,源远流长。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土家族油茶汤的来历。 关于油茶汤的来历,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说法是它起源于汉代。相传一位将军当年驻扎酉阳,但当地多瘴气,士兵的健康不断受到威胁。于是将军便用合茗叶、茱萸、芝麻等材料研磨成末,再加入盐制成汤供士兵们饮用。后来当地百姓便纷纷仿效,逐渐成了习俗,演变成今天的“油茶汤”。 油茶汤的来历,另外一种说法是:大约明代时期,土家族人民经常遭受外敌侵扰,时常会面临物资匮乏的问题。到了过年这天,人们家中都只剩下一些玉米、粗茶叶、茶油、蒜苗,于是就用这些东西烧一锅“油茶汤”,用来过年,从此这一风俗便沿袭至今。 土家人的油茶汤不仅味道鲜美,还能提神醒脑。油茶汤有油有盐有茶叶,汤中添加姜、蒜等,具有杀菌防暑作用,能够生津止渴。此外油茶汤还具有暖身、消暑、开胃、活络壮阳、疗饥醒酒、提神解乏、祛湿暖胃等药用价值,还有抗氧健身的奇特功效,深受广大青年人的青睐。 土家族油茶汤香、滑、脆、鲜,味美适口,是土家人钟爱的风味食品,故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 在土家族的习俗中,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是土家传统四道茶——泡米茶、油茶汤、白鹤茶、鸡蛋茶中制作最考究,代表礼遇最高的一道茶,故而凡是贵客临门之时,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 说完了土家族油茶汤的来历,作为一个土家人的后代,我更希望你能亲身到土家人的家里去一次,喝上一碗土家族的油茶汤,也感受一下土家人的热情。
洛大、腊子一带,藏族盘巾,即用1.2-1.5米长的黑或蓝布,顺叠成9厘米宽的布条,层层裹于头顶,呈盘形。身着大襟短袄,腰系6厘米宽,2 7米长的黑白二色相间的毛纺腰带。腿上裹着绑腿,用蓝或黑布条自脚踝至膝下逐层缠裹,足蹬靿高15厘米的千层底鞋,鞋帮用硬布或褐子制作,中间锁梁,尖头上翘。衣裳、腰带及鞋面均是蓝、黑、白三色,甚为庄重。 这一带藏族未婚姑娘梳两条辫子,头上包黑布帕,其辫在帕外缠一条,后面拖一条,已婚妇女梳三条辫子,一条盘在头上,另两条垂吊身后,每条辫子尾端都要坠一银制小圆盘,当地叫“乃多子”,银盘上有黄金镶嵌的凸纹图案,镶五个珊瑚珠。 妇女身着三层上衣,最里层是衬衣,名叫“哈吐”,颜色多浅淡,中间一层是用花、红、绿色绸缎缝制的短袄,名叫“几挨”。短袄为低领,领口缝缀银制板纽,即两长方形银板,面有蓝底色,银线勾勒的图案,子母扣分别缝在领的两边,子扣乃一红珊瑚珠,套进母扣,就起到纽扣作用了,美观实用。开襟上饰以阔边花纹两道,袖口镶包21厘米宽的深浅色相间的宽阔花边,通长70厘米,胸前佩挂小件饰物。腰系18厘米宽,2.4米长的毛纺红、蓝腰带,这种毛纺腰带叫做“戈让”。戴孝时则系白、黑腰带。最外一层套一坎肩名叫“卡加”,腰身肥大,挂里夹层,无纽扣(有扣也不系)。 下身着称“果洛”的裤子,裤口宽大达到50厘米,穿着时在脚踝处用花色缎带扎起,呈灯笼状。用料多为黑色平绒或棉布、化纤以及绸缎等。插岗、武坪一带男子过去留一根长辫,额头顶一块布帕,用2尺左右的布料叠成巴掌大小的方块,用发辫系束。