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的香格里拉 坪坦村
卷首
多少行色匆匆的旅人,相逢在山水间。
青石铺就的长巷,飘散着古寨的淡淡烟火。偶有行人悠闲走过,把记忆遗落在时光里。
这是一个吹着风都可以让人沉醉不已的侗寨。
青瓦木阁下,流过几多冷暖交织的光阴;老旧的花桥上,多少人看过几度春花秋月。
无论你从何处来到这里,都会误以为这里就是梦中的故园。
在这里,观山水风光,也看人间烟火,倒空内心,也充盈着内心。
景深
这个族群的生活模式,堪称和谐社会的“原始版本”。他们活得如此悠然自在,岁月静美。
坪坦河静静地流淌,蜿蜒在湘西南边陲,一个个侗族古寨,如明珠般次第点缀在这片流域,造型各异的风雨桥横卧其上,构成风情万种的“百里侗文化长廊”的核心区域。
走过绿油油的稻田,穿过长长的普济桥,迈进古朴的寨门,一个宁静而不失生气的世界豁然洞开。
这里是坪坦侗寨,悠然矗立在坪坦河畔。两旁树木葱郁,远处山花烂漫,眼前一片青瓦房脊,翘角飞天,参差错落的吊脚楼,静静地卧在山谷水边。高耸的鼓楼,默默守护着这方土地的祥和。
霞光掩映的晨晓,第一缕阳光刺破晨雾,从山头一泄而下,为宁静的村庄披上了一件柔和的霞裳。远处飘来悠扬的芦笙声,吹绿了漫山遍野的草木,随处萌生着动人的真灵。
正值稻子扬花吐穗的时节,我站在廊桥上望向远处。鸟儿清脆的鸣啾不时掠过耳畔,甜咧的稻花香,被清新的河风裹挟着,扑面而来。闭上眼,仿佛看见一片金黄色的稻海,还有农人们脸上丰收的喜悦。
夜幕降临,能歌善舞的侗家儿女聚集在鼓楼里、花桥边,高亢的芦笙,悦耳的侗笛,流畅的琵琶,悠扬的山歌,划破了长夜的寂静。
外面的人走进侗寨,首先会陶醉于村寨的神奇秀丽;深入进去,会感叹这片土地上的族群,没有起伏跌宕的故事,只有冷暖交织的人间烟火,不紧不慢地飘荡着,洋溢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早就听说侗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这个族群的生活模式,堪称和谐社会的“原始版本”。他们活得如此悠然自在,岁月静美。他们相信,寨中的萨坛和那座普济桥,共同护卫着这片家园的宁静,谁也夺不走。
千百年来,叠满风足雨迹的石板路,默默地定格着历史的镜头,衔接着一段又一段未来。我小心翼翼地从古驿道的这端举步,走进古寨深处,试图解开他们与自然为伴、与周围和谐的密码。
◆◆◆
回首
无
言古道话沧桑
时间的长河波光粼粼。作为古越人后裔,侗族先民逐水迁徙,来到了这里,千百年来,他们以土为本,以水为命,以树为亲,于坪坦河畔撒下辛勤的汗水,缔造一片旖旎风光。
听寨中的老人讲,历史上的坪坦村是湘桂边界古商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至今,村里还保留着一段古道。
相传,当年西蜀丞相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时,曾走过这条驿道;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石达开进军通道之时,也曾在这里策马扬鞭,一路撒下了起义灭清的豪情壮志。
“通道转兵,中国转运”。1934年12月12日,工农红军长征时中共中央在通道老城县溪镇召开了“通道会议”,从此实施了西进贵州的伟大转兵战略,其中一部分红军就是踏着这条古驿道上的青石板,翻过坪坦乡的芋头地界,踏上了黔东大地。
跨河而居的坪坦古寨,在公路不发达的年代,还是有名的商贸物资集散码头,水运繁忙。那时,山外的“洋货”由洞庭、沅水水道上来的商船承载着逆流而上,一路换小船分散装运,直到坪坦乡的坪坦河流域为止,改为力夫肩挑运往桂北。
走在沧桑的青石板上,路旁有野草摇曳,眼前似有策马而过的身影飘过,耳边响起了“嘚嘚”的马啼声,远处的廊桥下,则浮现出只只满载货物的小船。
我不禁好奇,这方土地到底承载了多少悲欢,定格了几度春秋,才沉淀出如此平静的生活图景?抑或是这群侗族儿女们,生来就有处变不惊的气度?
