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比较多,与农事有关的节习主要有: 蚂螂节。水城、威宁等地的布依族,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三及正月十五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将事先用彩丝编成的“蚂螂”互相对打。相传,古时有一年稻谷正在抽穗,蚂螂布满田间地头,吞食庄稼,人们用石头打,赶不走蚂螂,反而坏了庄稼。后来人们用稻草扎成球对打,吓跑了蚂螂。人们为了纪念丰收,防止虫灾,在这几天都要举行这项活动,相沿成俗。 开秧门节。四月八,称“牛王节”或“开秧门节”。相传这天是牛王的生日,让牛休息一天,并用嫩草包糯米饭喂牛,表示慰劳。 龙晒骨。布依族有“六月六,龙晒骨,打湿龙袍晒四十天”的气候谚语,意为六月六是大晴天就好,若是下雨打湿了龙袍,就会连续40天不下雨,造成旱灾。故这一天人们就要像龙一样,洗澡晒太阳,表示节日求晴,以后求雨,粮食才能丰收。同时,这一天也是布依族祭社神、山神、田神的节日。祭山神的仪式同三月三大致相同。祭田神时,用竹片扎成大鸟状,或用纸剪成三角形插在田中,或用草灰包插在田中,并杀鸡或猪敬田神,祈求风调雨顺。 吃新节。农历七月的第一个“龙”日,此时稻谷出穗灌浆,丰收来临,家家户户用口袋到田中背新稻,其实只取几穗回家,用热水烫过后挂在神龛上,并与糯米蒸熟,连酒肉一同敬供祖先。 十月初一称“小年”,亦称“牛王节”,敬供牛王,祈求牛王保佑耕牛力大无穷,取得粮食丰收。同时让牛休息一天,要用米饭喂牛。
标签 : 杏鑫风情 › 300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元时,由于成吉思汗西征,把大批东来的回回军士编入“探马赤军”,参加忽必烈统一中国的战争。“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羊。”一边打仗,一边从事农业生产,即所谓“屯戍”人户。 忽必烈之所以这样做,一是由于连年战争,人民到处漂流,大批田园荒芜;二是为了维护军队和政府机构;三是人民要吃饭;四是避免社会动乱,让人们从事农业生产。至元十年,元世祖下令:“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 从此,大批军士在社的编制下,以农民的身份进行农垦。这样,从事农业生产理所当然地成为回族经济的基础。 回族人进行农垦的地区比较广阔,根据元朝当时军队驻防的分布而形成。由于蒙古军队先征服西北,所以就先在西北开始农垦。加之西北地域辽阔,土地面积大,发展为回族的主要农垦区。如从六盘山至黄河的宁夏地区和甘肃河西的五条河(即指全城河、赐支河、屯河、大通河和庄浪河)、今天青海回族聚居的河湟流域、新疆的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县和陕西等地。 《元史•世祖本记》对此都有记载,“忽撒马丁为管领甘肃、陕西等处屯田等户达鲁花赤、督斡端、可失合儿工匠干五十户屯田”,“至元二十七年……春正月,给媵竭儿(今新疆阜康县)回回屯田两千户牛种”。云南也是回回主要的垦区,赛典赤-赡思丁在此大搞屯田,使昆明、大理成为回族农垦的重点。 同时,还大搞水利建设,仅当时的昆明回民和当地汉民及其他民族人民一道就修挖了松花坝和金汁河、银汁河、马料河、宝象河、海源河、盘龙江六条大河,形成了六河灌溉系统,灌溉着万亩良田。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也曾下令征调散居在各郡的回回炮手到河南开封一带屯田,又以“河洛、山东居天下腹心,则以蒙古探马赤军到大府以屯之”。江南也有不少回族垦区。