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黄平县推荐的苗族舞蹈诗《巫卡调恰》作为贵州省两个入选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节目之一,将于今年9月份赴北京演出。象这样由县级组织推荐,能成功入选汇演的剧目,目前在全国少有,在省内也是唯一的一次,黄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正积极备战,组织演员加强排练,将以精彩面貌再次亮相首都北京。
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委、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于2016年9月在北京举办。该汇演本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少数民族文艺的独特魅力,促进少数民族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的宗旨,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民族文化盛事。参演剧(节)目的规模约45台左右,其中民族八省区各2台剧(节)目参演,其他省、直辖市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港澳台地区可各有1台剧(节)目参演。我省对推荐的19个剧目进行遴选,《巫卡调恰》和《嘎老》两个剧目脱颖而出,代表贵州参加全国汇演。
《巫卡调恰》汉语的意思是外婆的歌谣,是由黄平县人民政府和山水空间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新力作。该舞蹈诗围绕苗族最具代表性的“火塘文化”,全剧有《古歌》《不息》《呼唤》《幸福》《兴旺》《尾声》共六幕,用苗族古老的音乐元素和电子音乐元素的碰撞、现代舞技巧与苗族特有的肢体语汇有机结合,展开一幅幅生动浓烈的高原民族文化画卷。
该舞蹈诗的组织发起地在黄平,总导演龙阿朵是出生于黄平的苗家儿女,演员来源于黄平、音乐和服装等采之于黄平、排练地在黄平、整台剧目根植于黄平本土苗族文化,综合黔东南乃至全国苗族文化所有元素。不同于以往的其他苗族歌舞剧,《巫卡调恰》中没有欢天喜地的热闹场面,没有璀璨夺目的苗族银饰,而是伴随着悠远苗族古歌,穿越时空的隧道,把观众带回2000多年前,去感受苗族人民的薪火相传、繁衍生息的迁徙足迹,感悟生命的传承和对生命的热爱。《巫卡调恰》已于去年5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民族剧院举行首演,并受到观众和专家好评。
为组织参加好这次到北京参加全国民族文艺汇演,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正全力以赴,积极组织演员备战排练,力争以优异的成绩向全省人民汇报,把贵州的苗族文化、黄平的民族风情带到北京去,提升黄平的知名度,宣传黄平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