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伏从7月11日开始到8月19日结束,共40天。 暑伏,有的地方也叫数伏。说的是北方进入夏天最热的时候,一般是从小暑开始,每十天为一伏,共三伏,所以暑伏天又叫三伏天。 2023年暑伏时间表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暑伏是怎么算的 在我国使用的农历历法中,有一种“干支纪日法”,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字相配组合成60组,用以编排年、月、日、时的顺序,周而复始,重复使用。 根据“干支纪日法”的规定,三伏天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由于现在的日历中很少标出“干支”历法,所以一般看不出哪天是“庚日”,这需要人们去查询老皇历。由此,传统的计算伏天的方法是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标签 : 加入杏鑫会员 › 281个相关结果 0次浏览
2023年入伏时间:7月11日; 2023年中伏时间:7月21日; 2023年末伏时间:8月10日; 2023年末伏最后一天:8月19日; 2023年出伏时间:8月20日。 夏有三伏,分别是初伏、中伏、末伏,这是我国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又闷热的时间段,入伏后意味着我国各地进入上蒸下煮的高温模式。 初伏和末伏的持续时间都是固定的,都为10天,而中伏的持续时间有长有短,要么是10天,要么是20天,因此整个三伏天要么有30天,要么有40天。如果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那么中伏就为10天;如果夏至到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那么中伏就为20天。 2023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今年三伏天的时间从7月11日一直持续到8月19日,总共40天。
北方没有梅雨季节。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 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 各地区梅雨季节的时间 南方雨季为4-9月,北方雨季为6-9月。 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明显的国家,其降水的季节分配差异较大。在此季节常常出现大雨和暴雨,其降水量约占年总量的70%左右; 1、一般南方雨季为4-9月,北方为6一9月。 2、下雨的旺季是指每年降水比较集中的湿润多雨季节。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明显的国家,其降水的季节分配差异较大。在此季节常常出现大雨和暴雨,其降水量约占年总量的70%左右,因此,雨季表现也比较明显,易造成洪涝灾害。 3、梅雨季节,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2023年7月11日是入伏的第一天,7月20日入伏结束;7月21日是中伏的第一天,8月9日中伏结束;8月10日末伏开始,8月19日末伏结束,8月20日出伏天,整个三伏共40天。 入伏意思是进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 出伏意思是过了伏天,伏天结束。 入伏后天气为什么热 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长,白天时间长,阳光照射的时间也长,地表吸收的热量远大于支出,这就使地面一天天聚集的热量增加,温度持续增高,在三伏天期间地表热量的积累达到高峰。 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七、八月份正是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
2023年入伏第一天是7月11日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入伏是什么意思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入伏的依据。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三伏天的气候气温分析 因为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三伏天闷热的重要原因。在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了。 而进入了末伏天后天气渐渐凉爽,早晚比较凉快,中午还是比较热,每个地区会有所不同。因为末伏已是立秋后,即使是俗称的“秋老虎”,白天热,早晚还是凉爽的。 三伏天养生食物推荐 苦瓜 苦瓜是清热下火的首选之菜。苦瓜有排毒,降温,防署的功效,另外,苦瓜还富含维生素C,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还有美容养颜护肤的效果。 番茄 番茄是夏季餐桌上经常出现的蔬菜,番茄中富含维生素C,是女孩子美白护肤首选的蔬菜。另外,番茄还有杀菌,防癌,凉血,清胃健脾之功效。夏天食用番茄,还可以防暑。 黄瓜 黄瓜中含有粗纤维、维生素B1、核黄素、烟酸、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有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消肿利尿,治咽喉肿痛,四肢浮肿、热痢便血的作用。除此之外,黄瓜还有减肥疗效,夏季蔬菜,黄瓜是不可或缺的。 芹菜 芹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B、P的含量较多。矿物质元素钙、磷、铁的含量更是高于一般绿色蔬菜,芹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有药用价值。芹菜还是凉性蔬菜,夏天可以根据饮食爱好适当食用。 三伏天如何防暑降温 1.口渴后不宜狂饮 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如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2.不宜过量饮酒 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3.常备防暑药物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应准备一些防暑药物,常见的药物和食物有: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金银花、菊花、荷叶、西瓜。
2023年7月11日开始入伏,到7月20日入伏结束,要正式进入中伏,7月21日中伏开始,到8月9日中伏结束;8月10日进入末伏,8月19日末伏结束,整个三伏共40天。 超长版的三伏天的特点 1.容易出现极端天气 三伏天期间,各地的极端天气事件很多,例如高温、暴雨、洪水、冰雹等,不仅会对农作物造成损害,而且还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为三伏天期间,天气炎热,太阳很毒辣,人们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和生活,不仅容易中暑,而且容易中暑后引发身体不适。所以,对于农民来说,三伏天期间要注意防暑防晒。由于三伏天期间气候比较炎热,所以一些体质较差的人需要注意防暑防晒。 2.闷热感比较强 因为三伏天期间,气温高,湿度大,人体感觉热辣,如果再加上闷热感强烈,容易出现中暑。 3.天气易反复 因为三伏天期间气候比较闷热、潮湿,人体很容易受到影响,尤其是老年人、小孩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果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 4.炎热的时间比较长 由于今年的三伏天持续时间长达40天,所以在高温天气下要注意防暑防晒。
