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风雨桥,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拔地而起。风雨桥又称花桥,是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是侗族文化的一种特色。 侗族风雨桥的简介 风雨桥(wind-rain bridge),是侗族独有的桥。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由桥、塔、亭组成。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因为行人过往能躲避风雨,故名风雨桥。 风雨桥。用木料筑成,靠凿榫衔接,风格独特,建筑技巧高超。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桥面铺板,两旁设置栏、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石桥墩上建塔、亭,有多层,每层檐角翘起,绘凤雕龙。顶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
标签 : 杏鑫注册网站 › 261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侗族的传统节日非常的多,而且在各个侗族聚居地的日期还不一样,但是侗族节庆、礼仪食俗还是基本一样的,虽然有些细节不同,但是所代表的寓意和祝福是一样的,同属于侗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月初一忌不送粪下田。传说古时,侗家有个非常勤快的人,正月初一挑粪放田,庄稼年年丰收。故正月初一清早要挑一担牛粪上田,在粪堆上插香烧纸,纪念他,以求当年粮食丰收。否则,粮食将长不好。 二月初七忌不浇犁耙。浇犁耙即表示当年春耕大忙开始了。如果忘记,必须于三月初六补浇,如此才会风调雨顺。 忌春雷。一种是第一声春雷响的那天忌下种;一种是以第一声春雷响之日为忌日,以后凡属此日不下种;或春雷后每隔12天为忌雷日,认为违忌,作物不发芽,不生长,即使棉桃开花了也要被火烧。 忌犯“煞”。每当太阳下山时,忌动土,忌动响,认为在此时挖土、打桩,乱敲打等就犯“煞”,犯到人体哪个部位,那里就病,须请鬼师化一碗“符水”喝下并擦患处方好。 祭太阳。在农历年底三十早上,日方东升,便在院子里摆一张方桌,点一盏12个捻头的灯火,摆12杯清茶及糖果等供品,燃15炷香,分插五方,焚纸鸣炮,迎接太阳。或在农历六月十九日清晨,红日未出,用一大一小两个方桌,重叠成台于高坡,上摆供品,遥望东方,念诵经文,献祭日神。 侗族的其他禁忌还有:二月、九月的丑日和未日忌下种;四月、二月的申日忌犁田;播种、插秧期间忌吹芦笙;渔猎时忌带肉食品;捕鱼时忌捕群鱼等。
贵州各民族传说主要有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和风物传说等几类。 人物传说主要是讲述有关历史人物的故事。这些传说的主人公大多是各民族起义领袖或某一历史事件的重要人物。作品如苗族的《张秀眉的故事》、布依族的《杨元宝的故事》、《王囊仙的故事》,侗族的《姜映芳的故事》、《吴勉的故事》和水族的《简大王的传说》等等。故事主人公往往具有传奇色彩,他们的言行代表了广大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因而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也有的人物传说是讲述有关神话中人物的,如彝族的《支嘎阿鲁》、布依族和仡佬族的《竹王的传说》等。 史事传说讲述历史事件的故事。如流行于贵阳一带苗族中,讲述贵阳一带苗族迁徙的《迁徙的故事》;流行于黔北、黔东一带汉、苗、土家、仡佬等民族中,讲述清代辗转在贵州思南、印江和务川等地十数年农民起义军英雄事迹的《白号军的故事》;流行于黔南一带汉、布依、水等民族中,讲述太平军部队根据贵州独山一带各族人民爱唱花灯的习俗在独山城外组织花灯演唱、聚集兵力、麻痹守军,一举攻破独山城的《太平军攻破独山城》等。史事传说与人物传说都涉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两者的区别在于史事传说以叙述事件为主,而人物传说则以历史人物的活动为中心带出历史事件。 