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前,广西苗族各村寨普遍存在“寨佬”制度。1949年后,寨佬制度已经消失,但许多村寨的重大事情仍需要村寨德高望重的自然领袖拍板定夺和主持商议,人们还按旧习惯称之为寨佬。 寨佬是苗族社会的法官,负责执行苗族社会内部的不成文法——村规民约。寨佬不是自封的,也不世袭、选举、任命,不以财产多少为论,不以权势大小为凭,无俸禄,是自然形成的。某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崭露头角并获得很高的威望,众人公认他为村寨领袖,他便是寨佬了。 一般说来,寨佬的年纪多在40岁以上,有十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还通晓苗理古规和村规民约,深明事理,办事公道,执法如山,不徇私情。其作用一旦降低了,自然就会有人顶替其位。若寨佬触犯村规民约,同样视情节轻重而受程度不同的惩罚。 苗族寨佬有两种,一是寨佬。其职责是处理本村寨的山林、田地、水塘等纠纷,家庭、财产、婚姻等矛盾,本村寨的公益事业的兴办与实施,协调本村寨与外村寨之间的关系等。二是大寨佬。除本村寨的事务外,还负责“一方岩”(指由地缘邻近的苗族村寨自然形成的一块大聚居区,小则十几个村寨,大者有上百个村寨,常在一起“埋岩”议事)的重大纠纷的裁决,社会秩序的维持,主持重大决议,以及本岩与其他地方的关系协调等。 苗族社会中还有另一自然组织及其领袖,这就是芦笙队及其首领芦笙头。在广西苗区,每个村寨都有一堂芦笙。其首领芦笙头是村寨芦笙队的灵魂,他身体健康,作风正派,善于交际,能说善唱,娴熟芦笙的各种演奏技巧,深知苗族的各项礼仪与各类约定俗成的规矩。芦笙头为大家办事是不计报酬的,他的主要职责是: (1)培训青年吹芦笙和跳踩堂舞; (2)请芦笙师傅制作与维修芦笙; (3)率领芦笙队出访、回访; (4)领队吹奏芦笙迎送新娘; (5)组织青年们学唱苗歌、苗戏。 与寨佬一样,每堂芦笙的“芦笙头”也不是自封的,而是自然产生的。
标签 : 杏鑫平台评价 › 286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歌圩是广西壮族的一个重要节日,据统计,广西的86个市县,有40个市县有歌圩。歌圩有民间约定俗成的地点,上述40个县市,有歌圩点642个,主要集中在右江、左江及红水河上中游。 歌圩还有约定俗成的时间,各歌圩点不同。横县桑园歌圩在正月初二,来宾县蚂坳歌圩在正月初六,东兰县巴英歌圩在二月初二,凭祥市凭祥街歌圩在二月初三,大化县龙口歌圩在二月十六,龙州县下冻歌圩在二月十八,靖西县城歌圩在二月二十二,大化县棉山歌圩、巴马县盘阳歌圩、武鸣县城歌圩、融水县拦马坪歌圩均在三月三,凌云县那巴歌圩在三月十六,田阳县乔业歌圩在三月十七,德保县都敬歌圩在四月初二,田阳县春晓岩歌圩在七月七,大新县下雷歌圩、天等县中和歌圩在霜降日等等。 但把歌圩定在三月三的最多,据统计,在40个县市的642个歌圩点中,以三月三为歌圩的就有18个县的99个歌圩点。于是,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以农历三月三为广西壮族的歌节。 歌圩历史悠久,早在宋代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记载。但关于歌圩的形成,各地却有不同的传说。有的说是为了祝祷丰年,有的说是为了唱歌择配偶,有的说是为了纪念殉情者,有的说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姐,等等。学术界的意见也不统一,有的说源于祭神乐神,有的说源于祝捷娱乐,也有的说源于民族文化交流。 实际上,歌圩是一个综合性的节日,它寓节日性、纪念性、祭祀性、社交性、娱乐性、择偶性于一体。活动以对歌、赛歌为主,兼有抢花炮、抛绣球、斗蛋、演戏、赛篮球、放电影、物资交流等内容。有些歌圩还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举办方式。 对歌、赛歌在歌圩上,对歌赛歌的主角是未婚男女青年。每到歌节,他们便结伴参加对歌赛歌。由于壮族歌圩多为二人二声部的合唱,因此他们总是一对对地出现。在歌场上,有时一对姑娘会受到好几对后生求歌。这时,姑娘们往往会选择她们满意的一对,步他们的歌韵答歌,其余的便只有旁听的份。对歌的双方遵循初会、探情、赞美、热恋、定情、盟誓、离别、约会、相思、重逢等约定俗成的“歌路”唱歌,众人兴致勃勃地围听。 在对歌的过程中,对歌的双方有时“盘歌”:互相盘问,比知识、比智慧;有时“斗歌”:双方不饶不让,比歌才、赛诗艺。有时旁听的后生不甘心坐冷板凳,插入对歌的双方,与正在对歌的后生“抢歌”,于是歌场更热闹了。 在歌场上对歌赛歌,一般都要唱一整天,有的甚至连唱几天几夜。双方若对歌情深,离别时便互赠礼品,约定相会之期。歌场上,许多男女青年会互赠礼物。所赠的礼品,女的大多是自制的布鞋,男的为银镯、耳环、圆镜、食品等。 在南宁地区,也有赠歌折(把歌用古壮文抄在红纸上,折成折)的。据清代陆次云《峒黏纤志》记载,还有男女青年把歌写在扇子上、扁担上、头帕上互赠,称“扇歌”、“帕歌”、“担歌”。
