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当记者走进陈庆福家附近时,山林间响起一阵阵的“乐曲声”,踏着欢快的节奏,记者一行来到陈庆福家中,在他家院坝里第一次了解了土家族的“打镏子”……
“打镏子”的来历
出生在沿河自治县洪渡镇白石村的陈庆福,从小就爱上一个名叫“打镏子”的独具土家族民情的“打击乐”。据了解,“打镏子”是流传在沿河自治县的一种民间传统吹打艺术,也是我国传统吹打艺术百花中的一枝奇葩。
“打镏子”又称“打行李”、拍闹台”,起源于唐朝武德二年(公元619),打镏子”的乐器主要以一面半边鼓、一面大锣、一面马锣、一面钩锣、一付钹、二支大小铜号、大小两支唢呐组成。所以“打镏子”表演的人一般由四五人组成一个团体,而根据曲牌含义需要可增减乐器数量,曲牌种类约120多种……“其实‘打镏子’还有个传说,话说姜子牙历经磨难80岁结婚,他觉得结婚虽然贫穷但应该热闹,于是找些锅、碗、盆等物件进行有节奏的敲击,气氛大变,新郎新娘和参加婚礼的亲朋享受到了‘苦中有乐’的痛快淋漓。后来原始的娱乐通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今天的‘打镏子’吹打艺术形式。”陈庆福“打镏子”团队里的一名老乡接着说道。
“打镏子”讲乐感
“‘打镏子’的最大特点就是乐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调式交替,快慢相宜,抑扬顿挫,扣人心弦。”陈庆福一边拨弄半边鼓一边说道。“‘打镏子’曲牌多AB段结构,由打头子和打牌子构成,打头子常用半边鼓敲打,有时也用唢呐吹引。半边鼓打法难度大,常采双签子和左右手的食 、中指关节敲击。半边鼓在‘打镏子 ’中处指挥地位。‘镏子 ’部分篇幅最长,出现次数最多,加上它的节奏固定不变,给人留下印象极为深刻。”陈庆福指着旁边各式乐器为我们一一解释道。
“我们‘打镏子’最讲究的就是‘乐感’,要我说出来,就是我和我的团体必须在‘打镏子’中做到‘心合手合口合’。因为‘打镏子’主要由二钹为主奏,以活泼明快的‘挤拔’见长,头钹则相应而行,随声附和,以迎合二钹气势,大钹则以神脉落韵为最,所以器乐配合如一,由三声部变四声部,在总谱中并无固定旋律,一则横、一则纵,即吹打出各种生活曲牌,或含情脉脉,或雷霆万钧,千变万化,描绘出各种复杂的主题,给人以古乐清音的感受。而在情绪和速度的处理上,根据曲牌内容所需,打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以绘声、绘神、绘意的特征,模拟各种声响、举止、仪态等,体现土家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陈庆福如是说道。
“打镏子”的传承
据了解,土家族的“打镏子”多服务于婚丧嫁娶、丰收喜庆、节日打闹等民间活动,堂屋小院,茶余饭后,人们都可随兴吹打,伴以土家歌谣、民间舞蹈、民歌山歌结合起来,对吹、对打、对唱,互相鼓劲传情,特别是逢年过节,喜庆丰收更是热闹非凡。
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是,沿河“打镏子”在洪渡这个地方却依然生机勃勃。“我们村的人都很喜欢‘打镏子 ’,所以全村人都在学,由于常年都在搞活动,村里的小孩子听着听着就会了。现在我有徒弟100多人,我希望在我们这个地方,大家都能把它发扬光大。同时我希望相关部门更加能重视这一古老的‘打镏子’技艺延续与人才培养,让‘打镏子’在铜仁大地上‘打’出更‘绚丽’的乐章。”陈庆福感慨地说道。(申逸恺)
责任编辑:匡奇燃