风物传说是对地方山川景物、风俗习尚、器物以及名特优产品来历进行解释的故事。 山川景物传说在各民族中均有广泛流传。在各民族地区,凡名山大川、风景名胜,都有优美的传说。如著名风景区黄果树瀑布、花溪、小七孔等周围的布依族中,就流传着《黄果树瀑布的传说》、《花溪的传说》、《小七孔的传说》等;梵净山周围的土家、苗等民族中,就流传着《梵净山的传说》;黔东南苗族地区有一个著名的香炉山,当地苗族中就流传着《香炉山的传说》。贵州省威宁县境内有一个省内最大的天然淡水湖——草海,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是候鸟保护区,也是省内著名旅游胜地。当地彝族中,也流传着有关草海的传说。贵阳一带汉族中,则流传《甲秀楼的传说》。 风俗习尚的传说主要是讲述某种风俗习尚的来历。这类传说在各民族中也非常丰富。比如有关节日的传说、服饰的传说、某种饮食习俗的传说,等等。作品如布依族的《二月三的来历》、《六月六的来历》,土家族的《过赶年的来历》,苗族的《芦笙是怎样吹起来的》、《赶秋坡的来历》,水族的《端节的来历》,仡佬族的《结婚带伞的来历》,道真县一带汉族流传的《新娘出嫁做花轿的来历》等等。 器物的传说包括乐器传说、名特优产品传说等等,在贵州各民族中也很普遍。作品如苗族的《芦笙的传说》,玉屏一带汉族、侗族等民族中流传的《玉屏洞箫传仙韵》,流传在黔西南一带布依族中的《铜鼓的来历》和黔南三都一带水族中的《铜鼓的传说》等。名特优产品的传说主要有流传在道真一带汉族、仡佬族等民族中的《天麻的传说》,流传在天柱、锦屏一带侗族中的《人参的传说》,流传在仁怀一带汉族中的《茅台酒的传说》等等。
藏族人过去一般无姓,只有名。大多为四字之名,如扎西顿珠、索朗扎巴等等。随着时间的流逝,后来的达官贵人们为了使自己的家族世代相传,光宗耀祖,决定把家族名作为己姓,随之,便有姓氏,如噶尔•东赞玉宋、琼布•奔赛素孜、韦•邦多日义策等等。这种以家族名为姓之称谓类似汉民族的王氏世家、周氏世家。 同时,人们把领地名和封号加在自己名字的前面,以示自己是出身显赫地位的世家,一直延续到今,如宇妥.××××、颇拉.××××、拉鲁.××××、索康.××××等等。 自7世纪以来,佛教传入西藏使得藏人的名字有了些变化。虔诚的佛教徒都喜欢给家人取上具有佛教意义的姓名,于是将儿女带到高僧上师面前,来为小孩举行简短的取名仪式,并于结束后向上师敬献哈达及其他礼物。随着藏传佛教的盛行,现在西藏人民的名字很多都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如常见的强巴(弥勒)、桑吉益西(佛智)、江白嘉措(妙音海)、格桑(贤劫)、堪卓(空行)、多吉(金刚)、强久(菩提)、索朗(福)、措索(积德)等等。 藏族的出家僧人,名字和俗人完全不同。当某人要出家为僧时,无论岁数大小,皆经寺院住持(堪布)的剃度,并重新更换名字,取法号。从此,此人的俗名便消失了。上师一般将自己名字的一部分赐给小僧,如上师名字为土丹勒谢,其弟子名为土丹粗成、土丹杰布、土登贡嘎、土登尼玛等等。一个僧人或活佛,如果上升到地位较高的僧职,在其法号前应冠以僧职或封号。象帝师,帕巴(即八思巴).罗追坚参、堪布•江白赤烈。堪布是职位名称,江白赤烈是原来的法号。也有高僧活佛的名字前加上寺院或家庙的名字的,如贡巴萨寺的活佛土丹计扎,其全称为贡巴萨-土丹计扎。 一般平民并无姓氏,只有四字或两字的名字。为了称呼方便,人们也常用两个字来简称四个字的名字。如尼玛维色>;尼维、扎西次仁>;扎次;也有用前两字或后两字来简称。就是没有用第二字及四字来简称的习惯。 名字的含意: 不要再生啦>;仓决(女用名) >;穷达(男用名) 招弟来>;普赤(女用名) 活得长寿>;次旦 >;次仁 得来不易之子>;诺布 >;拉姆(女用名)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名字取的很低贱,孩子容易成长。如其加(狗屎)、帕加(猪屎)、其珠(狗仔)等。 另外还有用子女的出生日期来取名: 尼玛(日曜)、达娃(月曜)、米玛(火曜) 拉巴(水曜)、普布(木曜)、巴桑(金曜) 边巴(土曜)、朗嘎(三十日)、次松(初三) 次捷(初八)、次吉(初一)