舟曲整个前后山的妇女发式都是“碎辫子”型,只是不留“满头”,耳朵以下的头发都被剃光,其余梳编成百余根细碎辫子,下接黑丝线,披在身后,腰际用一红布条拢位。小姑娘梳十几条短小的辫子,辫梢上坠一块红色小排珠,再吊三块白色小石坠,顶在头上或坠于额前。 这里男子身着大襟长袍,外罩及腹对襟坎肩,不制纽扣,也有穿白麻布长衫的,过去男子有的在腰带上佩挂长达脚面的机织花带,围腰一周,呈裙状。妇女着长不过膝的红或白色对襟长衫,年龄稍大则着黑蓝色长衫,前角撩起。插岗、武坪妇女有的从肩膀至肘部左右各缀一块用花色相间的布条拼联的软胎布片,长40厘米,宽20厘米,下端缀三枚“麻钱”或海贝并接有丝线穗子,当地称作“补子”。长衫外面套一件绣花织边的小坎肩(八楞、三角坪人的坎肩颜色为天蓝色),腰系红毛纺或花格腰带,也有仅系天蓝色布料腰带的,胸前都罩有用黑蓝布制作的大块“裹兜”,上端绣有几何图案,各乡图案迥异,色彩鲜艳。拱巴、铁坝一带妇女在裹兜上面缝缀“排珠”,当地藏语称“斯日”,横向排列二三十排,上窄下宽,呈梯形,珠子上小下大,都是朱红色,小者如豌豆,大者如蚕豆,间有银球点缀。外着无领,短袖(袖口宽大),正开襟的长袍和短小、宽边的花坎肩,下身穿一件大红或紫红色的裤子,裤管肥硕宽大,但不扎裤脚。
裕固族服饰样式特别讲究,种类繁多,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田自成在《裕固族的服饰习俗浅析》一文中做了详细地介绍,兹录于下: 尖、平帽与高领偏襟长袍 裕固族妇女的帽子有东西之别,西部是尖顶,帽檐后部卷起,宽沿镶有一道黑边,内镶狗牙花边和各色丝线滚边;东部为大圆顶帽,形似礼帽,顶帽比礼帽细而窝,是用芨芨草秆和羊毛线编织而成坯,用红布缝为帽里,用白布缝为帽面,帽檐也缝有黑边,镶有花边。 裕固族妇女身穿高领偏襟长袍,衣领高齐耳根,衣领外面边缘用各色丝线合股,模仿天上的彩虹,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或九色、十三色,精心攀绣成波浪形、三角形、菱形、长方形等彩色几何图案。袍子一般以绿色、蓝色为主,下摆两边开衩,大襟上部、下摆、衣衩边缘都镶有云字花边。腰扎桃红色或绿色腰带,腰带右下方挂红、绿、天蓝色正方形绸帕,少则两块,多则四块。大襟衣扣上挂有刺绣的荷包、针扎。 妇女长袍上面罩一件高领偏襟坎肩,一般都是用红色、紫色缃色缎子缝制,形式似偏襟背心(高领和长袍同),下摆左右开衩,镶有绸制彩色花边,背后从左肩至右肩镶一道半圆形花边,或如同衣领用彩色丝线攀绣,偏襟边缘上至领口、下至腋下绣有各种动物花边。下身无论冬季还是夏季只穿一条单裤。 金边白毡帽与大领偏襟长袍 裕固族男子头戴金边白毡帽,帽檐后边卷起,后高前低,呈扇面形,帽檐镶黑边,帽顶有在蓝缎上用金线织成的圆形或圆八角形图案。身穿大领偏襟长袍,一般都扎大红腰带,腰带上带腰刀、火镰、鼻烟壶。衣襟上无论单棉都用彩色布和织锦缎镶边。上年纪的老人,腰间挂有香牛皮缝制的烟荷包,荷包上还带有弩烟针和铜火盅。 裕固族男子,逢年过节或重大活动,长袍上面要罩一件青色长袖短褂,左右开小衩。男子下身穿单裤,冬季足穿用牛皮制成的高勒尖鼻的皮亢沉马靴,穿毛袜,在明花区男子也穿手工制作的双鼻梁圆头高勒布靴,靴帮一般用青布上纳白线转云字图案。 “沙日达升戈”与“舜尕尔”、“曲外代尕” 裕固族姑娘在3岁剃头时,把后脑勺的一片头发留蓄,长发和穿有珊瑚珠的丝线编成一条辫子,辫梢垂线穗被塞到背后的腰带里。两鬓的头发按年岁的增长,一岁编一个小辫,一直到出嫁。到了十三四岁时,前额带“沙日达升戈”,即是用一长条红布,上缀各色珊瑚珠,缀成各色图案,做成一条长带,带的下边缘用红色或红、白色小珠相间穿成许多珠穗,把带子从前额缠到脑后,珠穗像珠帘一样齐眉垂在姑娘的前额。身穿类似大人的小袍褂,腰束腰带,胸前戴“舜尕尔”,背后戴“曲外代尕”,系用红布做成的两块长方形硬布牌,上缀有鱼骨圆块、各色珊瑚珠组成的图案,下边缘缀红色缩线穗,并用各色珊瑚、玛瑙、玉石珠穿成的珠琏把两块布牌连起,戴在脖子上,分挂在胸前和背后。
蒙族同胞以游牧为主,饮茶习惯因地区不同略有差别。锡盟和伊盟的牧民大多数饮厉青砖茶。而乌盟和巴盟的部分地区以及呼和浩特的回民喜饮黑砖茶。内蒙古东部的扎兰屯一带,人们爱喝红茶。 就大多数牧民来看,喜欢喝用砖茶调制的咸奶茶。奶茶的制法是:先把砖茶劈开砸碎后,抓一把放入壶中或锅中,加水煮开,然后倒出茶汁对入牛奶或羊奶,茶水和奶的比例一般是5:1左右,少待一会儿再加一些盐,便配制成“奶子茶”饮用。但也有一些人喝不加奶的清茶。 煮咸奶茶,看起来比较简单,其实滋味的好坏,营养成分的多少,与煮茶时用的壶(锅)、放的茶、加的水、掺的奶、烧煮的时间,以及先后次序都有关系。如茶叶放迟了或者将加入茶与奶的次序颠倒了,茶味就出不来。而烧煮时间过长,又会使咸奶茶的香味逸尽。 蒙古族同胞认为,只有器、茶、奶、盐、温五者相互协调,才能煮出咸甜相宜、美味可口的好奶茶。为此,蒙族妇女都练就了一手烹煮咸奶茶的好手艺。大凡姑娘从懂事开始,做母亲的就会悉心向女儿传授煮茶技艺。姑娘出嫁时,婆家迎亲完婚后,新娘就得当着客人的面,亲手煮咸奶茶,敬献宾客品尝,显露煮茶本领。 蒙古族人酷爱喝茶。牧民们从早到晚,一般喝早、中、晚三次茶,只在晚上收工回家,全家人欢聚一起,围坐桌边吃一顿丰盛的晚餐,所以一天饮食有“三茶一饭”之称。蒙古人如此重饮(茶)轻吃(食),却又身强力壮,这固然与当地牧区气候、劳动条件有关,但也有咸奶茶的营养丰富、成分完全的原因。 另外,早上、中午喝茶时,也常食炒米、油炸果之类充饥。
纳吾鲁孜节是新疆柯尔克孜族历史悠久的民族节日。此节的形成与柯尔克孜族古代历法的传承有关。大约自柯尔克孜人居住在叶尼塞河流域,使用了动物生肖纪年法以后就有了这个节日。 柯尔克孜族传统年历为太阳历,一天的时辰分为日出更、午时更、日落更、星现更、午夜更、黎明更。节日从黎明更开始,以家庭为单位举行各种仪式,祭奠祖先。各家家长最先起床,在房屋正中点燃松柏树枝(阿拉斯),唱“阿拉斯歌”,并将冒烟的树枝在家人头上转转圈,预祝家人新年平安快乐。然后,将树枝带到畜圈门口让牲畜从烟下通过,祈求新的一年里牲畜膘肥体壮,迅速繁殖,同时口诵经文,祝愿人畜两旺。 早饭过后,各家在毡房门前用芨芨草生一堆火,举行跳火堆仪式。届时,让全家男女老少及牲畜从火上跳过。拜年者也需从火上跳过再进屋门,以示驱走瘟疫、病魔、灾难,希冀来年欢乐、安康。此风俗由柯尔克孜族古时信奉萨满教烧火驱鬼神的仪式演化而来。 