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65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杏鑫测速代理_回族与伊斯兰教穆斯林的区别和联系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又称回回,主要节日:回族有三大节日:开斋节(大尔迪)、宰牲节(小尔迪)、圣纪节,所有节日都与其他穆斯林保持高度一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回族是如何形成的 回族形成的历史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大约在公元七世纪,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与中国通商,到十三世纪,有部分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了中国,在与汉、维吾尔、蒙古等民族长期共处中,逐渐形成了回族。我国现有回族721万多人,散居全国各地。解放后,回族和全国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充分享受了民族平等的权利,宗教信仰的自由受到宪法保护。 二、伊斯兰教的形成及其教义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之一 。公元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创立了这种神教,目的在于用一神教统一当地的各种多神教,挽救阿拉伯半岛经济的衰落。 “ 伊斯兰”一词,意思是:“服从、求和”,并派生出“穆斯林”,意为服从者,即“信服伊斯兰教者”。由于回族人大都信仰伊斯兰教,故外人往往把它跟伊斯兰教混同起来,直接称伊斯兰教为回教,就是这种关系。 伊斯兰教的主要教义均记载于《古兰经》,如信仰唯一的真主安拉,穆军默德则是安拉的使者。在西亚、北非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定伊斯兰教为国教。 三、回族和伊斯兰教是两个概念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但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并不是只有回族,回族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名称,而伊斯兰教是一个世界性宗教的名称,其中有着必然的联系,因为回族的先民都是从西亚、中亚这些地方来到中国并和中国本土民族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民族共同体,由于这些人基本上都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回族可以说是基本上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后,在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中广为传播。

杏耀注册登录网_你了解藏历吗?藏历公历对照表

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大约在公元6世纪以前就逐步认识了物候和星象的周年变化规律,有了自己的天文历法知识。公元7世纪,随着文成公主进藏,带去中原文化,促进了汉藏两族的文化交流,也把历法传入西藏,使藏历得到完善。据说文成公主当年带去的历法推算原稿至今还被藏族人民珍藏着。 藏历基本上以汉历为模式,也是阴阳合历,年为太阳年,月为朔望月,一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均在32.5个月内置闰一次,闰年13个月。藏历也采用二十四节气,并把节气内容与西藏地区的天气、物候,以及农牧业生产结合起来。 西藏在11世纪从印度引进了时轮历。藏历以时轮历引进的那一年即公元1027年为历元,以五行代替天干,十二生肖代替地支,循环纪年,如下表所示。

杏鑫娱乐登录地址_哈尼族服饰特点介绍

哈尼族服饰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款式众多。适应于梯田农耕劳动、具有共同的刺绣图案、装饰物品和审美色彩是哈尼族服饰的基本特征。哈尼族崇尚黑色,以黑色为美、为庄重、为圣洁,将黑色视为吉祥色、生命色和保护色,所以,黑色是哈尼族服饰的主色调。 哈尼族男子服饰 哈尼族男子服装、服饰和头饰比较单纯,朴素大方,各地款式基本一致,大多为紧身短衣、宽松长裤和黑布包头。上衣主要有无领斜襟右衽和短领对襟衣两种类型,沿衣襟镶两行大银片和银币,两侧配以几何纹布。 哈尼族妇女服饰 哈尼族妇女的头饰、服装和服饰多样复杂,最具特色,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服饰文化圈,大致可分为长衣长裤类(哈尼、碧约、峨努、糯比等支系)、长衣长裙类(碧约、阿松、卡多、堕塔等支系)、短衣短裤类(奕车、白宏支系)、短衣短裙类(居西双版纳、澜沧一带)和短衣长裤类(罗美、腊咪、果觉、昂倮等分支)几种类型。 哀牢山哈尼族服饰 滇南哀牢山中的奕车妇女头戴白布缝制的尖顶软帽,后面一截燕尾边沿绣有精美的花纹。上身穿靛青色对开式短袖土布衣,无领无扣,由宽宽的五色腰带扎腰。下身穿被称作“拉八”的黑色短裤,裤脚口打上适当的褶纹,大腿以下全部裸露着。现在奕车妇女已改穿长裤,传统服装只在婚丧活动、节日期间偶尔穿着了。 西双版纳哈尼族的服饰 西双版纳哈尼族的服装,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因儿童、青年、老年(壮年)各不相同,民间有“服饰三变”的说法。男童戴圆帽,穿黑衣,一般不加饰品,女童亦戴圆帽,但多用银泡、彩穗作饰,饰物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年满15岁以后,男女均要改变衣服式样,并以众多银泡、银片、彩羽、彩穗饰衣、饰头。男子改用黑布头巾缠头、佩戴银链,穿衣襟边沿镶有银饰品、后摆绣有彩色图案的衣服。女青年改戴帽后装有圆筒、帽檐上镶满银饰和彩穗的帽子,佩戴镶满银牌的束胸布,穿绣着彩色图案的上衣,腰间要系飘带,下穿及膝的折叠短裙,小腿上要缠特意绣制的“克绑”(护腿布),打扮得格外漂亮。 青年男女的这种多饰品衣服,一直要穿到结婚、生育。到做了父母以后,便逐渐减去鲜艳饰物。至45岁以后,男子的银链、银泡,从衣上取下,准备传给后代。女子要去掉帽后的圆筒、帽饰,胸饰也不再佩戴,穿一身朴素的黑衣蓝裙,显得素雅、庄重。

