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婚俗,也是经历了血缘群婚、氏族外婚、对偶婚、一夫多妻婚,最终实行一夫一妻婚这样一个变迁过程。 从优生习俗角度来看满族的婚俗,在入关以前,就严格禁止氏族内婚,实行氏族外婚制,这对民族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禁止近亲结婚,还经历了一段历史过程。 例如在后金时期,建州女真王皋是凡察的后代,可是王皋的儿子却娶景祖觉昌安的孙女礼敦之女为妻,实际是努尔哈赤的嫡堂妹妹。努尔哈赤的母亲也是王皋之女。这显然是近亲结婚,而且也没有行辈观念。《清史稿》本传中载:“始妻以族妹,后以和硕公主降焉。”多尔衮和豪格是叔侄,却同娶桑阿尔泰之女;清孝瑞后和孝庄后是姑侄辈,先后嫁皇太极为妻,这种现象,在入关以后,由于受到汉族婚俗文化的影响,才明令改变。 关于满族优生习俗的形成,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早期满族的婚俗有包办婚,即指满族官员的婚姻要由首领决定,即由所管的贝勒决定。而一般的旗户的婚姻由所属的牛录章京,即后来的佐领或穆昆达决定。这种包办婚即形成了“指婚”,“指婚”实际上就是“拴婚”,这是早期的家长、奴隶制的历史遗留。 这种“指婚”导致早婚,满族习俗崇尚早婚。女孩12岁即结婚,其婚俗还崇尚娶大媳妇。早婚的情况是少男娶长女,结婚多在10岁以内,超过则以为晚,十三四岁的男孩,必须娶十七八岁以上的女孩为媳妇。拴婚、早婚,事实上是不利于优生的。 还应注意的一个现象是早期满族为保持民族血统,不许和外族婚配,特别是满汉不通婚。但是满族入关以后,处于汉族的汪洋大海中,民族的融合势不可挡,统治者首先就带头和汉族通婚,这就打破了“旗民不交产,满汉不通婚”的状态。这一决策,对优生习俗的形成大有益处。 姑表亲,俗谓“亲上加亲”,两姨亲也认为“姨做婆,不受气,日子越过越火”,在黑龙江地区,这种近亲婚姻曾经历了相当一段历史时期。 人类在种的繁衍的漫长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思索,不仅明白了“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而且也认识到近亲结婚会给自身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居住在黑龙江的兄弟民族优生习俗的形成,正是经历厂长期的认识过程,同姓婚、近亲婚终于成了历史的陈迹。
标签 : 杏鑫注册代理 › 295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灯节是塔吉克民族的节日,每年斋月前的一个月举行,即在伊斯兰教历八月举行,历时两天。节前每家用干草作灯蕊。制成蜡烛。节日晚上全家团聚,在房中堆积沙土。家人按辈份依次将蜡烛插入沙土中,尔后在蜡烛前祈祷。节后每家门口点、点燃一灯,象征光明和幸福。次日晚,去家庭草地扫墓。由家长为亡故亲属各插三支蜡烛,然后共进晚餐,节日结束。 灯节从第一天的晚上拉开帷幕。开始时,全家老小围坐在炕头上,炕中央摆着一个沙盘,供插酥油灯之用。全家坐齐后,家长开始叫每个成员的名字,叫一个答应一个,并在应者面前插一支酥油灯,家庭成员若有10个人,就要插10支酥油灯,表示兴旺和吉祥。接着,每人要伸出双手在酥油灯前烤一下,然后祈祷,愿安拉保佑一年平安。 仪式结束后,全家人在灯火前共进丰盛的晚餐。餐毕后,户户都要把棉花缠在“卡乌日”草上,扎成火把,并涂上酥油,绑在木杆上插到屋顶点着,使家家的屋顶上火光熊熊,耀人眼目。这种灯称之为“天灯”,据说可以招来吉祥,带来幸福。“天灯”点燃之后,全家人要肃立在屋前,仰望着“天灯”默默地祈祷,以求平安。 与此同时,在自己的房门前还要点火堆驱鬼,孩子们围绕火堆高兴地观看和跳跃。这一夜家家户户火光通明,人们彻夜不眠,通宵达旦地娱乐,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第二天,开始祭祖活动。人们来到墓地,先给每座坟墓点燃三到五支酥油灯,摆上油馕和熟羊肉等祭品,还要用麸皮、面粉、酥油等搅拌成“依德”,并把招魂灯插在盘子里,一家老小跪在坟前向亡灵祈祷,祈求祖先显灵保佑全家平安,消除灾难。仪式结束后,各家在墓地互相交换祭祀的食品,友好地围坐在一起进食,并互相祝贺节日。