日出更后,家家户户宰羊杀牛,做“克缺”饭(用炒过的去皮小麦大麦等七种以上的谷物,加上盐、葱、牛羊肉及各种野生调味作料煮熟即食),以此祈求来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午时更后,人们骑马相互拜年,然后集中在草滩平地上举行赛马、马上角力和马上取物、打靶、叼羊、摔跤、拔河、荡秋千、捉迷藏、“抢皇宫”等娱乐活动。 日落更后,各户宴请客人吃饭,尤以客多为荣。同时,男女老少分别举行文艺晚会。 该节一般要过3-15天。前一星期是男人拜年,妇女看家:后一星期是妇女拜年,男人看家。 纳吾鲁孜节跟农牧业生产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农牧区的柯尔克孜人从节日那天开始就要计划和安排新一年的生产和生活。
侗族人认为时间有吉凶之分,所以婚礼中(其他礼仪也如此),每开展一项活动,都要择日择时进行。 镇远县报京一带侗族,男方家派人到女方家通知婚期和组织人去女方家迎亲都要选一两个福人(儿女双全、生活富裕的人)参与。 剑河县一带的侗族,新娘出嫁要举行祭祖和祝福仪式。其过程是:在女方家堂屋放一张桌子,上摆猪肝、猪肉、酒、糯米饭、油茶、盐水各两碗、白米一升,上插三炷香,迎亲人把用红纸包好的一块银元(现改为人民币)放在米上。由女方家请一位先生焚香化纸,把女儿出嫁的事由告诉祖宗,并向祖宗祈祷,祝福新娘到夫家生儿育女,与丈夫白头偕老等。侗族人认为红伞有驱邪作用,故新娘出门往男家,手中不离一把伞。镇远县报京的驱邪伞是由四个迎亲后生拿着,他们一人一把,去时用右肩扛,回来换成左肩,并走在迎亲队伍的前面。 新娘到了男方家门口,要举行驱邪仪式。其过程是:道士在门侧摆一香案,口念咒语,念毕,宰一雄鸡,以血洒地,新郎家鞭炮齐鸣,新娘这才迈步从事先烧好的火堆上跨过(有的地区,新娘是伸脚在火苗上晃一晃)进入男家门。 天柱县岩寨一带侗族,有吃六合的习俗。它是指新娘到男方家以后,男方家一方面大宴宾客,一方面设一桌有六人参加的席位。这六人一般要求是新娘的母舅一辈或姑父一辈以及新郎的叔伯。凡参加吃六合的人,必须是有男有女,只有女孩而无男孩的不让参加。席上除了一般酒肴以外,还有道士在门前迎新娘时用于祭奠的大公鸡。吃时,鸡骨头不能乱扔,要堆放在各自的桌面上,由专人收拾。 婚礼期间,新郎由几个年轻人陪同,前去拜会岳父岳母。岳父岳母赠给他们每人一个小药包和一个小宝宝(即用小葫芦锯开有柄的一端,包以青布或花布,形似婴儿模样)以预示新郎家以后子孙繁衍。
布依族提亲,一般没有占卜这一环节,但媒人说亲要往返数次,布依族称为“三回九转”(指媒人说亲往返次数多)。按其顺序,媒人第一次去女方家主要是试探,二次是劝解讨回话,三次是吃开口饭,四次是送礼物(糖),五次是定亲。男方家每次请媒人去女方家,都要带些礼物。望谟、册亨一带的媒人是带几块砖糖(红糖),惠水一带是带两封点心(即用纸包装的点心)。 还有的地区,媒人说亲时,只带一点小礼物或信物去放在女方家神龛上,无须提及求亲的事,只闲谈一阵,顺便问问其某女儿是否在家(即出嫁否),媒人问毕,便返男家。过几天,如女方不退还礼信,说明此事略有把握。 男方再请媒人去说第二次。有些地区,媒人把礼信放在桌子上,女方家即明白来意,接着媒人绕山绕水地夸奖其某女孩如何好、如何贤惠等,又讲男家某儿子如何有本事、如何会当家等,如女方家答复说:“我的女儿年纪小,还得等几年才给她找门户。”此即表示拒绝。 如女方家答复说:“我家女孩很笨,不会做什么,怕人家嫌弃。”表明这门亲事有几分把握。于是媒人第二次又带两封点心或四块砖糖去讨回话,女方同意,则给媒人吃一顿饭,同时让两家商量何时定亲。