总之,元时回回屯田遍及全国,“天下屯田有二十余所”。这些垦区为发展回族农业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元朝,回族的政治地位较高,在政府任职的回民较多,他们得到了不少职田。“官达鲁花赤者,上路俸钞八十两,职田十六顷。下路七十两,田十四顷。散府六十两,田十二顷。上州五十两,田十顷。中州四十两,田八顷。上县二十两,田四顷。中县十八两,田四顷。下县十七两,田四顷。” 以此类推,大小官员都有一定数量的土地。还有些回回商人也买了一些土地,并且都有土地所有权,在各地形成了不少回回村寨,并构成了不同的村落经济类型,如粮农、菜农、果农、药材农以及各种复合交叉的类型。元代回民除了屯田以外,还兼搞牧业,喜欢养牛、羊、马、骆驼等。农牧业相互促进,有一定的发展。
苗族婴儿的满月怎么过呢? 婴儿满月,是大喜日子。产妇家要杀大肥猪,准备大量的酒,为婴儿举办“满月酒”。来客中,首先是舅家(产妇娘家)。他们接到婴儿满月的音讯后,即准备大量的礼品:舅爷送两挑米,一两只母鸡(若舅父家境较好,就根据产妇家有几位大爷叔伯,送几只母鸡)和五十个蛋;舅妈送两套童装。 此外,还有产妇未出嫁时,娘家已为其准备的若干背带、童衣、童帽等物,这时一并由一个或几个小伙子挑着,在外婆和舅妈的率领下,喜气洋洋地前往产妇家。产妇家看客人来到,即邀请本寨父老妯娌作陪。被邀请的女性均备有礼物,或三尺布,或一张帕子,用花带捆成一束,交给主人家。客人坐定后,产妇将婴儿抱给外婆观看、亲昵,之后再传给同来的舅妈们。 尔后,大家吃酒吃肉直到晚上。妇女们天黑后聚在堂屋或厢房楼上跳踩鼓舞,若无悬鼓可击,舞者们以足蹬楼板,发出响声足以与鼓声相比。跳累了,大家便站着吟唱酒歌,内容均为赞美和祝福之词。 第二天仍喝酒,喝酒歌。看见姑爹(婴儿父亲)走过,舅妈们禁不住戏谑一番,引起大家嬉笑,增加喜悦气氛。 第三天是高潮。舅妈们中午趁着酒兴,一边以语言戏谑姑爹,一边还动手动脚,弄得姑爹有时下不了台。而主人家的妯娌们在祖母的率领下,开始手涂猪油拌锅烟或酒拌品红,往外婆和舅妈们脸上画。外婆是攻击的主要对象。舅妈们躲藏推挡,喜笑颜开。或者以外婆为首,也反过来报复亲家母和妯娌们。他们称这些举动为“画花猫”,认为脸越画得花,小孩子越长得乖。 画花猫后,产妇家开始送客。时间视舅家距离而定,远者早走,近者晚走。但在临走之前,主人家要把本寨妇女赠送的布、帕子、花带全部交给舅爷,由他带回寨后自行分发。此外,主人家还要送客人每人一碗糯米饭,以供路上食用。
水族吃定亲酒的仪式极为隆重。来参加仪式的有女方的舅、姑、姨父母及表亲。他们除了带鸡、酒等物外,有的送箱子,有的送被面,有的送棉絮,有的送布料等。仪式前,女方家把男方送来的肥猪宰杀,煮熟,以猪头祭于桌上,所有礼金、银饰一并展出。供桌列为首席,其他宴席列为副席。围坐首席的主要是男女双方的证婚人,他们身份最高,而且能言善饮。仪式从念理辞《诘俄伢》开始,内容多是互相感激和对这门亲事的赞美。念完,双方举杯。首席上男女双方代表四人端的是四大碗媒子酒。 饮前,女方一代表用四言八句向男方提出要求,意即:姑娘到夫家受虐待,要靠你调解。对方立即表示承担责任。男方代表用同一语调提出要求:新娘出阁后,若不坐夫家,靠你劝说。对方也答应承担责任。于是四人站起,将媒子酒一饮而尽。 这时,未婚的新娘走出来,持壶向男方证婚人添酒,表示已正式认可这门亲事,并向证婚人致谢,希望今后多关照。证婚人欣然接酒,并将事先备好的红包(内装几个银元或几元钞票)送给新人,以褒其贤淑。 次日,女方近亲又联合办席请客。有些地方还兴在男方客人临走时举行取八字仪式,即在供桌上摆出四碗酒,其中一碗底下藏着新娘的生辰八字。男方媒人去取八字时,提一碗,就得喝完碗中的酒,一直提到藏有八字的碗为止。