满族是我们中华民族中的一个古老而有贡献的民族,周代时称“肃慎”,两汉时称“挹娄”,魏晋时称“勿吉”,唐时称“渤海”,宋、明时称“女真”,后来不称女真人而改称“满洲人”,这便是满族名称的来历。 满族在原始的蒙昧时代,其婚俗是群婚制。由于时代的久远,这方面的材料已极难得到。我们在《清史稿•太祖本纪》中,尚能见到些端倪,其中说:“始祖布库里雍顺,母佛库仓,相传感朱果而孕,稍长,定三姓之乱,众奉为贝勒,居长白山东俄英惠之野俄朵里城,号其部族曰满洲。满洲自此始。元于其地置军民万户府,明初置建州卫。”这段记载和民间流传的满族神话《天女生天童》相映成趣。 神话《天女生天童》中说:长白圣母佛库仑,浴于长白天池,见五彩灵鸟嘴噙朱果,她抱起五彩灵鸟,朱果便落入她口中,她吞下了朱果意有所动,便怀揣有孕了,生下始祖布库里雍顺。这则神话和汉族的姜螈履巨人足迹而孕生后稷、简狄吞食玄鸟之卵而孕生契极为相似。显然是母系氏族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会生活的反映。这正是蒙昧时期群婚制的写照。 当满族进入文明时代,其婚俗便从群婚制和对偶婚制发展到了一夫一妻制。满族在这一阶段的婚俗很有其特色。虽然一夫一妻制已成为主要形式,但仍有杂婚和一夫多妻的遗存。 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女子失去了群婚制时的自由,男子要求女子保持贞操,但男子却可以妻妾满堂,多妻制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据朝鲜《李朝实录》载:凡察告诉辽东使者说:“辽东人逃避徭役而来吾土者,或有做妾而居者。”又说:“吾等交易使唤奴婢及做妾人等,逃至庆元镜城界者悉还中国,因此吾辈无使唤之人。”又据《建州闻见录》载:“自奴酋及诸子下主卒胡,皆有奴婢。”由此可见,满族在此一阶段,一夫多妻已成习俗。《李朝实录》中对满族的婚俗还有这样一段重要的记载: 朝鲜成宗十四年(大明成化十九年十月戊寅),野人(指野人女真部)赵伊时哈等八人入辞,全部承旨,李世佐赐酒。仍问曰:“汝卫男婚女嫁何以为礼?”答曰:“男往女家。”又问:“有纳米、纳币之礼乎?”答曰:“婿家先以甲胄、弓箭为币,而送于女家,次以金杯,次以牛两头、马二匹,次以衣服、奴婢,各因其家之贫富而遣之。富者三四年而成礼,贫者虽至十年之久,而犹未得成礼。”又问:“婚娶之日有宴饮之礼乎?”答曰:“婚往之夕,女家宰牛宴饮。翌日,邀婿之亲戚而慰之。”又问:“同生兄弟,若有先死者娶其妻,然乎?”李术长哈曰:“兄妻若貌美而多财者则娶。”童巨右同遂止之日:“汝何发此言?贵族安有此风乎?此特奴婢之事耳。”
解放以前,由于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所决定,藏族的婚姻制度较为复杂,概括起来有三种: 1.一夫一妻制。这是藏族婚姻制度中的主要形式。藏族家庭人口少,几乎都是单一的小家庭,没有几代满堂嫡庶聚居,妯娌共处的大家庭。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在藏族家庭中多数是给长子娶妻或给幼女招赘,以作为家庭财产的直接继承人。其他子女或娶妻,或出嫁,或出家为僧,一般皆另立门户,这就自然形成了一夫一妻制。 2.一妻多夫制。这种形式最普遍的是兄弟共妻,多数是同胞兄弟共妻。在这种家庭中一般以女性为中心,主妇独占一间房子,各夫轮流与她同居。习惯次序为先长后幼。何人要与主妇同居,即将自己的鞋或鞋带放在屋外,以为信号,另夫自行退避,很少为此而发生不和。藏族认为,同是一个父母所生之兄弟,应生在一起,长在一起,永不分离,乃是幸事。这就为兄弟共妻提供了传统的思想基础。在这种一妻多夫制的家庭中所生下的子女,不管生父是谁,一律称长兄为“爸啦”(爸爸),称其他兄弟为“阿库”(叔叔),所有这些子女的地位及其在家庭中的权利都是平等的。 3.一夫多妻制。这种形式主要在贵族、土司等上层家庭中流行,类似汉族地区的地主、资本家的三妻四妾,所不同的是藏族不分妻和妾,每个妻子的地位完全平等。此外,在平民中也存在一夫多妻制的形式,不过大都是姐妹招赘一个男人进门,大家共有。