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84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鑫平台登录_壮族民俗文化中的年俗文化简介

春节在我国从该至今一直都是一个全民族的盛大节日,虽说春节以汉族习俗为主,但是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虽然跟汉族人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有所相似,但是也少不了独具当地民族特色的过节文化,壮族就是这么一个吸取优秀文化来融入自己壮族文化的民族。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壮族的民俗文化吧。 每年春节来临之前,大凡有壮族人居住的地方,当地的集市贸易场所,人头攒动,喧嚣沸腾,到处可见蜂拥而来采购年货的村民老小。 人们不但要忙着采购年货,还要忙着扫尘。壮族人在腊月二十至三十这段时间,称这“扫尘”日,因为“尘”和“陈”谐音,意在除东布新,把旧年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去,寄托壮族人辞旧迎新的祈祷。在“扫尘”日里,家家户户都认真打扫屋里屋外,洒扫庭院尘垢,蔬浚明沟暗渠,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子窗帘,营造新春欢乐气象。 到了腊月二九这天,家庭主妇们,开始忙着包粽子,做年糕,爆米花,烤芝麻饼……年轻人和小孩则赶集买新衣新鞋新帽,鞭炮和对联必不可少;大年三十,是一年中最为了吃而忙禄的一天,这一天,家家都宰杀鸡鸭鹅猪,张贴春联,隆重祭祖先拜神灵。 晚上,大人们围坐在火塘旁。边说笑边守岁,孩子们则尽兴地游戏,就是通宵达旦不眠,也无人干涉,入夜至11时,各家各户便在门前挂起长长的鞭炮,待鸡鸣便点燃。自古以来,一直延续这样的习俗,雄鸡啼叫第一声才能燃放鞭炮,如与雄鸡啼叫第一声同步点燃鞭炮,视为来年最吉祥,称为“压鸡嘴炮”,这样,每啼一声,燃放一阵鞭炮,直至天明。 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也是最热闹的一天,天刚初亮,老人们便给小孩子穿上新衣新鞋,孩子们则甜甜地向大人们拜年道贺,接着,大人们把崭新的压岁钱放到小孩的口袋里,并让他们到厅堂的供桌前,跪下向祖宗磕头,进行新年的励志教育,并特别交待,今天出门,见到村人,一定要道几句吉祥语。 上午十点多钟,盛装打扮的人们,开始走出家门互道新年吉祥,舞龙舞狮队开始随着锣鼓的咚个咚咚锵,在村里欢快的舞动,邻里相互串门问候祝福,孩子们给大人们拜年,大人回以压岁钱,村与村的青年男女,更是三五成群,相约到村外的田野里,尽情欢乐,以歌传情。幸福的情侣,常常是在这样欢乐的日子里,结成百年之好。 大年初二,是出村探亲访友的日子,这一天,凡出嫁的女儿们,纷纷携夫带子,肩挑手拿各色礼品,赶回娘家看望父母。乡村的小路上,处处可见喜气洋洋的村民,听到阵阵欢声笑语。托共产党的福,现在生活好多了,很多村民都有了自己的摩托车,汽车,带上自己的爱人和孩子,风风光光地去往孝敬的路上。