同其他民族的民俗一样,水族的民俗是复杂纷繁、千姿百态的。在这些千百年来形成的风俗习惯中,有些有利于水族人民生产生活,是应当保留和提倡的。但是,也有一些陈规陋习,不利于人民的生产生活,是需要改变和革除的。 比如水族在婚恋习俗中大操大办,就不利于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在“开控”特别是在“大控”和“特技”中铺张浪费惊人。“大控”杀猪宰牛有时达二、三十头,用马达三、五匹,芦控队、琐呐队十多起;还有舞龙队、耍狮队、花灯班,另外还有旗幅、伞益若干,帐篷多达五至七个,分设芦签堂、琐呐堂、歌手堂、祭客堂和花灯台,参加人数多达数千人。 “特控”更为隆重,不仅参加人数有数千甚至上万,而且杀猪宰牛不下几十头,花费粮食更是难计其数。大量的宰牛鼓马,毫无疑问会对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惊人的钱粮耗费,必然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 又如,水族婚姻习俗中的早婚、包办也不利于人民的身心健康,有时还会引起民族纠纷。过去,水族地区早婚现象比较严重,有儿子的人民怕儿子长大了找不到媳妇,有姑娘的人家,怕姑娘长大了找不到夫家,因此很早就给子女结了亲。 从调查资料中,我们就可见水族地区早婚现象之—严重,这个乡解放前早婚人数占同期结婚人数的2成,女的最小的只有九岁。解放初期,早婚人数占同期结婚人数的32%,女的最小的也才十六岁。这种早婚,不仅影响了子女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影响了将来夫妻的感情。 再有,水族青年男女虽然有恋爱自由、但男结婚却必须依从“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这种包办婚姻不仅使得有情人难成眷属,结婚后双方无感情,互不相爱,时常吵打,而且还可能造成逃婚、“抢婚”等事件的发生,影响了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这些不言而喻是水族民俗中的陈规陋习,它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无疑应该加以改革。
水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各个阶段由于改朝换代、民族交往、生产发展等政治、经济因宏的影响,水族民俗也有所不同,在时间上有着那个历史阶段的特点。比如水族的服饰民俗,水族男子在明代以前,是留满长发,结盘于顶,穿和尚领无扣长衫。 清兵入关统治中国后,强迫全国人民一律易服改装,水族男子的服饰也有变化,年长者剃发留辫,多数额瓜皮帽,身穿大襟无领阔袖的布长衫,内衬白布短捞,下身着蓝布宽简便榜,足登尖头勾鼻布鞋,里套带底布袜,冬天加长衫。青壮年亦剁发,结辫盘于顶,用青、白布包头,一般都留尺余长的头发披于脑后,上身穿大滋无领青蓝色短上衣,少数也穿长衫,下身着青蓝色宜简便裤。 1911年后,绝大多数水族人剃掉发辫,衣服改用布纽扣。中青年多穿有领对襟便服,仍用青、白布包头,节日或走亲访友仍穿布扣长衫,夏天头戴马层捐或包头巾,冬天包长头巾。解放后,除老年人变化不大外,中青年多改穿中山服和西装裤,夏天穿汗衫和衬衣,布料逐渐被机制布积合成纤维布取代。鞋袜变化更大,普遍穿布面塑料鞋、塑科凉鞋、胶统轻、皮鞋和尼龙袜。总之,水族每个历史时期的服饰都打上有那个时期的印记。 再如水族游艺民俗中的乐器,在各个历史时期也是不同的。早先水族的乐器,是铜鼓。史籍上有许多包括水族先民在内的南方少数民族把铜鼓作为乐器的记载。《广州记》写道:“埋僚铸铜为鼓,唯高大为庚,面阑文余。初成,悬于庭,勉展置酒,招致同类,来者盈门。富家子女,以金银为大钗,执以叩鼓,邓竞,留退主人也。”《唐书.甫蛮列传》也说:东谢蛮宴聚时“击铜鼓吹大角,歌舞以为乐”。 水族把铜鼓用作乐器,在祭招、婚姻、丧葬、喜庆节日等仪式中广泛使用,或单独奏,或击之以伴舞。后来,随着水族与苗族、布依族、汉族文化的交流,在水族的乐器中,又增加了芦坚、莽筒、唤呐、胡琴等。 解放后,水族地区打开了大门,水族人民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人民的关系更亲密了,随着文化的交流,水族乐器中又增加钢琴、风琴、黑管、大小号等,由此可见,水族民俗有着历史性的特点。在考察水族民俗的时候,绝不可以不顾其若干历史阶段的差异,把上下几千年混为—谈。