在这种姐妹共夫的多妻室家庭中,一般以长者为主,长者所生子女称父为爸爸,其余所生的子女称父为叔叔,但是社会及其家庭并不歧视这些子女,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 过去西藏的婚姻父母包办,儿子只有惟命是从,孝敬父母的义务。娶媳妇或赘女婿,子女都无权过问。旧俗婚姻有不少不平等的地方。其一,贵贱不能联姻,讲门当户对。挑对象时往往首先考虑其地位和财富,贵族内部可以通婚,禁止和穷人通婚。然后才考虑对方的人品和长相等。其二,男女双方的属相如有克相,就不能结婚,所谓克相,是指十二属相中从某相起,其第七相与之相克,如子午践踏相克、戊辰声音相克、丑未项架相克、亥巳翻拱相克、酉卯食物相克、寅申技能相克等等。为了避免相克,在订亲之前,先求取对方的属相,将属相带到算命人处,请他卜算相合有缘或相克无缘。若是相克,即便男女双方情投意合,也不能结婚。其三,西藏旧俗认为屠夫、铁匠、乞丐是最低贱者,一般人家不会与之联姻。 一妻多夫是为了避免财产分散、劳力缺少,多流行于农村。藏族禁止近亲结婚,严禁父系亲属结婚,母系亲属四代以后可以结婚。
佤族的传统节日与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佤族古老的传统节日,都是由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中派生而来。 接新水节 佤族称“的若靠”(又名“安阿龙”),是佤族一年一度的第一个传统节日。据说是为祭祀水神“安木永”,祈求风调雨顺。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佤历一月初一至初三),全寨禁忌下地生产三天。节日的头一天,寨民们忙着砍竹子,做木权,为接新水做准备。第二天一早,每家出动一人,“魔巴”带上老鼠干巴、米和鸡蛋等祭品,到水源头做鬼,迎接“水神”回寨。做完祈祷礼仪后,寨民们修整水源,疏通渠道,架好竹槽,把山泉引到村寨门外。第三天正式接新水,天一亮,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扛着竹筒迎接水神“安木永”的到来。新水进寨后,“魔巴”念颂词,排着长队的迎水人,欢呼着,蜂拥而上抢喝新水,喜气洋洋地抬着新水回家。仪式毕,全寨人喝酒吃肉,手里抓着“神水饭”,沉浸在欢乐之中。饭后,老人们带头起舞,通宵达旦,歌舞不停。 拉木鼓节 木鼓,是佤族的象征,佤族的村寨通常要10 – 20年左右才更换一次木鼓,并举行一次隆重的拉木鼓活动。由此成为“拉木鼓节”。整个节日分祭祀、上山拉木鼓、制作新木鼓、新木鼓安放仪式四个部分,其中新木鼓的安放仪式最为隆重,人们合着鼓点,跳起粗犷的木鼓舞,再次狂欢。整个拉木鼓活动(扣除凿木鼓时间)历时六七天。 新米节 几乎所有的农业民族都有自己的“新米节”,但佤族的“新米节”似乎更富有本民族的特色。每年农历七至八月(佤历九至十月)间,各户根据自己粮食成熟的情况,选择一天好日子,这个日子,多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属相日为最佳,意思是请祖先亡灵回来和子孙后代同尝新米,保佑家人平安幸福,粮食丰收。 节日当天,主人早早起床备好酒菜,请村寨的头人或老人在家等候,自己拿着镰刀去地里割新谷。回来后把一束谷穗挂在门上,表示招谷魂进家。其余的春出新米,煮成新饭,请头人先祭谷神,再献祖先,以祈神灵、祖先保佑全家平安,粮食丰收。家祭完毕,主人才拉开房门,把自己过“新米节”的消息告诉寨子里的亲朋好友,请大家一起来过节。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欢庆通宵。 有的地区,在“新米节”这天,还有很多忌讳。如取新谷只能是男性的长者或其他男子去取,忌女人下田、下地;取好新谷后,在回家的路上,不管遇见什么人都不能讲话。据说,讲了话“谷魂”就会在路边跑掉。 春节 佤族“春节”的活动内容与汉族的“春节”基本相同,都是为了“辞旧迎新”,但活动形式和内容,仍按佤族的习惯进行。大年三十,照例家家户户洒扫房屋,把采摘的松毛(松针)铺撒在地上,泡水酒、舂粑粑、杀猪、宰牛,做好一切过年的准备。大年初一,天刚亮,寨子里放三响土炮,宣布新年到来。全寨禁忌下地生产劳动,妇女们在家整晒新衣服,洗澡;男人们进森林“追山”打猎;孩子们到泉边或小河畔洗澡、玩耍。据说初一洗澡可以清除污秽和疾病,一年到头如意平安。大年初二天刚亮,寨子里又响起了土炮声,催促人们到“坯倌”(佤语称“大伙头”)家拜年,同时也告诉寨民们,小辈向长辈拜年。按佤族习俗,全寨人从初二开始,跳《考窝》(过年舞),一般5-7天,最长11天,跳舞毕,鸣土炮三响,“春节”宣告结束。