杏鑫娱乐怎么样304724_云南哈尼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哪些

哈尼族的主要传统节日有“年首扎勒特”(“十月年”)、“苦扎扎”(“六月年”)、“开秧门”和“尝新节”(“新米节”)等。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云南哈尼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哪些。 哈尼族的“十月年” 哈尼族以农历十月为岁首,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红河地区的哈尼族称“十月年”为“扎勒特”,意即“舂糯米团子”,其圆形象征新年新岁,家人团聚,诸事圆满,吉祥如意;西双版纳地区的哈尼族称之为“嘎汤帕”,为“万物更新”之意;思茅地区的哈尼族称之为“合社扎”或“密色嘎”,均为“过年”之意。 哈尼族支系多,各地年节时间也不大统一。滇南哀牢山一带的哈尼族,一般以农历十月的第一个辰龙日为首到申猴日过年结束,历时五六天。节日里,妇女舂糯米粑粑和团子面,男人杀猪宰鸡,烹制各种美味佳肴敬献天地和祖先。年轻男女赶场聚会,谈情说爱,或在郊外平坦的草坪摔跤,对歌作乐。节日期间寨子里最热闹、最欢快的场面是举行盛大的街心宴,又叫“长街宴”,哈尼语称为“姿八多”,是轮流敬酒之意。各家各户都争相献上一桌自己的拿手好菜摆到街心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烹调手艺,人们共同饮宴,共同祝福,共同娱乐,庆祝象征他们团结和睦、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此外,在“六月年”(“苦扎扎”)、“昂玛突”、“祭龙节”和其他节庆时都会举办“长街宴”。 哈尼族的“六月年” 哈尼族传统历法把一年分为冷季、暖季和雨季三个季节,每季为四个月。“六月年”,哈尼语称为“苦扎扎”(库扎扎),其含义是五黄六月,雨水频繁,气候湿热,青黄不接,度过艰苦岁月;有的地方称“耶苦扎”,“耶”指雨水季节,“苦”意为“枯萎”、“枯槁”,“扎”意为“吃”。 “六月年”一般以农历五月的第一个申猴日为节日的第一天(也有的地区在“火把节”期间或端午节期间),节期3至6天,是哈尼族主要节日之一。“苦扎扎”节兼有社交娱乐、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安康”的意思。节日开始,从高山上砍回一棵笔直的青松木,在磨秋场上架设磨秋,义用栗木和藤条架起转秋和荡秋。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会聚在磨秋场骑磨秋、摔跤、歌舞作乐,村村寨寨杀猪宰牛,邀来四方亲友同欢乐。 西双版纳一带的哈尼人称“六月年”为“耶苦扎”,是每年在农历六月间属牛的日子举行庆祝活动的节日,节期3至5天。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哈尼人民传说中的火害虫英雄阿陪明耶而定下来的。节日期间除杀猪宰牛、做糯米饭、舂糍粑举办酒席以示庆祝之外,还要举行打秋千(磨秋)、打陀螺、跳歌等娱乐活动。据说过“耶苦扎节”打秋千能消灾免难,所以男女老少都要到秋千架下,争着荡秋千,不能荡秋千的人也要争着在秋千板上坐上片刻。 哈尼族的“开秧门”节 每逢春耕之前,整个哈尼村寨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他们以古朴的传统仪式——“开秧门”来迎接丰收播种的节日。一大早家家吃黄饭、红蛋,并让牛也吃黄饭团,以示同甘共苫。据说,将来结出的稻谷会像黄饭一样金黄,红蛋一样饱满。 饭后人们要在田间举行隆重的“开秧门”仪式。他们穿上崭新的服装,前往寨里最大的一块水田,由承包这块田的主人的主妇拔下第一把稻秧,请一位寨里年纪大、威信高、富有生产经验的长者栽下第一窝秧苗,祝贺秋天获得丰收。随后,大家才纷纷下田插秧。 栽完秧后,哈价人(哈尼族支系)都要过一次“苗爱拿”(莫埃纳)节——汉语意为“插完秧后的休息天”。这个节日选在农历五月上旬的一天(有的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全寨共同杀一头猪、一头牛,各家分一份回去煮食,表示栽秧结束。按照当地习俗,在节日这天早饭前,要把一碗茶水、一碗酒泼在割来的青草上,然后再把一碗肉和一碗饭同青草包起来喂耕牛,以示对耕牛一年辛勤劳苦的慰劳。哈尼族认为庄稼是牛帮助人们种出来的,因此,节日期间应尊重牛,孩子放牛不骑牛背,不骂牛。过了“苗爱拿”节,就吹牛角号,宣布耕牛可以休息了。 哈尼族的新米节 “新米节”是云南哈尼族的传统农事节日,每年农历七八月,当田里稻谷泛起黄色的时候择日举行。有些地方选在龙日,因为“龙”在哈尼语里有“多起来”、“增添”的意思。哈尼族希望经过了吃新谷、喝新谷酒的仪式,预祝稻谷丰收,越吃越多。