杏耀注册登录网_壮族铜鼓文化是如何起源传承的

壮族铜鼓文化是我国青铜器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由于敲击铜釜发出的响声宏亮而且悠远,在古代便用于报送消息、集兵征战,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了“国之重器”的礼器和乐器。 史载,古代壮族氏族酋长,由人民公仆变作人民主宰时,铜鼓也变成了他们的权力表征,《南史•欧阳頠传》载:‘钦南征夷獠,擒陈文彻,所获不可胜计。献大铜鼓,累代所无,頠预其功,还为直阁将军。’可见古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战争,掳得铜鼓后,表示胜利。少数民族失去铜鼓,表明失去统治权。广西其他少数民族没有这种风俗,足以证明铜鼓是壮族最先铸造。” 除此之外,历史上壮族铜鼓还具有宗教属性,它是天地神灵的集合体和人神沟通的宝器,壮族人认为,通过它可以冲刷心里的痛苦和烦恼,从而获得吉祥的慰藉。所以每逢婚丧庆典或重大节日,壮族都要敲击铜鼓,奏乐起舞,以示“天地自然和谐相生,人文情怀长存不息”,并且表达对和平幸福生活的追求。 壮族使用铜鼓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壮族人将铜鼓看作是传家的宝贝,非常珍惜,并千方百计保存下来,世代相传。壮族的传世铜鼓主要在高良、五龙、龙庆三个民族乡的村寨里,这些铜鼓大多是世代传承下来的,在1958年以前,全县境内共有铜鼓100余面,但多数在后来的“献铜”运动中被毁掉,如今仅剩下10面,这些铜鼓都由村中德高望重之人或族长专管,为各个村寨集体所有。 壮族铜鼓文化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壮族人的心目中,铜鼓是祖宗留下的文化根基以及精神家园。现在,在失去权力象征之后,铜鼓仍在民间使用,已然成为一种活着的文化遗存。

杏鑫内部304724_什么是彝族阿都高腔

彝族阿都高腔是彝族民歌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民歌形式,高腔在彝语中发音为“央”或者“央合”,阿都高腔风格独特,曲调高昂悠长,唱腔韵味十足,节拍随心所欲十分自由,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表演力。 过去彝族世居山地,大山是彝人的家,山地道路崎岖,交通不便,这隔山隔水的环境却练就了彝人婉转悠扬的歌喉,唱出一曲曲高亢嘹亮令人心醉的歌谣!高腔,不仅是布拖彝族民歌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也是祖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朵鲜艳的奇葩。 阿都高腔的演唱方式通常是采用高音尖嗓假声的形式,一段一乐句,重复段落时稍加改造进行变化。开口起腔大多采用跨度大跳,突然升高,用假声演唱,快结束前再回归本音来进行拖腔,最后再来一个大幅度下跌后戛然而止结束全歌。连诗人何其芳都这样形容高腔:“布拖彝族阿都高腔很有特别的色彩,就像在遥远的寂寞的山谷中忽然出现的奇异的迷人的音乐。” 感情丰富的直白表达和能歌善舞的天赋让唱歌成为彝族人民生活的一味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他们用唱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也是自娱自乐、自我教育和社会交际的一个重要手段。曲调时而低沉,时而高昂的阿都高腔直白的反映了彝族人民的心声,流露出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美满爱情的憧憬。高腔不仅是彝族文化中一个闪耀着独特光芒的明珠,也是我国民间音乐不可多得的一朵奇葩。

杏鑫新闻304724_蒙古族服饰资料

蒙古族服饰以宽袍阔带著称,其色彩鲜艳浓郁,充分显示出蒙古人热情、彪悍、豪放的性格。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较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特别复杂而绚丽多彩的。不仅各地样式不同,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差异。总的来说,蒙古族的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为适应牧业生产和自然环境而创制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服装。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端左右不分衩,领子较高,大襟右钉扣。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镶饰。男袍较肥大,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婀娜和健美,多为红色、绿色、紫色。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搭配。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又能在骑马持缰时保持腰肋骨的垂直稳定,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往上提,束得很短,这样骑乘时既方便,又显得精悍利落。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材。 蒙古人爱穿靴子。蒙古靴分布靴和皮靴两种。布靴普遍用厚布或帆布制作,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多用牛皮、马皮或驴皮制作,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蒙古靴做工精细考究,靴帮、靴勒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 妇女们平常一般多罩头巾。头巾有丈余长,颜色五彩缤纷。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喜欢把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结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风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 首饰大体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头饰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的语言,意思是“土家族人的花铺盖”,指的是一种土家织锦,这种织锦独具特色,不仅是土家族的民间艺术代表,也被列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如今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西兰卡普最早出现于《后汉书•西南蛮夷传》,记载土家族有“好五色衣服”和“衣裳斑斓”的习俗。其中制作“五色衣服”的“兰干细布”即为西兰卡普织锦的前身。土家族人民将“西兰卡普”视作“土家之花”,受到世代土家人的珍爱。西兰卡普主要的原料是丝线和棉线,制作工艺极其复杂,这种织锦颜色鲜艳明亮,花纹饱满丰富,如今市场上已经很难见到手工织成的真品,大多都为工业制品。 土家织锦工艺独特,造型美观,内容丰富,专家称它是足可与湘绣齐名的母亲艺术。土家山寨把能否挑花绣朵作为衡量一个土家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请听这支情歌: 白布帕子四只角,四只角上绣雁鹅; 帕子烂了雁鹅在,不看人材看手脚 西兰卡普最早用于女子出嫁的花铺盖,因此在土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具有特殊的意义。西兰卡普实用美观,经久耐用,土家族少女出嫁时,都要用自己亲手制作的西兰卡普作为铺盖,缠裹各样的嫁妆,父母也用编织精美的西兰卡普,给女儿作为陪嫁品。这些花铺盖会陪伴女子一生,使用几十年仍然鲜艳亮丽。

