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登录网站_七十二寨侗族芦笙舞


芦笙,是榕江县乐里“七十二寨”侗族的最主要的乐器之一。一队芦笙的支数没有固定,一般都是二十至三十来支。它由一至四号芦笙和莽筒组成。一号(大号)芦笙两支,二号八支,三号八至十二支,四号两支,莽筒(也称闷筒)一支。
  踩芦笙,是榕江县“七十二寨”侗族的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踩芦笙只能在冬季和春初这段农闲期间举行。其规模有大有小,规模小的只有一队男的吹,几个姑娘踩堂(即跳芦笙舞);规模大的有四、五队,甚至十多人个队,人数达二、二百人吹,一、两百人踩堂(不论老少均可)。小规模在各村各寨举行,不论白天和夜晚都可吹奏及踩堂。大规模是多村寨联合举行只能在白天进行,一般为五至七天,场地是特定的。大规模地进行叫做芦笙落堂,因场地都是在坝子中间,亦称芦笙落坝。大规模地踩芦笙时,每天入场或散场都要放三响铁炮,最高潮时,观众达万人左右,一般每天都有五、六千人观众。每天下午都要给芦笙的人散发一两支丝线,作为纪念品。购买这些纪念品和其它方面的经费开支由联办村寨募捐,有些人为了表示对这一活动的支持,以及显示自己富有,博得好名誉,也常自费购买丝线、各色花边、毛巾等纪念品来赠送。
  芦笙舞由吹奏和舞蹈又由吹奏扣和踩舞两种组成,吹奏舞就是男人吹奏时的动作和步伐;踩舞就是女的在外圈踩堂时的动作和脚步。吹奏者入场,先围成一圈或半圈,面朝前,双手拿芦笙,口含芦笙,屏气而立。当听到领头的用小芦笙吹完“陆陆利笛”的《引奏曲》时,大家就一同齐奏。吹奏者吹完了一首或两三首曲子时,踩堂的姑娘逐渐来到旁边,准备入场踩堂起舞。这时,拿小芦笙者借大家吹奏的停顿,奏起《邀踩曲》:“骂勒,骂勒”(侗语,即来哩,来哩),姑娘们听话后,在长者的牵引下,步入踩堂,开始踩舞起来。

原创文章,作者:逆流的鱼,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ongzuwang.com/contents/2752.html
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在下方留言参与我们的讨论。同时不要吝惜你的大拇指为小编点赞哦!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