每年的三月三,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意思是到洞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所在,要问三月三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答曰:壮族。 三月三歌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也称“三月歌圩”。广西素来有着“歌海”之称,壮族每年都有多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染红彩蛋,五色糯饭,欢度节日。 三月三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各地歌圩也有特定的聚会场地,一般为峒场坡地,也有的歌节在以竹子和布匹搭成的歌棚里举行。参加者多为未婚男女青年,老人小孩也会前来游乐助兴。 相传歌节起源于“刘三姐”的故事,据说唐朝时有一位名叫刘三姐的歌仙,她歌声优美,却因为唱歌讽刺财主豪强,在上山砍柴时被残忍杀害,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大胆善良的姑娘,遂在其遇害日聚集唱歌,歌节由此产生。 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田东的仰岩、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处。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对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演壮戏等娱乐活动。较大的歌节会吸引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来参加,人山人海,摊贩云集,热闹非凡。因此,歌节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盛宴,也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 怎么样,通过以上这些,你知道三月三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了吗?在这里,我还告诉你,为弘扬民族文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三月三”定为文化艺术节了。
在彝族有这样一种说法:“姑娘的成人礼是没有新郎的婚礼”,由此不难看出“少女成人礼”在彝族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成人礼上,彝族少女会换上代表成年的裙子,称为“换裙”仪式,这种仪式在彝语里被称作“沙拉洛”,意思就是脱去童年的裙子,表示她们已经成年,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骑马、谈恋爱了。 换裙仪式的时间是根据少女的发育情况而定的,一般在15-17岁,因为当地彝民认为双岁不吉利,所以大多选择单岁,仪式的具体时间也需本族老人精细算卦后才能定下。在换裙仪式中,彝族姑娘穿上中段为黑蓝色的三节拖地长裙,将独辫改梳成双辫,并戴上绣花头帕,挂上耳坠。之后换裙者走动起来,婀娜多姿,步履轻盈,使“沙拉洛”达到高潮。 举行换裙仪式时不允许任何男子在场的,由妇女们说些逗笑少女的话语和祝愿词,在歌声和笑声中进行。“沙拉洛”仪式结束后,男子才能参加欢宴,大家席地而坐,愉快地吃着砣砣肉、荞馍和炒面等食物,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由于“换裙”是女子由童年到成年的标志,作为父母对此都非常重视。