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7月16日开始,8月24日结束
2020年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体如下:
初伏:公历2020年7月16日(农历五月廿六)——2020年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共10天;
中伏:公历2020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2020年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共20天;
末伏:公历2020年8月15日(农历六月廿六)——2020年8月24日(农历七月初六),共10天。
什么是三伏天
“三伏天”是人们对于一年当中气温最高且又多雨潮湿、闷热的一段日子的俗称,时间一般在一年的小暑与处暑这个节气之间。这段时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处于北半球的夏季,从夏至到大暑这段时间,气温渐升至最高,加上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天气晴朗少云,地面辐射增温,还有在东南季风的影响下,北半球也开始进入梅雨季节,雨水增多,所以-就形成了“三伏天”这样气温高又潮湿、闷热的天气现象。
三伏天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其实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阶段,“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也可以理解为“隐藏”“静止”,就是说在天气炎热的这段时间里,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都应该宜伏不宜动。
三伏天的注意事项
初伏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在热浪的袭击下,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一些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的人,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
此时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注意不要在烈日下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中久留,烈日当顶时不宜出门,外出应带上遮阳伞、帽,勿做剧烈的运动,中午要保证午睡。
应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选择淡盐水、绿茶、绿豆汤及其他清凉饮料。若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等中暑先兆,应速至阴凉处,解开衣服,冷敷头部,饮用清凉饮料,并服用人丹或十滴水。遇有体弱多病者及老年人中暑,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中伏防湿邪
三伏正值古称长夏季节,此时雨水增多,水气上腾,湿气极盛。湿性重浊、粘滞,易与热结,湿热交蒸,湿遏热伏,使得汗液难以蒸发、排泄。湿邪最易伤脾,常使人感到头昏身重,胸中烦闷,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腹泻。
此时要格外注意饮食,既要清淡,又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食物,可在粥食中加入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亦可用鲜藿香、佩兰各,飞滑石、焦大麦,甘草,水煎代茶饮,并注意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末伏防秋老虎
此时已经入秋,所谓“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秋老虎”颇凶。由于暑热最易伤心,热扰心神,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
此时,除仍需加强防暑降温之外,应有意识避开这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做到遇事不烦,处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要合理安排个人起居,做到作息守时,生活规律,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和对“秋老虎”的抵御能力。
此时人体消化功能较差,不宜大量摄入各种肉食以补充夏日的消耗,另外“秋瓜坏肚”,对西瓜等宜少食,以免损伤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