布依族裙装主要可分为扁担山型和下募役型。两种类型服饰的花纹色彩也有差异。衣服虽均为青布小绣窄腰大领衣,盘肩、襟沿、袖口、衣摆都镶栏杆(花边)。但袖筒上的三截绣花镶边各不相同。 扁担山型服饰上下两截镶边为蜡染花布,花色各不相同,中间一截为自织的锦片。三道花边均环袖筒的外部,贴身部分空着。 下慕役型服饰上中两截为红绿两色绣花,下截在袖口处为白色,由姑娘们自己用手绘画。袖筒花边内侧不留空。衣服后摆部分,镶有互相叠压的多色布条,呈弧型。两种类型服饰的裙子均为蜡染白色长裙,裙长至足背。裙上花纹图案有白果、蕨菜、水涡等等。下慕役型裙装系围腰,而扁担山型则不系围腰,但以一次穿五六条甚至七八条裙子为美。 裙装还有若干亚类,它们各有特点。其共同之处是这些亚类都不戴更考或银碗。裙子一般用青布或蓝布做成。裙沿或裙中截均有各色镶边。衣服有的镶栏杆,有的不镶,系青布或蓝布长围腰。所戴头巾也各不相同,有的戴单层,有的戴多层,如此等等。 裤装流行面比较广,也可分为若干类型和亚类。较有代表性的是花溪型、惠水型、贞丰一六马型、望谟型、册亨秧坝型、安龙型、晴隆型等几种。花溪型服饰流行于贵阳市郊以及贵阳邻近县部分地区。其特点是:衣长过膝,无小领,右衽,衣襟边沿、盘肩、袖口及裤管下端镶栏杆。年轻女性将辫子盘于头上,辫子以红绳或红带子打结,额头留刘海,颈上挂银圈;胸前系围腰,胸口部分镶等腰梯形胸花,上绣花鸟图案。结婚生育后,用青布做成帽型戴在头上。 惠水型服饰流行于惠水县境。衣服比花溪型略短,裤子与花溪型略同。头饰与花溪型不同。姑娘编辫子盘于头上,结婚或生育后绾发髻于脑后,戴发网,插簪,用自织的白布包桶形罩于头上。平塘一带妇女服饰与此略同,可归为一类。贞丰一六马型服饰流行于贞丰县境和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六马一带,其特点是衣袖和裤管都比较肥大。衣服比花溪型短,盖过臀部(老年妇女衣服稍长),前后衣摆边沿均呈弧型。多用自织自染的土布缝制而成,颜色以蓝色为主。袖口镶一幅宽约五六寸的青、黑布料,盘肩为一块青、黑布料。窄领,大襟,右衽。衣袖接缝处和盘肩、襟沿镶栏杆。下装为青色吊裆直筒裤,裤管尺许,裤脚为毛边(不折缝)。系围腰。头上包圆盘型或牛角型头帕(姑娘和少妇多包为圆盘型,中老年则多包为牛角型)。便装一般不镶栏杆。望谟型服饰流行于望谟县复兴镇、乐园等地。妇女将发辫用青布帕或方格土布头帕盘于头上。上身穿士林布或青色土布右衽衣,衣短袖窄,不镶栏杆。下穿各色长裤。系围腰,上绣花卉图案,上端系带子钉两只银蝴蝶。多用编织的窄花带束腰。脚穿绣花布鞋。册亨秧坝型服饰流行于册亨县秧坝等地。
贵州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主要有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白、瑶、壮、畲、毛南、蒙古、仫佬、满、羌等民族。根据贵州省人口普查资料,全省少数民族分布面广,居住分散,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苗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个自治州及安顺市、贵阳市郊区、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和松桃自治县。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黔南、黔西南两个自治州及安顺市、贵阳郊区、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 侗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及玉屏、万山等地。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铜仁地区和遵义地区。 彝族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 仡佬族主要分布在遵义地区、安顺地区、铜仁地区、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 水族主要分布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及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榕江等县。 