杏鑫平台登录_维吾尔族的习俗-如何欢度纳吾鲁孜节

维吾尔语“纳吾鲁孜”,意为“新年”或“新春日”。此节是古时受伊朗历法的影响而形成的。维吾尔族一直把它视为本民族传统岁时节日,于每年3月22日(相当于农历春分日)前后举行。节期为一天。 这个节日早在中古时期就很受重视。唐代其节庆的场面就可谓之宏大。据《西域见闻录》记载:“回子老少男女,鲜衣修饰,帽上各簪纸花一枝,于域外极高处,妇女登眺,男子驰马校射,鼓乐歌舞,饮酒酣眺,尽日而散,谓之努鲁斯。”如今,维吾尔族跟过去一样钟爱这个新春的节日,因为春天给大地带来无限的生机,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希望和幸福。 纳吾鲁孜节这天,城里的人们都汇集在露天广场举行文艺表演或者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乡村的男女老少皆穿戴一新,来到郊外的场地上尽情歌舞。除了互相拜贺节日,众人还要同砌一个大锅灶,共做饭菜聚餐,并欢唱纳吾鲁孜歌:“春天来临,人间有了繁荣,春雨飘洒,人间五谷丰登,穷汉也乐无穷。如今是母鸡孵出小鸡的日子,心头的忧虑也无踪影。大家欢聚尽情尽兴,把疲惫和忧伤都遗忘干净。” 纳吾鲁孜节日的起源与旧历十二地支有着紧密的联系。十二地支即十二年,每年以动物命名。相传,在很久以前,许多动物聚集在一起,想知道即将到来的年份发好坏,并对新年开头都感兴趣。他们商议进行一次比赛,看谁先看到新的一年的到来。骆驼因个子高大,是最有希望先看到的了,其它动物还得翘首张望,这时老鼠偷偷地窜到骆驼的耳朵上,于是它比别的动物都先看到了新年的开头。骆驼一生气走了。从此以动物先看到的开头命名,老鼠排第一,其余牛、虎、兔、蜗牛、蛇、马、羊、猴、鸡、狗、猪等,按顺序排列。哈萨克族有句谚语:”骆驼只凭个儿大,十二属相里却没有它。”