傈僳族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头人及富裕户有一夫多妻的。傈僳族的婚姻大多数由父母包办,以牛为聘礼,也允许男女青年婚前自由恋爱。 傈僳族青年谈恋爱的方式主要是唱歌对调方式。当地流传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一个好嗓子,休想找个好媳妇”。由于傈僳族的婚姻主要由父母包办,许多相爱的男女青年若得不到父母的同意,往往只能秘密约会。他们用吹树叶、放树枝、系草疙瘩和打暗语等方法,预先约定幽会的时间和地点。约会时,常以吹口琴、弹琵琶表达心迹。 傈僳族举行结婚仪式前要先评定聘礼:父母为了给子女选媳择婿,就带着聘礼前往对方家求婚,对方家庭要对所带来的礼品进行价值评定。评定婚聘,一般采取唱歌对调形式进行。双方边饮边唱,一问一答,往往连唱数日。最后由头人或专门请来评定聘礼的中间人,也用对歌的形式,根据双方的意图,折中定下聘礼的价值数目。聘礼主要是黄牛,一般需要二到四头黄牛,若没有牛,可以用其他家畜相抵,也可以折成钱。若一方要退婚,需赔偿聘礼的两倍。 举行婚礼前,女方家专门制作竹棍或蒿枝作为请柬,分发给亲友邻舍,邀请赴宴。被邀请者赴宴时,也要持“请柬”。若参与送亲至男家,要将“请柬”交给男方主持婚宴的人,以便按数目备办饭菜。 举行婚礼时,双方要请能歌善舞者组成赛歌队,当新娘及送亲者到达男方庭院后,双方赛歌队开始对唱《婚礼歌》的《迎亲词》。唱毕,每一个送亲者分别在庭院、屋檐走廊、门槛前喝干3碗酒才能进屋。等主宾进屋落座后,开始饮酒对唱《酒宴词》。到下午3点左右宴席开始,宴毕,又边歌边舞,通宵达旦。第二天,男方还要向客人赠礼、宴客,之后,男方开始唱《逐客词》,“驱赶”客人走。
景颇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约占景颇族总数的98%,以陇川、盈江、潞西、瑞丽等5个县市最为集中;此外,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马、岗房、古浪,临沧地区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以及思茅地区的澜沧县等地也有少数散居的景颇族。 景颇族中的“景颇”一词本意为“人”,是本民族的自称。景颇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很可能是起源于康藏高原,与我国古代西北甘、青高原的氐羌部落有着密切的关系,景颇族创世纪里所说的景颇族的发源地木省腊崩,与古代氐羌部落活动的地区相一致。 传说景颇族的祖先在甘、青高原的木省腊崩居住了较长的时间,大概在宁贯瓦时代开始南迁,迁到卡库(江心坡)以北的东南、川西北及滇北交界处,即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上游地区。在历史的迁徙过程中,景颇族分成了东、西两大支。其中西支——景颇支,大概是从德钦一带西渡澜沧江和怒江,然后南下西走,向四周扩散。东支——主要是浪速支,曾活动到金沙江一带,尔后便沿着澜沧江东岸南下,来到云龙县以北的地区。 后来从浪速支分出勒期(茶山)支,分住小江流域。再后来又从勒期支中分出载瓦支,载瓦支继续南迁,来到恩梅开江以东地区。 秦汉时期的西南夷地区,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称为南中地区,据民间传说孟获就是景颇族浪速人的酋长。唐代,景颇族的先民被称为“寻传蛮”。元明时代,史籍上景颇族又被称为“峨昌”、“莪昌”、“蛾吕”等,指的都是景颇族。 按照本民族的意愿,1953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成立时正式定名为景颇族,包括景颇、载瓦、勒期、浪速、布拉5个支系。 景颇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族在历史上没有文字,近现代以后创立了景颇文和载瓦文。