堂安位于肇兴以东7公里的山腰上,是一座只有160多户,800多人口的侗寨,是中国和挪威合作建立的世界上唯一的一座侗族生态博物馆。据当地侗族长者口述,堂安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从肇兴侗寨坐包车上去,大概就半小时左右。 堂安侗寨三面环山,一面是空旷的梯田,峰峦叠嶂,阡陌纵横,梯田层叠。山腰间的民居依山就势,悬空吊脚,井然有序。从肇兴到堂安的路上,漫山遍野,除了森林,到处是风景入胜的梯田。春季,盛满泉水的梯田像一面面镜子,在日光的照射下,白茫茫一片;夏季,满山坡翠绿的秧苗绿油油一片;秋季,满眼都是金黄色的稻谷;冬季,则别有一种山寒水瘦的意境。总之,无论是哪个季节,这“万顷梯田”都会令人流连忘返。 “侗寨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堂安也不例外。堂安因为小,只有一座鼓楼和一座风雨桥,风雨桥就在梯田里,历经了风霜的它,至今已有些倾斜。 高高的鼓楼矗立在寨子中央,格外醒目。“侗寨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堂安也不例外。堂安因为小,只有一座鼓楼和一座风雨桥,风雨桥就在梯田里,历经了风霜的它,至今已有些倾斜。 在侗族村寨里,鼓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也是人们喜爱的集会和议事的场所。更多的时候,它是一个浓缩的精神家园,有了鼓楼才有侗寨,才有鼓楼下“摆古”的老人,才有了流传千百年的侗族传说。 在侗族村寨里,鼓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也是人们喜爱的集会和议事的场所。更多的时候,它是一个浓缩的精神家园,有了鼓楼才有侗寨,才有鼓楼下“摆古”的老人,才有了流传千百年的侗族传说。 据说堂安侗寨是弄报山怀抱中水源最充沛的村寨,全寨共有13座水井,而由这些水井构成的水系网络几乎覆盖了堂安村的家家户户,从中大可看出侗族人对水的依恋。 而且这里非常凉爽,完全感受不到炎炎夏日的热辣,看这里的侗民穿着就知道了,岁数大一点的阿妈还穿两件长袖,所以,堂安侗寨绝对是个夏日度假的好地方。如果遇到下雨,还能看到堂安侗寨被云雾包围着,宛如仙境一般。 据说堂安侗寨是弄报山怀抱中水源最充沛的村寨,全寨共有13座水井,而由这些水井构成的水系网络几乎覆盖了堂安村的家家户户,从中大可看出侗族人对水的依恋。 而堂安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这里的梯田,不是这里的鼓楼,也不是这里的凉爽,而是这里人们的淳朴。 因为是世界上唯一的侗族生态博物馆,因而这里不能开发,也不能拆掉老房子,所以这里几乎没什么经济来源,只在村口有两三家农家乐供游客住宿,故而这个侗寨相对贫穷,或许应该算最贫穷的侗寨。 这里的侗族人对待我们这些外来客,大多都露出善意且略带羞怯的笑容,或是自己做着自己的事情,过着自己的日子,很淡然,很安宁。这种淡然和安宁不是因为见过太多游客所变得那种麻木不仁,而是出自内心的恬静自如。虽然这里的人民,看上去要相对贫穷一些,但他们的幸福指数或许很高。