杏鑫平台注册登录_哈尼族人衣服件数越多越美丽

哈尼族是一个居住在云南省西部的少数民族,他们主要靠开垦梯田种植稻谷为生,就是因为这种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方式,从而形成了哈尼族奇特又美丽的服饰文化。 哈尼族的服饰是哈尼族自身传统文化的精髓,美丽的服饰不仅仅是为了御寒防风,而且还承载了本民族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哈尼族的服饰从色彩、样式和花纹体现了他们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也是哈尼族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标识,从服饰上透露出物我合一、生生不息的生活理念。哈尼族的服饰文化五彩斑斓,制作工艺极为精湛,展现出哈尼族妇女的智慧和勤劳品质。 哈尼族中有一支叶车族群,他们的服饰文化更为鲜明特殊,叶车妇女的日常装扮是头上戴一顶白色的尖帽,上身穿着一件对开式的短袖土布衣,上衣无领无扣,腰部靠宽阔的五色腰带扎起来。这些布衣在数量上极为讲究,上衣一件一件地套在一起穿,普通人通常是七八件套在一起,富贵者更多达十余件,从上衣的里长外短,可以很清楚地数出衣服的件数。 在衣服数量上,哈尼族人认为,妇女衣服的件数穿得越多,就越美丽,也越能体现出家境的富裕。她们上身的衣服有很多层次,下身则都穿着黑色短裤,在裤脚口打上和上衣数量相等的褶皱,大腿以下则全部裸露着。每年过节,年轻的姑娘们都会手戴银手镯,脖子上戴着银链子,腰间挂着闪亮亮的银片和银泡。搭配上五颜六色的多层衣裳,再以黑色短裤和修长两腿相呼应,走起路来,发出悦耳的叮当声响,美丽异常,极具特色。

杏耀注册登录网_白族民居特点,白族的三房一照壁是怎么回事

大理民间有“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指的就是白族民居特点是就地取材。大理石头多,石头不仅用在打基础、砌墙壁,也用于门窗头的横梁。这种用材的特征沿袭的是南诏时的建筑格式。据记载,南诏的民居建筑就是“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 白族民居三房一照壁,就是房子建筑成一个四方形,进正门处树一类似屏风的墙,也就是照壁,正对照壁有一间正房做客厅用,客厅两边各有两间房子,照壁以及正房和正房两边的房子中间夹一个天井,这就是”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白族民居的大门大多开在东北角上,门不能直通院子,必须用墙壁挡住,遮挡墙上一般写上“福”字。白族所有建筑,包括普通民居,都拥有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木雕多用在建筑物的格子门、板裾、耍头。吊柱等地方。卷草、飞龙、蝙蝠、玉兔等各种动植物图案造型丰富多样,运用自如。白族木雕巧匠们还特别善于做玲珑剔透的三层至五层“透漏雕”,多层次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表现得灵活生动。 “粉墙画壁”也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点。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自,檐口彩画宽窄不同,绘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用各种几何图形、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调。 富于装饰的门楼可以说是白族建筑图案的一个综合体现。一般都使用殿阁造型,飞檐串角,再以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砖等组合成各式各样的立体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又不失古朴大方的整体风格。 白族很讲究住宅环境的幽雅和整洁。大多人家的天井里都砌有花坛,种上几株山茶、丹桂、石榴等乔木花果树。种花爱花是白族的优良传统。