当年,作为古越人后裔,侗族先民逐水迁徙,来到“南楚极地,百越襟喉”的通道,定居在千山万峰的臂弯之中,就是要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正因为此,坪坦村才将侗族传统的语言、服饰、建筑、饮食、礼仪、信仰、节令等文化习俗保存得较为完好,成为侗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带,“百里侗文化长廊”的中心地带,亦是坪坦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
改革开放给侗乡带来了幸福安康,新农村建设为村寨带来了文明富裕。而近年来,在国家民委的指导下,通道县政府、县民宗局以及坪坦乡党委、政府,在坪坦村开展了侗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工作,结合全县整村推进扶贫规划,全体村民积极参与,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同时,开拓出一条新的致富路。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旅游业发展起来了。村里新添了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厕、游步道、小花园、休憩亭、消防池、交通道路、停车场、旅游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建立完善了一套管理体系和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古朴的石板路、孔庙、中心鼓楼、萨坛、普济桥等文物古朴依旧,道路却更加宽敞整洁,农家庭院更加洁净有序,连寨中的芦笙坪也更加宽阔起来,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个现代、大气而不失民族特色的芦笙广场。守护多年的各种资源,就这样呈现在越来越多的旅人眼前。
尽管迎来了诸多赞誉,送往了一批又一批客人,外面的浮躁之气似乎在这里无处扎根,勤劳朴实的侗乡人民,秀美的山水草木,传统的民俗文化一如从前,散发着浓郁、古朴、迷人的魅力。
◆◆◆
栖息
浸润山水的巧夺天工
溪边的平地上,他们建起鼓楼、吊脚楼,修建学堂和戏台。鼓楼层级而上,直探苍穹;风雨桥连通向外,寨门巍然守内;吊脚楼依山就势,沿纵深方向层层延伸。
侗族人建寨先建鼓楼。鼓楼是侗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侗寨人议事、集会、娱乐都会来到这里,它象征着团结,是侗族人的圣地。
坪坦村共有5座鼓楼,巍然挺立在各团寨内,其中以大团寨鼓楼最为雄伟壮观。鼓楼的主体建筑为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柱子、排枋、穿枋、瓜配枋等,均由栓、榫连接,牢固而严谨。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瓦檐上彩绘或雕刻着山水、花卉、龙凤、飞鸟和古装人物等,栩栩如生。楼内设有火塘,冬日众人可围坐烤火。
鼓楼附近,就是芦笙坪和戏台,共同构成村寨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俨然侗寨的心脏。
“黎人居处,构木两重。上以自居,下以畜牧。”(宋•范大成 《桂海虞衡志》)建好了鼓楼,坪坦人便沿着小溪建住房,高坡吊脚,就坎填平,尽量向空中伸展,因地制宜。吊脚楼由杉木搭建,顶覆青瓦或杉树皮,一层放杂物,二层住人,三层做仓库或客房。吊脚楼的二层,一般会装上栏杆,空敞通风,相当于阳台,是女儿家做针线活的好地方,也是青年男女谈情对歌的“歌堂”。
古老的侗乡山寨“无溪(河)不花桥”。风雨桥乃郭沫若先生的命名,当地人习惯称花桥、福桥或风水桥,也是侗族建筑文化的象征。
通道的风雨桥很多,坪坦村的普济桥称得上是一个典型代表。它横亘于坪坦河上,为单孔伸臂梁式廊桥。全长31.4米,桥面宽3.8米,桥廊由11廊间连接成一体,木质四柱三间排架结构,两头有风火墙。