回族主要分布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兴仁县、平坝县、普安县、六盘水市、贵阳市。 白族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市。 瑶族主要分布在荔波、榕江、从江、望谟、丹寨等县。 壮族主要分布在从江、黎平、独山、荔波等县(市)。 畲族主要分布在麻江、凯里、都匀、福泉等县(市)。 毛南族主要分布在平塘、独山、惠水等县。 蒙古族和满族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 仫佬族主要分布在麻江、凯里、黄平、福泉、都匀、瓮安等县(市)。 羌族主要分布在石阡县、江口县。 除了这些世居民族外,还有一些因工作、参军等原因迁居贵州的其他少数民族,他们的人数都比较少。 贵州汉族使用西南官话(属汉语北方方言)。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羌族、蒙古族、土家族已改用汉语外,其余各民族均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均属汉藏语系。其中苗语、畲语和瑶语中的一部分属苗瑶语族苗语支,布依语、壮语属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侗语、水语、毛南语、仫佬语属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彝语、白语属藏缅语族彝语支,仡佬语因其内部各支系语言差异较大,且深受其他民族语言的影响,其语言系属至今未定,也有学者将其归为仡拉语族。 历史上,贵州少数民族中大多没有文字或通用的文字,只有部分少数民族有本民族中局部通行的文字,如彝文、水书、苗文以及布依族、侗族借汉字形义偏旁部首或汉字字音而造的方块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相继组织专家为布依族、苗族、侗族等创造了拼音文字,同时对彝族传统文字进行改革,在各地试验推行。
布依族在求子方面,旧时有搭花桥之俗。具体做法: 由舅家送来一对整齐的竹子做桥杆,巫师用红绿纸剪成一些花朵和人的形象,贴在桥杆上面,再用红线、红蛋、红布等物祭之。有的是在三岔路口或水沟上,用石板搭过路桥。在贵州的望漠、贞丰、镇宁、紫云等布依族地区均有此俗。 一旦妇女怀孕生孩子以后,布依族即为婴儿举行诞生礼,时间多在妇女生孩子后第三天,他们称之为“更三罕”,相当于汉族的“打三朝”。这天早晨,四方亲戚女友带着礼物前来祝贺,礼物有布、衣服、小帽、小鞋、包片、米、糯米面、母鸡、鸡蛋等。娘家要送背扇(方形片状,用布做成,里衬硬垫,面绣花纹,左右结带,专供背小孩用)、尿片、小被窝、小衣服、帽、鞋等。还请布瘴来叫魂、卜卦、驱鬼。是男孩,供桌上放一本书、一支笔;是女孩,则放一把剪刀、一块布。若算命先生认为孩子命不好,得找保爷。保爷有两种: 一是与婴儿天干地支命数相合的人。找这种保爷,需先请人去说合,对方答应后,即约定吉日,备办礼物,届时背起孩子同一些女友亲戚一道去拜认。这天也像办喜事一样,杀鸡宰猪,请亲友吃席。保爷当着众人面给孩子写八字、赐名字(有的随保爷姓取名字),然后让童男童女二人用方盘盛上.接回家来,放在神龛上。从此两家亲如手足,往来无间,当地称为“打干亲家”。 二是石神、树神。拜这种保爷,只需用酒供奉,把鸡血洒在神石、神树周围,把鸡毛贴在神树、神石上面或把一小块红布钉在上面,让孩子跪拜叩头即可回家。以后凡遇重大节日,大人和孩子都要去供奉一番。
维吾尔族有戴帽习俗。维吾尔族的帽子有皮帽、单帽和花帽,总称为“巴西克依木”。各种帽子的地区特点都很强。 维吾尔族男子冬季多戴无舌卷边的皮帽。维吾尔族皮帽业有悠久的历史与特色。维吾尔皮帽有男女、年龄、教阶和区域之分。地方皮帽有阿图什帽、伽师帽、喀什帽、和田帽、于田帽、叶城帽、麦盖提帽、英吉沙帽、库车帽、哈密帽等。皮帽用料为经过加工的动物皮、丝布、毛布、棉布等,依据皮种及形状还可分为白皮帽、长毛皮帽、宽边皮帽、沙干皮帽、帕帕可皮帽、索古皮帽、圆顶边皮帽、长耳皮帽等。 夏季维吾尔族男女都戴绣花小帽。其种类有: 巴旦木花帽。以巴旦木杏核添加花纹为图案,纹样丰富,多是白花黑底,古朴大方,是一种男用花帽,最早流行于喀什地区,后遍及全疆,但仍以喀什人戴的最多。 翟尔花帽。即金银丝线盘绣花帽,是姑娘、妇女最喜爱的一种花帽,所绣的花少数是立体的,是喀什又一种有特色的花帽。 