(l)苗族。苗族认为孕妇不能看死人,不能摸尸体,不能参加埋葬。 外婆不能给自己女儿接生。外婆、舅妈以及出嫁了的姑妈不能进产房,据说进了会影响产妇“来奶”。 生孩子的人家,三天内拒绝外人入门。为防止外人进入,主人家用芭茅结一草标,置于门口醒目处。 孩子脐带要收藏好,不能乱扔。 新生婴儿不能向火塘撒尿,不能用热灰盖尿,不能用热水洗尿布,不能拿吃奶孩子的碗筷给大人用。洗婴儿碗筷的水不能喂牛,只能喂猪。 (2)布依族。布依族产妇不能固娘家生孩子,男人不准进产房。 婴儿未满月,产妇不准吃黏米饭、蔬菜和其他生冷食品。 婴儿未满月,产妇不准从堂屋神龛前走过,不能经过老人面前,不能打骂孩子,不能摸冷水。 (3)侗族。侗族产妇坐月子期间,不管天晴下雨,出门必须打伞或戴笠,以免冲撞天光。 产妇从怀孕到孩子满月前,房屋前后严禁装拆挖补。 孩子出生后忌踩生,尤其是妇女(为禁止生人人户,侗族南部方言区在门上挂草标示意,生男孩者挂一枚辣椒,生女孩者挂十字形草标加蛋壳)。而孩子的父亲也不能进他人屋,甚至连别人房檐下都不能走过。 (4)彝族。彝族妇女忌食难产而死的家畜之肉,否则将来也遇上同样的灾难。 妇女怀孕后不吃雌性家畜的肉,不吃兔子,不吃鸭、鱼、猪尾巴等。 妇女忌送自己的首饰、衣服给别人,否则影响生育和孩子的顺利成长。
苗族认为孕妇不能看死人,不能摸尸体,不能参加埋葬。 外婆不能给自己女儿接生。外婆、舅妈以及出嫁了的姑妈不能进产房,据说进了会影响产妇“来奶”。 生孩子的人家,三天内拒绝外人入门。为防止外人进入,主人家用芭茅结一草标,置于门口醒目处。 孩子脐带要收藏好,不能乱扔。 新生婴儿不能向火塘撒尿,不能用热灰盖尿,不能用热水洗尿布,不能拿吃奶孩子的碗筷给大人用。洗婴儿碗筷的水不能喂牛,只能喂猪。 专门给产妇做的饭菜,产妇吃不完不能拿给长辈吃,只能给晚辈或平辈吃。 产妇坐月期闻,不得随意出入大门和进别人家。洗用水忌倒在别人家门口,违者须向别人挂红赔礼。 产妇坐月,要专用一小板凳,此凳别人不能坐,她自己也不能坐别的凳子。 产妇坐月,要专用一小板凳,此凳别人不能坐,她自己也不能坐别的凳子。 外婆来看初生婴儿不能说夸奖之词,只能讲些难听的话,否则,对孩子不利。外婆吃罢满月酒回去时,要与孩子祖母吐着口水互相谩骂:“呸!稀罕你这个臭老太婆来我家,你给我滚!…呸!哪个喜欢看你家那个脏娃娃、丑八怪!”认为这样,鬼便不来纠缠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长。 小孩子换下的牙不能随便扔,只能扔床底下,扔时要说:“老鼠子,我与你换牙,坏牙拿给你,好牙拿给我。” 孩子剃下来的头发要放在干净或僻静处,不能用脚踩,否则对孩子不利。 孩子不能坐扫帚,坐了恐有鬼跟。不能关堂屋大门,关了,孩子不来,影响添口。
台江县苗族的婚仪程序是:新娘到男方家后,先用左脚跨进屋,后面的送亲人才跟着鱼贯而人。进屋后,新娘由新郎的妹妹领至东屋角,面东而坐,等候新郎家举行结婚仪式。 这时新郎家堂屋正中摆着一张长条桌,上放有一碗,里面盛着三条熟鱼,还有捏成坨的糯米饭,煮熟了的猪头、猪心、猪脚爪和猪尾巴,以及三碗酒。新郎家长面对供物就坐。一长者先向地倒一点酒,又掐供物少许扔于地上,以示祭祖。嘴里同时说着吉利语:“今天是吉祥的日子,喜气的时辰,满屋宾主,无比高兴,祝愿新郎新娘,百年偕老,相亲相爱,养女美像花朵,生儿多如浮萍。” 祝毕,端酒一杯献给新娘,并掐少许供品送到新娘嘴边。新娘不用手接,只用嘴挨一挨,即由送亲的嫂嫂代吃代喝。仪式结束,新郎家的房族亲友纷纷向新娘敬献礼物和喜酒,这些礼物、喜酒仍由送亲的嫂嫂代收、代喝。新娘只是在旁含笑致谢。 献礼之后,新娘被引去挑喜水或象征性地干些家务劳动。新娘挑喜水时,是由新郎的妹妹代舀水,一般舀三瓢:一瓢表示舀吉祥,二瓢表示舀富贵,三瓢表示舀子孙。新娘象征性地干家务劳动,主要是拿扫帚在地上扫几下,或者是到碓房去舂米等。礼仪结束,新娘便入新房休息,以后便是新郎家设宴招待送亲者和自己的亲朋好友。 也有的苗族婚仪也有这些内容,只是举行的过程不一样。