据考,普济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清光绪年间得到复修,民国期间又维修过一次。全桥无一根铁钉,东头与西头的桥基借就河岸自然形成的土堆,在外表砌石墙和半空心石墩,伸臂梁插在两端石墩内,以大卵石弹压,然后叠梁再压卵石,直至两岸伸臂梁合龙。
当时工匠在建桥时应该颇费了一番心思。许是为了在水运繁忙的年代不影响船只的通行,侗族工匠才选择这种建桥工艺,却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建筑财富。由于设计精巧,工艺精湛,普济桥与坪坦河上的其他8座风雨桥一起,以“坪坦风雨桥”之名,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侗乡山寨,逢寨必有寨门。坪坦村共有9个寨门,分独立式、楼门式(鼓楼与寨门连接)、桥亭式等多种形式,沿着进寨主路次第而建,将侗族村寨装点得更加美丽。古时,寨门平常是主人、外客进寨的必经之道,也是村民阻止外敌入侵的关卡。如今,寨门进出自然,逢节日庆典,这里便是迎宾、送客之场所。
在侗寨类型中,坪坦村是典型的“河谷”型侗寨,风雨桥、寨门、鼓楼,再加上鼓楼旁边的款坪等侗寨文明的标志性景观,属于寨子的议事、对外、娱乐等公共区域。
石板路、吊脚楼、水井、牲畜圈,则构成村民的生活区域。萨坛,飞山宫,孔庙,为侗寨人的信仰活动场所。萨岁是侗族村寨最大的保护神。因此侗族人在建寨时必找一处清净之地建萨坛,一般为露天坛,即一个半圆形的土堆,四周砌石块,往往由专人看守,称为“守坛者”,此人或世袭、或由卜测产生。
坪坦村历来以吴、杨两大姓为主,两大姓氏各自从清朝就建有“杨氏飞山宫”和“吴氏飞山宫”,供奉着侗族首领杨再思,其屋架为穿斗木架,四周用青砖围合,为双坡屋面硬山顶式,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行走寨中,你会惊奇地发现,这里不乏其他民族特色的建筑。建于明朝成化年间的南岳宫,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自建宫以来,信众如云,香火旺盛。孔庙位于大团寨鼓楼和戏台旁边,庙内正中央,孔子居中而坐,神态自若,庙里设有专门的农家书屋,书架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各种书籍。
普济桥头有一座城隍庙。庙虽小,却是村里人祭拜神灵不可或缺的场所,与普济桥一起,构成村内一道古朴而独到的风景线。
后来才知道,眼前这些丰富而多元的民族、信仰元素,是近年来经过一番休整后的。此前,由于年久失修,风雨侵蚀下的坪坦村,侗族风情元素日渐消失。为了让这颗侗寨明珠重绽光芒,在国家民委的指导下,通道县民宗局在坪坦村实施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项目。
在“修旧如旧”的一番努力下,古老的吊脚楼民居得到很好的修复,不仅保存了侗族建筑特色,彰显了精湛的侗族建筑工艺,还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游客的暂时休憩提供了更大的方便。
同时修复的还有鼓楼、芦笙坪、风雨桥等村中古老建筑,一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了传统特色,传承了优秀的建筑文化。
特有的侗族建筑符号,与多元的其他建筑元素,彼此交错,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它们或繁复华美、或简约古朴,浸润着青山绿水,美得不着痕迹。
◆◆◆
聆听
构筑侗乡的精神家园
作为百里侗文化长廊的中心,坪坦拥有相当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款、侗族大歌、侗戏、琵琶歌、山歌酒歌、芦笙与芦笙舞、侗乡赶坳、祭萨等民间传统习俗与信仰,洋溢着浓浓的侗族气息。
跳起芦笙舞
秋后农闲时节,各侗寨往往举寨合议,集资制笙,合曲而歌,通宵达旦;逢吉日喜事,亲朋邻里都会组成芦笙队伍,尽兴歌舞,以示情怀;每年正月,侗寨人民又会倾巢出动,以芦笙为媒,行寨“为也”,这种集体做客互访的方式,将村寨之间的友好氛围推向极致。