藏族人生活的地区,一般气候寒冷,空气稀薄,特殊的地理位置,严酷的气候条件,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藏族人独特的饮食习惯。 藏族的饮食习俗 藏族有许多饮食习俗。除夕晚餐,藏族家家吃面团(类似于饺子),在面团里分别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每一种东西都有一种不同的说法,比如吃到包石子的面团者,说明在新的一年里心肠硬;而吃到包羊毛的面团者,表示心肠软。“雪顿节”期间,家家都要制作大量的酸奶食用,藏民还要提着酥油筒、茶壶、保温瓶,带上食品到风景优美的地方饮茶喝酒。在每年秋收以前要过一望果节”,过“望果节”时要互相宴请并进行各种野餐活动,以迎接秋收。 藏族的糌粑 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即将炒熟的青稞磨成细粉。特别是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食品。食用糌粑时,一般要将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拌在一起食用。在藏族地区,随时可见身上带有羊皮糌粑口袋的人,饿了随时皆可取食。藏族还喜食用小麦、青稞去麸和牛肉、牛骨熬成的粥。“推”是藏族群众喜爱的食品,用酥油、红糖和奶渣做成,形似大奶油蛋。迪庆的藏族常食蒸洋芋(土豆)、麦面粑粑、蒸馍。 藏族的副食 藏族的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藏族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是酥油,除饭菜放酥油外,还要制作大量酥油以备打茶之用。在藏族民间,无论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当作必需的饮料。酥油茶和奶茶都用茯茶熬制。茯茶中含有维生素和茶碱,可以补充由于食蔬菜少而引起的维生素不足,帮助消化。酸奶、奶酪、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常吃的奶制品。藏族普遍喜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 藏族的典型食品 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还有很多,例如:足玛米饭、血肠、奶酪。 藏族的祝酒礼仪 在祝酒时,长辈先用中指蘸酒朝上、中、下轻弹三下,以表示祭天、地、神灵。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婚礼上,新郎要向新娘敬酒。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
水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贵州省内。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水族的民风民俗。 水族的民居民俗 历史上,水族筑楼而居,盛行“干栏”式建筑。房屋多用竹木建造,茅草、树皮或瓦片作顶,一般为二三层,底层饲养牲畜、堆放农具杂物等。上层住人,檐下留有较宽的走廊,可晾晒衣物、堆放粮食或休闲纳凉。现已普遍改住木结构和木石结构的房屋,一般是正房三开间,中间一间的前墙向里缩进1米左右,大门开在正中。屋墙有的用石头垒砌,有的用木板或竹子、茅草编成的篱笆围建。正房正中一间为堂屋,堂屋隔成里外两间,一间设有神龛供奉祖先、先师和一些神灵,神龛后面一间住老人。两边侧屋设楼,楼上堆粮,楼下住人。正房两侧建耳房,用于关养牲畜、存放农具、设置磨房等。耳房左右相向,左侧的耳房要比右侧的高一些。云南水族村寨多依山傍水,村边多水池鱼塘,房前屋后多种植果木。因依山修建,有些屋基前低后高,水族人民便利用地势修建成“吊脚楼”,建盖新房是水族家庭的一件大事,如盖房前要择吉日选定动工时间,并请风水先生择地基,地基选好动土前要杀鸡、献香祭祀土地神等等。伐木立柱、上梁到新房建好都有既定的仪式。 水族的服饰特点 水族崇尚黑色和藏青色。