2023年三伏天从7月11日开始,8月19日结束,历时40天。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计算方法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地支的数字是12个,“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初伏中伏末伏哪个最热:中伏 俗话说热在中伏,2023年中伏从7月21日开始,总共20天。在这个三伏的30天里,一般来说,中伏的10天是最热的时候。中伏最突出的特点是“热”,而且是“湿热”,“桑拿”天气让人难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蒸笼。 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 三伏天养生原则 1、起居调整 夏季的光照时间长,所以入睡时间会较晚些,但切记要早些起床。在早晨可以进行晨运,在安排锻炼的时候,要避开烈日之时,注重加强防护。午饭后,需要安排小憩,30分钟为宜。炎炎盛夏,每天洗一次温水澡有利于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 夏日容易受到风寒湿气入侵,睡觉时不宜扇类对着头部、脚部送风,不宜夜晚长时间露宿。在空调房里,不宜室内外温差过大。夏天出汗比较多,衣服要勤洗,常穿湿衣容易使人得病。 2、饮食调整 三伏天饮食要以清暑、益气、滋阴生津为主。应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夏天暑湿重,湿气容易困于脾。同时,在夏季人们容易吃冷饮雪糕之类的冷食,特别容易刺激肠胃,容易出现胃部疾病。所以,建议三伏天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例如薏米红豆粥、绿豆、百合等,都是容易消化吸收,是夏季很好的食品。 3、运动调整 夏天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比较凉快的时候。可以选择在公园、湖边、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可以选择慢跑、瑜伽、散步等一些有氧运动。当出汗过多的时候,可以选择饮用盐开水,切记不能运动后立即喝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直接洗澡,否则容易诱发寒湿麻痹症等一些疾病产生。 4、三伏天“冬病夏治” 在冬天落下的疾病,可以利用三伏天炎热的天气,加上食疗、针灸等方式进行治疗一些慢行疾病。冬季的疾病很多是因为阳虚盛引起的,而三伏天气,是人体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是调理身体的最佳时期。这时候,冬病夏治就不能吃任何寒凉食物,要以温补方式驱寒气。
2023年7月11日入伏,8月19日出伏,共40天,这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入伏时间怎么计算 “夏至三庚数头伏”,意思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便入伏了。2023年的夏至日是6月21日,这天为“庚戌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在7月1日,为“庚申日”,往后每隔10天为一个庚日,因此,夏至后的第二庚日在为7月11日,这一天为“庚午日”这一天为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这一天也是入伏的时间,为“庚午日”。所以今年入伏的时间是7月11日。 今年的“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吃饺子:平补效果好 头伏吃饺子,饺子在中国出现的历史时间已有一千多年,伏日人们食衣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营养专家认为,伏天不能热补或温补,最好平补,饺子正适合平补。饺子含糖类、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二伏吃面条:驱病败心火 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热之时,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逐腠理之外邪。 三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面条出锅后用凉开水过几遍。 三伏吃烙饼摊:恢复补营养 到了三伏的时候,人体消耗已经到了一定程度,该瘦的人都已经消瘦了很多。所以,这个时暌要适当多补充营养,恢复体力。 烙饼除了面里的营养外,其他营养素都严重不足。这时如果加上鸡蛋,就可以达到饮食多样化及营养均衡的标准。
今天入伏,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三伏天”来了!从7月11日到8月19日,今年的三伏天长达40天! 三伏天也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入伏”后,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 如此高温下,很多人都会有一种症状——懒得动,而且相对会食欲大减,吃的也少了。 正因如此,三伏天更适合减肥,这种状态下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 因为三伏天的炎热天气会帮助卡路里的消耗,等于加上了一个被动消耗的技能,而叠加了这个buff之后,运动消耗的卡路里会明显高于冬季,减肥也就变得相对简单了。 另外,汗液蒸发快,也会导致身体中的毒素可以快速地被排出体外,而且夏天身体新陈代谢加快,有利于脂肪的消耗。 同时,食欲减退也非常有帮助,高温下基础代谢率高+消耗增多,运动健身都会事半功倍。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效果相对更好,但是三伏天并不能盲目锻炼,否者会导致身体无法承受,没有空调的话要尽量选择清晨或晚间锻炼,运动大汗之后也要及时擦干,并避免立刻喝冷饮等。
2023年二伏是7月21日到8月9日,共20天。 二伏又叫中伏,通常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是夏天最热的一段时间。 2023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23年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中伏吃什么传统食物好 1、吃面 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 伏里还可以吃“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2、喝茶 二伏借茶消暑又成了人们的首选。专家指出,夏季喝茶不但可以驱暑消夏,还有很多保健效果。茶叶所含的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多种成分,不但有解除油腻,帮助消化,减肥作用,而且还对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夏季最宜喝绿茶,“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一年四季要根据茶的品种来选择才会达到最佳效果。夏季,以饮绿茶为佳。绿茶性味苦寒,可以清热、消暑、解毒、止渴、强心。 3、吃鸡鸭 三伏天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又是人体消耗最多的阶段,有些人因为吃不好、睡不实,受到炎热的煎熬,出现疰夏、苦夏症状,所以,老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因此,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故三伏天也是进补的最佳时机之一。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烧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 其实二伏吃鸭比鸡更好,因为鸭肉特别适合夏季食用,鸭属水禽,性寒凉,特别适宜体内有热、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能从鸭肉中获得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营养,而且能防治疾病,老话说得好:“防苦夏,吃吃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