芦笙在这种喜庆吉祥的丰年盛景中,则扮演了真正的主角。其音调婉转缠绵,热情奔放,层次分明,柔和优美,娓娓动听,几十把、上百把芦笙同时吹奏,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芦笙舞是流传于通道民间,是一种以芦笙为伴奏乐器并围绕着芦笙而跳的音乐舞蹈艺术。坪坦乡是文化部命名的“芦笙艺术之乡”,村村寨寨有芦笙队,坪坦村共有两支芦笙队伍,队员从七八岁的少年儿童到70岁的老人都有。
自吹自舞、边吹边舞的芦笙舞,主要模仿人们日常的各种劳动动作或动物动作,难度较高,有鱼跃、采花、斗鸟、赶虎、猫旋柱、鹰翔、拌草、滚车、盘龙等舞姿,直白鲜活地展示出侗乡田园生活。
还有一种吹者自吹、舞者自舞的形式,年青姑娘以大号芦笙为中心,围成一圈,摆手帕或打花伞、提油灯,或进或退,腿部一曲一变,踩着芦笙的节拍翩翩起舞;在姑娘的外围,有一圈手握小号芦笙的男子边吹边舞。这两圈舞蹈者按照一定的舞步,不时交换位置,从而使之气势雄浑,场面壮观。
全民唱侗歌
我是循着侗歌声,走进这小桥流水人家的。
“汉字有书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再传唱到儿孙。”从古至今,侗族人民叙事、传史、抒情等都是通过侗歌口传心授,形成了独特的侗族文化,穿透历史的风雨和人间的沧桑,最终保存下来。
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必须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歌者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歌唱自然、劳动 、爱情和友谊,传递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听者唯有用心灵去捕捉,才能听得其中韵味。
在坪坦村,无论是八旬老人,还是几岁孩童,都会唱侗歌。村里组建了专门的侗歌文艺队,闲暇时间大家就聚到鼓楼学唱拦门酒歌、山歌、琵琶歌。
客来时,他们就会围在寨门前,高唱拦门酒歌,淳朴的歌声尽显坪坦村民的热情好客、质朴纯真。
山歌欢快纯正,清脆嘹亮高亢,大多是村民们在山上劳作而唱,特别是秋收时节,大家都在山上采摘果子、油茶籽,这个山头唱来那个山头接,好不热闹。
也有年轻小伙为追求美好爱情,晚上结伴到姑娘家外面唱给心上人听的。有时姑娘家害羞不肯出来,这可苦了小伙子了,一唱就是一整晚甚至多个夜晚。坪坦村至今保存着这种唱山歌追求爱情的风俗。
“要学好,听侗戏”
侗民爱听侗戏,村子里每逢节气日,必有侗戏表演,此时的村子热闹得不得了,家家要请亲戚朋友来听戏。他们站在鼓楼前铺了鹅卵石的地坪上听戏,戏不演完,人不散场。
侗戏是我国民族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种,诞生于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发源于贵州黎平县,以后逐渐发展到广西、湖南等三省交界处,2008年,通道侗戏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坪坦乡许多村寨都有自己的戏班,坪坦村亦有侗戏文艺队,过大节时,侗戏文艺队就会登台表演。
侗戏的剧目较多,有代表性的有《刘美》、《珠郎娘美》、《戊梁情》等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300 多个。
侗寨中流传着“要学好,听侗戏”的说法。侗戏的魅力主要就在于剧本的思想内容,主题和题材多是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赞美英雄人物的业绩、抨击封建礼教的罪恶,贯穿着侗族儿女的伦理体系。如生活戏讲的是要勤劳勇敢、善良正直,爱情戏也在唱词中教化青年人要忠贞,不要朝三暮四、嫌贫爱富等。因此,村民常把侗戏当成侗乡最亲切的老师和最公道的寨老,如某个儿媳妇不懂事,婆婆并不当面要她如何如何,而是和她一块去听戏,儿媳妇听过戏,也就明白该怎么孝敬公婆了。
没有国王的王国