如新娘进屋时,先用左脚跨过事先放在门边的火包,然后右脚跨入门槛进屋。待新娘在堂屋中间与伴女坐定,新郎的(叔)妈便来给新娘佩戴特制的银手镯。新娘腼腆地推诿不戴,妇女们强拉硬拽,要她戴上。戴好手镯,就叫新娘去掐事先摆在桌上的鲤鱼祭祖。 此时,老婆婆们唱起歌来:“姑娘啊!伸手掐鱼吧!掐鱼背脊梁,掐祭老祖神,祖神好保佑……上山同劳动,回家共火塘,发白又转青,牙缺又转长……”新娘听唱,羞答答不好再去掐鱼背,转而去掐鱼嘴巴。 妇女们见状,狂欢地唱道:“姑娘心灵巧,掐鱼掐得好,不伤鱼脊背,不坏鱼肝脑,活路做得熟,养育儿女俏!”唱罢,把鱼和糯米饭硬塞给新娘吃,然后由一嫂子携手,与伴女一同步人新房。
贵州侗族除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榕江、从江、锦屏、三穗、天柱、剑河、镇远及岑巩等县外,铜仁地区的玉屏侗族自治县、江口、铜仁、石阡等县市的侗族现仍保留有本民族的服饰特点。 据文献记载,侗族先民男女都穿裙子。到了清代,男子才改穿裤,女性则保持裙装传统。目前侗族上衣主要有三种款式,即左衽、右衽和对襟三种。女装三种款式都有,而男装则只有右衽和对襟两种。男装和女装的对襟不同,女装的对襟衣无扣无领,男装的对襟衣则有矮领,胸前钉一排布扣。 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款式是分别于不同时期形成的。元代以前沿袭古越人尊左的文化传统,穿左衽衣。到了元代,由于民族文化交流,对襟长袄开始流行于侗族地区。至今仍流行于黎平县羊洞、榕江县寨薅、从江县高增等地的紧袖、两侧开高衩,有的襟边镶花边的瘦长型对襟上衣,元代称“旋袄”。受汉族唐装影响,清代部分侗族地区开始出现右衽衣,当时被称为“琵琶襟”。 侗族传统服饰习惯上多使用青、蓝、白、浅蓝几种色调。 侗族服饰以妇女服饰最具特色,如果以黎平、榕江、从江三县交界地区的着装作为一种款型(以下简称“黎从榕式”),那么天柱、锦屏、三穗、玉屏、剑河的侗族服饰(以下简称“玉屏式”),榕江县属都柳江沿岸的寨蒿河和平永河以及黎平县属的天府、坝寨的侗族服饰(以下简称“寨蒿式”),榕江的七十二寨侗族服饰(以下简称“七十二寨式”)等则又分属于另外的不同款型。 贵州侗族服饰的习俗特点主要表现为:黎从榕式侗族妇女穿右衽无领短大襟衣,宽筒裤,留长发,挽成螺髻;玉屏式侗族妇女婚后大都穿右衽无领、钉银珠大扣的短大襟衣,着长裤,系围腰或腰带;寨蒿式侗族妇女着右衽无领大襟衣,衣长及膝,下穿长裤,上下衣裤边沿均镶有绣花花边;而七十二寨式侗族妇女,其服饰则以穿大袖右衽宽衣、着齐膝长裙为特色。
仡佬族在清代以前,进餐不用桌凳,蹲地就食。水西地区仡佬族食不用筷,以长柄木勺(俗称“马匙”)舀菜盛饭吃。在堂屋就餐,就座方位一般是老人及宾客坐上位(面向大门),其他同辈坐下位(背向堂屋),小辈坐两侧。除媳妇外,男女均可同桌用餐。 道真、正安仡佬族在年节、婚丧举办筵席时,分段依序摆席,先摆茶席,每人清茶(或汤圆、甜酒等)一碗,桌上摆出食糖、饼干、葵花子、花生、板栗、核桃、包谷花、炒黄豆等食物以佐茶。继而撤去茶,摆上香肠、卤肉、盐蛋、咸菜等盘及各种凉拌菜和酒一壶,以次序菜佐酒,称“酒席”。最后撤去酒席摆正席,有酥肉、粉丝、豆腐等各种素荤菜和扣肉两碗,以佐饭食。摆一道席称为“一台”,每道席吃了撤去称“么台”,一次筵席共吃三道席,俗称此席式为“三么台”。 仡佬族三月三祭山神。普定窝子乡仡佬族,每年由六户人家当值,负责挨户凑钱备办祭物。 三月初三前夕,由一人推空磨三转表示惊动山神后,于寨内各巷道喊:“去做客的快回来,我们要祭山神罗!”并依八寨地、石板寨、窝子、柯拖、新寨等地名顺序,呼请山神明日来享祭。 初三清晨,轮值人员或挑水,或提鸡,或拉猪上山宰洗,或于寨内大声招呼:“妇女们不要出门,我们要上山祭山了!”男子们纷纷会集于寨旁山神坡的神树前,生火安锅,用盐、花椒叶煮水当茶,用桦树枝扎约八寸高的小屋一座放在神树脚,取砧板、马匙、尖刀、牛角杯和十个碗放在小屋前的石板上。 