水族男子多穿对襟无领蓝布短衫,中青年男子多穿对襟便服,老年人多穿无领的布扣长衫,用青蓝头帕包头,大部分人裹绑腿。水族妇女大多穿青黑色圆领右开襟宽袖短衣,下着长裤,结布围腰,脚穿绣花青布鞋。 水族的饮食特点 水族居住地区多盛产稻米,所以普遍以稻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小麦、荞麦、豆类、薯类等;蔬菜以青菜、萝卜、南瓜及豆类为主;肉食以猪、牛肉为主,以鱼作为祭典和待客的珍品,狗肉不能作为庆典和节日的菜肴。口味喜欢酸辣,有名的菜肴是酸辣鱼。 水族的丧葬习俗 水族一般采用土葬。历史上水族的丧葬仪式,从报丧、吊丧、入殓、停棺、择吉、出殡、下土安葬,每一个环节都要请水书先生来主持,严格按水书条文去办。而现在的丧葬习俗,则受到汉族和邻近民族的影响。夭逝者,葬仪从简。若死者是妇女,要由娘家验看后才能入殓合棺。对年长丧逝者,讲究厚葬,停枢期间设堂开祭,有能力的人家,都要请人演奏丧乐、唱丧歌、跳丧舞。 水族的婚恋习俗 水族为一夫一妻制父系小家庭,富源水族的婚姻以本民族内异姓通婚为主。婚姻遵守同宗不娶,过去多为父母包办,媒妁定亲等,现在姑表婚和包办婚姻已不多见。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但形式上仍通过媒妁才缔结婚姻。青年男女在“赶摆”(对歌玩耍)、劳动、生活中认识并且情投意合,就通过媒人提亲,吃“火笼酒”(定亲),“发八字”等礼节后,择定吉日成婚。
德昂族源于古代的濮人,与“哀牢”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德昂族的风俗与习惯。 德昂族饮食风俗 德昂族饮食比较考究,用料较为广泛。擅长煮、炖、拌、舂等技法,口味酸辣中带甜,主要以大米为主食,副食为豆类、瓜类、青菜和野菜。喜欢素食、喝浓茶等。 德昂族的婚恋习俗 德昂族原则上实行氏族外婚制,有些地方姑舅表婚有优先权。寡妇可以再嫁,不受歧视,只是聘礼要少一些。 德昂族青年男女恋爱自由,男青年找对象主要采取对歌的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如女方愿意,则将男方的烟盒留下,或赠给定情信物,如不愿则将烟盒奉还。 德昂族男青年向自己中意的女青年求婚,还可以用送竹篮的方式试探对方的心意和表达爱情。这种送竹篮的求爱方式,一般在每年一度的“泼水节”期间较集中地进行。“泼水节”期间,如果姑娘背着男青年编制的竹篮,就说明对该小伙子有意。 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以后,彼此有意,男方的家长会请媒人到女方家说媒。最后,双方家长选定吉日,男方家送上聘礼,群众称之为“奶水钱”,作为母亲抚育女儿的报酬,即可成婚。 德昂族举行婚礼,首先是新郎在伴郎、媒人的陪同下迎接新娘。新娘子到新郎家,登梯上竹楼时,双脚一定要先踩在专门设置于楼梯下的石块上,表示他们的婚姻像磐石一样的坚固、长久。新媳妇上楼时,婆婆要给她撒谷花。撤花仪式结束,新娘缓步登上晒台,跟在婆婆后面进入新房。男方事先请好“安长”(有文化知识的先生),随即在火塘边为他们主持婚礼,“安长”念经并请求佛祖赐给幸福,祝新婚夫妇白头偕老。仪式结束,开始宴请宾客,席间喝酒、唱歌、跳舞,非常热闹。 德昂族的丧葬习俗 德昂族人死后首先是鸣枪报丧,亲戚和村寨邻居闻讯后,即纷纷奔赴死者家中帮助料理丧事。出殡日子,由佛爷占卜决定。出殡时,棺木小头朝前,大头朝后(即死人的脚朝前,头朝后),意思是要亡魂向前走,不能倒回来,这叫“送魂指路”。埋葬完毕,由长老念祈祷词,各人拿一树枝拂身,表示扫除身上的邪气,就可转身回寨子。死者家属要在埋葬后第6天的晚上,请佛爷或“安长”前来家中诵经,以超度亡灵。死者埋葬后第7天,要为死者追悼亡灵,此后,死者家属不再上坟地扫墓祭祀。 德昂族的宗教信仰 德昂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同时信仰原始宗教。德宏德昂族信仰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分“有润”、“摆庄”、“多列”和“左抵”四个教派,其中以信奉“多列”派者为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