侗乡被称为“没有国王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侗款”成为维系侗族乡土社会和谐发展最为坚实的核心组织,千百年来长盛不衰,构成了底蕴深厚的侗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的传统社会构建由家庭、房族、爪、村寨、小款、大款构成,其中“款”是侗族社会的核心组织,其形式有一些原始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的特征,“小款”联结村寨,“大款”由若干个小款联合,相当于古代社会的氏族联盟或部落联盟。是村寨之间有民间自治和民间自卫功能的地缘性联盟组织。
侗款在古代,是侗族社会人与人之间、家族与家族之间以及村寨与村寨之间的一种公共约法,是侗族社会人们的行为规范,后来又衍变为通过推选产生的以执行款约为职能的自治组织,在维护社会治安,制定民间规约、调解民间纠纷、处理违约行为、组织公益建设、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造就了侗寨淳朴的民风,村民们热情诚信的为人,以及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村风。
历史的烟云飘散在岁月的时空里,穿越250载风风雨雨的“侗款”,至今仍存活在侗寨里,存活在侗人心中,坚守着那一方美丽神圣的精神家园。
精神平和的源泉
坪坦侗寨的信仰区域,主要由萨坛,飞山宫,孔庙构成。其中,对萨的信奉是侗族独有的具有母系信仰特征的宗法信仰,飞山宫是村民为纪念侗民族男性英雄杨再思而建,而孔庙则是儒家文化的载体。
多元的信仰元素,和谐地存在于一个村寨中,显示出侗族信仰体系在与其他文明融合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包容再生性。
在侗族的宗教信仰中,最重要的是萨崇拜。“萨”在侗语里意为“祖母”,“萨岁”既是宗法伦理中的人格神,又是调控宇宙运转的自然神。
关于这位始祖母的身世,传说是一位为维护侗族先民利益而牺牲的女英雄。在侗族人心中,萨岁神通广大,能影响风雨雷电,保寨安民。长期的信奉,使萨在侗民族民间形成了一整套的萨文化,包括有关萨的传说故事和歌谣、踩歌堂、吹芦笙以及各种敬萨祀萨活动等,成为侗族独特的民族符号。
建立萨坛是寨子的大事,称为安殿。萨坛建成后,要举行安殿仪式。全寨男女身穿盛装,在萨坛前踩歌堂,吟唱《萨之歌》,歌颂萨的功德,冀求萨的保佑。
每年的新春是祭萨的日子,全寨男女集合在萨坛。年轻妇女们手牵手,围着坛前石坪,边唱边舞,祈求萨神在新的一年里降福消灾。祭毕,众人围坐萨坛就餐,表示与萨共进午餐。这时,鸣锣燃炮,男的吹起芦笙,女的边歌边舞。
古代,侗寨先民出师抵御外敌时,都要祭祀萨神,祈求在萨的庇护下刀枪不入、胜利班师。如今在春节,寨里男女歌队、戏班或芦笙队要出寨,去别的村寨“为也”时,也都要先到萨坛前祭祀,以求出行顺利。
人与自然,人与人,一个族群的愿望与失落,奋斗与抗争,最后都归属这位神秘女神的怀抱,凝结为一种精神的平和。
◆◆◆
锦绣
五
彩经纬织就幸福图景
“苎幅参文秀,花技织均匀,蛮乡推髻女,亦有巧手人。” 透过织锦,侗族女性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天分得以充分体现,源远流长的侗族传统文化得以流传。
在历史的长河中,侗族儿女将兼具实用与欣赏价值的民间工艺品完好地传承下来,侗族织锦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侗锦的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汉代以至春秋战国。从诸多的文献记载中可看出,两汉至唐宋时期,侗族先民的纺织技术和印染工艺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审美特点。
跨进坪坦高高的门坎,不难发现,这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摆放着一台或几台木制土布机,这就是侗族妇女用来织锦不可或缺的帮手。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传统侗锦在侗族民间较为有名,其做工精细,采用对比强烈的艳丽色泽,再配上绚丽多姿的各种图案,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散发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堪称一绝。