水族民俗能不能进行改革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水族民风民俗与其他民族的民俗一样,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上—切都是变动的,自然界在变化,社会在变化,随着水族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水族民俗必然要发生变化。 今天,水族地区同全国其他民族地区一样,都在搞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而要摘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就要在水族民俗中吸取那些健康文明的民风民俗,充分利用它们来为现代化服务;同时,也要努力清除那些陈旧落后的陋风恶习,使之能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一句话,对水族民俗也耍进行改革。 事实上,水族过去的许多古老的习俗已经改变。许多水族群众自觉不自觉地在移风易俗。比如清代道光年间,都匀的水族群众就对婚姻中沉重的“外甥钱”和大量的“送亲人”进行了改革,并制订乡规民约,对“外甥钱”和“送亲人”的数量作出了明确规定:—是外甥钱只准—两二钱为准、不许多出。女方出嫁只准送亲人最多十二个。如多去者,罚银二两四钱入公。” 又如,在水族群众中,过去有很多人信鬼神,信巫术,有疾病都要请巫婆或鬼师来治。但在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的传播普及,许多人再也不信巫婆、鬼师的那—套了,有病就到医院访医生治疗。 再如,过去水族择偶只限制在本民族内,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今天这种习俗也有很大变化。水族与汉族、壮族、布依族、苗族等相互婚配联姻的情况已展见不解了。 虽然如此,但由于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科学文化还比较落后,加之风俗习惯有它的相对独立性,并不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水族民俗的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既能成功的,我们必须作好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

黔西北的苗族迎亲时,选派的迎亲人是两个能说会道、办事精明的中年男子。他们所带的礼物一般是一桩三股绳。所谓“一桩”,是指给女家拉一头牛;“三股绳”,是三只羊,一只给女方舅舅家,一只给姑妈家,一只给新娘在男家认的干娘(这里姑娘一旦答应某一男家的求婚,都要在男家寨上认一妇女作干娘)。 此外,还要带六瓶烧酒,一坛甜酒,一床羊毛毡(或披毡).一架铁三脚架,一只铧口,一把长砍刀,六只鸡,一把伞,两双鞋。两个迎亲人一到女方家,就主动把这些礼物一一放下:把毡子(或披毡)先挂在女方家的织布机上,铁三脚架放在梯子上的楼口,铧口放在女方的床脚或纺车底下,长砍刀裹在毡子里一起放在织布机上。 据传,毡子和铁三脚架,是用于迎亲途中住宿时,搭棚遮雨,架锅煮饭的;长砍刀用于迎亲路上防身和砍柴烧;鞋子是新娘和伴娘穿的;铧口里塞进一些郎鸡草(蕨草),是给女方家哥弟犁地用的。迎亲人把东西放好后,再给女方父母行三拜礼(一步一跪),然后自己找板凳坐下。女方家这才去通知所有亲族做准备。 第二天,女方家族中的中、老年男子,秘密聚集在该家族中某一家的堂屋里,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为主婚人,另选出两个中年男子作为与迎亲者交涉的代表。在交涉过程中,他们全是用隐语。对于迎亲者来说,一方面要谙熟这些隐语的含义,同时还要机灵地对其隐语作出反应。如主婚人问迎亲者:“你们来我们寨上迎亲,有老人一同来没有?”意思就是指所有的彩礼都带来了没有?迎亲者就要马上答复:“一同来了。”然后主婚人又问:“如果来了,叫他掉过脸来,我们看看。”意思是,既然带来了,就让大家一一过目。这时迎亲者就要当着大家的面,把所带来的礼物一一交清。 此外,像这样的隐语还有很多,迎亲者都必须应答自如。最后,大小彩礼交接清楚了,主婚人将其点交给女方家,这时女方家才设宴招待众人。在宴席上,大家兴高采烈地唱酒歌,直至天亮。第三天,女方家准备把姑娘送出门时,在门口烧一堆火,姑娘就在火边梳头洗脸,不穿新衣裙,而是用马驮着,或者由两个亲哥弟背着。这一带的苗族认为,衣裙愈多愈荣华,女方家和新娘脸上越生光。