特别是母亲,她是女儿的贴心人,也最了解女儿的生理状况,在临近换裙前就热心地为女儿准备好了头上戴的花边黑色哈帕、新裙,以及颜色各异的珠子和领上的银牌等服饰品。 换裙仪式意味着女子已经成年,可以自由地找情人、谈恋爱。如果发生性关系,只要不违反等级和血亲的限制,一般不会受族内处分。若女子怀孕,男方赔礼或结婚即可。反之,换裙前的少女要受到严格的保护,避免发生被调戏、奸污的情况,也不准非法同居,如发生此类事件,就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彝族的换裙礼是彝族特有的习俗,也是彝族文化的一部分。
朝鲜族农乐舞俗称“农乐”,流传于东北等地的朝鲜族聚居区。历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中的“踩地神”。农乐舞分为十二部分。朝鲜族农乐舞,以象帽舞、乞粒舞为代表的舞蹈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朝鲜族农乐舞是一种创始于农业劳作,并具有古代祭祀成分的朝鲜族代表性民间传统活动,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舞蹈和哑剧形式进行情节性的演出;而另一种,是在新年伊始和欢庆丰收时节,以热烈而丰富的传统舞蹈为内容所进行的群众性表演活动。届时,各个村寨都将派出自己浩荡的“农乐舞”舞队,参加当地的庆典。 首先在小锣不同节奏的敲击下,由青年男子表演的小鼓舞,作为农乐舞程式化的开场节目首先登场,紧随其后的是一群舞童在“燕风台”乐曲伴奏下,以快速旋转动作进行各种队形、队列的变换与“叠罗汉”表演。舞队的最前方,由“令旗”和一面写有“农业为天下之本”的“农旗”为先导,随后是一名在队首敲打“小锣”担任总指挥的男子。在他的带领下,手拿“太平箫”“喇叭”等各种鼓类乐器的乐队、各种乔装人物,组成“农乐舞”舞队的仪仗部分。 接下来是即将参加表演“小鼓舞”“扁鼓舞”“长鼓舞”“扇舞”“鹤舞”“象帽舞”“面具舞”及“哑剧”的演员队伍。农乐舞的表演共包括十二部分。有青年男子表演的“小鼓舞”,舞童表演的“叠罗汉”,多人表演的传统“扁鼓舞”,男女都可表演的“长鼓舞”,多人持大型花扇表演的源于古代“巫舞”的“扇舞”,假形舞蹈“鹤舞”,以及最后压阵的男子“象帽舞”。 随着节目的进行,舞蹈表演的艺术性也越发浓郁起来。多人表演的传统“扁鼓舞”是男女都可参加的一种“鼓舞”。每人所用“扁鼓”的大小,因性别的不同而有区分。男子表演以群舞为主,舞者在激烈而欢腾的鼓声中奔跑、跳跃,充分显示着男子的阳刚之气。而身挎“扁鼓”的女子独舞,不但要表现多样而娴熟的击鼓技巧,还要在“扁鼓”频频发出顿、挫有节,急、缓交错的鸣响下,舞出朝鲜女性刚柔并济、潇洒遒劲的舞姿。这两类别具风格的“扁鼓舞”,总会不断引来人们赞美的喝彩声及阵阵掌声。 了解更多朝鲜族同胞的舞蹈艺术,请点击:朝鲜族的节庆及其歌舞特色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台湾岛山地、东部沿海纵谷平原和岛屿上,属于南岛语系的族群,也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上,特别是明代以前,并没有高山族这个名称。高山族民族来源是多源性的,但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 高山族的服饰绚丽多姿、款式丰富。传统的服装式样有交领衣、贯头衣、背心、胸衣、裙子长袖上衣等,男女都多穿裙装。 高山族的服饰皆重视装饰,饰物的种类很多,有耳饰、冠饰、额饰、颈饰、腰饰、胸饰、臂饰、手饰、脚饰等。由于这一族群居住的环境多靠山临海,因此装饰材料以高山和海洋的自然材料为主,颇具特色。比如用贝珠贝片做首饰,用猪牙、熊牙、羽毛、兽皮、竹管、花卉等做衣饰。高山族男子服装,一般都配上羽冠、角冠和花冠,有些部族的男子佩戴耳环、头饰、脚饰、臂镯、手镯等,英姿飒爽而且充满浪漫情怀。高山族的妇女则喜欢以花做冠,衣饰的装扮比男子更为复杂丰富。 高山族的特色服饰是贝衣,贝壳作为高山族服饰重要的装饰品,使用极为广泛,许多首饰直接用贝壳穿缀而成,或者将一串串贝壳缀于上衣,制成极为珍贵美丽的贝衣。贝衣是用两幅麻布做无袖的上底衣,然后在上面缝缀上一串串的贝珠,通常在麻布衣服的襟边、两侧的下摆处进行装饰,或者全身都布满贝珠,这样的衣服也称为贝珠衣或珠衣。贝珠的制作更为精细复杂,要将砗磲贝切成小薄片,仔细地磨成珍珠状,再将一粒粒细小的贝珠依照大小穿缀成串,每件贝衣要用大量贝珠,数量达几万颗甚至十几万颗,因此制作一件贝衣十分复杂困难,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因此,贝衣在高山族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多为部族酋长和富贵者所有。
