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馫注册登录网_传承弘扬民族文化 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舞剧《山哈魂》剧照。福建省代表团供图

  福建是少数民族散居省份。全省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79.6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16%。世居的少数民族有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等。福建是畲族人口最多的省份,畲族的畲歌、民俗、民乐、舞蹈等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十分关心畲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他指出,畲族文化在国内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闽东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闽东地区可以引以为荣的特色和优势。畲族文化是一个闪光点,是国家的一份宝贵财富。

  福建省委、省政府发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重视民族工作的传统,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把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努力把福建建设成为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窗口。

  一是加大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扶持力度。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民族文化事业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十二五”期间,出台了《福建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帮扶民族乡加快发展五条措施的通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形成政策叠加,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是实施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工程。把少数民族乡村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按照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农家书屋和农民体育健身点的要求,集中财力、物力,加大民族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广播电视、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等文化设施工程建设向民族乡村倾斜。进一步实施宁德上金贝畲族村等45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精品项目建设。有10个民族村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一批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精品项目并对外展示。

  三是保护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开展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活动,对畲族聚居地域的文化生态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底数,建立文化生态区,分类制定保护规划,落实保护措施,有计划地实行整体性保护。建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明确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目前,全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8项、省级名录20项,有少数民族国家级传承人3名、省级传承人24名。整理少数民族古籍和编撰少数民族文化丛书,出版了《福建省少数民族古籍丛书》的《满族卷》《蒙古族卷》《畲族卷》和《回族卷》等有关分册。加强对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深入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畲族民族中小学开设畲语、畲歌、畲族风情、畲族舞蹈等畲族文化课程。华安县成立了高山族舞蹈文化普查、研究与保护小组,对高山族舞蹈及其生存状态进行全面普查,积极挖掘、提炼、宣传,并组建高山族舞蹈表演队。

  四是推动少数民族体育事业发展。以举办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组团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载体,积极推动少数民族体育事业发展。举办省第八、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设立了蹴球、陀螺、射弩等竞赛项目和《竹响歌飞》《竿球》等表演项目;组团参加第九、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参加蹴球、射弩、武术、陀螺等项目以及《竹响畲山》等表演项目的比赛。在部分民族中学和宁德市畲族歌舞团命名和建立蹴球、射弩、陀螺、武术、板鞋竞速、高脚竞速等10个民族体育竞赛和表演项目基地。

  五是注重丰富少数民族文化生活。连续举办5届全省“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支持省内各地举办“三月三”民俗文化节、“四月八”牛歇节等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畲族说唱节目《山哈结婚难离哩》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获得二等奖。组团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歌舞节目《海歌山魂凤凰情》获得创作金奖及多个单项奖。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下乡活动,组织优秀少数民族节目到部分民族乡村开展巡回演出,丰富民族乡村的文化生活。

  六是推动闽台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近年来,我省深入开展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工作。发挥两岸畲族同根同祖优势,以乡亲乡情为切入点,通过两岸族谱对接恳亲、寻根谒祖等活动,密切两岸族亲的交流交往。举办海峡论坛·海峡两岸民族乡镇发展交流会、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少数民族丰收节等一系列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搭建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两岸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凸现特色、先行先试上下功夫,推动福建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要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力度。按照《福建省“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的要求,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工程,设立30至40个福建畲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加强对畲族文化的研究、规划和保护,争取在闽东地区成立省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施民族文化保护工程,重点抢救和保护民族文物、传统经典、民间文学、民俗文化和民族音乐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要大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加快推进45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持续推进民族文化精品项目建设,加大对少数民族艺术精品创作和少数民族博物院(馆)建设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民族乡村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精品项目建设为载体,着力打造融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和旅游品牌,进一步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支持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演活动和民族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引导和鼓励民族文化进校园,做好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授普及工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运用民族元素。

  三要着力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着眼于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积极创造条件,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培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扶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工作,对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贡献的传承人给予表彰,以鼓励传承人传授技艺,确保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有人。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