据史料记载,清乾隆年间,邑人张应诏来到通道侗乡,看到如此精妙的侗锦,饱含深情地写下了一首诗:“苎幅参文秀,花技织均匀,蛮乡推髻女,亦有巧手人。”至今仍在侗族地区广为流传。
侗锦分彩锦、素锦两种。彩锦用黑白棉线和彩线交织而成,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衣裙、被面、门帘、背包、胸巾、枕头、头帕、绑腿、侗带等织物的镶边或整面之用。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女方用侗锦作为信物赠给男方,以表爱慕之情。
素锦则用黑白棉线织成,主要用作老人的寿毯、祭祀挂单、祭师披的法毯,锦面上织有侗族曾经崇拜的动物如龙狗、匏颈龙等图案,体现出一种朴素大方和庄重尊贵之美。
侗锦的花纹主要有花木形,如芙蓉、牡丹、月季、玫瑰等;有鸟兽形,如对凤、鸳鸯、麻雀、春燕、牛羊等;有物器形,如花桥、鼓楼、月亮、星星、水波、银钩等;还有大方的几何图案,结构精密严谨。
侗族人家生有女儿,其母亲教给女儿的第一门手艺就是织锦,女孩子一般从十几岁就开始学织锦,出嫁时父母或兄弟会给她送一套木制土布机作为嫁妆,让她到夫家给全家人织锦,当了母亲后,她又把织锦技艺传给下一代,就这样代代相传。
正是有了织锦这一载体,侗族女性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天分得以充分体现,它承载和演绎着本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将侗民族的观念形态、图腾果拜、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以及避凶趋吉、消灾纳福和追求天、地、人和谐共存的文化心理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如今,丰富的商品物质,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审美价值观念,民族传统与生活习俗受到了工业文明的冲击。心灵手巧的侗族妇女们充分发挥创造性,利用传统的工艺,将侗锦织成式样新颖的背包、壁挂、被面等,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为侗乡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尤其是近年来,一幅幅侗族吉祥图案“走”出了侗寨,走进上海世博会、走进韩国的首尔国际纺织品博览会,成为家纺行业和家居服饰产业的一个亮点,也在通道县旅游产品中唱起了主角。
2010年,集侗锦收藏、研究、保护、传承、开发等于一体的湖南侗锦博物馆在通道县建成;2011年,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呀啰耶侗锦织艺发展有限公司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多姿多彩的侗锦,不仅“织出”了侗族儿女的新生活,还“织出”了广阔的民族文化产业大市场。
◆◆◆
馔源
欢腾宴上的酸爽味道
清人诗云:“吹彻芦笙岁又终,鼓楼围坐话年丰,酸鱼糯饭常留客,染齿无劳借箸功。”这正是侗寨欢宴宾客生动情景的写照。
由于村中有喜事,我有幸赶上了一场欢腾的侗寨合拢宴。
在侗家人的心目中,糯米饭最香,米酒最醇,腌菜最可口,酒歌最好听,宴席上最欢腾。
宴席从寨门口的“拦路酒”就开始了。侗家人在门楼边设置“路障”,挡住客人,饮酒对歌,你唱我答,其歌词诙谐逗趣,令人捧腹,唱好了喝好了,再撤除障碍物,恭迎客人进门。
宴席围着鼓楼和芦笙坪铺开,场面壮观而热闹。入座后先要换酒“交杯”,酒席上还有“鸡头献客”、“油茶待客”、“酸菜苦酒待客”、“吃合拢饭”、“喝转转酒”等规矩。
每逢喜事,侗寨都少不了办一场原滋原味的合拢宴。寨中村民,各家各户都做好自己最拿手的饭菜,与全村人共享。
主要从事山坝农业、兼营林业和渔猎的侗乡人民,饮食文化悠久而独特。当地人习惯于清晨做好一天的饭菜,带上山去食用,大多日食四餐,两饭两茶。