傣族每逢节日来到的时候,傣族的年轻姑娘们便把自己家的鸡杀了,放上香茅草、姜、葱、惹等佐料煮炖。然后,盛在小盒里摆到场坝上去卖,等待自己喜欢的小伙子来买。如果来买鸡肉的小伙子是姑娘所不喜欢的,姑娘会加倍地要价。小伙子见此情景,就会知趣地离去。要是姑娘爱上这个小伙子,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当两人的目光相遇时,姑娘就会害羞地低下头,躲避小伙子的目光。 这时,小伙子便会问道“农崛农(妹妹)你做的鸡肉怎会这样香呀?放的是凤凰山上的青辣椒,孔雀湖里的盐巴,茅草园里的香茅吧?是不是有客人预先订做的?” 姑娘便会答道:“岩龙崛岩龙(哥哥)我这盆鸡肉放的是最普通的替茅草,最普通的省辣椒和盐巴,只不过是加上了我的一颗炽热的心罢了。如果岩龙不嫌弃的话,就请来品尝吧!”姑娘说着,就把预先准备好的小凳子拿出来,让小伙子坐在自己身边。 小伙子如果有意,就会顺水推舟他说:“我们傣家有句俗话,‘一起拍邻轻,一起吃才甜’,我们俩一起分吃鸡肉会有味道。” 为了避开众人的眼睛,姑娘会说:“岩龙崛岩龙,我们傣家也有句俗话,‘放开来吃才智甜,放开来做才利集’,这里人多嘴杂,干脆我们抬到林子里去吃,那里又凉爽,又安静。” 于是,两个人就端着鸡肉,搬起凳子,走进安静的林子里,相互倾吐起爱慕之情。 当然,傣族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方式这有很多,比如傣族盛行一种叫“串卜少”的活动。即未婚的小伙子在节日或集会等场合,寻找未婚姑娘谈情说爱。这种活动一般都在泼水节、赛龙船、赶摆等时节进行,男女青年载歌载舞,从傍晚开始,直至深夜结束。
到西双版纳,最令人动心的就是那成片的竹林以及掩影在竹林中的一座座美丽别致的竹楼。 傣家竹楼的造型属干栏式建筑,它的房顶呈“人”字形。西双版纳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雨量大,“人”字形房顶利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 普遍的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高脚是为了预防地面的潮气。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这一层是整个竹楼的中心。室内的结构很简单,一般分为堂屋和卧室两部分。堂屋设在木梯进门的地方,比较开阔,在正中间铺着大的竹席,是招待客人、商谈事宜的地方,在堂屋的外面设有阳台和走廊。在阳台的走廊上放着傣家人最喜爱的打水工具竹筒、水罐等,这里也是傣家妇女做针线活的地方。堂屋内一般设有火塘,在火塘上架一个三脚支架,用来放置锅、壶等炊具,是烧饭做菜的地方。 从堂屋向里走就是用竹围子或木板隔出来的卧室,卧室地上也铺着竹席,这便是一家老小休息的地方了。整个竹楼十分宽敞,空间很大,也少遮挡物,通风条件良好,非常适合西双版纳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 整个竹楼的所有梁、柱、墙及附件都是用竹子制作的。竹楼上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不同的说法。走进竹楼就好像走进傣家的历史和文化,傣家的主人会一一告诉你它的含义。竹楼的顶梁大柱被称为“坠落之柱”,这是竹楼里最神圣的柱子,不得随意倚靠和堆放东西,它是保佑竹楼免除灾祸的象征。人们在修新楼时常常会弄来树叶垫在柱子下面,据说这样做会更加坚固。除了顶梁大柱外竹楼里还有分别代表男女的柱子,竹楼内中间较粗大的柱子是代表男性的,而侧面的矮柱子则代表着女性,屋脊象征凤凰尾,屋角象征鹭鸶翅膀…… 过去傣家人的等级、辈分是特别严格的,体现在竹楼的建造上也非常明显。比如凡是长辈居住的楼室的柱子不得低于6尺,楼室比楼底还要高出6尺,竹楼的木梯也有说法,通常要在9级以上。晚辈的竹楼往往较差一些,首先高度要低于长辈的竹楼,其次木梯也只能在7级以下,室内的结构也明显简单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