杏鑫娱乐登录地址_一只粽子的回想

这一日早餐,主食是一只米粽——内里包有肉馅的米粽,其间还有芝麻的点缀,味道还是相当不错,只是个头的份量稍显多了一些,一个人吃起来还是颇费些劲头。这些年,吃过了煎粽、甜粽和各种馅料的粽子,我似乎早已忘记儿时曾吃过的米粽的味道——已经一晃阔别快二十年的味道。 记得小时候,那是农村商业活动极不发达和囊中羞涩的年代,一年之中家里一般只在端午节前后才会包粽子,不像现在随时随处都可以买得到。那时候觉得包粽子是挺费糯米的,山区里一般的人家水田都不多,而糯米的产量又极低,为了养活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绝大部分的稻田都改种了籼稻——一种杂交水稻。因此,数量有限的糯米就逾显弥足珍贵。包粽子在家里从来都是一件大事,必须全家动员。先是到山坡上或者溪涧边,从一种低矮的竹科植物上采摘新鲜的粽叶,及时洗净、晾干表面的水滴。接着是准备粽子的主要食物成分——粽米,用筛子将优质的糯米从米粒中筛出,同时把糯稻稻穗上去谷后留下的禾杆烧成草灰,浇上泉水滤除渣滓,取得黄澄透澈的灰水——草灰含碱,传统上认为可以消灾去病。将筛出的糯米倒入灰水中浸泡一夜,第二天赶早便可以开始包粽子的工序。 每当这天的早晨,我总会早早地起床,和爸爸一起架锅烧水,上面放置一只蒸粽子用的竹抽屉。然后,妈妈和姐姐们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最忙碌的工作——包粽子。看着一粒粒泡得饱满发胀的糯米裹进一张张绿色的被子里,勾起了我无穷的好奇心,不顾姐姐们的再三警告,也学着她们的模样抓起米团包扎起来。在那个农村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的粽子是没有馅料的,并且形状也只有两种:一种是三角粽,一种是“枕头粽”——形似小枕头的粽子。我因技术不过关,包的粽子个头极小,大约比拇指稍大一点,还向妈妈撒骄着要给小粽子找“妈妈”,妈妈最终拗不过我,每次都会为我特制一只粽子——就是在一只大的“枕头粽”下吊着五、六只我包的小三角粽,这样小粽子就有“妈妈”了。这只粽子的两头还要绑上草绳,因为煮熟之后我还要斜拷出去“招摇过市”,炫耀我的小粽子有“妈妈”呢! 许多年后,我在异乡又陆续吃到内容更加丰富的粽子,馅料里有猪肉、鸡肉、豆类、芝麻和许多叫不上名的食材,味觉更加新鲜、食物更加精致,而包在外面的那层米粒以及最外层的粽叶,似乎早已沦为了配角。我已经许多年没有吃到那样纯粹的粽子,那种竹叶清香合着草灰厚重的味道,那种只有在回味中才能体会出香甜的味道……这未曾泯灭的味道时时在提醒着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生路上时刻保持一颗纯粹的初心,认清明天的去向,勿忘昨日的来处……

