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木偶,古时有泰洪、太平、兴隆等五支很有名气的木偶戏班,常年在各地巡回表演,深受群众喜爱。如今,石阡木偶只剩下花桥镇的泰洪班、汤山镇的兴隆班,艺人也只剩下傅正华、饶世光、傅正贵等几位70多岁的老人。但其价值,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加珍贵。
石阡木偶,早年由湖南辰、沅一带传入。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石阡知府任仪已作有记载。在清乾隆时期,石阡木偶戏大为盛行,艺人遍及石阡全境。到清朝晚期,石阡府的职业化戏班就有“泰洪”、“兴隆”、“天福”、“太平”、“ 杨本家”等多个。他们除了在石阡县境内表演外,更多的时候是活跃在本省各地及周边的川、湘、鄂、渝等地城乡。所以,过去石阡曾被誉为“木偶戏”之乡。
木偶戏分为杖头木偶、拉线木偶、掌中木偶三大类,石阡木偶属杖头木偶。石阡木偶戏属于杖头木偶,由木偶头、身、手杖三部分组成,原始古朴,色彩夸张、形象奔放,给人一种神秘、震撼的感觉,在全国众多木偶戏中较为罕见。至今,石阡木偶戏还保留着木偶艺术的原生形态,木偶头面及颈部长约15公分,分别刻绘生、旦、净、丑、末及其它猴头、魔怪等面部造型,头面套上戏装,整体长1米左右。木偶的手有握空拳和立掌两种造型,手连衣衫,左右手腕固定两根棍子,供艺人表演使用。
石阡木偶制作精湛,有生、旦、净、丑、末等脸谱,在演出中能点头回顾、弯腰转身、翻滚扑打等,还可灵活自如使用刀、枪、剑、戟等。剧中人物衣冠楚楚、光彩照人,或明盔亮甲、雉尾高翘,或长髯挂面、气度不凡,或凤冠霞帔、花枝招展,再配上精美的服饰和制作考究的各式道具及艺人的出色表演,真是惟妙惟肖,使一个木头疙瘩活灵活现在舞台上。
石阡木偶戏的剧目大多数取材于历史演义,在演出时有“高腔戏”、“平弹戏”之分,精典剧目有二进宫、长板坡、过五关、梨花招亲、薛仁贵征东等约百余个剧目,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表演时,艺人左手伸入木偶体内,握住头面颈部以下的木棒,右手操纵双杖指挥木偶的手上动作。有的木偶装上活动眼珠或活动嘴唇,通过一根拉线操纵,以表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有的木偶装上裤腿和双脚,以表演其踢腿、跳跃、腾云驾雾等。《赵子龙大战长板坡》、《薛仁贵打摩天岭》、《岳云比捶》等脍炙人口的历史剧幕,配以潇洒自如的木偶动作,精湛的木偶技艺,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石阡木偶戏演出的舞台为特制的围布舞台,舞台呈方形,四周立四根竹竿为支架,以蓝色围布围绕四周下半段及后台上部,这样,前台上半段即形成舞台台口,高约2米,再以蓝布一幅挂在台中上部,称为“档子”,形成前台和后台,“档子”左右两边分别挂有布门帘,左称“上马门”,右称“下马门”,表演时木偶上下场揭帘而出入。
解放后,经石阡文化馆申报并通过铜仁行署批准,于1956年7月成立石阡木偶戏剧团,并经常下乡巡回演出。文革期间,木偶被打成“四旧”,木偶道具也大部分被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石阡县积极抢救民间艺术,1979年拨专款2000元,由县文化馆会同泰洪班老艺人傅正荣到湖南辰溪县重制木偶头面24个,到贵阳等地制作木偶戏装、道具若干,以花桥镇泰洪班、汤山镇兴隆班的艺人为主,恢复了木偶戏演出。
进入新世纪,石阡再度掀起抢救民族民间文化的热潮,县委县政府经常将傅正华、傅正贵等老艺人请来,利用各种节会,向群众展示木偶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木偶艺术。石阡民族中学也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实施了“濒临失传的技艺进校园”行动,请来了木偶戏班的3位老艺人,给他们发工资,请他们向全校师生传授木偶技艺。在老艺人的精心指导下,民中的8位年青教师也掌握了木偶戏表演的基本要领,并整理了大量木偶剧幕。如今,木偶戏也开始走进了民中的课堂,成为了该校的民族特色课。
与此同时,石阡县还成立了专门机构,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与保护。2006年,石阡木偶戏于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木偶艺人付正华、饶世光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中华瑰宝——石阡木偶戏正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展现它独特的魅力。石阡木偶戏的艺术魅力正在党各政府的关怀下一步步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