杏馫1980_裕固族的饮食习俗与主要禁忌

在过去,由于生活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等因素,裕固族人很少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如今这种状况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根本改变。但是,相对而言,肉食在裕固人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有很大比例。手抓羊肉是裕固族人最喜爱的食物之一。 此外,还有烤全羊、羊肚烤全羊(羊肉剁碎后装入羊肚内,然后埋入火堆烤制而成),都被裕固人认为是“地道”的本民族的特色食品,至今仍然十分流行,深受各地裕固人的喜爱。但是,由于历史文化与民族传统等方面的原因,裕固族人的饮食还有许多不同与其他民族的习俗与禁忌。比如: 裕固族人在饮食方面不吃大雁、地鹋的肉,不吃驴、马、骡肉及鱼肉。从佛教上讲,吃了尖嘴、圆蹄动物肉,死后灵魂不能升天。现在裕固族人不食驴、马及鸟类肉已成为他们严格遵守的惯例。 旧时,裕固族请神职人员敬点格尔罕(天神)时,牵一只绵羊,神职人员用刀破开羊肚子,掏出羊心,然后砍下羊头并与羊心一起献给天神,表示对神灵的崇敬之意。 裕固族每当举行重大的庆典活动,家里人要给前来祝贺的客人献羊背子以图吉利。他们把羊背子分成12份子,每份子都有一个特殊的名称,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将羊背子分好煮熟,然后分装在12个袋子里,按照客人的身份先献给活佛、部落头目、辈分大的老者或主要亲戚,剩下的9份子由其他客人分别拿走。 据说献羊背子是裕固族先民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为献神、敬祖先逐渐形成的信仰仪式。认为这样可使献羊背子的主人功德圆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藏族牧民过着“逐水草而牧”的生活。其民居多为随时可搬动的各种帐篷。做帐篷的材料用牛毛纺线织成。随着农业生产在一些海拔较低,气候湿润温暖地区的发展,一些地区的牧民便逐渐定居下来,开始了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这个定居点既作为整个部落的农业生产基地,也作为四季牧场中的“冬窝子”。 大约在明末清初,出现了“马康”民居形式。所谓的“马康”,是一种半地穴形如碉堡式的土木结构平顶建筑,典型的马康面阔四间,9.3米,进深二间,6.6米。内部是土木结构,以木柱支撑。 马康内由两部分组成,左侧用木板隔有面宽一间,进深二间的马厩,其余右侧部分,则为宽敞的主人居室。室内右上角为一占地面宽二间,进深一间的大“连锅炕”,即:锅灶和暖炕相连接,中间和锅灶毗连部分用50厘米高的木制平台隔开。做饭煮茶,烟火穿炕而过,既可炊事又能达到暖炕的目的。居室内四壁、天棚、地面皆用木板镶装。四面板壁中还镶装了盛装粮食的躲柜,装衣服杂物的橱柜及碗架等。在高堂板壁之上镶装神龛。 马康四周不开窗,只在前面厚墙左侧开有一个宽约1米,高约2米的小门。居室内开有两个直通屋脊的天窗,供通烟,透气,采光之用。林区或临近林区的马康,有“外不见木,内不见土”之说。 随着社会的变化,藏民对马康进行了改造。他们紧贴马康续建了土木结构的二层平顶楼房及楼下前院畜圈。典型的二层平顶楼房,每层高度一般在2.4米左右,这个高度恰好与马康高度相等,楼房面宽也与马康面宽相同。 修建时,楼房紧贴马康,即马康的前墙用作楼房后墙,楼房与马康相互连接。续建二层平顶楼房比较简陋。楼上住人,楼底及楼底前院所修的平房做畜圈。楼上由堂屋、厢房若干间组成。家人分居各室。楼房前檐门面一般有木板装成,并在上面装置了方形花格小窗棂。靠边的堂屋向外突出一间,与之紧连的一间,修有占地两间的大“连锅炕”。堂屋天棚、地面、四壁镶装有木板,后板壁上也镶装了供佛的佛龛及碗柜,其余房间一般不镶装木板。一家人的活动,夏季多在楼房,冬季仍住马康。