来到这里,竟让我们一行有些感慨,在这里,心灵都能放松和平静很多,实在是个度假宝地。 挪威生态博物馆馆长约翰·杰斯特龙先生曾感慨地说:“堂安侗寨是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从这个寨子的实物细细品味,完全可以证实它的历史悠久性。这里有着深远的历史科学价研究值,有着侗族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人类保护价值。” 本文来自搜狐旅游,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踩脚后跟”是贵州东南一带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种活动。侗族小伙子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他就会在赶场的时候,悄悄地跟在对方身后,故意踩一下对方的脚后跟。对方被踩了,回过头来觉得这个小伙子自己中意,便会跟着对方走,一直走出场外,两人悄悄细谈。如果自己不中意,就假装不知道,不去理睬。踩的人发现对方不跟出来,也就作罢,再进场另觅对象。 在我国侗族部分地区有“夜娶”、“夜嫁”的习惯。娶亲一般都是深夜。男家三十多人的迎亲队伍,除吹鼓手外,每人举着一个松明火把,穿山过坳,越溪串案,火红一片,活象一条翻腾跳跃的火龙;再加上唢呐锣鼓的敲打和吹奏,在这寂静的偏乡僻寨,越发显得欢快和火热。 夜行十余里,迎亲队伍到达新娘的团寨里,但团门紧闭(每个团有一张大门)原来这里不可轻易进门,设有道道“歌卡”。迎亲队伍每经一道“歌卡”,都要对歌。一盘一对应答如流,方许进去,进了团门,是否接出新娘,还要费力气突破最后一关,因为新娘屋里对歌手云集,即兴盘问。什么古往今来,天文地理,时事政策,随意编成,脱口而出,这就需要迎亲的男家歌手随机应变,很快地巧妙地对答出来,方可发亲。这确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盘问对答毕,女家宣布发亲。新娘头戴侗帕,颈挂项圈,身着大襟花边盛装,由女伴陪同,右手举着桐油纸伞(据闻可避邪),在鼓手热烈欢快的吹奏下上路。如果在途中遇到另外一支迎亲队伍,新朗和新娘必须交换腰带,互相“换喜”。 当迎亲队伍来到男家的门前,即鸣放鞭炮,新娘暂停门外片刻,以等待“进门仪式”。一位五十开外的老人,负责举行迎亲仪式。 这套为时十来分钟的仪式完毕,新娘才在鞭炮声中进入洞房,稍事歇息便吃“半夜饭”。饭后便开始对歌。新娘和一群女伴在房里,新郎和一群男伴在门外,互相对唱,一直唱到次日凌晨。有意思的是,新娘新郎成亲,并不“坐家”(夫妻同居)。次日,新娘吃罢丰盛的“百盘宴”(来参加婚礼的人不带其他贺礼,各带一盘最有侗乡特色的腌鱼、腌鸭、腌肉之类的东西,便由女伴陪同回娘家。以后新郎去女家做客,一旦女方有了身孕,新娘才一边挑着稻草(男耕)一边挑着纺车(女织)来到男家定居。从这时候起,才算是真正的夫妇。 侗族一对新人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2856.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