侗乡平坝多吃粳米,山区多吃糯米,红糯、黑糯、白糯、秃壳糯、旱地糯、香禾糯等,被手巧的侗民制成白米饭、花米饭、光粥、花粥、粽子、糍粑等,吃时用手将饭捏成团食用,称为“吃抟饭”,其中香禾糯做成的“抟饭”尤为甘美,有“一家蒸饭,全寨飘香”之说。
除了自家酿的米酒外,侗族人尤爱喝油茶。这是用茶叶、米花、炒花生、酥黄豆、糯米饭、肉丁、猪下水、盐、葱花、茶油等混合制成的稠浓汤羹,由一根代表“一心一意”的竹筷,慢慢搅动送入口中,既能解渴,又可充饥。
长期身居山间的侗族乡民,食源广博而异杂,鲤鱼、鲫鱼、草鱼、鳝鱼、泥鳅、小虾、螃蟹、螺蛳、蚌之类,可制成火烤稻花鲤、草鱼羹、鲜炒鲫鱼、吮棱螺、酸小虾、酸螃蟹等风味名肴;蝉、蝗、蜂蛹、松菌、鸡丝冻菌等野味,也能被他们巧加食用。田间地头的藤根、葛根,水田中的细微苔丝,林间随处可见的竹笋,也都可成为侗民口中美食。
侗族嗜好酸味,自古便有“侗不离酸”的说法,他们自称:“三天不吃酸,走保打倒窜。”在侗家菜中,带酸味的占半数以上,有“无菜不腌、无菜不酸”的传统。
酸菜的用料范围广、腌制方法巧、保存时间长。几乎每一户侗民家里,都有大大小小的土罐,用于腌制食物。猪、牛、鸡、鸭、鱼虾、螺蚌、白菜、黄瓜、竹笋、萝卜、蒜苗、木姜、葱头、芋头等,皆可入坛腌醅。腌制前先制浆水,加盐煮沸,下原料续煮,装入用烟火熏干的坛坛罐罐,拌上酒精和芝麻、黄豆粉,密封深埋。
腌好的食材,蔬菜可放两年,鸡鸭可放3至5年,肉可放5至10年,鱼则可放20至30年。多年后开坛尝菜,酸爽的风味丝毫不减。
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为侗乡儿女提供了丰盛的筵席。以往人们只要吃饱穿暖的愿望早已实现,如今,勤劳的侗乡人,不仅利用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还在各级政府、民宗部门的指导下,利用保存完好的生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产业。
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坪坦村和坪坦乡其他侗寨一样,积极参与、重点建设了油茶、百合、反季节蔬菜种植与山羊、兔子、竹鼠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使特色产业发展成为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一部分,使得村寨更加“有特色”,村民更加“有干劲”,游客更加“有来头”。
◆◆◆
行走
这里的人们日子半忙半闲,生活半丰半俭,喝酒半醉半醒,心境半佛半仙。可谓人间的世外桃源,侗族的香格里拉。
通道,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湖湘大地上,又如一名多情的少女,在世人面前舒展着绚丽的身姿。
侗族儿女对大自然的膜拜与相通,留给后人一个完整的生态家园。
“林海莽莽、曲径通幽”。在通道县这个农耕文化主体的民族聚落里面,森林覆盖率达到75%,168平方公里的万佛山丹霞地貌,宏门冲原始森林,恩戈亚热带沟谷雨林,“南国第一漂”龙底河,以及各种珍稀动植物,坪坦河流域百里侗文化长廊,共同托起了侗乡纯美的生态生活世界。
原始而质朴的侗寨、深入灵魂的侗歌、小桥流水人家的宁静,可以让你体验最具原真性、完整性、原生态的侗族风情。你还能感悟影响深远、挽救中国革命的红色文化。
通道处处是景,步步生情,宛若被遗忘的人间仙境。难怪《那山那人那狗》、《通道转兵》、《罗荣桓元帅》等十多部影视剧都将通道作为外景拍摄地。
本文来自中国民族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侗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站所载内容皆是为了侗族文化公益宣传和侗族文化交流学习,无任何商业用途及收益,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处理。
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