杏鑫注册平台官网_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要持续四天的时间。1961年,敬爱的周总理来到西双版纳,在象脚鼓和芒锣声中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使我国各族人民对泼水节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泼水节的第一天称为除夕,傣语称为“腕多桑刊”,最后一天叫“腕叭腕玛”,意思是“日子之王到来之日”。这一天是傣历的元旦,中间一天或两天空日称为“腕脑”,名义上不属于哪一年,因此,傣历的除夕和元旦是不连续的。说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似乎有失准确,严格地说应该是泼水节的最后一天为傣族的新年。 泼水节起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火魔统治着大地,无恶不作,百姓苦不堪言,但却没有办法除掉它。火魔从民间抢了七位美女做妻子。她们不忍百姓受火魔的蹂躏,一天夜里,趁火魔熟睡之际,拔下它的头发,勒住它的脖子,火魔的头立刻滚落下来。但火魔的头颅滚到哪里,哪里就燃起一片大火。为了不危害百姓,火魔的七个妻子轮流将火魔的头抱入怀中,直到火魔的头化为灰烬。这时候,七位姑娘已经筋疲力尽,满身污垢。于是她们来到清澈的溪水前,互相泼水冲洗。为了纪念这七位勇敢的姑娘,就有了泼水节。 此外,泼水节又称浴佛节。浴佛节是佛教的节日,起源于印度,后随小乘佛教传播,经缅甸、泰国和老挝,于13世纪末传人我国云南傣族地区。另外,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辰而设立的。据佛教传说,农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出生的时候有九条龙口喷香雨,洗浴佛身。 关于泼水节,我国历史上早有记载。隋唐时泼水节在农历二月,而现在却推迟到农历三月,也就是清明后10天,这是由于傣历用的是恒星年,年的长度--365. 258 75日比实际回归年(365. 2422日)稍长,从历元到现在积1 360多年,所以使泼水节后推22天多。 泼水节节日第一天的活动主要是赛龙舟。龙舟的原型是送瘟船,赛龙舟是一种驱除时疫的迎神赛会仪式。这项活动通常在两个村寨之间举行,参赛的小伙子不但身体强壮,还有很好的划船技巧。比赛时划手们个个头缠红布,身着对襟白衫,精神抖擞。岸边的人打起锣,敲起象脚鼓,为他们呐喊助威。 泼水日是傣族新年活动的高潮。早晨,男女老幼洗浴更衣后来到佛寺贼佛。妇女们用泡有芳香花瓣和贝叶的清水为佛像泼水洗尘,祈求佛在新的一年里降福人间。然后,人们来到广场,不拘男女老幼,无论亲疏远近,不分哪个民族,彼此泼水,互相祝福。对待长者和尊贵的客人,通常是文泼,即边说着祝福的话,边用一根柏树枝或樱桃花枝蘸着水向对方泼洒。年轻人之间就不必那么拘谨了,可以用脸盆、水桶向对方脸上和身上尽情泼去,泼的人和被泼的人都感到痛快淋漓。 到了晚上,各个村寨照例要举行篝火晚会,燃放焰火,猜灯谜,敲象脚鼓,跳孔雀舞。孔雀是傣族人民心中的吉祥鸟,据说新年跳孔雀舞,会给他们带来幸福和美好的未来。 泼水节最后一天中最有代表意义的活动是青年男女举行的“丢包”。荷包是用彩色花布缝制的,内装棉籽之类的东西,有的包外还带两条飘带。丢包时,男女各站一排,彼此将包丢向意中人。这是傣族促进青年男女相识和了解的一种传统方式,不少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结为百年之好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泼水节还增加了文艺会演、体育比赛、物资交流等新的内容。 泼水节也是我国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