塔什干花帽。原为塔什干地区流行的一种花帽,现在是对格架绣几何形纹花帽的通称,以叶城最多,和田绣工最为精细,色彩对比强烈。 格来木花帽。即扎绒花帽,帽似地毯绒面,也称地毯花帽,绣法费丁,比较少,但为青年男女喜爱,以和田最多。 金片花花帽。是用压、镂花纹金片缀饰,堂皇富丽,是旧时富家妇女戴的一种很贵重的花帽,多流行于于田一带,现时已很罕见。 库车花帽。流行于库车县,多有深色的绒底,花和底空间相宜,花纹颜色较鲜艳,古色古香。这个最能代表中国新疆的传统文化。 玛力江花帽。即串珠亮片花帽,库车为最早流行地,现已成为一种姑娘和小女孩最常戴的比较多见的花帽。 吐鲁番花帽。是吐鲁番、鄯善、托克逊县流行的一种男女老幼都戴的花帽。特点是花大底小,给人以充实饱满之感。颜色红艳,其他地区老年人不戴这种艳丽的花帽。 伊犁花帽。流行于伊犁地区,花纹纤细、色调柔和、雅致大方,男女皆可戴,也常衬在皮帽内;伊犁地区还流行一种扎纹紫红绒、黑边的曼切斯特小圆帽。 金银织锦花帽。边缘缀有对鱼、对蝶及其他各种形状的金银片,流行于新疆东部哈密地区,亦称哈密花帽。 曼波尔花帽。顶绣四组圆形纹样,边有四组长方或圆形纹样,是最普通常见的一种男女老幼都可戴的花帽。 五瓣花帽。维吾尔人称“白西塔拉朵帕”。一般的花帽由四瓣拼缝成,而这种帽子多一瓣,纹样较简单,颜色清爽,有串珠、平绣、挑花等不同品样,是一种儿童戴的花帽。 奇曼花帽。也是普通常见的花帽,以米字为骨架,奇曼古丽花枝叶交错,花纹以枝杆联结或用线条分隔,成多个正反三角、菱形格局,用冰裂纹或点线绣成底纹与主花相映衬,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又称奇曼-塔什干花帽,以知识分子戴的最多。
早期的蒙古族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新中国成立后,蒙古人的民风民俗与汉满等族逐渐接近。 蒙古族人非常讲究礼仪,“是百灵就要唱出最美的歌调,是文明人就要讲究礼貌”,这两句有名的谚语,生动反映了蒙古族讲究礼貌和崇尚礼仪的优良传统和民族风尚。 蒙古族的礼仪最重要的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请安。 献哈达 这是蒙古族世代相传的礼俗。哈达,是藏语音译,意思是一种“礼巾”。哈达的质地多分丝绸、绢纱、棉布等,颜色有白、蔚蓝、浅黄,其中白色是最常见也是最高贵的颜色。敬献哈达多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节使用,表示敬意和祝贺。献哈达的姿势很有讲究。旧时给王公或佛像敬献哈达,必须用三尺长的质地最好的白绸子,要双腿跪下,用张开的两手高高捧着,举过头顶;对尊者和长辈献哈达,身体要略向前倾,两手捧着哈达举过头顶,放到接受者的座前或足下;对平辈,只要将哈达送到对方手中或腕上就可以了;而对小辈或下属,则将哈达系在他们的颈上。接受哈达的人,通常动作姿态要同献哈达的人一样,并表示谢意。 递鼻烟壶 也是蒙古族的古老习俗,同时是日常交往中晟普遍的相见之礼。鼻烟壶有一立方寸大小,形状不一,常见的有扁圆形、椭圆形、圆筒形等,壶身一般绘有彩图。壶料用杏树根、冬青根、玻璃、陶瓷、玛瑙、玉石、翡翠等制作。壶内装有带香料的烟粉或药末,嗅一下可以提神。到蒙古族家庭中做客,好客的主人就会拿出鼻烟壶,敬给客人嗅一嗅,或者客人从瓶中倒出一点儿粉末用手捻搓后用鼻吸入,在日常交往中,这种礼仪表示敬意和友好。 装烟 到蒙古族人家做客,主客还有相互装烟的礼俗。一般是客人先取出烟袋对主人说“请吸烟”,主人边答应边用客人的烟袋装自己荷包中的烟,点好火后,递给客人。客人接受后,电同样取出主人的烟袋,装自己的烟,点火后递给主人。装烟有上下、长幼、先后之分,一般先给尊者、长者、先来者。 请安 也就是问好。蒙古族同辈相见要相互问好,否则为失礼。遇到长辈,晚辈要首先请安,如骑在马上要先下马,坐在车上要先下车,以示尊敬。男子请安,单屈右膝,女子则屈双膝。 蒙古族的敬茶和敬酒也很有特色。客人来了,主人必须沏茶,再有客人来,壶中的茶即使是新沏的,也必须倒掉重沏。蒙族人倒茶还讲究倒满茶,以显示主人的热情实惠。敬酒的场面更是热情奔放,如果客人表现得比较客气,主人就会用诗一般的语言歌唱劝酒,一曲比一曲热烈,直到客人把桌上的酒全部喝光,主人才会心情舒畅地与客人握手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