杏鑫娱乐登录地址_故乡的小桥

春风里怒放的油菜花 卫星视角下寂静的村庄 阳光明媚的春日,一扫连日以来阴冷潮湿的阴霾,妻子搬出在“回南天”里似手已经吸满水分的各式被褥,晾满了大小两个阳台。 一夜的电闪雷鸣、疾风骤雨,换来了满眼和风的春色,被湿冷的空气逼在室内多日的孩童,此时正在楼下快乐地奔跑着、欢呼着,尽情呼吸着屋外温暖而爽朗的空气。 我的心中,同时念着此刻的家乡,经历了昨日一番风雨的洗涤,今天想必也是一个碧空如洗的春日吧。在灿烂的暖阳下,那片土地定是一派春意怏然的景色,宽阔的田野上,到处开满金黄的油菜花,金黄的花簇沿着山坡上的梯田层层叠叠,一直延伸到山梁的尽头。远处更高的山间,绿意融融中开着红色和白色的花簇,红的是桃花,白的是梨花,将披满鹅黄新绿的山峦点缀得格外迷人。 或许是受着这般阴雨天气压抑得太久,某位表弟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晒出了故乡的照片,那里果然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田野上金灿灿的油菜花铺天盖地,怒放着这个属于花开的季节。照片里,那条熟悉的小河,在春日的暖阳里温婉地流动,我仿佛听到它那“哗哗”流动的水声——去年春日的某个黄昏,我漫步在村口的小河边,用手机录下了这般灵动的“哗哗”流水声,噢!这是伴随我无数次童年入梦的摇篮曲,这是母亲的怀抱一样温柔的声音。 照片里,只见一坐钢筋混凝土造就的小桥,横亘在小河的两岸,桥上是不锈钢金属栏杆。这座钢筋铁架的小桥还是第一次看见,河岸的地物依旧熟悉——这是村子下游的河段,曾是我儿时嬉戏的天堂。许多年来,我再未踏足此处,以至于从未知晓这座新架设的小桥,早已代替了儿时那座木制的小桥。记忆里,那座木桥从桥墩直到桥面,全部由浑圆的原木组成,它们由铁制的抓钉固定在一起。木桥的年月已经久远,原木的外圈不断受到风雨侵蚀,外层不断地剥落,仅剩下一根根并不规则却异常坚硬的木芯。 这座小小的木桥,连接着北岸的村庄与南岸的庄稼地,桥头两岸一南一北的天地,便成了儿时游戏的乐园。河的南岸是一片开阔的农田,田野后面的山脚下是开垦出来层层叠叠的菜地。春天,我们在对岸的南山上采摘映山红,寻觅蘑菇、蕨菜和竹笋,或是在山脚下锄地翻土,在菜地里播下一整年希望的种子;夏天,在桥头的河畔安静地垂钓,或是跳入河水中畅快地游泳,然后在河滩上玩着一整天的游戏;秋天,在田野上晒田、抓鱼、打谷子,或者背着小背篓,摘回熟透了的柑橘;冬天,在山上伐木、烧炭、采摘野果,在树林里设下重重机关和陷阱,捕猎山鸡、野兔和竹溜子。 桥面宽不足两米,原木之间的缝隙却有拳头般大小,赶着牛羊走在上面,颤颤巍巍的,人和牲畜的眼神里都会萌生一丝不安的情绪。记忆里的小河,不知发过多少次洪水,但小桥每一次都会安然无恙。每当河水暴涨之际,父辈们总会与洪水赛跑,赶在洪水将桥面淹没之前,将原木一根一根拆下,只留下四条光秃秃的桥墩。因此,儿时的我们,在岸上看着父辈们接二连三勇敢地跳入水中,奋力抢救小桥的每一根木材,心中满是佩服。我更是佩服那四条扎根在河中的桥墩,总觉得在这个世上,没有洪水可以打败它们。 每当洪水退去,小桥总会在第一时间恢复原样,在炊烟袅袅的清晨或是黄昏,它总会在咿咿呀呀的声响里,送走每一个离家劳作的乡亲,迎来每一个急切归家的农人。 如今,钢筋铁架的水泥桥,为乡亲们带来了更加安全和便捷的出行,也许再也不用担心洪水肆虐。旧时的小桥早已不见踪迹,南岸的田野与山间,依旧郁郁葱葱。曾经童年嬉戏的水边,早已经荆棘遍布、杂草丛生。 我想,下次回家定要亲眼看看这座水泥桥,在它的上面走一走,然后追忆一下儿时的情景。我想,我定会感念和喜欢这座新桥,而那座随风逝去的木桥,或许更适合封尘于早已平静的心底。 依然郁郁葱葱的南山 近年完成建设的钢筋混凝土桥梁

杏耀注册登录网_广西三江独峒乡干冲村举行侗族风俗“月也”庆丰收

2015年11月14日,地处桂湘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干冲村举办“月也”活动,来自三省区的众多侗族、苗族同胞举办赛芦笙、对歌、多耶、百家宴等民俗活动,喜庆丰收。“月也”意为侗族村寨间集体做客,是侗乡的一种传统社交习俗。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2621.html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