鬼师点燃香、烛、纸请五位山神入坐,轮值人将猪、鸡、茶、酒、饭等一并陈列供祭。寨老对树跪着,鬼师站着念词祈山神护佑全寨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祭毕,众人就地共同食祭物。下午再祭一次,全体跪送山神后,本届轮值者将鸡腿交给下届轮值者。 除关岭、晴隆等少数地区的仡佬族外,普遍过三月三祭山神,只是形式、礼仪上略有不同。祭山神都是男子参加,大都为全寨活动。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在我国历史上,一直以汉族使用的农历为主,但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由于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不同,一些民族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天文历法,如傣历、藏历、彝历等。这些少数民族历法大多是建立在汉历基础上的,又由于少数民族分布于边境附近,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异域文化色彩。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和西部的德宏。早在两汉时期,傣族就与中原地区的汉族交往,并与中央政权建立了政治上的隶属关系。因此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很深。与此同时,傣族文化还受到印度传来的小乘佛教的影响。傣历和汉历一样,是一种阴阳合历,也使用干支纪日、纪年,有的地方也使用二十四节气,等等。但是傣历中的一些基本数据,又与印度历法有关。 傣历纪元定于公元638年3月22日(汉历唐贞观十二年戊戌闰二月辛已)。傣历是一种特殊的阴阳历,它的纪年是以太阳运动为依据来确定的。傣历中规定以太阳在黄道上进入白羊官官首(即春分点)到下一次进入白羊宫宫首为一年,年的长度为365. 258 75日,平年12个月,共354天,若八月为大月则355天;闰年13个月,共384天。 傣历以月亮圆缺变化来定月,规定朔望月为29. 530 583天。一、三、五、七、九、十一等奇数月为大月;二、四、六、八、十、十二等偶数月为小月。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但傣历又特殊规定,每隔4-5年,置闰一次,将八月变成大月。八月变大月的做法实质上是以闰日来调整月长,使其接近朔望月。傣历不但有闰日,还有闰月,置闰周期也采用十九年七闰法,闰月固定为30天,但规定设在九月,叫“闰九月”,这一点和农历不同。傣族把正月叫做“登景”,二月叫做“登甘”,其他月份用数字表示。 傣历习惯上把每个月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半月为15天,下半月为15天或14天,上半月从第一天开始,称为“月出一日”,“月出二日”,直到“月出十四日”。月中十五日傣语称“登柄”,即月圆之日(望日)的意思。下半月从第一天开始,称为“月下一日”,“月下二日”,直到“月下十四日”或“月下十五日”。下半月最后一天,傣语称“登达普”,即月黑之日(晦日)。由于傣历重望不重朔,又使用平朔,所以傣历初一与汉历初一往往并不重合,常有一天之差。例如,农历的初一在傣历中则有时是晦日,有时是初二。 傣历中也有七日一周的纪日制度,周一相当于公历的星期日,周七相当于公历的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